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9日晚,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简称“鲁奖”)颁奖仪式在鲁迅先生的故里绍兴大剧院隆重举行。在通往颁奖典礼的红地毯上,走来苏童、方方等30名获奖者,其中有一位戴着眼镜、身材瘦高的中年人,显得从容淡定,他就是国家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协主席团委员、杭报集团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第五届“鲁奖”散文杂文类奖获得者之一陆春祥。
一本《病了的字母》杂文集,让陆春祥摘取这一中国文坛重要奖项。这本书也以独特的表达方式,被读者们誉为“药味杂文”或“中国社会的本草纲目”。“药味杂文”是怎样写出来的?作者有没有从医经历?带着诸多问题,笔者来到杭州日报社新闻大楼,专访陆春祥。
“药味杂文”荣获“鲁奖”
望名知义,陆春祥获奖杂文集《病了的字母》书名就带有“病”字,封面上26个英文字母病歪歪的甚至有的正在流血,还有的昆虫爬在上面;全书散发着浓郁的“中药气味”,内文用了100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篆刻来作为各篇题头的“注解”,读一篇杂文,先识一味中药,其药理、功用都写着,可供品味,寓意“良药苦口”的杂文风格。
再细看内容:谈编制,《阿Q被“事业编制”挖走了》,既有初版,更有修订版,说明文章有生命力,也说明问题尚未解决。虽然修订版内容半新可付半酬,作者还是“希望几年以后、永远也不要写这样的修订版了”。说文化,“开心辞典”问画家凡高到底割掉了哪只耳朵,使几个选手纷纷落马,评述“开心辞典”不开心;替“白骨精”支招(《关于“剩女”和BM男人》),为《性索赔》叫好;关注灵魂重量(《拍卖灵魂》),用《肚皮思考》,笑论《鱼找自行车》之必要……本书最后一篇文章《种子里的苹果》,开头就很有意思:“一问:苹果里有什么?答:苹果里面有种子。二问:苹果里面还有什么?A答:苹果里面还是种子;B 说,苹果里面说不定还有苹果。能够做‘B’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人看到的只是苹果里的种子,看不到种子里面还有苹果。因为另一个世界被隐藏了,因为物的生生不息。”这般剖析世相,真可谓精辟独到。正是如此,《病了的字母》填补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杂文的空缺。
《病了的字母》,2009年8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后,随即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小小的杂文旋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央视读书栏目《子午书简》也重点向全国读者推荐,在上海书展首发式当天,就上了书展榜单第十名,首印6000册很快被销售一空。全国有上百家网站及媒体给予关注,还有鄢烈山等多位学术和杂文界的名家联袂推荐。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葛剑雄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在传媒时代,如果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从社会效果和市场表现来看,《病了的字母》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探索。”
在第五届“鲁奖”评选中,陆春祥凭借此书拿到“鲁奖”散文杂文奖,得到很多专业作家可能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荣誉,欣喜之余他却很快平静下来。“在我看来,这是一次检阅,也是一种认可,是对我‘实验文体’杂文的一种肯定。但‘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明白地意识到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对别人来说都毫无意义。’这告诉我,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所有的获奖都已经代表了过去,接下来,更多感受到的会是压力。”
在富春江边留下的脚印
沿着富春江自下而上,有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描绘《富春山居图》的小山村,有东汉著名高士严子陵隐居的钓鱼台,有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居,在江边还有个山清水秀的县城叫桐庐。1961年12月,陆春祥就出生在这里。有趣的是,桐庐的县名与医药还真有关系。据《方舆胜览》记载:“昔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故山名桐君,县名桐庐。”不过据陆春祥自己说,他并没有从过医,在中学读书时,书读得很杂,什么书都翻,但那是“文革”后期,也没有什么书好读,好在他父亲是公社的领导,还能东找西弄给他搞点书读。
陆春祥的一位高中老师对他记忆深刻:“我接手他们班时,对语文进行摸底考试,他考得最高也只有56分,当时的平均成绩是18分。”
陆春祥这种对读书的饥渴感在大学里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大学4年间,他做的读书卡片就有好几千张。只要喜欢的书就读,中外文学名著差不多都读过,尤其喜欢汉语修辞,“这一类书,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我基本都读过,我的毕业论文《新修辞格辨》就发表在浙江师范大学的学报上,我们这一届毕业生中,只有我一个”,说起这一段,他很兴奋,而且强调说,“汉语修辞对写作太有用了,写作有时就要做到用字很‘抠’!”
