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目前我国结核病专科医院用于结核病诊断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分细菌学、临床物理学、临床化学、病理学、免疫学逐一进行归纳总结,说明其在诊断结核病方面各自的意义和特点,给广大临床医生在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76-02
近些年,临床医生渴望对现阶段结核病的诊断方法有所了解,现将与结核病诊断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分细菌学、临床物理学、临床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及免疫学逐一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够给大家有所帮助。
1 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结果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准确,首先留取的标本(痰液、血液、伤口分泌物和各种感染组织等)质量要高,采集、转送正确。检查主要有:
1.1 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主要以萋-尼氏染色镜结果分级报告为标准:1.1.1抗酸杆菌阴性: 1.1.2报告抗酸杆菌菌数;1.1.3抗酸杆菌阳性(1+);1.1.4抗酸杆菌阳性(2+);1.1.5抗酸杆菌阳性(3+);1.1.6抗酸杆菌阳性(4+)。
1.2 分枝杆菌培养:
1.2.1罗氏培养法:它是将结核菌接种在改良的罗氏培养基上,结核菌能选择性地消耗培养基中促进结核菌生长和繁殖的天门冬酰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培养其中天门冬酰胺的消耗量,从而证明有无结核菌的存在。是鉴别死菌、活菌的主要方法,为目前临床广泛开展的培养方法,优点是阳性率比痰涂片高,且价格低,缺点是培养周期长,一般需15-60天。
1.2.2全自动快速结核菌培养系统(快培960):是美国BD公司生产的具有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等功能的新产品,它是采用连续荧光探测技术直接测定伴随分枝杆菌生长所引起02浓度变化以监测培养管内分枝杆菌生长状态,它具有设计原理先进,阳性标本检出时间短,阳性标本检出高,但价格较贵的特点。
2 分子生物学检查
主要包括:聚合酶联反应(PCR),连接酶连反应,链置换扩增基因芯片,基因分裂等。利用核酸扩增技术和杂交技术,通过信号扩增系统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以达到改善现有结核病诊断方法的目的。
2.1聚合酶链反应(PCR) 聚合酶链反应(PCR)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是其特点,在临床标本中甚至可直接检测到结核杆菌的特异系列。缺点是不能鉴别是死菌还是活菌,因为单纯的PCR对治愈患者难以评价其临床意义(1)
2.2连接酶链反应 连接酶链反应采用热稳定连接酶,区分DNA序列上仅有一个碱基对的差异。尽管没有PCR的高度敏感性,但连接酶链反应具有高识别能力。对于涂片阳性和阴性的标本具有较高的灵敏度(2),是有用的结核病初筛的检验方法,为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别方法,补充了传统的涂片及培养的微生物诊断技术。
3 临床物理学检查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常规检查,一般白细胞不升高或轻度升高,但淋巴细胞一般升高,说明结核病是一个慢性病过程,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的患者积液性质为渗血液,外观呈透明或混浊的草黄或棕黄色,或血性,可自行凝固;比重一般在1.018以上;细胞数一般在500×106/L以上,多以淋巴细胞为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SF)多为无色透明或呈毛玻璃状,可呈淡黄色,压力增高,一般为180~450mmH2O;细胞数增多,一般以(100~500)106/L为多见,以淋巴细胞为主。
4 临床化学检查
4.1酶学检查
4.1.1腺苷脱氨酶(ADA)检查
结核性胸、腹膜炎患者的胸腹水ADA活性升高,通常大于40μ/L,胸腹水ADA/血清ADA>1,诊断结核性胸腹炎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在95%以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SF)中ADA含量也升高。CSF中ADA/血清ADA>1,ADA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
4.1.2乳酸脱氨酶(LDH)检查
胸、腹腔积液的患者,检测LDH既可以用于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也可以用于良性胸腹腔积液与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鉴别,胸腹水LDH/血清LDH>0.6为渗出液,胸腹水LDH/血清LDH<0.6为漏出液;癌性胸腹水LDH总活性约为患者血清LDH活性3.5倍,如果超过5倍则高度提示恶性;而良性渗出性胸腹水均为其血清LDH活性的2.5倍,有助诊断。当胸腹水LDH含量>500μ/L通过为恶性积液。
4.2其它生化检查
结核性胸、腹膜炎患者积液检测李凡氏反应阳性,蛋白质浓度多大于30g/L,胸腹水TP(蛋白)/血清TP>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中TP含量升高,通常大于45mg/dL,而糖和氯化物降低。这是因为结核分技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及丙酮酸。随着CSF中结核菌数增多,CSF中糖浓度相应降低,糖降低的同时,氯离子含量也降低,而炎症导致脑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氯化物粘附在蛛网膜黏连处,氯化物转运发生障碍等原因,导致氯化物浓度降低。
5 病理学检查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以渗出、增生、变质三种为主,上述三种病变可同时存在于一个病灶中,但通常以一种改变为主,当镜下见到结核性肉芽肿改变、干酪样坏死改变,就符合结核病的诊断,病理检查通常在疑难病例鉴别诊断上应用,例如:结核球与肿瘤的鉴别,淋巴结核与淋巴结炎的鉴别等。
6 免疫学检查
6.1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其原理为IV型超敏反应。常用5TU标准结素(PPD-S)于前臂掌侧中央处皮内注射,72小时后观察结果。
6.1.1注射部位硬结直径小于5mm为阴性反应,说明未感染过结核菌;近期(4-8周)感染机体尚未产生反应;机体免疫反应受到抑制。
6.1.2 注射部位硬结直径在5-9mm为+阳性,10-20为++阳性反应;说明机体接种过卡介苗或感染过结核菌已康复。
6.1.3 注射部位硬结直径大于20mm(3岁以下婴幼儿大于或等于15mm)或可见水泡、局部坏死都为强阳性反应,说明体内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灶存在,可能为抗酸杆菌感染,婴幼儿阳性或强阳性且未接种过卡介苗,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6.2结核抗体检测
