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高职实训体系不完善并存在许多的问题,如校内实训模拟的项目多,实操的少.师资有限,缺少真正实义上的“双师型”指导教师,实训项目不完善,利用率低,实训与课程体系不想适应,不利于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针对存在的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向院校间的合作建设方向发展。
关键词 物流 实训基地 合作建设
一、 物流职业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2009年2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跻身十大振兴产业。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已突破了100万人。从行业对人才需求角度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大约需要新增就业人员130万人,其中85%是一线操作技能岗位,而目前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约为40万人,远远无法满足物流一线技能人才的需求。
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增长。然而,一方面物流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高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需要具备一定操作能力、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实践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无法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基于此,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为实现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建设高质量的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室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
二、 物流实训要求与基地建设现状
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设施设备操作、国际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实训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如:GPS、GIS、RFID、WMS、RF、条码管理、仓储自动化技术、物流仿真、电子标签、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来进行实训教学。在模拟物流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就要建立相应的实训室如:自动化立库实训室、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物流软件实训室、流通加工实训室、供应链一体化沙盘实训室、仓储实训室、运输调度实训室、实训工厂等相关的实训室。
这些实训室的建设动辄几百万的费用,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设备更新的费用也是十分巨大的。各校在有限的实训经费下都在“小而全”地在建设中,缺乏长远规划。实训室的数量也难以满足大批量的学生进行实训。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流技术的发展,设备的利用、场地的利用率变得越来越低,发挥不了实训室的整体效益。再者在利用实训室进行实训教学中受场地和设备的限制也很难模拟物流企业的生产操作。另外,实训教师实践经验不够,难以胜任实训的要求。由于校企间合作不够,难以让企业专家走进实训教学。学校实训室的建设没有作长期规划,基本上是为了应付高校评估。
三、 物流实训基地合作建设的探讨
在现有教学评估体制下,对学校的实训设施设备都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职业院校间就所有权归属问题往往也很难达成合作。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实训室建设成了一间间展示室。无法将企业的真实环境引入到实训教学中,难以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求。达不到实训教学的要求。
鉴于以上原因,个人认为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校际间的资源整合。建立能够共享的,大型的,能进行物流生产的实训基地。把各校有限的经费共同使用,形成合力才能建设好利用率高、实用性强的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建立“大而全”的实训基地,这样能很好提高实训效果。更深层次甚至可以进行物流生产,这样对老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提高的平台。现在高校教师缺乏实际经验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平台对教师的实训教学水平也会有一个很好的提高。
综合上述情况,实训基地的合作建设和利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这样操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合作院校之间成立管理机构 由各院校派出负责人和实训教师组成管理小组。对基地选址、经费管理、日常管理、设施设备添置、实训项目的设置等重大事项由管理小组作出决定。平常就设立一个日常维护管理办公室进行日常管理。 相关区域内开设了物流专业的学校按学生人数的比例进行资金投入,选定一个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周边物流业务相对丰富的学校作为基地。开发的项目既有实训教学的,也应该有能进行物流生产的。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的维护。每个院校先培训自己的实训老师,再由自己的实训老师培训自己的学生。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轮换,这样有效的提高实训老师自身的水平。生产性实训项目产生的盈利作为实训室的更新改造经费。
2、适当调整评估指标、鼓励实训基地合作建设 为促进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训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健康发展教育部出台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在方案中涉及到了实训基地建设的评估。要实行校际间的合作,评估指标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原来的重建设转变到现在的重实际成果上来。指标体系应着重考察学生实训的效果,应更侧重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企业中掌握的工作经验上来。当然,这都离不开上级职能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有些深层次的问题还要他们来协调。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做到产学研结合 高水平、高利用率、高效的实训项目合作建设好后,合作院校要树立市场观念和效益意识。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对社会进行有偿服务,获得投资回报。同企业在这些方面可以开展合作聘用企业有经验的骨干来当任实训教师,提高实训的效果。为企业提供物流生产服务,充分利用我们的设施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观摩或者实操。这样我们的学生更能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学校能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了实训教学水平。还可以利用我们的设备和师资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这样能创造成一定的经济效益。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院校也可能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2]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3]闰洪林.高职院校校内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61—63