1984年7月,陆春祥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回到桐庐县毕浦中学,做了7年的高中语文教师,这期间当过班主任和教务主任。对基层的教育工作,他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在教学之余,他就与人合著过好几部语文教学类的文集,也写过教育类的杂文。后来,他“高升”到桐庐县委宣传部,先后担任干事和编辑部主任。当他接手内部报纸《桐庐宣传》时,便不安分起来,不到半年时间,就把它变成了《桐庐报》。从一个人到几个人再到几十个人,从半月刊到周报再到周二报、周五报,《桐庐报》办得风生水起。因为他的担纲,这张县报,在省内也小有名气;因为他自己也常常操刀,他的名字也常出现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在《桐庐报》待了十余年,他从副总编辑的职位上调任县广电局副局长。
说起那个时候的写作,陆春祥说,这是一段很好的积累时期,这个时候写得也比较多。虽然工作比较忙,但他却把时间的边边角角都用得很充分。比如,夏天的时候,他会凌晨5点多就起床,到7点多钟一篇稿子就弄好了。有的时候,他会提前走路上班,沿着富春江边走,边走边思考,很多文章都是这样思考出来的。边走边听,边看边想,他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他这时候出的杂文集就叫《用肚皮思考》。
在杂文写作中探索创新
因为陆春祥热爱写作,2001年10月,他做出了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一项决定,抛却多年为之努力的“官”位,调进《杭州日报》做了一位普通的评论员。问他的动机,他说:“很简单,我想得到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 果然,调进《杭州日报》当评论员后,陆春祥如鱼得水,不,应该是鱼游大海。除了当专职评论员外,他还主持“吴山晨话”栏目和创立副刊杂文“蒺藜园”。“吴山晨话”是《杭州日报》一个存在相当长时间的小言论栏目,老品牌具有一定的效应,但同时也因为作者队伍狭窄、题材看似重大却是老生常谈,还有一成不变的板着面孔当人家“爹”的语言,而影响着栏目的进一步发展。他改进的最主要一点就是注入时评和杂文的元素,让小言论活起来,并大大扩展作者队伍,使文章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蒺藜园”则出现在《杭州日报》下午版的副刊上,看看陆春祥设置的这些小栏目就可见他的心思了:“蒺藜园”,顾名思义,肯定是带有锋芒的;车前子、五味子、仙人掌等等,有十几类,都是治病救人的上好中药,活泼耐读。他利用自已的杂文写作优势,短时间内就在全国范围组织到一批适合版面风格的作者,蒋子龙、牧惠、鄢烈山等一批名家纷纷为栏目写稿,栏目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在全国的杂文界具有一定的影响,《杂文选刊》就非常关注“蒺藜园”上的文章。
2002年9月,《杭州日报》下午版改造成《每日商报》,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陆春祥担任了时事评论部主任和新闻部主任。先是创办“声音”时评专栏,作者队伍起点非常高,短时间内就聚集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评论家,设“四仙桌”名人专栏,每期一人,刘洪波、潘多拉、苏中杰、朽木为先期常客,鄢烈山、阮直及省内的蹇庐氏等也经常客串,影响非常之大,“声音”专栏的许多稿子次日就会被新浪、搜狐、新华网、人民网、千龙网转载。
在业余的写作实践中,陆春祥仍然偏重杂文的探索。他认为,我们所处时代和鲁迅的时代不一样,新时代的杂文不一定是匕首和投枪,也可以表现得很温柔,它的血性,它的张力,可以表现得绵里藏针。他和人开玩笑说,杂文就是杂七杂八的文。他说,我们不要把杂文框得太死,而应该让内容和形式都要丰富再丰富,事实上,有些微型小说就是很好的杂文,社会现象如此丰富多彩,和它对应的杂文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五花八门的。“我写的实验杂文、笔记杂文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出发的”。
