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勤俭节约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198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以极为明显的速度得到提升,人们便逐渐忘记了“勤俭节约”的社会优良品德,说起节俭,人们头脑中浮起的词语就是“穷人”“吝啬”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帮助学生经历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意识,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使“勤俭节约”的意识深入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
  关键词:勤俭节约;中小学生;观念
  勤俭节约理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经济水平提升,铺张浪费现象更为严重。中小学生的文化意识薄弱,是社会性与自我意识塑造的基础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勤俭节约习惯养成,有助于我国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提升我国青少年基本素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在实践中,针对中小学生的勤俭节约行为养成,不仅要依靠学校教育,更是要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发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以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消费观
  经济飞速发展,大部分家庭已经脱离贫困,迈向小康。而我国向来重视孩子的成长问题,家长更愿意在孩子身上花费大量的金钱等,给予孩子在能力范围内最好的。这导致部分中小学生盲目的追求大牌、消费购物冲动。尤其是受到现代透支理念的影响,大部分中小学生的消费水平往往超出了他们所能接受的层面,最后仍需要家长来买单。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不仅反映了他们精神世界的空虚,更体现了家庭教育的不足与学校教育的局限。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模仿能力很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世界的认识不足。教师要抓住这点“双面剑”从自身出发,以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行为的模仿,加强学生的勤俭节约行为习惯养成。
  同时,教师要重视从思想方面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精神洗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意义的小故事、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以及生活周边的小事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以赏识教育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行为
  赏识教育作为世界六大著名教育方法之一,其源于“爱和鼓励”,赏识教育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说明了体现了无限的爱与包容。赏识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而是大方承认学生之间本就存在的差距,同时包容学生的错误,要求教师从多个角度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大胆创造。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给予学生爱和包容。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这句话对于小学生同样适用,每一个孩童来到世界,不是为了接受嘲讽,而是为了迎接世界的美好和别人的赏识。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鼓励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行创造。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针对勤俭节约行为的孩子提出表扬、或者设立专门的节约之星等奖励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勤俭节约行为。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贯彻使用赏识教育,给予孩子信任和支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激发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对于世界的认识。
  同时,教师要针对生活中没有进行勤俭节约行为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以对比教育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勤俭节约行为的认识,促进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勤俭节约行为。
  三、在学科教育中融入勤俭节约行为理念
  学校教育离不开学科教育。学科教师不仅是单科教育,更是迈向了现代教育融合的趋势,发挥了教育对人的思维、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文化意识薄弱,认识水平不高,这也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行为习惯的原因之一。在实践教育中,教师通过将勤俭节约理念融入学科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形成勤俭节约行为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
  例如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下载一些有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穿插在课堂中,不仅提升了课堂氛围,更是加强了勤俭节约行为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中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理教育,勤俭节约行为养成也要依赖心理教育,在实践中必然要通过进行心理引导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小学可以通过班会、自习的形式促进勤俭节约理念的引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四、以家庭教育方式加强勤俭节约习惯引导
  中小学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的行为塑造更是受到了来自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影响。在实践中,中小学学生的行为习惯受到家庭影响更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这句话更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养成的重要影响。家长面对勤俭节约理念的认识以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
  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家长会的形式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也可在班级群内对家长进行要求,分析溺爱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影响,并且说明勤俭节约行为与家长行为的关系,要求家长以自身作则,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教育。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消费心理,并且了解孩子的消费过程,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同时,家长可以针对中小学学生进行理财意识以及理财行为培养,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提升学生的学习认识。
  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是发扬与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更是符合新课改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要求的体现。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理论知识引导,正确行为榜样作用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习惯。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勤俭节约教育活动,如带领学生参加勤俭节约活动等加强对勤俭节约行为习惯的养成。
  勤俭节约美德是我国传统美德,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值得我国人民世代承袭。发扬勤俭节约美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家长与教师自身做起,为孩子这张白纸绘制美好底色,树立正确行为示范,促進孩子美德形成。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的成因,其次提出了图书编校预警处理方法,希望以此能够有效提升图书的质量进而促进我国软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质量;编校质量;出版社;图书编校  从现阶段图书编校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图书都具有质量问题,由此不难看出图书编校的现状并不乐观。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能够高知识水平,还能够有效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生活。但是,目前社会上存在大量质量相对较低的图书,一定程度上对读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趣味课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教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素养。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现有美术课程的有效整合能够改进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而且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实现信息技术在现代美术
摘 要:我国的兽医信息技术和先进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建立具有一定水平,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疾病防控技术指挥平台是工作的重点。应该进行动物疾病综合防控信息化工作,对传统的指挥调度管理方式进行改变,建立新的和高效的防控指挥控制模式。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信息技术  在畜牧业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主要经历了由简单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
目的:1、通过检测股动脉内中膜厚度(FA-IMT)及踝臂指数(ABI),评价二者和冠心病的相关水平,分析其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2、讨论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已经在小学教学之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学校为了可以让学生接受比较全面的锻炼,积极进行体育设施的完备和体育器材的补充,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体育学习。而体育游戏是将体育课程趣味化,让学生可以积极地跟随着教师的脚步,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从而增强对体育的理解。以体育游戏的意义为起点,重点阐述如何让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应用
摘 要:音乐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但承担着培养幼儿音乐素养发展的重要职责,同时还承担着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误区。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进行讨论分析,并为如何解决教育误区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误区与对策  一、引言  幼儿园阶段的音乐活动是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