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学习结束,有很多学生感慨:语文课本学不学都没关系,考试基本不考。随之学习兴趣大减,加上高三学生灌输的不论分块复习,还是综合训练都与课本无关的思想,语文课本遂被许多同学束之高阁,语文教学也几乎陷入尴尬的境地。
高考题中除了诗句填空五分外,的确没有哪一个文段直接来自课本。但是我认为语文课本知识,无论在高考还是日常应用,它的主导作用是谁也无法替代的。课本蕴含的知识储备犹如建高楼的钢筋,也是学子们夺得高分的敲门砖。
高考试题由语言基础、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而具备这些知识能力,都离不开文本。字音形的辨别、成语的运用、病句的分析等考查。只要平时注重文本,按照要求认真朗读,读准字音,明确字形,读出语感,悟出含义,日积月累,答题时心中自有成竹。2005年高考题,辨认“悬梁刺骨”这个词的字形时,如果平时能养成习惯,揣摩其含义,想象古人读书时的勤奋,想出头低则扯痛,屁股坐则被刺的情形,马上就能辨别出“骨”的错误。就是这么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却难倒不少考生。我们在读文本看注释时,一定要扎扎实实,切忌走马观花。
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应反复诵读认真体会,从审美中提高作品的鉴赏能力。有的学生觉得背诵几十首诗,高考也就只五分不合算。实际上,收获不是用分数能计算的,读诗给我们带来的感官享受,翻开高中语文课本就会被毛泽东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英雄豪气所折服;徐志摩笔下的河畔金柳、康河柔波让人陶醉;朱自清月下的荷塘,塘上的月色那朦胧的美引人的联想;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幽美的意境让人神往。
从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来看,语文文本中囊括了所有的知识内容。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赏析方法,归类整理,如同开锁般轻而易举。纵观文本诗歌,从思想情感看,忧国伤时的代表作品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建功报国的有陆游的《书愤》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报国无门的悲伤;苏轼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表达了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杜甫的《兵车行》,思乡怀人的有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寄情于山水田园的悠闲的《山居秋暝》《归园田居》;昔盛今衰的感慨的《扬州慢》;借古抒怀的《石头城》《蜀相》;依依不舍留恋的《雨霖铃》。
从抒情方式来看有直接抒情的“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借景抒情,景为情生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有触景生情的《登岳阳楼》。从表现手法和修辞上看,或用典或反衬,或虚实相生或动静结合,或比喻或夸张,或拟人或对偶,或对比或反问,分别体现在不同的诗歌中。
古文学习时文本更为重要,根据大纲要求,读懂的前提是要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的活用、常见虚词、五种特殊句式都要牢记在心,就能运用自如。这些知识都源自文本。《劝学》中需掌握三个通假字“生”通“性”、“有”通“又”“知”通“智”,两个词类活用(煣,使动用法;水,名词做动词)两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之”的用法,两个特殊的文言句式,状语或介词结构后置和定语后置。只要我们平时善于思考,勤于积累,锲而不舍,阅读文言文是不成问题的,考题答题也不在话下。
高考作文占整个卷面分值的五分之二,语文课本是写作素材的源泉。不论是名言诗句,还是论据材料都能从课本中得到。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劝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子之心……这些诗句信手入文却又韵味无穷。作为论据也不乏内容,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将相合欢的故事,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之美谈;困境中自励发愤著《史记》的司马迁,宁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投汨罗江的屈原。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哪一个故事不令人感动?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得来全不费功夫。
文本知识不仅在应考中有很大作用,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上同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明辨真善美假恶丑。轮椅上的史铁生那熠熠生辉的文笔告诉他们要战胜自我,欧阳修笔下伶官的故事告诫我们“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易水诀别的悲壮让人懂得什么是忠诚,侯生北向自刎告诉他们什么是知恩图报……课本里很多故事会告诉了我们许多为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则,只要重视文本,很多知识就在掌握之中。
