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上对标题制作的要求,首先是准确,其次才是新颖。那么,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标题在制作上,仅有准确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新颖鲜活、富有动感。这是报纸提高传播效果的需要,也是一件新闻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动词使用与读者比较喜欢看的体育、战争等元素关联紧密,抓住了读者的眼球。新颖活泼、富有动感的标题,能够满足读者求新、喜动的心理,刺激读者的敏感神经,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可以想象,当一个人疲惫地蜷缩在沙发里昏昏欲睡的时候,如果有人把一张印有醒目字眼的报纸递到他的眼前,他立马会睁大眼睛,张大嘴巴,并从别人手里抢过报纸。因为他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字眼跟何人联系在了一起、跟何事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富有动感的标题带来的“条件反射”般的传播效果。
同时,标题富有动感,简约通俗,朗朗上口,好学易记,有利于新闻的传播。稍加留意的话,会发现以大量动词使用为特征的标题无处不在,如我们常见的打造(品牌)、夯实(基础)、构筑(防线)、弹奏(最强音)、驶入(快车道)、走活(一盘棋),等等。不管何种题材的新闻,富有动感且寓意深刻的标题也越来越多。如《他信妹妹“接棒”当选泰国首位女总理》,“接棒”一词借用田径比赛里的接力赛,不但动感十足,而且还隐喻了男子把接力棒传给女子以后,速度是否会受到影响。又如《任志强:未来二十年,房价还会“爬坡”》,任志强是华远房地产董事长,在业界一向以爱放狠话著称,从他的嘴里说出来的话,是有一定分量的。提到爬坡,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负重前行的艰难,暗示了价格上涨肯定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复杂因素的影响,不会上涨过快。还有《治骚乱,卡梅伦“刀砍”社交网络》,说的是英国接连发生骚乱的幕后推手是网络微博,许多破坏分子利用微博和黑莓手机发布信息、接收加密的邮件,相约发动骚乱。卡梅伦决心阻止这种信息往来,用刀砍,决心之大、态度之坚决跃然纸上。
这些标题,所用的动词往往跟读者比较喜欢的体育、战争等元素关联紧密,从视觉上给读者带来了冲击,在意象上让读者联想到了自己喜爱的事物,传播效果得到了强化和渲染。这些动词的使用,不但准确,而且新颖活泼,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需求。
专业报道使用动词,让枯燥的事物变得灵动、形象和鲜活。近年来,《中国平煤神马报》作为一家以传统能源为报道对象的专业报纸,在标题制作上,也大胆尝试动感标题制作,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前几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矸石山上植树种草,昔日遇风扬尘的空气污染现象不见了,而且,绿化后的矸石山远远望去,就像少女的绿短裙,煞是好看。笔者在对四矿矸石山绿化效果进行报道时,在标题制作上下功夫,把自己的“第一感觉”作为标题——《四矿矸石山“穿”上“绿裙”》,一个“穿”字,极富动感,拟人化效果强烈,灰黑生硬的矸石山因“绿裙”而鲜活起来,让人产生美的联想。又如2011年度获省企业报好新闻一等奖、省好新闻三等奖的消息——《“工业绿肺”:“吸”废气“吐”清水》,在这篇反映一矿矸石砖厂利用新型绿色环保锅炉处理烧砖废气,再由废气转换成清洁水并循环利用的报道中,笔者用一“吸”一“吐”,描述了“工业绿肺”的循环经济功能,既生动鲜活,又形象传神,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提高了新闻传播效果,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煤矿“一通三防”和防突工作一直是新闻报道的难点。这主要是因为所报道的内容专业技术性较强,读者不易理解,尤其是标题缺乏新意,往往显得枯燥乏味,不能吸引读者眼球,新闻传播效果也大打折扣。为了做到专业报道通俗化、标题制作动感化,笔者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标题制作上。比如煤矿巷道除了运输、行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风,确保作业人员所需的新鲜风流。因此,笔者在报道煤矿防止瓦斯事故、维修巷道、增加新鲜风流时,把巷道比作作业人员的呼吸道,标题制作为《清理“呼吸道”通风有保障》;把开采解放层(先开采由上而下分布的煤层的上部,同时释放下部煤层瓦斯的一种防突作业方法)比作吃花卷馍,标题制作为《防突先吃“花卷馍”》。在报道企业降低成本的成功经验时,笔者用《少喝水 少吃煤 少用电——尼龙化工“瘦身”有方》的标题,把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比作人体减肥的过程,显得既形象又生动,宣传效果非常好。
