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读,自己说,自己写,甚至自己演,并不鲜见,却较少有老师让学生自己问。因此,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质疑呢?
一、以名人为榜样,激励学生质疑。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崇拜名人伟人的心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搜集有关质疑的名言和敢于质疑的名人的事例以此来启迪鼓励学生质疑。例如,牛顿对“苹果落地”质疑,创立了“万有引力说”;瓦特对“壶水滚沸”质疑,发明了蒸汽机。王安石对“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质疑,写下了驳论文中的“千古绝调”读《孟尝君传》;释迦牟尼对“生、老、病、死”质疑,创立了佛教;还有《怀疑与学问》中大学问家戴震对《大学章句》的质疑,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短论两则》中对报刊用词“基本属实”和“偃旗息鼓”的质疑。巴尔扎克说:“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这些名人们拿着“问号”这把钥匙,打开了科学宝库的大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这些名人的事例,去撞击学生的心扉,在他们的心里播下质疑的种子,激励他们以名人的敢疑、善疑为榜样,在求学中主动地去质疑。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把提问当做自己的专利,千方百计地将学生的思路纳入自己的轨道。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力被剥夺,成了被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扼杀,养成了不愿动脑的懒惰习惯。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的思想、意见及情感得到尊重,才能为学生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敢于质疑问难提供可靠的保障。
只有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才会敢于质疑。虽然我们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经典名篇,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它们毕竟是作者个人的体验和情感的反映,而学生又会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学生由于学识、经历、情感不同,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老师意见不一致,哪怕是幼稚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就不要否定斥责,而是肯定其行为,找出其中的闪光点,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这点上,语文教育专家于漪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在教学《花木兰》时,有学生提出异议:“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根本不可能,不说别的,木兰洗脚就露馅了,小脚怎么藏得住?”此时,于漪老师给予提问的学生充分的肯定,并在课后师生共同查阅资料,使学生获得了满意的答案。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探求气氛极浓,又让学生学到了老师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提供示范,创设情境,让学生善于质疑。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让学生提问,学生要么无问可提,要么提一些字的读音和词语的解释之类,而这些是他们用工具书完全能够解决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学生不会质疑和探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做好疑什么、怎样疑、敢于疑的示范,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做好质疑的示范。标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通过课题这扇窗户,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智取生辰纲》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晁盖、吴用等人窃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围绕“智”这个文眼,深入课文,认真阅读,圈点批注,合作探究,就会得出这样的答案:智用天时——利用“热”;智用地利——妙选黄泥冈;智用矛盾——杨志内部矛盾激化时;智用计谋——实施软取计划。这样文本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都探究出来了。这样的提问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又比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抓住“变”这个文眼,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以“变色龙”为题?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善变”表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学生抓住“变”,就抓住了这篇文章的关键。
2.从文章的语言入手,做好质疑的示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品味、赏析、领悟作品语言的美妙之处,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积累并习得语言,学习名家遣词造句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素养。例如在《天上的街市》一诗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疑:“请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着灯笼在走。”诗句为什么用“朵”去修饰“流星”?学生通过思考、品味,就会体会到“朵”的妙处,原来作者把流星比作花朵,是说那天空中划过的璀璨的流星就像那盛开的美丽的花朵,用词很美。又比如在《春》一文的教学中,“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可以这样设疑:句中的“笼”字能否换成“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就会领悟到“笼”字写出了薄烟是轻轻地浮着,给我们一种立体感,并与“薄”字照应,而“罩”给人一种厚重的压抑感。
3.从文章的结构入手,做好质疑的示范。从结构入手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作者构思的妙处。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教学中,可以这样设疑: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的生活,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写可以吗?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学中,可以这样设疑:本文为什么不按“赶于勒—等于勒—躲于勒”这样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而用追叙的手法,先写“我”一家时常去码头等待于勒叔叔归来,交代小说情节发展的原因?由此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安排情节结构是为小说情节设置悬念,进而刻画人物,突出主题。
4.从文章的空白点入手,做好质疑的示范。教学时,引导学生于空白处质疑问难,补充空白,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教学《喂——出来》一文时,可以这样设疑: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出现和那块小石头掉下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又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学中,可以这样质疑:假设破了产又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这样的质疑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怀疑的原则上把关
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不要作违背科学原理的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这才是善疑。如果乱疑,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这不是我们应取的治学态度。