从1999年底开始,陆春祥在《杭州日报·西湖副刊》上开设“实验文体”栏目,主要是想在写作形式上有所创新。这个栏目他花费心血最多,这里的心血主要是指文章的构思,构思有时是几天甚至长达几个月,比如在写《本草纲目新方五帖》前,他就曾阅读了两本关于中医中药如何开药方的书。后来,这一组专栏写了60来篇,既有日记、对话、贺词、剧本、申辩状、规划,又有征稿词、模拟试题、药方、导游词、提案,也有札记、通知、说明书、悼词,还有年谱、备忘录、排行榜、手册、技术转让书,这个专栏所用的文字,绝大部分不雕琢、不铺排,让人在白描中捧腹喷饭又深思。
陆春祥的创新有了收获,此后他的一些文章被《杂文选刊》、《杂文月刊》、《中华文学选刊》选用,仅2002年中国年度最佳杂文就选了4篇。评其中,《关于举办“庆祝嫦娥奔月两万零一年”活动的通知》,这篇文章粗看是一个公文体例的活动通知,但细看后却是集各种节庆活动弊病之大成,内容针对性强、语言很幽默、表达形式新,因而在第十二届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中还获得了金奖。据说,这篇文章在北京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主要是形式。中华新闻报记者在《在思索中寻找出路———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研讨会综述》一文中写道:“体裁创新与体裁界定有矛盾,如陆春祥《通知》这样的作品就是以前从未见过的,很难界定类别,不过先有创新再来界定才能促使副刊作品不断发展。”《范长江是小品演员?》一文,仅从报社招聘考试中发现有人将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与小品演员潘长江混为一人的现象,就写出一篇既风趣又让人深思的好文章。所以他的“实验杂文”集《41度胡话》,可以说是积极探索创新的成果。
这些探索创新,让陆春祥更坚定地认为:时代不同了,当下杂文不能再当匕首投枪,而要成为手术刀,给社会做治疗。因此写杂文既要关注各种问题,更要从小处着眼,怎么写很重要,如果杂文在剖析问题时又能带给读者‘悦读感’,那目的就达到了。
2006年,他又出版了“笔记杂文”《新世说》,这仍然是他创新和智慧的产物。他巧妙地将许多散作用一根世相的绳子串起来,散珠成串,以世说为形,以机智为意。《新世说》中的第九章,他借用了刘义庆《世说新语》36门中的6个标题词语,它们是:识鉴第七、规箴第十、术解第二十、任诞第二十三、排调第二十五、轻诋第二十六。他用这组词的词面意义串起《新世说》大部分的篇章,另三章夹杂、转品、抑扬,则用的是新修辞手法的名称,特别是夹杂和转品,他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方式。事实上,他只是借用了刘义庆的几个字,刘义庆基本上是记人记行,他基本上是议人议事,其笔记体杂文只是在写作语言和结构安排上比较自由随意,歪说、正说、反说、臆说、不着边际地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新世说》因而获得了2004—2006年度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
如果说“治病救人”、“救死抚伤”是医学之道、医生之道,那么“以爱察今 ,以心为文”则是陆春祥从医道中悟出来的文道。这些年来,陆春祥的杂文、随笔写作,算算字数估计已经百万余了,他自己感觉是越来越理性,见到那么多的人和事,不会像以前那样突然地横眉冷对了,也不会急急忙忙地奋笔疾书。就像有学者说的,要根本解决当前中国的自杀问题,并不仅仅是控制农药生产所能做到的,更不是发展精神医学就可以完成,而必须要有更长远的考虑,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安顿人心的现代政治。许多问题虽然积重难返,但他仍然有信心,一条河再宽也能看得见彼岸,憋上一口气总有游过去的希望。
陆春祥分管《杭州日报》的经营工作,平时事情比较烦杂。他经常和人讲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人与人的差异就在于业余时间,所以他的写作也全是业余时间,有时是晚上,大部分时间是双休日。而且他心态很好,平时把搞经营当作写作的一种生活来源。他认为如果为写作而写作,人的视野很有限,现在这样反而好,能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和生活。他最怕人家说自己不务正业,因为他的正业做得也很优秀。
从事杂文写作多年,陆春祥对杂文的关注从文字延展到杂文作者。“我在多个场合都替广大的杂文家呼吁:在‘鲁奖’散文杂文奖中,应该有杂文一席之地,现在第四届空缺、第六届只有提名。最好将杂文奖单设,这样才符合以杂文名世的鲁迅风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个杂文时代,当然更需要杂文!”
