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服务学生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需求”的高职高专语文教育目标和以应用写作为主要内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真实任务做驱动,以工作过程指导为牵引,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让学生在“做中学”为主要思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新型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任务;驱动;研究性学习;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21世纪,人类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自身的发展都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语文教育对提高人的多方面的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学阶段特别是高职高专的语文教育却面临着一种非常尴尬的情形—— 一方面人们普遍能意识到语文能力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但另一方面又认为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限的课堂语文教学不可能解决当前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较差的问题。于是,大学语文课在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就成了一块典型的“鸡肋”:砍了可惜,开课效果又不理想。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反复研究高职学生特点及其职业技能需求的基础上,对高职语文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改探索。
1.准确定位高职高专语文教育目标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语文教育的内容多、范畴广、要求高与课时少、时效差的矛盾一直是困扰教学工作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要想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就要对高职语文教育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语文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接受语文教育,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从学习表达到自如交流,“正是在一种语文教育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掌握语言、发展思维,才能够接受知识,才能够使我们有别于动物而成其为人”[1]。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语文教育所承载的内容就显得异常丰厚而鲜活,小到字、词、句、篇、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涵盖于语文教育之中。语文学习就是在带领我们徜徉于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之中,受其熏陶和感染,并接受它们、欣赏它们,最终将它们引入我们的生活,融进我们的言谈举止,成为每一个人个体生命的一部分,造就人的风格和气质,使一个人的灵魂变得博大。
同时,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其基本任务应该是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态的学习(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等),这是人生存的基础,其次,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的高低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的折射。语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思维能力,要让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得体的运用语言来沟通关系、处理事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中,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承载着诸多元素。迅速、准确的摄取信息、把握信息、传递信息是现代生活的必备本领,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语文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表现。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应该关注人的未来发展,为受教育者度过幸福的一生奠定必要的语言文化基础;其次,它必须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生产劳动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所以,与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技能训练便显得尤为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做事风格,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与合作能力,更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其学会学习,学会求知。高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目的,以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课程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生产劳动之前的最后一次系统学习语文的机会,本着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和力争让高职语文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解决最重要的问题”的理念,笔者认为高职学院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观”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综合训练来实现与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语文能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实用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说来主要应突出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1.1 应用文写作能力
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处理事务和沟通关系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能够根据现实需要选择合适的文种,写出格式规范、语言准确、语气恰切的应用文,完成工作任务。
1.2 口语表达能力
要求能运用较为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看法等;能有中心、有重点、有条理的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实践结果;能适时、准确的实现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有效沟通。
1.3 摄取信息的能力
即通过观察、听知、阅读等活动准确把握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鉴别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后准确的传递出去。尤其要注重培养我们重新组织或创造性的利用新信息的能力。
1.4 社会认知能力
学习处理事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准制约教育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语文这门文化基础课已经学了十多年了,到了大学仍在学,它的意义何在呢?而另一方面,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实在不容乐观,又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在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语文水平进行调查评估后,笔者发现:可以肯定,经过高中阶段的严格训练,绝大多数三年制大专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语言能力,对其熟知而且感兴趣的事物能进行较为准确的表达。同时,笔者还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知能力低造成的。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知识面狭窄、思维闭锁;缺乏实践体验,不懂得做事的程序和方法,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都是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学生根本就没有需要表达的内容,自然也就谈不上“怎样表达”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实际上道出了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和体验并重,语言材料的积累和思想、方法的积累并重。