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如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hiyo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一、营造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
  创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脑力活动,它是我们发现新知识、新问题、新方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从谈起。而在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会产生好奇心,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展开想象、开阔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形成。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和观众。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打破师道尊严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传统的以教师为权威的教育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性,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思想,进而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合作能够形成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对其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不同角度的认识和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通过交互式的合作,在学生之间能够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也能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走曲径小路,观赏美景时就可以假设问题:对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计算出它的长度?并号召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有的说用尺子,有的说用步测……通过学生之间交互式的合作讨论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势必会增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来实现,例如逆向思维的训练,有时会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产生更为简便高效的作用;联想思维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对全面思考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联想能够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
  三、变化练习模式,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所编写的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可以通过电脑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全角度地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练习。同时,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鸡兔同笼”等形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自身所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开展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時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习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一个笑脸,然后伴随着声音“你真棒”,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屏幕上可以为学生显示“再接再厉”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
  四、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对于任何一名教师来说,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教学工作做得完美无缺,都是在一次次地教学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学能力才得以慢慢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总结出:哪些经验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况,哪些经验适用于哪种特殊情况。有了这些经验,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才更能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同时,也要借鉴其他教师的方法和经验,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取得过优秀教学成绩的教师,他们身上着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反思,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进步,让学生也跟着自己一起进步。新时期采取的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当不断地进步,教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接受专业的培训、认真研究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好课内和课外各方面的工作;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总结教学经验,从各个角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且让这种教学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运用。在教学中取得更显著的成就,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基本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心理层面来说,小学生自尊心很强,好强且好胜,这使得他们的心理敏感而又脆弱,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渴望获得成人的关注和认可,一旦获得成人的赞誉和欣赏,他们就能把这种来自成人的反应化为动力越发促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规划化。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教育活动中要用自己的爱去教化学生,用心去分析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原因,从而寻求有效措施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用爱;用心;德育教育活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3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难免遇到令人不愉快和烦闷的事情,这时总会找朋友、同学、亲友、老师倾述。一个人生活中能否有知心朋友倾述衷肠,这就有赖于他是否善于交往,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彼此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谅解、直至互相尊重的情感得以磨合形成。教师的爱与宽容不该像这阳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3.3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为例,分析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Prezi的案例后发现这种应用可以整合课程,丰富教学内涵,从而形象展示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将数学学习和专业学习高效融合,有利于改善中职数学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 prezi;中职数学;分段函数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经过大
期刊
【摘 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近几年,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不断探索素质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并着意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下面仅从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等三个方面谈谈我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选择教法;落实基础;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这个目标,所有学科都进行着教学方法的创新。初中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重点学科,也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着革新,努力完成新课改的要求。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实现初中政治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成为众多初中政治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老师,你快来!翔又和同学打在一起了!”刚到办公室,班上安全委员就急如风火地跑过来……  秋季开学,我接手了初三(5)班,翔是这个班的“问题学生”。我见到的是这样的翔:上课经常趴在桌上,有时甚至早自习就这样,叫醒他后看到的是充满疲倦的脸,眼睛里还充满血丝;对待学习的态度极其不端正,开学半个月
期刊
【中圖分类号】 G62.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班主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是学生的引路人!他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我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对他们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就有一切。师爱具有特殊的魅力,而教师的微笑,是教育学生最好的一种手段,是让师爱翱翔蓝天的翅膀。  一、教师的爱心,体现了他的教育情怀  记得有一个学生,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于是,每次我走进教室时,总是对他示以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起初,他还满不在乎,时间久了,他终于被我的微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古今中外,已有诸多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期刊
【摘 要】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它是幼儿园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有效形式。区角活动的内容与主题结合提升目的性;区角活动的材料与本土资源结合,凸显本土性、季节性、可变性,富有特色。教师在区角活动的指导中應灵活多样,巧用图示法、观察记录法等有效策略,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在快乐、主动的学习中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 区角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