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138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 1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三苯氧胺(TAM)配合中药乳核散结片治疗,对照组68例单纯服用三苯氧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 结果 治疗组治愈45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 ;对照组治愈31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用药不良反应轻微,停药后消失。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乳腺增生;疗效观察;三苯氧胺;乳核散结片
   乳腺增生症多见于25 ~ 45 岁女性,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过高,作用于乳腺组织致其增生和复旧不全,以乳腺疼痛和乳腺肿块为主要特征。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1】。近年来,我院采用 TAM 联合乳核散结片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38 例均为门诊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均符合《外科学》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 ,年龄25~53岁,平均34岁;病程1~16年,平均5年;症状和体征表现为乳腺胀痛、乳腺肿块、乳腺触痛、腺体增厚,呈颗粒状或条索状改变,经红外线扫描、B超、X线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后,均提示为单纯性乳腺增生。单侧患者99例,双侧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及分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TAM与乳核散结片合用,对照组单独以TAM治疗。TAM 10 mg/次,2次/d;乳核散结片4片次,3次。两组患者均在月经结束后3 ~ 5 天给药,21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在家自查,每个疗程结束后来院检查。共3 个疗程。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
  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①痊愈: 乳痛和乳块消失, 停药后3个月内不复发。②显效: 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 /2以上, 疼痛消失。③有效: 肿块最大直径缩小近1 /2、疼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 /2 以上、疼痛不减轻。④无效: 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 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疗效评定以月经1周后的检查为准, 并排除生理因素对乳房疼痛及肿块形态的影响。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见表Ⅰ
   表Ι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兩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不良反应:治疗组11例(15.7%). 对照组13例(19.1%)发生月经失调或白带异常,嘱停药后次月均恢复正常。所有病例妇科检查及子宫B超检查未发现有癌变的病例。
  5 讨论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卵巢内分泌水平失衡, 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 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 导致乳腺组织增生过度和复原不全所致。临床表现为乳腺疼痛和肿块, 与情绪和月经关系明显[1] 。 目前西医多采用雌激素拮抗剂治疗,TAM为雌激素受体颉颃剂,可以阻断雌激素发挥作用,但因其有一定副作用,患者很难长期耐受,应避免长期服用。
   祖国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属中医“乳痹”范畴,从中医角度来讲,本病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气滞痰凝血瘀,凝滞于乳房聚结不散,日积月累而成,其发病机理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痰瘀结凝,其发生于肝、脾、肾三经密切相关。病人大多表现为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胀通常在月经来潮前加重,月经后逐渐缓解,甚至消失,疼痛常涉及腋下及肩背部,或疼痛随着情绪波动而变化,治疗宜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舒肝理气等药物。乳核散结片即据此组方用药。其中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柴胡、郁金疏肝理气,解郁化滞,活血止痛;光慈姑解毒散结,行血化瘀;漏芦消痈散结,舒筋通脉;海藻、昆布软坚散结;黄芪入肾,协同淫羊藿、鹿衔草温补肾阳,调节冲任。
   实践证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 有协同的作用, 比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好,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跃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第17期.189-190
  [2]刘亚娴.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賽肤润在肛周会阴部皮肤潮红糜烂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8年6月到2011年7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因各种因素所致肛周会阴部皮肤潮红糜烂的患者93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为47例,,采用赛肤润进行治疗护理。对照组为46例患者,采用鞣酸软膏进行治疗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
期刊
【摘要】 目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 型糖尿病( T2DM) 与单用西医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8 例2 型糖尿病( T2DM) 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28 例单用西医治疗做交叉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67. 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做血脂检测,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 型糖尿病( T2DM)较单用西医治疗疗效满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总结及应用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小儿腹泻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儿童腹泻患者200例,对其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进行治疗。结果:本临床研究的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98%,乳食内伤、风寒外束、脾失健运、湿热内蕴、脾肾阳虚五种不同表现的患者其临行疗效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者根据其乳食内伤、风寒外束、脾失健运、湿热内蕴、脾肾阳虚的表现类型进行辨证施治
期刊
【摘要】 中医理论大部分都是经验理论,随着医学飞速发展,传统的经验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这就要求广大中医医师重视对中医理论的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理论科学,相对于经验科学而言,具有真理性强,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对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 中医理论;经验理论;传统思维方式  1 中医理论的概念   中医理论其实是一个哲学的概念,是我国所特有的传统医学,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03月至2011年0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采用以宣肺化痰为本,分清寒热虚实为要,并配合四时节令用药,出现变症及时进行预防等中医辨证治疗,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小儿肺炎患者,经过泻肺化痰和清热解毒的中医辩证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没有1例患儿死亡,其中30例临床治愈(37.5%),38例显效(47.5%)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被确诊为慢性腹泻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乳酸菌素和复合维生素片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氟呱酸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8%,两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中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科之一,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辉煌发展,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健康保健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近年来中药却出现了临床疗效差,中药市场缺乏监管,老百姓买药难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中药的发展,谢强教授作为全国第三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中药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 中药的价格居高不下带来的问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整体护理。方法:对我院小儿内科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例KD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心理健康宣教。结果:10例KD患儿全部痊愈。结论:对于KD患儿实施有效护理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小儿川崎病;整体护理;体会  
期刊
【摘要】 中药注射剂为我国独创,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他改变了传统中药的给药途径,缩短了药物的起效时间,为临床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利弊共存,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屡见不止,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合理防止措施迫在眉睫。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合理利用;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能较好的发
期刊
【摘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院前的急救护理工作在对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院前的急救和护理质量是提高抢救病人的成功率和降低伤残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进行探讨舒适护理在院前颅脑外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舒适护理;颅脑外伤;院前急救;应用价值   引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以及运输车辆不仅给人们便利,而且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的发生也越拉越多,交通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