“真正的杂文家并不痛恨这个世界,相反对这个世界抱有强烈的热爱和无限的悲悯之心,努力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病灶,并试图开出有用的药方”,陆春祥荣获“鲁奖”之后发表的感言,或可看作是他从事杂文多年来悟出的文道。
责任编辑 于宽
一本《病了的字母》杂文集,让陆春祥摘取这一中国文坛重要奖项。这本书也以独特的表达方式,被读者们誉为“药味杂文”或“中国社会的本草纲目”。“药味杂文”是怎样写出来的?作者有没有从医经历?带着诸多问题,笔者来到杭州日报社新闻大楼,专访陆春祥。
“药味杂文”荣获“鲁奖”
望名知义,陆春祥获奖杂文集《病了的字母》书名就带有“病”字,封面上26个英文字母病歪歪的甚至有的正在流血,还有的昆虫爬在上面;全书散发着浓郁的“中药气味”,内文用了100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篆刻来作为各篇题头的“注解”,读一篇杂文,先识一味中药,其药理、功用都写着,可供品味,寓意“良药苦口”的杂文风格。
再细看内容:谈编制,《阿Q被“事业编制”挖走了》,既有初版,更有修订版,说明文章有生命力,也说明问题尚未解决。虽然修订版内容半新可付半酬,作者还是“希望几年以后、永远也不要写这样的修订版了”。说文化,“开心辞典”问画家凡高到底割掉了哪只耳朵,使几个选手纷纷落马,评述“开心辞典”不开心;替“白骨精”支招(《关于“剩女”和BM男人》),为《性索赔》叫好;关注灵魂重量(《拍卖灵魂》),用《肚皮思考》,笑论《鱼找自行车》之必要……本书最后一篇文章《种子里的苹果》,开头就很有意思:“一问:苹果里有什么?答:苹果里面有种子。二问:苹果里面还有什么?A答:苹果里面还是种子;B 说,苹果里面说不定还有苹果。能够做‘B’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人看到的只是苹果里的种子,看不到种子里面还有苹果。因为另一个世界被隐藏了,因为物的生生不息。”这般剖析世相,真可谓精辟独到。正是如此,《病了的字母》填补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杂文的空缺。
《病了的字母》,2009年8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后,随即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小小的杂文旋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央视读书栏目《子午书简》也重点向全国读者推荐,在上海书展首发式当天,就上了书展榜单第十名,首印6000册很快被销售一空。全国有上百家网站及媒体给予关注,还有鄢烈山等多位学术和杂文界的名家联袂推荐。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葛剑雄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在传媒时代,如果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从社会效果和市场表现来看,《病了的字母》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探索。”
在第五届“鲁奖”评选中,陆春祥凭借此书拿到“鲁奖”散文杂文奖,得到很多专业作家可能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荣誉,欣喜之余他却很快平静下来。“在我看来,这是一次检阅,也是一种认可,是对我‘实验文体’杂文的一种肯定。但‘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明白地意识到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对别人来说都毫无意义。’这告诉我,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所有的获奖都已经代表了过去,接下来,更多感受到的会是压力。”
在富春江边留下的脚印
沿着富春江自下而上,有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描绘《富春山居图》的小山村,有东汉著名高士严子陵隐居的钓鱼台,有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居,在江边还有个山清水秀的县城叫桐庐。1961年12月,陆春祥就出生在这里。有趣的是,桐庐的县名与医药还真有关系。据《方舆胜览》记载:“昔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故山名桐君,县名桐庐。”不过据陆春祥自己说,他并没有从过医,在中学读书时,书读得很杂,什么书都翻,但那是“文革”后期,也没有什么书好读,好在他父亲是公社的领导,还能东找西弄给他搞点书读。
陆春祥的一位高中老师对他记忆深刻:“我接手他们班时,对语文进行摸底考试,他考得最高也只有56分,当时的平均成绩是18分。”
陆春祥这种对读书的饥渴感在大学里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大学4年间,他做的读书卡片就有好几千张。只要喜欢的书就读,中外文学名著差不多都读过,尤其喜欢汉语修辞,“这一类书,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我基本都读过,我的毕业论文《新修辞格辨》就发表在浙江师范大学的学报上,我们这一届毕业生中,只有我一个”,说起这一段,他很兴奋,而且强调说,“汉语修辞对写作太有用了,写作有时就要做到用字很‘抠’!”