关键词 物流 实训基地 合作建设
一、 物流职业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2009年2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跻身十大振兴产业。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已突破了100万人。从行业对人才需求角度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大约需要新增就业人员130万人,其中85%是一线操作技能岗位,而目前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约为40万人,远远无法满足物流一线技能人才的需求。
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增长。然而,一方面物流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高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需要具备一定操作能力、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实践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无法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基于此,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为实现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建设高质量的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室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
二、 物流实训要求与基地建设现状
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设施设备操作、国际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实训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如:GPS、GIS、RFID、WMS、RF、条码管理、仓储自动化技术、物流仿真、电子标签、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来进行实训教学。在模拟物流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就要建立相应的实训室如:自动化立库实训室、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物流软件实训室、流通加工实训室、供应链一体化沙盘实训室、仓储实训室、运输调度实训室、实训工厂等相关的实训室。
这些实训室的建设动辄几百万的费用,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设备更新的费用也是十分巨大的。各校在有限的实训经费下都在“小而全”地在建设中,缺乏长远规划。实训室的数量也难以满足大批量的学生进行实训。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流技术的发展,设备的利用、场地的利用率变得越来越低,发挥不了实训室的整体效益。再者在利用实训室进行实训教学中受场地和设备的限制也很难模拟物流企业的生产操作。另外,实训教师实践经验不够,难以胜任实训的要求。由于校企间合作不够,难以让企业专家走进实训教学。学校实训室的建设没有作长期规划,基本上是为了应付高校评估。
三、 物流实训基地合作建设的探讨
在现有教学评估体制下,对学校的实训设施设备都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职业院校间就所有权归属问题往往也很难达成合作。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实训室建设成了一间间展示室。无法将企业的真实环境引入到实训教学中,难以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求。达不到实训教学的要求。
鉴于以上原因,个人认为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校际间的资源整合。建立能够共享的,大型的,能进行物流生产的实训基地。把各校有限的经费共同使用,形成合力才能建设好利用率高、实用性强的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建立“大而全”的实训基地,这样能很好提高实训效果。更深层次甚至可以进行物流生产,这样对老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提高的平台。现在高校教师缺乏实际经验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平台对教师的实训教学水平也会有一个很好的提高。
综合上述情况,实训基地的合作建设和利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这样操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合作院校之间成立管理机构 由各院校派出负责人和实训教师组成管理小组。对基地选址、经费管理、日常管理、设施设备添置、实训项目的设置等重大事项由管理小组作出决定。平常就设立一个日常维护管理办公室进行日常管理。 相关区域内开设了物流专业的学校按学生人数的比例进行资金投入,选定一个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周边物流业务相对丰富的学校作为基地。开发的项目既有实训教学的,也应该有能进行物流生产的。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的维护。每个院校先培训自己的实训老师,再由自己的实训老师培训自己的学生。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轮换,这样有效的提高实训老师自身的水平。生产性实训项目产生的盈利作为实训室的更新改造经费。
2、适当调整评估指标、鼓励实训基地合作建设 为促进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训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健康发展教育部出台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在方案中涉及到了实训基地建设的评估。要实行校际间的合作,评估指标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原来的重建设转变到现在的重实际成果上来。指标体系应着重考察学生实训的效果,应更侧重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企业中掌握的工作经验上来。当然,这都离不开上级职能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有些深层次的问题还要他们来协调。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做到产学研结合 高水平、高利用率、高效的实训项目合作建设好后,合作院校要树立市场观念和效益意识。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对社会进行有偿服务,获得投资回报。同企业在这些方面可以开展合作聘用企业有经验的骨干来当任实训教师,提高实训的效果。为企业提供物流生产服务,充分利用我们的设施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观摩或者实操。这样我们的学生更能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学校能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了实训教学水平。还可以利用我们的设备和师资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这样能创造成一定的经济效益。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院校也可能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2]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3]闰洪林.高职院校校内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