一、以名人为榜样,激励学生质疑。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崇拜名人伟人的心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搜集有关质疑的名言和敢于质疑的名人的事例以此来启迪鼓励学生质疑。例如,牛顿对“苹果落地”质疑,创立了“万有引力说”;瓦特对“壶水滚沸”质疑,发明了蒸汽机。王安石对“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质疑,写下了驳论文中的“千古绝调”读《孟尝君传》;释迦牟尼对“生、老、病、死”质疑,创立了佛教;还有《怀疑与学问》中大学问家戴震对《大学章句》的质疑,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短论两则》中对报刊用词“基本属实”和“偃旗息鼓”的质疑。巴尔扎克说:“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这些名人们拿着“问号”这把钥匙,打开了科学宝库的大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这些名人的事例,去撞击学生的心扉,在他们的心里播下质疑的种子,激励他们以名人的敢疑、善疑为榜样,在求学中主动地去质疑。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把提问当做自己的专利,千方百计地将学生的思路纳入自己的轨道。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力被剥夺,成了被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扼杀,养成了不愿动脑的懒惰习惯。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的思想、意见及情感得到尊重,才能为学生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敢于质疑问难提供可靠的保障。
只有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才会敢于质疑。虽然我们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经典名篇,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它们毕竟是作者个人的体验和情感的反映,而学生又会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学生由于学识、经历、情感不同,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老师意见不一致,哪怕是幼稚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就不要否定斥责,而是肯定其行为,找出其中的闪光点,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这点上,语文教育专家于漪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在教学《花木兰》时,有学生提出异议:“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根本不可能,不说别的,木兰洗脚就露馅了,小脚怎么藏得住?”此时,于漪老师给予提问的学生充分的肯定,并在课后师生共同查阅资料,使学生获得了满意的答案。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探求气氛极浓,又让学生学到了老师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提供示范,创设情境,让学生善于质疑。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让学生提问,学生要么无问可提,要么提一些字的读音和词语的解释之类,而这些是他们用工具书完全能够解决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学生不会质疑和探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做好疑什么、怎样疑、敢于疑的示范,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做好质疑的示范。标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通过课题这扇窗户,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智取生辰纲》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晁盖、吴用等人窃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围绕“智”这个文眼,深入课文,认真阅读,圈点批注,合作探究,就会得出这样的答案:智用天时——利用“热”;智用地利——妙选黄泥冈;智用矛盾——杨志内部矛盾激化时;智用计谋——实施软取计划。这样文本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都探究出来了。这样的提问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又比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抓住“变”这个文眼,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以“变色龙”为题?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善变”表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学生抓住“变”,就抓住了这篇文章的关键。
2.从文章的语言入手,做好质疑的示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品味、赏析、领悟作品语言的美妙之处,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积累并习得语言,学习名家遣词造句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素养。例如在《天上的街市》一诗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疑:“请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着灯笼在走。”诗句为什么用“朵”去修饰“流星”?学生通过思考、品味,就会体会到“朵”的妙处,原来作者把流星比作花朵,是说那天空中划过的璀璨的流星就像那盛开的美丽的花朵,用词很美。又比如在《春》一文的教学中,“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可以这样设疑:句中的“笼”字能否换成“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就会领悟到“笼”字写出了薄烟是轻轻地浮着,给我们一种立体感,并与“薄”字照应,而“罩”给人一种厚重的压抑感。
3.从文章的结构入手,做好质疑的示范。从结构入手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作者构思的妙处。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教学中,可以这样设疑: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的生活,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写可以吗?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学中,可以这样设疑:本文为什么不按“赶于勒—等于勒—躲于勒”这样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而用追叙的手法,先写“我”一家时常去码头等待于勒叔叔归来,交代小说情节发展的原因?由此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安排情节结构是为小说情节设置悬念,进而刻画人物,突出主题。
4.从文章的空白点入手,做好质疑的示范。教学时,引导学生于空白处质疑问难,补充空白,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教学《喂——出来》一文时,可以这样设疑: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出现和那块小石头掉下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又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学中,可以这样质疑:假设破了产又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这样的质疑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怀疑的原则上把关
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不要作违背科学原理的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这才是善疑。如果乱疑,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这不是我们应取的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