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 1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三苯氧胺(TAM)配合中药乳核散结片治疗,对照组68例单纯服用三苯氧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 结果 治疗组治愈45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 ;对照组治愈31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用药不良反应轻微,停药后消失。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乳腺增生;疗效观察;三苯氧胺;乳核散结片
乳腺增生症多见于25 ~ 45 岁女性,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过高,作用于乳腺组织致其增生和复旧不全,以乳腺疼痛和乳腺肿块为主要特征。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1】。近年来,我院采用 TAM 联合乳核散结片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38 例均为门诊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均符合《外科学》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 ,年龄25~53岁,平均34岁;病程1~16年,平均5年;症状和体征表现为乳腺胀痛、乳腺肿块、乳腺触痛、腺体增厚,呈颗粒状或条索状改变,经红外线扫描、B超、X线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后,均提示为单纯性乳腺增生。单侧患者99例,双侧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及分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TAM与乳核散结片合用,对照组单独以TAM治疗。TAM 10 mg/次,2次/d;乳核散结片4片次,3次。两组患者均在月经结束后3 ~ 5 天给药,21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在家自查,每个疗程结束后来院检查。共3 个疗程。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
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①痊愈: 乳痛和乳块消失, 停药后3个月内不复发。②显效: 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 /2以上, 疼痛消失。③有效: 肿块最大直径缩小近1 /2、疼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 /2 以上、疼痛不减轻。④无效: 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 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疗效评定以月经1周后的检查为准, 并排除生理因素对乳房疼痛及肿块形态的影响。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见表Ⅰ
表Ι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兩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不良反应:治疗组11例(15.7%). 对照组13例(19.1%)发生月经失调或白带异常,嘱停药后次月均恢复正常。所有病例妇科检查及子宫B超检查未发现有癌变的病例。
5 讨论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卵巢内分泌水平失衡, 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 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 导致乳腺组织增生过度和复原不全所致。临床表现为乳腺疼痛和肿块, 与情绪和月经关系明显[1] 。 目前西医多采用雌激素拮抗剂治疗,TAM为雌激素受体颉颃剂,可以阻断雌激素发挥作用,但因其有一定副作用,患者很难长期耐受,应避免长期服用。
祖国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属中医“乳痹”范畴,从中医角度来讲,本病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气滞痰凝血瘀,凝滞于乳房聚结不散,日积月累而成,其发病机理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痰瘀结凝,其发生于肝、脾、肾三经密切相关。病人大多表现为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胀通常在月经来潮前加重,月经后逐渐缓解,甚至消失,疼痛常涉及腋下及肩背部,或疼痛随着情绪波动而变化,治疗宜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舒肝理气等药物。乳核散结片即据此组方用药。其中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柴胡、郁金疏肝理气,解郁化滞,活血止痛;光慈姑解毒散结,行血化瘀;漏芦消痈散结,舒筋通脉;海藻、昆布软坚散结;黄芪入肾,协同淫羊藿、鹿衔草温补肾阳,调节冲任。
实践证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 有协同的作用, 比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好,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跃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第17期.189-190
[2]刘亚娴.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乳腺增生;疗效观察;三苯氧胺;乳核散结片
乳腺增生症多见于25 ~ 45 岁女性,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过高,作用于乳腺组织致其增生和复旧不全,以乳腺疼痛和乳腺肿块为主要特征。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1】。近年来,我院采用 TAM 联合乳核散结片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38 例均为门诊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均符合《外科学》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 ,年龄25~53岁,平均34岁;病程1~16年,平均5年;症状和体征表现为乳腺胀痛、乳腺肿块、乳腺触痛、腺体增厚,呈颗粒状或条索状改变,经红外线扫描、B超、X线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后,均提示为单纯性乳腺增生。单侧患者99例,双侧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及分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TAM与乳核散结片合用,对照组单独以TAM治疗。TAM 10 mg/次,2次/d;乳核散结片4片次,3次。两组患者均在月经结束后3 ~ 5 天给药,21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在家自查,每个疗程结束后来院检查。共3 个疗程。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
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①痊愈: 乳痛和乳块消失, 停药后3个月内不复发。②显效: 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 /2以上, 疼痛消失。③有效: 肿块最大直径缩小近1 /2、疼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 /2 以上、疼痛不减轻。④无效: 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 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疗效评定以月经1周后的检查为准, 并排除生理因素对乳房疼痛及肿块形态的影响。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见表Ⅰ
表Ι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兩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不良反应:治疗组11例(15.7%). 对照组13例(19.1%)发生月经失调或白带异常,嘱停药后次月均恢复正常。所有病例妇科检查及子宫B超检查未发现有癌变的病例。
5 讨论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卵巢内分泌水平失衡, 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 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 导致乳腺组织增生过度和复原不全所致。临床表现为乳腺疼痛和肿块, 与情绪和月经关系明显[1] 。 目前西医多采用雌激素拮抗剂治疗,TAM为雌激素受体颉颃剂,可以阻断雌激素发挥作用,但因其有一定副作用,患者很难长期耐受,应避免长期服用。
祖国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属中医“乳痹”范畴,从中医角度来讲,本病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气滞痰凝血瘀,凝滞于乳房聚结不散,日积月累而成,其发病机理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痰瘀结凝,其发生于肝、脾、肾三经密切相关。病人大多表现为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胀通常在月经来潮前加重,月经后逐渐缓解,甚至消失,疼痛常涉及腋下及肩背部,或疼痛随着情绪波动而变化,治疗宜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舒肝理气等药物。乳核散结片即据此组方用药。其中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柴胡、郁金疏肝理气,解郁化滞,活血止痛;光慈姑解毒散结,行血化瘀;漏芦消痈散结,舒筋通脉;海藻、昆布软坚散结;黄芪入肾,协同淫羊藿、鹿衔草温补肾阳,调节冲任。
实践证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 有协同的作用, 比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好,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跃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第17期.189-190
[2]刘亚娴.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