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因此高职语文教学要想实现培养目标,就必须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将语文教学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学习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封闭的大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在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前,学生大都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语文教育,已基本掌握了相关的语文知识点,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只能习得,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中才可能转化为能力。缺乏实践平台,缺少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综合训练,正是制约语文教育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育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自我实践和自主探究中,通过综合训练及反复训练来实现语文能力特别是实用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创建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并在训练中不断提升语文能力。在“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理论指导下,笔者经过反复探究,确立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平台,以个体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实用语文能力的提高为着眼点来进行语文教育,将高职语文教育从单纯的语文能力训练向综合能力训练扩展的教学思路;形成了以应用写作为主要内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真实任务做驱动,以工作过程指导为牵引,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让学生在“做中学”为主要思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新型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在教学中,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三十多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设计在班级社会化管理、社会调查、新闻与宣传、商务策划与推广、司法诉讼、科学研究与科学实践、会务组织七个工作任务和专题活动中来完成,把语文学习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之中。而要完成这些工作,必然涉及到组织管理、社会调查、新闻采编、科学实践、商务推广、司法诉讼、会务组织等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把握,正是写作相关应用文所必须的,这就使语文学习得以成为“有本之源,有米之炊”。同时,这种设计也能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在一种真实的情境中来完成相应的应用文写作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写作应用文的过程就是处理事务的过程,应用文就是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种需求中诞生的,是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以及生产劳动服务的。如:实行班级社会化管理,就必然要涉及到规章制度的订立,换言之,制订、写作各种规章制度就是在进行管理工作。又如:我们要想较好地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就得在了解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后再付诸实践,实践告一段落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计划——实践——总结是我们做事的基本方法,不会做事就不会写作,不会写作也就做不好事,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就是如此紧密,可谓是水乳交融,须臾难分。此外,以七项工作任务或实践活动的设计来完成应用文教学,注重在传授知识之外为学习者提供机会,让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及与他人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者培养多种综合能力。而且,把计划、总结等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安排在每个活动中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适应职业技能的需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重点关注高层次的思维、明智的决策和建设性的问题解决。这就需要通过课程整合模式开发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单元,把支离破碎的教学内容联结起来,采用整体性的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如图1所示,要完成一份有价值的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就必须按照相应工作流程完成社会调查工作各环节的任务,而这些任务的完成又牵涉到价值判断、数理逻辑、人际交往、语言等多种智能的协调运用,需要整合多门课程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正好改变了以往应用文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沉闷、内容枯燥、例文与学生经验相去甚远、学生只会套用格式编写“假”应用文而缺乏充实内容等诸多弊端,增加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兴趣,提高了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的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注重过程控制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课程整合模式下,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有意义的教育和评价方式。”[2]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毫无疑问,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应该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以真实任务做驱动,以研究性学习为平台”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教师的引导为前提,以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为基础,以贴近现实社会和同学生活的问题为内容,以培养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要求高,对教师的学识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如何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和对学生学习成效的科学评价也是课改研究中的难点。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难点,除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升外,还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流程”以提高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如图2所示,在每一项工作任务中,都包含了组建工作团队→制订工作计划→工作实践→进行工作总结四个基本工作流程,而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工作实践环节又可以根据工作过程分解为相应的工作流程。教学中,教师根据工作流程来进行教学组织,流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安排有相应的训练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服务者,负责向学生讲解教学目的、要求和工作流程;负责相关应用文写作知识的讲授;负责组织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并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工作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实践者,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完成工作流程所规定的各项内容,学会相关应用文的写作。教学过程控制涉及到课堂理论教学过程、课堂实践教学过程、课外实践活动过程、应用文写作过程等诸多方面,在教学各过程的控制中,强调突出学生自主“研究”这个环节,教师应注重把握理论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并要求严格工作流程规范,全过程记录工作内容,既有效杜绝了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教学评价中,主要运用了多元与多维评价相结的模式。多元评价主要是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多维评价主要是对书面写作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参与情况、展示才能的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做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尤其注重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不仅是把评价看作单纯的成绩评判,而且还把评价作为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做,交由老师评定成绩,补做次数不限,直至达到满意为止。这样,学生就会为追求一个理想的成绩而自觉地进行反复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性。
参考文献
[1]阎立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J].教育研究,1999,(1):54.
