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发问精神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形成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语文教学中中,学生是否敢问、会问,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到了初中阶段,《语文》的课堂气氛一直难以得到提高,学生的发问精神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没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分散注意力,久而久之感觉《语文》枯燥无味,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发问精神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发问精神 敢于提問 主动提问 会问
  
  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沟通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问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发问以及学生自主的发问,后者更能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自觉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开发学生的自觉发问的素质,让学生不仅“敢问”,而且要“会问”。只有“敢问”和“会问”,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积极、健康的发展轨道上,为今后的语文学习经历打好基础。为激发学生“敢问和会问”的素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发问精神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让学生敢问
  首先,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学生不敢提问的原因很多,如:害怕老师、怕同学讥笑、胆小紧张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大胆提问。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表彰和鼓励,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提问。由于学生年幼、知识缺乏,有时提出的问题不免过于简单、零碎甚至是毫无意义。但是做为教师都要有足够的耐心,认真的态度,仔细地聆听,及时鼓励,千万不要讥笑与讽刺他们,以免他们产生自卑和胆怯的心理,要竭力保护他们提问的的积极性和勇于表现自我的个性。
  其次,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专家们研究发现,孩子小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总爱追问大人:为什么呀?为什么?如果家长能积极解答或因势诱导,孩子就越来越爱问,越来越聪明。但是自上小学以后,由于班级学生过多,教师的顾及不暇及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教师已经无法满足每个学生提问的需求,久而久之,学生发言积极性遭到压抑、扼杀、直到消失。上初中后,学生早已习惯于老师提问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一直停滞在教师提问的应对状态,缺少积极主动提问的意识,因此,学生长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同时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踊跃提问,而教会学生主动提问、敢于提问就是其主动学习、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当学生懂得自己要主动提问、主动思考时,学生此时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当然,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其必有一个逐渐适应与转变的心理过程。因此,教会学生提问,既是促进教学改革,把教法改为学法,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行动,又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只有学生学会了提问,才能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期望。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学中,只有教会学生提问,才能逐步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享受自我学习的快乐和成果。
  二、教学生会问
  1、记叙文的提问。一是由中心提问。即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组成的基本单位是字、词、句、段,中心是文章的心脏。阅读一篇文章一般要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即由内容到形式)。即由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到重点段落、由重点段落到重点句、关键词,其次才是文章的形式,如修辞、写作方法等。学生只有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再找出重点段落与中心句相关的问题,才能探求到问题的实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如:谈一谈初读文章的整体感受?文章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二是从重点词句人手,引导学生提问。课文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钻研,仔细领会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
  2、说明问的提问。一般先提问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及特征是什么?再看看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者是如何安排说明顺序的?最后找出一些表示范围、时间、限制等重点词语的用法。
  3、议论文的提问。首先要提问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然后看一看作者围绕论点是怎么论证的?使用的论据有哪些?论证方法有哪些?一些关键词语的作用是什么?
  4、小说的提问。通常的提问即先梳理故事情节是什么?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怎样?小说环境描写有哪些?此外还能追问小说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写作方法是什么等等。如:《最后一课》。特别指出的是小说属于记叙文的范畴,除按照它特定的提问方法外,其余的可以仿照记叙文提问。
  5、从题目发问。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查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启发学生通过课 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使阅读带有浓厚的趣味性。一是记叙文的题目有时是文章的线索,如:《背影》;有时是文章的主旨,如《提醒幸福》;有时是文章的主人公,舞《傻二哥》;有时具有象征意义,如《驿路梨花处处开》。二是说明文的题目可能是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可能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中的“雄伟”一词就是人民大会堂的总体特征之一。三是议论文的题目或许是文章的论点,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或许是反驳的靶子,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或许是论题的引发,如《谈骨气》。只有教会学生敢问、会问,才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自主探求知识的兴趣;只有学会提问,求异思维,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发挥出来。所以说,学会提问,并非那么简单!
  总之,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中学语文旨在建立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问环节是师生之间“对话”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流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其他文献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经济活动组织自身的活动规律,区域际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区域布局与政策等内容。《
自主权财富基金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以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即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GPFG)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挪威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公平有效竞争的存在是我国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建设的保障。由于商业秘密权会给权利人带来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而竞争者的逐利本性决定了他不可避免地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鄂城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起步之年。过去的一年,鄂城区经济延续“十一五”的增长态势,沿着上升通道继续发展。全体国税干部同心协力,顽强拼搏,取得了增收最多、超收最多的优良业绩,圆满实现鄂城区国税收入“十二五”的“开门红”。2012年,宏观调控力度空前加大,国内外经济环境异常复杂。如何在发展中转型,在调整中壮大,积极实现鄂城国税事业的科学发展,值得深思。  经
期刊
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开展一周“护蛋”活动,正上小班的3岁孙女和我商量:“爷爷,我们一块让蛋宝宝在咱家过一周幸福快乐的日子吧?”好!一言为定,我和孙女达成共识,一起保护蛋宝宝
期刊
<正>毛泽东一生中用过许多秘书。他对秘书人员的政治立场、理论修养、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知识素养以及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标准,给秘书人员提高
对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路径,是形成优良校风的关键所在.当前学生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学校现有的氛围及培养方式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处于转型发展中的特大型城市,社会秩序面临着社会极化效应凸显、风险增加,社会情感沙化、底线失守,社会结构固化、流动渠道堵塞,社会矛盾多发、冲突加剧等突出问题。所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