1984年7月,陆春祥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回到桐庐县毕浦中学,做了7年的高中语文教师,这期间当过班主任和教务主任。对基层的教育工作,他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在教学之余,他就与人合著过好几部语文教学类的文集,也写过教育类的杂文。后来,他“高升”到桐庐县委宣传部,先后担任干事和编辑部主任。当他接手内部报纸《桐庐宣传》时,便不安分起来,不到半年时间,就把它变成了《桐庐报》。从一个人到几个人再到几十个人,从半月刊到周报再到周二报、周五报,《桐庐报》办得风生水起。因为他的担纲,这张县报,在省内也小有名气;因为他自己也常常操刀,他的名字也常出现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在《桐庐报》待了十余年,他从副总编辑的职位上调任县广电局副局长。
说起那个时候的写作,陆春祥说,这是一段很好的积累时期,这个时候写得也比较多。虽然工作比较忙,但他却把时间的边边角角都用得很充分。比如,夏天的时候,他会凌晨5点多就起床,到7点多钟一篇稿子就弄好了。有的时候,他会提前走路上班,沿着富春江边走,边走边思考,很多文章都是这样思考出来的。边走边听,边看边想,他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他这时候出的杂文集就叫《用肚皮思考》。
在杂文写作中探索创新
因为陆春祥热爱写作,2001年10月,他做出了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一项决定,抛却多年为之努力的“官”位,调进《杭州日报》做了一位普通的评论员。问他的动机,他说:“很简单,我想得到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 果然,调进《杭州日报》当评论员后,陆春祥如鱼得水,不,应该是鱼游大海。除了当专职评论员外,他还主持“吴山晨话”栏目和创立副刊杂文“蒺藜园”。“吴山晨话”是《杭州日报》一个存在相当长时间的小言论栏目,老品牌具有一定的效应,但同时也因为作者队伍狭窄、题材看似重大却是老生常谈,还有一成不变的板着面孔当人家“爹”的语言,而影响着栏目的进一步发展。他改进的最主要一点就是注入时评和杂文的元素,让小言论活起来,并大大扩展作者队伍,使文章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蒺藜园”则出现在《杭州日报》下午版的副刊上,看看陆春祥设置的这些小栏目就可见他的心思了:“蒺藜园”,顾名思义,肯定是带有锋芒的;车前子、五味子、仙人掌等等,有十几类,都是治病救人的上好中药,活泼耐读。他利用自已的杂文写作优势,短时间内就在全国范围组织到一批适合版面风格的作者,蒋子龙、牧惠、鄢烈山等一批名家纷纷为栏目写稿,栏目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在全国的杂文界具有一定的影响,《杂文选刊》就非常关注“蒺藜园”上的文章。
2002年9月,《杭州日报》下午版改造成《每日商报》,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陆春祥担任了时事评论部主任和新闻部主任。先是创办“声音”时评专栏,作者队伍起点非常高,短时间内就聚集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评论家,设“四仙桌”名人专栏,每期一人,刘洪波、潘多拉、苏中杰、朽木为先期常客,鄢烈山、阮直及省内的蹇庐氏等也经常客串,影响非常之大,“声音”专栏的许多稿子次日就会被新浪、搜狐、新华网、人民网、千龙网转载。
在业余的写作实践中,陆春祥仍然偏重杂文的探索。他认为,我们所处时代和鲁迅的时代不一样,新时代的杂文不一定是匕首和投枪,也可以表现得很温柔,它的血性,它的张力,可以表现得绵里藏针。他和人开玩笑说,杂文就是杂七杂八的文。他说,我们不要把杂文框得太死,而应该让内容和形式都要丰富再丰富,事实上,有些微型小说就是很好的杂文,社会现象如此丰富多彩,和它对应的杂文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五花八门的。“我写的实验杂文、笔记杂文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出发的”。
从1999年底开始,陆春祥在《杭州日报·西湖副刊》上开设“实验文体”栏目,主要是想在写作形式上有所创新。这个栏目他花费心血最多,这里的心血主要是指文章的构思,构思有时是几天甚至长达几个月,比如在写《本草纲目新方五帖》前,他就曾阅读了两本关于中医中药如何开药方的书。后来,这一组专栏写了60来篇,既有日记、对话、贺词、剧本、申辩状、规划,又有征稿词、模拟试题、药方、导游词、提案,也有札记、通知、说明书、悼词,还有年谱、备忘录、排行榜、手册、技术转让书,这个专栏所用的文字,绝大部分不雕琢、不铺排,让人在白描中捧腹喷饭又深思。