善于创新,勇于突破固有思维是制作好标题的关键,也是让标题鲜活灵动起来的根本。鲜活灵动的标题,能够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对新闻主体的阅读欲望,从而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鲜活灵动的好标题与宣传效果二者之间,前为因,后为果,那么怎样让标题动起来呢?笔者以为要善于创新,并勇于突破固有思维,是让标题鲜活灵动起来的根本。
只有不断创新,报纸才有活力。标题制作也是一样。要制作出动感传神的标题,就要善于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大胆尝试时尚、前卫、新潮的词汇。《人民日报》在人们印象中是传统的,但恰恰是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使用了“给力”这一动感强烈的网络新词——《江苏给力“文化强省”》(2010年11月10日)。后来,这个标题不仅被网民评为2010年最给力的标题,而且引发了网民的热议和有关专业人士的思考。通过一个词汇的创新,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在讲究新闻内容为王的今天,一篇新闻要收到好的传播效果,靠内容制胜无可厚非,但一个新颖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新闻活起来。
善于创新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捕捉新闻事实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让使用的动词更形象、更深刻地揭示、表现新闻主题,这是制作动感标题的根本要求。前文提到的标题都是通过动词的使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新闻主题。当然,创新还要注意是否切合新闻主题,不能夸大其词和危言耸听,否则效果将适得其反。
总之,制作富有动感的新闻标题,是对采编人员综合素质的检验,只有对各学科的知识兼收并蓄,不断积累,并善于思考,才能使笔下的标题神采飞扬,灵动传神。
(作者为中国平煤神马报社编辑委员会委员、经济记者科科长)
编校:赵 亮
动词使用与读者比较喜欢看的体育、战争等元素关联紧密,抓住了读者的眼球。新颖活泼、富有动感的标题,能够满足读者求新、喜动的心理,刺激读者的敏感神经,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可以想象,当一个人疲惫地蜷缩在沙发里昏昏欲睡的时候,如果有人把一张印有醒目字眼的报纸递到他的眼前,他立马会睁大眼睛,张大嘴巴,并从别人手里抢过报纸。因为他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字眼跟何人联系在了一起、跟何事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富有动感的标题带来的“条件反射”般的传播效果。
同时,标题富有动感,简约通俗,朗朗上口,好学易记,有利于新闻的传播。稍加留意的话,会发现以大量动词使用为特征的标题无处不在,如我们常见的打造(品牌)、夯实(基础)、构筑(防线)、弹奏(最强音)、驶入(快车道)、走活(一盘棋),等等。不管何种题材的新闻,富有动感且寓意深刻的标题也越来越多。如《他信妹妹“接棒”当选泰国首位女总理》,“接棒”一词借用田径比赛里的接力赛,不但动感十足,而且还隐喻了男子把接力棒传给女子以后,速度是否会受到影响。又如《任志强:未来二十年,房价还会“爬坡”》,任志强是华远房地产董事长,在业界一向以爱放狠话著称,从他的嘴里说出来的话,是有一定分量的。提到爬坡,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负重前行的艰难,暗示了价格上涨肯定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复杂因素的影响,不会上涨过快。还有《治骚乱,卡梅伦“刀砍”社交网络》,说的是英国接连发生骚乱的幕后推手是网络微博,许多破坏分子利用微博和黑莓手机发布信息、接收加密的邮件,相约发动骚乱。卡梅伦决心阻止这种信息往来,用刀砍,决心之大、态度之坚决跃然纸上。
这些标题,所用的动词往往跟读者比较喜欢的体育、战争等元素关联紧密,从视觉上给读者带来了冲击,在意象上让读者联想到了自己喜爱的事物,传播效果得到了强化和渲染。这些动词的使用,不但准确,而且新颖活泼,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需求。
