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喜悦”情感隐喻的认知对比

来源 :当代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d198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人类抽象的情感就是建立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化表达。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英汉情感中的“喜悦”隐喻表达进行了分析对比,阐述了两种语言之间使用隐喻产生共性和个性的原因和可能因素。
  【关键词】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一、引言
  人的情感丰富多彩,例如喜、怒、哀、乐。为了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人类丰富却抽象的情感,我们通常使用隐喻的方式表达。Kovecses说过“表达情感的语言绝大部分是隐喻化的。”本文以情感中的“喜悦”的隐喻表达为研究对象,对英汉情感隐喻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帮助人们了解情感认知隐喻存在的普遍性和其文化差异性。
  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隐喻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但认知语言者G. Lakoff和M.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的认知框架,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而不是纯粹的语言的现象。他们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Lakoff,1980:3—5)。隐喻是源域向目标域进行映射的过程,并且源域和目标域之间须具有相似性。隐喻大致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
  莱考夫(1981)把隐喻看做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赵艳芳,2005:105—106)人的思维过程是隐喻的,其表现形式——语言——中的隐喻来自人的概念体系中的隐喻。据统计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源于概念体系中的隐喻。(赵艳芳,2005:106)由此可见,隐喻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英汉“喜悦”隐喻相同点的举例分析
  喜悦是人最基本情感之一,是基于身体经验的反应,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情感隐喻表达通常具有某些相似性。
  (一)方位喻“喜悦”情感
  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中表示“喜悦”的隐喻大锁跟空间方位有关,常用身体直立向上表示快乐和喜悦,因此形成了“Happy is up (喜悦是向上的)”的概念隐喻。(Lakoff &Johnson,1980:15)
  从以上例子中,rose,boost,lift等词都与“向上”有关,同时可以看出汉语中也有类似表达,“高兴”“兴头上”等。这是因为作为人类,我们都有向上的躯干,直立的姿势,这往往和正面的情感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相关,因此根据人的身体经验就形成了“happy is up”的概念隐喻。
  (二)液体喻“喜悦”情感
  容器隐喻是最常见的实体隐喻。我们有“喜悦是容器中的液体”的概念隐喻。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身体分界面、里外等。(赵艳芳,1995:109—110)如果把人的身体理解为一个容器,而情感则是里面的液体。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英汉语言把人体理解为容器。当人们喜悦兴奋时,当人体这个容器要满、情感膨胀时,强烈的情感就会冲出来。
  (三)天气喻“喜悦”情感
  “人的认知过程是用熟悉的思想、概念去理解难以理解的、复杂的、抽象的活不确定的概念。这种语用因素认知化的结果,就是把一个领域的知识在概念上映现到另一个领域上而达到一致的概念化机制”(Goossens Louis,1990,(1):323—340)天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人们也通常用这些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表达自己的情感。
  天气晴朗通常使人心情愉悦,基于人们共同的生活经验,英汉语中都有用天气隐喻喜悦情感。
  (四)动物喻“喜悦”情感
  生活在大自然中,人与动物关系紧密。很多动植物的词都被用来表达人的情感。基于人类共有的身体经验。英汉语言中,人们都有用动物来表达人们的“喜悦”情感。
  四、英汉 “喜悦”隐喻差异的举例分析
  英汉两国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导致英汉语表达之间的差异。
  (一)方位喻“喜悦”情感
  英汉空间方位“离开地面”的隐喻表达
  英语国家的人比较直接,通常采取直接的方式表达感情,感情外露受人赞许,因此,英语中关于“离开地面”的隐喻来表达“喜悦”。然而汉民族则比较含蓄、委婉,感情不轻易外露。因此,在汉语中“离开地面”的表达用来骄傲自满。
  (二)人体器官喻“喜悦”情感
  英汉语中都有把“喜悦”看成是容器里的液体的隐喻表达。但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中容器大到身体,而汉语中的容器多指心,比较注重人体的具体器官,这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英语中则没有。
  (三)英语中,“喜悦是眼睛在动”的概念隐喻
  例如:His eyes were shinning但在汉语中,表示喜悦的隐喻并不仅体现在眼睛还有眉毛。如:眉开眼笑。从此,我们还可以看出,英汉的文化有差异外,捕捉情感的视点也不全相同。
  五、结语
  本文对“喜悦”情感隐喻进行了英汉对比,我们发现英汉语在隐喻表达方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基于人们共有的身体和物质经验,使人类在思维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在另一方面,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喜悦”情感隐喻也存在差异和个性。这是由于两个民族在文化传统,事物感知、社会背景等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Goossens L. Metaphtonymy: the in 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expressions for linguistic action [J].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0(1).
  [2]Kovecses Zoltun. Metaphor and Emotion Language,Culture,and Body in Human feeling [M]. Cambridge Unversity Press,2000:5.