陆春祥的创新有了收获,此后他的一些文章被《杂文选刊》、《杂文月刊》、《中华文学选刊》选用,仅2002年中国年度最佳杂文就选了4篇。评其中,《关于举办“庆祝嫦娥奔月两万零一年”活动的通知》,这篇文章粗看是一个公文体例的活动通知,但细看后却是集各种节庆活动弊病之大成,内容针对性强、语言很幽默、表达形式新,因而在第十二届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中还获得了金奖。据说,这篇文章在北京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主要是形式。中华新闻报记者在《在思索中寻找出路———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研讨会综述》一文中写道:“体裁创新与体裁界定有矛盾,如陆春祥《通知》这样的作品就是以前从未见过的,很难界定类别,不过先有创新再来界定才能促使副刊作品不断发展。”《范长江是小品演员?》一文,仅从报社招聘考试中发现有人将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与小品演员潘长江混为一人的现象,就写出一篇既风趣又让人深思的好文章。所以他的“实验杂文”集《41度胡话》,可以说是积极探索创新的成果。
这些探索创新,让陆春祥更坚定地认为:时代不同了,当下杂文不能再当匕首投枪,而要成为手术刀,给社会做治疗。因此写杂文既要关注各种问题,更要从小处着眼,怎么写很重要,如果杂文在剖析问题时又能带给读者‘悦读感’,那目的就达到了。
2006年,他又出版了“笔记杂文”《新世说》,这仍然是他创新和智慧的产物。他巧妙地将许多散作用一根世相的绳子串起来,散珠成串,以世说为形,以机智为意。《新世说》中的第九章,他借用了刘义庆《世说新语》36门中的6个标题词语,它们是:识鉴第七、规箴第十、术解第二十、任诞第二十三、排调第二十五、轻诋第二十六。他用这组词的词面意义串起《新世说》大部分的篇章,另三章夹杂、转品、抑扬,则用的是新修辞手法的名称,特别是夹杂和转品,他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方式。事实上,他只是借用了刘义庆的几个字,刘义庆基本上是记人记行,他基本上是议人议事,其笔记体杂文只是在写作语言和结构安排上比较自由随意,歪说、正说、反说、臆说、不着边际地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新世说》因而获得了2004—2006年度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
如果说“治病救人”、“救死抚伤”是医学之道、医生之道,那么“以爱察今 ,以心为文”则是陆春祥从医道中悟出来的文道。这些年来,陆春祥的杂文、随笔写作,算算字数估计已经百万余了,他自己感觉是越来越理性,见到那么多的人和事,不会像以前那样突然地横眉冷对了,也不会急急忙忙地奋笔疾书。就像有学者说的,要根本解决当前中国的自杀问题,并不仅仅是控制农药生产所能做到的,更不是发展精神医学就可以完成,而必须要有更长远的考虑,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安顿人心的现代政治。许多问题虽然积重难返,但他仍然有信心,一条河再宽也能看得见彼岸,憋上一口气总有游过去的希望。
陆春祥分管《杭州日报》的经营工作,平时事情比较烦杂。他经常和人讲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人与人的差异就在于业余时间,所以他的写作也全是业余时间,有时是晚上,大部分时间是双休日。而且他心态很好,平时把搞经营当作写作的一种生活来源。他认为如果为写作而写作,人的视野很有限,现在这样反而好,能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和生活。他最怕人家说自己不务正业,因为他的正业做得也很优秀。
从事杂文写作多年,陆春祥对杂文的关注从文字延展到杂文作者。“我在多个场合都替广大的杂文家呼吁:在‘鲁奖’散文杂文奖中,应该有杂文一席之地,现在第四届空缺、第六届只有提名。最好将杂文奖单设,这样才符合以杂文名世的鲁迅风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个杂文时代,当然更需要杂文!”
“真正的杂文家并不痛恨这个世界,相反对这个世界抱有强烈的热爱和无限的悲悯之心,努力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病灶,并试图开出有用的药方”,陆春祥荣获“鲁奖”之后发表的感言,或可看作是他从事杂文多年来悟出的文道。
责任编辑 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