[2](美)罗宾·福格蒂,朱迪·斯托尔.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M].郅庭瑾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美)J·S兰祖利,S·M里斯.丰富教学模式[M].华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李静(1970—),女,讲师,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文科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大学语文、文秘、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关键词】任务;驱动;研究性学习;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21世纪,人类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自身的发展都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语文教育对提高人的多方面的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学阶段特别是高职高专的语文教育却面临着一种非常尴尬的情形—— 一方面人们普遍能意识到语文能力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但另一方面又认为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限的课堂语文教学不可能解决当前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较差的问题。于是,大学语文课在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就成了一块典型的“鸡肋”:砍了可惜,开课效果又不理想。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反复研究高职学生特点及其职业技能需求的基础上,对高职语文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改探索。
1.准确定位高职高专语文教育目标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语文教育的内容多、范畴广、要求高与课时少、时效差的矛盾一直是困扰教学工作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要想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就要对高职语文教育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语文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接受语文教育,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从学习表达到自如交流,“正是在一种语文教育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掌握语言、发展思维,才能够接受知识,才能够使我们有别于动物而成其为人”[1]。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语文教育所承载的内容就显得异常丰厚而鲜活,小到字、词、句、篇、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涵盖于语文教育之中。语文学习就是在带领我们徜徉于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之中,受其熏陶和感染,并接受它们、欣赏它们,最终将它们引入我们的生活,融进我们的言谈举止,成为每一个人个体生命的一部分,造就人的风格和气质,使一个人的灵魂变得博大。
同时,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其基本任务应该是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态的学习(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等),这是人生存的基础,其次,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的高低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的折射。语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思维能力,要让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得体的运用语言来沟通关系、处理事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中,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承载着诸多元素。迅速、准确的摄取信息、把握信息、传递信息是现代生活的必备本领,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语文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表现。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应该关注人的未来发展,为受教育者度过幸福的一生奠定必要的语言文化基础;其次,它必须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生产劳动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所以,与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技能训练便显得尤为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做事风格,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与合作能力,更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其学会学习,学会求知。高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目的,以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课程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生产劳动之前的最后一次系统学习语文的机会,本着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和力争让高职语文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解决最重要的问题”的理念,笔者认为高职学院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观”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综合训练来实现与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语文能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实用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说来主要应突出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1.1 应用文写作能力
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处理事务和沟通关系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能够根据现实需要选择合适的文种,写出格式规范、语言准确、语气恰切的应用文,完成工作任务。
1.2 口语表达能力
要求能运用较为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看法等;能有中心、有重点、有条理的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实践结果;能适时、准确的实现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有效沟通。
1.3 摄取信息的能力
即通过观察、听知、阅读等活动准确把握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鉴别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后准确的传递出去。尤其要注重培养我们重新组织或创造性的利用新信息的能力。
1.4 社会认知能力
学习处理事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准制约教育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语文这门文化基础课已经学了十多年了,到了大学仍在学,它的意义何在呢?而另一方面,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实在不容乐观,又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在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语文水平进行调查评估后,笔者发现:可以肯定,经过高中阶段的严格训练,绝大多数三年制大专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语言能力,对其熟知而且感兴趣的事物能进行较为准确的表达。同时,笔者还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知能力低造成的。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知识面狭窄、思维闭锁;缺乏实践体验,不懂得做事的程序和方法,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都是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学生根本就没有需要表达的内容,自然也就谈不上“怎样表达”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实际上道出了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和体验并重,语言材料的积累和思想、方法的积累并重。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因此高职语文教学要想实现培养目标,就必须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将语文教学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学习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封闭的大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在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前,学生大都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语文教育,已基本掌握了相关的语文知识点,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只能习得,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中才可能转化为能力。