  [3]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e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Richards,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5]唐振华.论汉译英中的文化负迁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1).
  [6]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彭菲(1990— ),女,河南信阳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站在一个思想和文化飞跃向前的时代,在经济文化突飞猛进的同时,曾经把人们连在一起的道德纽带——“集体意识”不断受到冲击、消解,多元价值冲突下社会问题频发,一个新的思想阶段正在孕育。本文在价值冲突论视角下,结合学者已有的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多元价值观;价值冲突;社会转型;集体意识  一、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概述  我们站在一个思想和文化飞跃向前的时代,在经济文化突飞
期刊
【摘 要】《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久负盛名,广为流传。该论文选取四种有代表性的英译文,结合与该词有密切联系的中国古诗词英译,从词汇、句子、整个篇章三个层面进行英译对比分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开篇词;英译  一、开篇词综述  《三国演义》开篇词选自明代文学家和诗人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该词的词牌名为为《临江仙》,为咏史之作,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笔者在此
期刊
【摘 要】在日本历史小说中,有为数不少的以中国历史为题材的作品。作家写作这些异国历史故事,实际上是将中国当做一种精神上的故乡来回溯。但是他们笔下的中国,其形象和意义在这些作者和他们的读者中间已经产生了流变,通过日本历史小说回望到的中国和汉文化,只存在于这些小说中。于是在日本历史小说家们的笔下回溯中国,更像是一场没有来处的归途,最后回归的目的地是一个异质性空间,这个时空既不在中国,也不在日本。而是落
期刊
【摘 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张,作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在于提高个体的主体文化自觉。当代的主体文化自觉应从文化态度、文化方式及其最终目的方面进行解读。  【关键词】主体文化自觉;理性的文化态度反思;创新的文化方式;多元文化融合  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一词,文化自觉便不断引起学界大众
期刊
【摘 要】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种语言体现了与其对应的人类的文化以及文化心理。每一种语言中都有颜色词的存在,因此颜色词成为研究一种语言以及相应文化之间关系的最佳切入口之一。本文选取汉语黑色词族,从其历时变化以及文化含义入手,研究汉民族的黑色词文化意义。受环境、早期哲学观念、民间风俗艺术、汉民族的独特审美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黑色词多表示黑暗、邪恶、神秘等含义,且多以贬义为主,但也有表示庄重
期刊
【摘 要】语言与性别差异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语言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试图探索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男女之间在语音,词汇结构和语用方面的不同。并且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历史发展因素。  【关键词】语言应用;性别;差异;社会语言学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互相交流和情感表达的主要手段,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
期刊
【摘 要】布依族的丧葬习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其民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云南罗平布依族传统丧葬习俗的分析,从对青少年及其父母长辈的伦理教育;对本民族起源、迁徙以及发展观念方面的传承;对亲属、家族、社区关系的协调;传统文化中道德意识的传承;民族歌舞艺术传承等方面探寻丧葬习俗在布依族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关键词】布依族;丧葬习俗;传承  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意识里,死亡并不是人生
期刊
【摘 要】美国小说家丹·布朗是一个“博学多才”之人。其小说融合谋杀、恐怖、侦探、解密、悬疑、追捕于一身,打破严肃小说与通俗小说的界限,而雅俗共赏。他的作品消解了人性与神性、善与恶、科学与宗教的二元对立关系,阐述了当下人类的普遍焦虑,信仰的迷失和精神的空虚匮乏。向我们揭示了人类精神的荒芜和信仰危机。  【关键词】丹·布朗;精神世界;信仰危机;人文关怀  丹·布朗的小说,在美国刮起了一阵文化悬疑小说的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新生代独立电影女导演,徐静蕾的电影从单纯的讲述少女成长的自传性的影片过度成时尚逼人、众星云集的商业时尚大片,这不仅是徐静蕾个体从艺术到商业的转型,也代表了新生代导演中的存在的一种群体倾向。徐静蕾本人的高度话题性,以及她的电影在电影市场中受到的热点关注都使她成为了女性导演中的话题人物。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徐静蕾导演的四部电影作品,由点及面地揭示在时代语境之下,中国新生代女性导演在电影艺
期刊
【摘 要】电影合拍对我国而言,从当初纯粹的改革开放讯息传递演变为今天中国电影发展的战略诉求;电影合拍对泛亚其他地区而言,从当初的漫不经心发展到今天的全力投入,为泛亚地区电影的升温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擦出了不一样的合作火花,使双方达到融合与共赢。  【关键字】合拍;产业;日韩电影  以日本、韩国、香港、内地为主的泛亚地区电影,在八九十年代时掀起了振兴的热潮;在随后兴起的全球化热潮里,亚洲电影之间也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