我们只要在平时学习,重视教材文本,掌握教材文本知识,潜移默化。这样,在高考答题时定会应对从容,在平时应用及创作中定会受益无穷。
高考题中除了诗句填空五分外,的确没有哪一个文段直接来自课本。但是我认为语文课本知识,无论在高考还是日常应用,它的主导作用是谁也无法替代的。课本蕴含的知识储备犹如建高楼的钢筋,也是学子们夺得高分的敲门砖。
高考试题由语言基础、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而具备这些知识能力,都离不开文本。字音形的辨别、成语的运用、病句的分析等考查。只要平时注重文本,按照要求认真朗读,读准字音,明确字形,读出语感,悟出含义,日积月累,答题时心中自有成竹。2005年高考题,辨认“悬梁刺骨”这个词的字形时,如果平时能养成习惯,揣摩其含义,想象古人读书时的勤奋,想出头低则扯痛,屁股坐则被刺的情形,马上就能辨别出“骨”的错误。就是这么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却难倒不少考生。我们在读文本看注释时,一定要扎扎实实,切忌走马观花。
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应反复诵读认真体会,从审美中提高作品的鉴赏能力。有的学生觉得背诵几十首诗,高考也就只五分不合算。实际上,收获不是用分数能计算的,读诗给我们带来的感官享受,翻开高中语文课本就会被毛泽东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英雄豪气所折服;徐志摩笔下的河畔金柳、康河柔波让人陶醉;朱自清月下的荷塘,塘上的月色那朦胧的美引人的联想;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幽美的意境让人神往。
从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来看,语文文本中囊括了所有的知识内容。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赏析方法,归类整理,如同开锁般轻而易举。纵观文本诗歌,从思想情感看,忧国伤时的代表作品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建功报国的有陆游的《书愤》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报国无门的悲伤;苏轼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表达了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杜甫的《兵车行》,思乡怀人的有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寄情于山水田园的悠闲的《山居秋暝》《归园田居》;昔盛今衰的感慨的《扬州慢》;借古抒怀的《石头城》《蜀相》;依依不舍留恋的《雨霖铃》。
从抒情方式来看有直接抒情的“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借景抒情,景为情生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有触景生情的《登岳阳楼》。从表现手法和修辞上看,或用典或反衬,或虚实相生或动静结合,或比喻或夸张,或拟人或对偶,或对比或反问,分别体现在不同的诗歌中。
古文学习时文本更为重要,根据大纲要求,读懂的前提是要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的活用、常见虚词、五种特殊句式都要牢记在心,就能运用自如。这些知识都源自文本。《劝学》中需掌握三个通假字“生”通“性”、“有”通“又”“知”通“智”,两个词类活用(煣,使动用法;水,名词做动词)两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之”的用法,两个特殊的文言句式,状语或介词结构后置和定语后置。只要我们平时善于思考,勤于积累,锲而不舍,阅读文言文是不成问题的,考题答题也不在话下。
高考作文占整个卷面分值的五分之二,语文课本是写作素材的源泉。不论是名言诗句,还是论据材料都能从课本中得到。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劝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子之心……这些诗句信手入文却又韵味无穷。作为论据也不乏内容,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将相合欢的故事,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之美谈;困境中自励发愤著《史记》的司马迁,宁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投汨罗江的屈原。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哪一个故事不令人感动?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得来全不费功夫。
文本知识不仅在应考中有很大作用,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上同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明辨真善美假恶丑。轮椅上的史铁生那熠熠生辉的文笔告诉他们要战胜自我,欧阳修笔下伶官的故事告诫我们“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易水诀别的悲壮让人懂得什么是忠诚,侯生北向自刎告诉他们什么是知恩图报……课本里很多故事会告诉了我们许多为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则,只要重视文本,很多知识就在掌握之中。
我们只要在平时学习,重视教材文本,掌握教材文本知识,潜移默化。这样,在高考答题时定会应对从容,在平时应用及创作中定会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