缺乏实践平台,缺少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综合训练,正是制约语文教育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育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自我实践和自主探究中,通过综合训练及反复训练来实现语文能力特别是实用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创建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并在训练中不断提升语文能力。在“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理论指导下,笔者经过反复探究,确立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平台,以个体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实用语文能力的提高为着眼点来进行语文教育,将高职语文教育从单纯的语文能力训练向综合能力训练扩展的教学思路;形成了以应用写作为主要内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真实任务做驱动,以工作过程指导为牵引,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让学生在“做中学”为主要思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新型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在教学中,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三十多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设计在班级社会化管理、社会调查、新闻与宣传、商务策划与推广、司法诉讼、科学研究与科学实践、会务组织七个工作任务和专题活动中来完成,把语文学习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之中。而要完成这些工作,必然涉及到组织管理、社会调查、新闻采编、科学实践、商务推广、司法诉讼、会务组织等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把握,正是写作相关应用文所必须的,这就使语文学习得以成为“有本之源,有米之炊”。同时,这种设计也能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在一种真实的情境中来完成相应的应用文写作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写作应用文的过程就是处理事务的过程,应用文就是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种需求中诞生的,是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以及生产劳动服务的。如:实行班级社会化管理,就必然要涉及到规章制度的订立,换言之,制订、写作各种规章制度就是在进行管理工作。又如:我们要想较好地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就得在了解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后再付诸实践,实践告一段落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计划——实践——总结是我们做事的基本方法,不会做事就不会写作,不会写作也就做不好事,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就是如此紧密,可谓是水乳交融,须臾难分。此外,以七项工作任务或实践活动的设计来完成应用文教学,注重在传授知识之外为学习者提供机会,让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及与他人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者培养多种综合能力。而且,把计划、总结等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安排在每个活动中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适应职业技能的需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重点关注高层次的思维、明智的决策和建设性的问题解决。这就需要通过课程整合模式开发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单元,把支离破碎的教学内容联结起来,采用整体性的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如图1所示,要完成一份有价值的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就必须按照相应工作流程完成社会调查工作各环节的任务,而这些任务的完成又牵涉到价值判断、数理逻辑、人际交往、语言等多种智能的协调运用,需要整合多门课程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正好改变了以往应用文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沉闷、内容枯燥、例文与学生经验相去甚远、学生只会套用格式编写“假”应用文而缺乏充实内容等诸多弊端,增加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兴趣,提高了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的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注重过程控制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课程整合模式下,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有意义的教育和评价方式。”[2]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毫无疑问,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应该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以真实任务做驱动,以研究性学习为平台”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教师的引导为前提,以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为基础,以贴近现实社会和同学生活的问题为内容,以培养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要求高,对教师的学识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如何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和对学生学习成效的科学评价也是课改研究中的难点。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难点,除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升外,还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流程”以提高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如图2所示,在每一项工作任务中,都包含了组建工作团队→制订工作计划→工作实践→进行工作总结四个基本工作流程,而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工作实践环节又可以根据工作过程分解为相应的工作流程。教学中,教师根据工作流程来进行教学组织,流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安排有相应的训练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服务者,负责向学生讲解教学目的、要求和工作流程;负责相关应用文写作知识的讲授;负责组织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并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工作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实践者,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完成工作流程所规定的各项内容,学会相关应用文的写作。教学过程控制涉及到课堂理论教学过程、课堂实践教学过程、课外实践活动过程、应用文写作过程等诸多方面,在教学各过程的控制中,强调突出学生自主“研究”这个环节,教师应注重把握理论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并要求严格工作流程规范,全过程记录工作内容,既有效杜绝了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教学评价中,主要运用了多元与多维评价相结的模式。多元评价主要是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多维评价主要是对书面写作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参与情况、展示才能的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做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尤其注重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不仅是把评价看作单纯的成绩评判,而且还把评价作为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做,交由老师评定成绩,补做次数不限,直至达到满意为止。这样,学生就会为追求一个理想的成绩而自觉地进行反复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性。
参考文献
[1]阎立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J].教育研究,1999,(1):54.
[2](美)罗宾·福格蒂,朱迪·斯托尔.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M].郅庭瑾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美)J·S兰祖利,S·M里斯.丰富教学模式[M].华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李静(1970—),女,讲师,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文科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大学语文、文秘、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