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特别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生活。
关键词:美术教学 人文精神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0126-02
美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特别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生活。
1.人文精神渗透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是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但着重培养学生在智力方面成“才”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成“人”,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健康发展产生巨大作用。
关于素质教育,人们谈论最多的是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侧重于如何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才”的问题。如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创新意识的树立等,但对于培养成“人”的问题,则有些忽视。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科学的态度,人文的思想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和合作精神。在教学时,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和切入点,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具备成“人”的基本素养。既有民主平等的意识、批判求实的精神、敢于探索和创新的态度,又能正确认识人的价值,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2.人文精神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2.1 在课堂教学内容中的渗透。
美术学是一门艺术科学,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对人性描绘中,充分展示了人性的真善美,以主观的审美加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将人文精神充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学生的心理规律出发,系统地构建渗透的环节、将人文精神渗透的目标与美术教材内容所含的有关要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如讲到传统花鸟画技法时,使学生首先明确其中的人为精神,明确古人为何选取“梅、兰、竹、菊、荷”作为绘画的主体内容,并称其为“花中君子”,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水墨画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为何传统花鸟画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强调的神似,出于形而至于神,为何花鸟画更强调的是内心思想上的情感追求,美育作用最终回归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古人从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特性上提炼和升华出一种人文的精神——(敖雪的红梅;深谷的幽兰;直插云端的翠竹;霜降的金菊;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不怕环境的恶略、不怕险阻与失败,依然俏丽绽放,甘于寂寞,默默耕耘,勤于奉献,气节非凡,刚正不阿,中通外直,愈挫愈坚,不被环境影响,依然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人性的真善美。古人通过绘制“花中君子”以此来提升性情,自省内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质与德行,也就是说,古人把画画作为手段,把内化思想、内化品质、内化德行作为目的,时时通过绘画反省自己、修正自己、提升自己,最终起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终极目标。
2.2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渗透。
科学、理性的规划好人文精神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必须树立正确的“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摒弃过去“满堂灌”、让学生按教师意识行事的奴化教育。教师应淡化权威意识,增加服务意识、民主意识,成为学生的导师、朋友,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意愿、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精心设计各种问题,准备大量的音像图文资料,让课堂教学轻松、愉快,充满活力和情感。教师只做点拨,让学生讨论,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而且要为人师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缺点错误。教师应当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语言、板书、仪表、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美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力量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带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美术教学中,许多平凡小事都能体现人文精神的渗透。如在手工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把相关制作材料归类放好,将调色盘、笔洗净放归原位。这样,学生不仅学会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而且还学会了自理和自立。培养了学生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和责任意识。
进行手工制作时,常常是几人一组,教师不做指令,只做点拨,让学生自己分配任务。如舞台布景的制作,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制作。制作完成快、完成好的同学常会帮助没有完成的同学,使学生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3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育是核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点。人文精神的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实施。
学生素质的培养是离不开活动的,而兴趣小组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如国画的绘制、书法艺术、手工制作、校园摄影、电脑绘画等,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艺术,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表现生活的美。
让学生深入到自然界和社会中学习、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认识校园内的花草,并带领学生看教学楼前面花坛中的果树,看挂满枝头的桃子,感受丰收喜悦的同时指出:桃树是十多年前师生一起种下的,现在已是硕果满枝头了,让学生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在感受到校园美景的时候感受美、珍惜美、创造美和热爱美的生活。
还学生主体地位,推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让学生关心居住环境、学习环境的保护、环境污染及改善状况,学会分析并写调查报告,学会关心生存空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配合爱鸟周、植树节、世界无烟之、禁毒日等活动,加强法制观念、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
总之,将人文精神渗透于美术教学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美术教学 人文精神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0126-02
美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特别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生活。
1.人文精神渗透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是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但着重培养学生在智力方面成“才”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成“人”,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健康发展产生巨大作用。
关于素质教育,人们谈论最多的是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侧重于如何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才”的问题。如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创新意识的树立等,但对于培养成“人”的问题,则有些忽视。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科学的态度,人文的思想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和合作精神。在教学时,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和切入点,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具备成“人”的基本素养。既有民主平等的意识、批判求实的精神、敢于探索和创新的态度,又能正确认识人的价值,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2.人文精神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2.1 在课堂教学内容中的渗透。
美术学是一门艺术科学,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对人性描绘中,充分展示了人性的真善美,以主观的审美加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将人文精神充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学生的心理规律出发,系统地构建渗透的环节、将人文精神渗透的目标与美术教材内容所含的有关要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如讲到传统花鸟画技法时,使学生首先明确其中的人为精神,明确古人为何选取“梅、兰、竹、菊、荷”作为绘画的主体内容,并称其为“花中君子”,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水墨画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为何传统花鸟画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强调的神似,出于形而至于神,为何花鸟画更强调的是内心思想上的情感追求,美育作用最终回归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古人从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特性上提炼和升华出一种人文的精神——(敖雪的红梅;深谷的幽兰;直插云端的翠竹;霜降的金菊;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不怕环境的恶略、不怕险阻与失败,依然俏丽绽放,甘于寂寞,默默耕耘,勤于奉献,气节非凡,刚正不阿,中通外直,愈挫愈坚,不被环境影响,依然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人性的真善美。古人通过绘制“花中君子”以此来提升性情,自省内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质与德行,也就是说,古人把画画作为手段,把内化思想、内化品质、内化德行作为目的,时时通过绘画反省自己、修正自己、提升自己,最终起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终极目标。
2.2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渗透。
科学、理性的规划好人文精神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必须树立正确的“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摒弃过去“满堂灌”、让学生按教师意识行事的奴化教育。教师应淡化权威意识,增加服务意识、民主意识,成为学生的导师、朋友,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意愿、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精心设计各种问题,准备大量的音像图文资料,让课堂教学轻松、愉快,充满活力和情感。教师只做点拨,让学生讨论,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而且要为人师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缺点错误。教师应当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语言、板书、仪表、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美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力量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带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美术教学中,许多平凡小事都能体现人文精神的渗透。如在手工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把相关制作材料归类放好,将调色盘、笔洗净放归原位。这样,学生不仅学会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而且还学会了自理和自立。培养了学生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和责任意识。
进行手工制作时,常常是几人一组,教师不做指令,只做点拨,让学生自己分配任务。如舞台布景的制作,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制作。制作完成快、完成好的同学常会帮助没有完成的同学,使学生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3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育是核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点。人文精神的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实施。
学生素质的培养是离不开活动的,而兴趣小组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如国画的绘制、书法艺术、手工制作、校园摄影、电脑绘画等,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艺术,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表现生活的美。
让学生深入到自然界和社会中学习、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认识校园内的花草,并带领学生看教学楼前面花坛中的果树,看挂满枝头的桃子,感受丰收喜悦的同时指出:桃树是十多年前师生一起种下的,现在已是硕果满枝头了,让学生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在感受到校园美景的时候感受美、珍惜美、创造美和热爱美的生活。
还学生主体地位,推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让学生关心居住环境、学习环境的保护、环境污染及改善状况,学会分析并写调查报告,学会关心生存空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配合爱鸟周、植树节、世界无烟之、禁毒日等活动,加强法制观念、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
总之,将人文精神渗透于美术教学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