专业报道使用动词,让枯燥的事物变得灵动、形象和鲜活。近年来,《中国平煤神马报》作为一家以传统能源为报道对象的专业报纸,在标题制作上,也大胆尝试动感标题制作,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前几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矸石山上植树种草,昔日遇风扬尘的空气污染现象不见了,而且,绿化后的矸石山远远望去,就像少女的绿短裙,煞是好看。笔者在对四矿矸石山绿化效果进行报道时,在标题制作上下功夫,把自己的“第一感觉”作为标题——《四矿矸石山“穿”上“绿裙”》,一个“穿”字,极富动感,拟人化效果强烈,灰黑生硬的矸石山因“绿裙”而鲜活起来,让人产生美的联想。又如2011年度获省企业报好新闻一等奖、省好新闻三等奖的消息——《“工业绿肺”:“吸”废气“吐”清水》,在这篇反映一矿矸石砖厂利用新型绿色环保锅炉处理烧砖废气,再由废气转换成清洁水并循环利用的报道中,笔者用一“吸”一“吐”,描述了“工业绿肺”的循环经济功能,既生动鲜活,又形象传神,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提高了新闻传播效果,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煤矿“一通三防”和防突工作一直是新闻报道的难点。这主要是因为所报道的内容专业技术性较强,读者不易理解,尤其是标题缺乏新意,往往显得枯燥乏味,不能吸引读者眼球,新闻传播效果也大打折扣。为了做到专业报道通俗化、标题制作动感化,笔者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标题制作上。比如煤矿巷道除了运输、行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风,确保作业人员所需的新鲜风流。因此,笔者在报道煤矿防止瓦斯事故、维修巷道、增加新鲜风流时,把巷道比作作业人员的呼吸道,标题制作为《清理“呼吸道”通风有保障》;把开采解放层(先开采由上而下分布的煤层的上部,同时释放下部煤层瓦斯的一种防突作业方法)比作吃花卷馍,标题制作为《防突先吃“花卷馍”》。在报道企业降低成本的成功经验时,笔者用《少喝水 少吃煤 少用电——尼龙化工“瘦身”有方》的标题,把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比作人体减肥的过程,显得既形象又生动,宣传效果非常好。
善于创新,勇于突破固有思维是制作好标题的关键,也是让标题鲜活灵动起来的根本。鲜活灵动的标题,能够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对新闻主体的阅读欲望,从而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鲜活灵动的好标题与宣传效果二者之间,前为因,后为果,那么怎样让标题动起来呢?笔者以为要善于创新,并勇于突破固有思维,是让标题鲜活灵动起来的根本。
只有不断创新,报纸才有活力。标题制作也是一样。要制作出动感传神的标题,就要善于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大胆尝试时尚、前卫、新潮的词汇。《人民日报》在人们印象中是传统的,但恰恰是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使用了“给力”这一动感强烈的网络新词——《江苏给力“文化强省”》(2010年11月10日)。后来,这个标题不仅被网民评为2010年最给力的标题,而且引发了网民的热议和有关专业人士的思考。通过一个词汇的创新,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在讲究新闻内容为王的今天,一篇新闻要收到好的传播效果,靠内容制胜无可厚非,但一个新颖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新闻活起来。
善于创新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捕捉新闻事实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让使用的动词更形象、更深刻地揭示、表现新闻主题,这是制作动感标题的根本要求。前文提到的标题都是通过动词的使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新闻主题。当然,创新还要注意是否切合新闻主题,不能夸大其词和危言耸听,否则效果将适得其反。
总之,制作富有动感的新闻标题,是对采编人员综合素质的检验,只有对各学科的知识兼收并蓄,不断积累,并善于思考,才能使笔下的标题神采飞扬,灵动传神。
(作者为中国平煤神马报社编辑委员会委员、经济记者科科长)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