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重症哮喘患者实施机械通气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重症哮喘急救患者40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行机械通气治疗,参照组实施传统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救治后各项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等)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抢救患者来说,实施机械通气不但能够保证抢救治疗的成功几率,还能够保证患者抢救后联创指标的平稳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哮喘;抢救;联创指标;成功率;机械通气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89-02
支气管哮喘患者,平日生活照常如故,但是会在遇到突发性情况下出现严重发作情况。此类患者一旦严重发作,必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才能控制病情发展情况[1]。常规治疗时,我们主要是采取吸氧、糖皮质激素施药,但是在抢救治疗效果上存在诸多不足[2]。而通气治疗的实施,大大提升了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基于以上说明,本文就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抢救中的实施效果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5年全年中收拾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总计4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符合支气管哮喘标准。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18岁到65岁之间,年龄均值38.5岁;病程时间在1年到20年之间,病程均值13.5年;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间在1小时到10小时之间,年龄均值6.5小时;患者症状表现:不同程度上的呼吸障碍、双肺鸣音、虚汗、语言障碍等等[3]。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对40例重症哮喘抢救患者进行分组,基础资料比较,P>0.05。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本组20例重症哮喘患者实施常规给养以及给药处理。
实验组:本组20例重症哮喘患者在参照组用药治疗的同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实施通鼻导管输氧处理,结合患者病情调整输氧的速度,一般每分钟控制在3-5L之间。同时需要为患者实施抗生素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患者感染問题。另外,对患者行沙丁胺醇一类的雾化吸入药物,并实施氨茶碱以及甲基氢化泼尼松等药物静滴处理。在以上给药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实施给药机械通气。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对此次实验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所得救治后联创指标采取( ±s)表示,结果进行t检验。P<0.05,表示两组重症哮喘患者治疗后所得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对两组重症哮喘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抢救成功人数为19例,另外1例患者由于哮喘情况较重出现了器官衰竭,最终死亡;参照组抢救成功人数为17例,对17例患者进行指标查看,均存在不稳定性情况,另外3例患者由于器官衰竭而死亡。下面对两组重症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见表1。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治疗后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实验前,另外实验组实验后联创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中简称哮喘。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此病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常见性疾病代表之一,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栽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5]。
临床治疗此病,主要依靠药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但是存在诸多治疗局限性,例如很多患者都会出现气道炎性反应情况,此时哮喘患者的病情就会在短时间内持续加重,这种情况下使用常规性药物,例如糖皮激素、支气管扩张类药物,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最终,患者会出现支气管道内痰栓情况,直接影响患者呼吸,在严重情且无有效抢救措施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身体器官衰竭,最终死亡。
结合本文实验研究内容来看,一组患者采取了常规性药物治疗,包含控制药物以及缓解药物两类,而另外一组患者则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行机械通气技术。从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来看,实验组抢救成功人数为19例,1例死亡;参照组抢救成功人数为17例,另外3例患者死亡。单从这一点来看就足以说明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对两组患者抢救前后的各项联创指标比较,实验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比较各项指标均优于实验前P<0.05。对两组抢救后联创指标比较,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由此来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其抢救后身体情况稳定性实验组均具有明显优势。
结语:
综合上述研究,对重症哮喘抢救患者实施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性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身体指标平稳状态。
参考文献:
[1] 黄雪英,徐桂英.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62-363.
[2] 陈海燕,徐玲芬,崔恩海等.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时使用镇静和肌松剂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20-422.
[3] 崔莹,张晓卫,沈洪丽等.机械通气在危重症哮喘抢救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302-303.
[4] 刘艳秀,瞿长春,陈妍等.机械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2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9):64-66.
[5] 徐春雷.维库溴铵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价值[J].广东医学,2012,33(12):1823-1824.
【关键词】重症哮喘;抢救;联创指标;成功率;机械通气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89-02
支气管哮喘患者,平日生活照常如故,但是会在遇到突发性情况下出现严重发作情况。此类患者一旦严重发作,必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才能控制病情发展情况[1]。常规治疗时,我们主要是采取吸氧、糖皮质激素施药,但是在抢救治疗效果上存在诸多不足[2]。而通气治疗的实施,大大提升了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基于以上说明,本文就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抢救中的实施效果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5年全年中收拾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总计4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符合支气管哮喘标准。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18岁到65岁之间,年龄均值38.5岁;病程时间在1年到20年之间,病程均值13.5年;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间在1小时到10小时之间,年龄均值6.5小时;患者症状表现:不同程度上的呼吸障碍、双肺鸣音、虚汗、语言障碍等等[3]。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对40例重症哮喘抢救患者进行分组,基础资料比较,P>0.05。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本组20例重症哮喘患者实施常规给养以及给药处理。
实验组:本组20例重症哮喘患者在参照组用药治疗的同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实施通鼻导管输氧处理,结合患者病情调整输氧的速度,一般每分钟控制在3-5L之间。同时需要为患者实施抗生素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患者感染問题。另外,对患者行沙丁胺醇一类的雾化吸入药物,并实施氨茶碱以及甲基氢化泼尼松等药物静滴处理。在以上给药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实施给药机械通气。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对此次实验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所得救治后联创指标采取( ±s)表示,结果进行t检验。P<0.05,表示两组重症哮喘患者治疗后所得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对两组重症哮喘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抢救成功人数为19例,另外1例患者由于哮喘情况较重出现了器官衰竭,最终死亡;参照组抢救成功人数为17例,对17例患者进行指标查看,均存在不稳定性情况,另外3例患者由于器官衰竭而死亡。下面对两组重症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见表1。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治疗后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实验前,另外实验组实验后联创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中简称哮喘。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此病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常见性疾病代表之一,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栽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5]。
临床治疗此病,主要依靠药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但是存在诸多治疗局限性,例如很多患者都会出现气道炎性反应情况,此时哮喘患者的病情就会在短时间内持续加重,这种情况下使用常规性药物,例如糖皮激素、支气管扩张类药物,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最终,患者会出现支气管道内痰栓情况,直接影响患者呼吸,在严重情且无有效抢救措施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身体器官衰竭,最终死亡。
结合本文实验研究内容来看,一组患者采取了常规性药物治疗,包含控制药物以及缓解药物两类,而另外一组患者则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行机械通气技术。从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来看,实验组抢救成功人数为19例,1例死亡;参照组抢救成功人数为17例,另外3例患者死亡。单从这一点来看就足以说明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对两组患者抢救前后的各项联创指标比较,实验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比较各项指标均优于实验前P<0.05。对两组抢救后联创指标比较,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由此来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其抢救后身体情况稳定性实验组均具有明显优势。
结语:
综合上述研究,对重症哮喘抢救患者实施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性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身体指标平稳状态。
参考文献:
[1] 黄雪英,徐桂英.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62-363.
[2] 陈海燕,徐玲芬,崔恩海等.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时使用镇静和肌松剂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20-422.
[3] 崔莹,张晓卫,沈洪丽等.机械通气在危重症哮喘抢救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302-303.
[4] 刘艳秀,瞿长春,陈妍等.机械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2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9):64-66.
[5] 徐春雷.维库溴铵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价值[J].广东医学,2012,33(12):1823-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