结核杆菌感染机后,可刺激机体产生IgM、IgG、IgA类抗体。研究表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结核IgG抗体水平明显增高并与病变活动程序存在平行关系,因而目前多以检测各种体液(血清、腦脊液、胸水、腹水、尿液)中结核IgG水平协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
以上是目前结核病患者到医院就诊对诊断有参考价值常做的几项检查项目,细菌学检查由于其客观性、直观性,方便性等特点,仍将是结核病诊断的重要基石。分子生物学、临床物理学、临床化学、病理学、免疫学等检查做为必要有益的补充,这些检查技术相结合,将为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结核病监测提供有力的手段,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将发挥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常教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展,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第33卷第11期 。
[2] 罗德生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1)44-46
[3] 蒋天伦 、府伟灵、张波等 链置换扩增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24(1)39-42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76-02
近些年,临床医生渴望对现阶段结核病的诊断方法有所了解,现将与结核病诊断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分细菌学、临床物理学、临床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及免疫学逐一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够给大家有所帮助。
1 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结果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准确,首先留取的标本(痰液、血液、伤口分泌物和各种感染组织等)质量要高,采集、转送正确。检查主要有:
1.1 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主要以萋-尼氏染色镜结果分级报告为标准:1.1.1抗酸杆菌阴性: 1.1.2报告抗酸杆菌菌数;1.1.3抗酸杆菌阳性(1+);1.1.4抗酸杆菌阳性(2+);1.1.5抗酸杆菌阳性(3+);1.1.6抗酸杆菌阳性(4+)。
1.2 分枝杆菌培养:
1.2.1罗氏培养法:它是将结核菌接种在改良的罗氏培养基上,结核菌能选择性地消耗培养基中促进结核菌生长和繁殖的天门冬酰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培养其中天门冬酰胺的消耗量,从而证明有无结核菌的存在。是鉴别死菌、活菌的主要方法,为目前临床广泛开展的培养方法,优点是阳性率比痰涂片高,且价格低,缺点是培养周期长,一般需15-60天。
1.2.2全自动快速结核菌培养系统(快培960):是美国BD公司生产的具有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等功能的新产品,它是采用连续荧光探测技术直接测定伴随分枝杆菌生长所引起02浓度变化以监测培养管内分枝杆菌生长状态,它具有设计原理先进,阳性标本检出时间短,阳性标本检出高,但价格较贵的特点。
2 分子生物学检查
主要包括:聚合酶联反应(PCR),连接酶连反应,链置换扩增基因芯片,基因分裂等。利用核酸扩增技术和杂交技术,通过信号扩增系统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以达到改善现有结核病诊断方法的目的。
2.1聚合酶链反应(PCR) 聚合酶链反应(PCR)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是其特点,在临床标本中甚至可直接检测到结核杆菌的特异系列。缺点是不能鉴别是死菌还是活菌,因为单纯的PCR对治愈患者难以评价其临床意义(1)
2.2连接酶链反应 连接酶链反应采用热稳定连接酶,区分DNA序列上仅有一个碱基对的差异。尽管没有PCR的高度敏感性,但连接酶链反应具有高识别能力。对于涂片阳性和阴性的标本具有较高的灵敏度(2),是有用的结核病初筛的检验方法,为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别方法,补充了传统的涂片及培养的微生物诊断技术。
3 临床物理学检查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常规检查,一般白细胞不升高或轻度升高,但淋巴细胞一般升高,说明结核病是一个慢性病过程,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的患者积液性质为渗血液,外观呈透明或混浊的草黄或棕黄色,或血性,可自行凝固;比重一般在1.018以上;细胞数一般在500×106/L以上,多以淋巴细胞为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SF)多为无色透明或呈毛玻璃状,可呈淡黄色,压力增高,一般为180~450mmH2O;细胞数增多,一般以(100~500)106/L为多见,以淋巴细胞为主。
4 临床化学检查
4.1酶学检查
4.1.1腺苷脱氨酶(ADA)检查
结核性胸、腹膜炎患者的胸腹水ADA活性升高,通常大于40μ/L,胸腹水ADA/血清ADA>1,诊断结核性胸腹炎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在95%以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SF)中ADA含量也升高。CSF中ADA/血清ADA>1,ADA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
4.1.2乳酸脱氨酶(LDH)检查
胸、腹腔积液的患者,检测LDH既可以用于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也可以用于良性胸腹腔积液与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鉴别,胸腹水LDH/血清LDH>0.6为渗出液,胸腹水LDH/血清LDH<0.6为漏出液;癌性胸腹水LDH总活性约为患者血清LDH活性3.5倍,如果超过5倍则高度提示恶性;而良性渗出性胸腹水均为其血清LDH活性的2.5倍,有助诊断。当胸腹水LDH含量>500μ/L通过为恶性积液。
4.2其它生化检查
结核性胸、腹膜炎患者积液检测李凡氏反应阳性,蛋白质浓度多大于30g/L,胸腹水TP(蛋白)/血清TP>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中TP含量升高,通常大于45mg/dL,而糖和氯化物降低。这是因为结核分技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及丙酮酸。随着CSF中结核菌数增多,CSF中糖浓度相应降低,糖降低的同时,氯离子含量也降低,而炎症导致脑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氯化物粘附在蛛网膜黏连处,氯化物转运发生障碍等原因,导致氯化物浓度降低。
5 病理学检查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以渗出、增生、变质三种为主,上述三种病变可同时存在于一个病灶中,但通常以一种改变为主,当镜下见到结核性肉芽肿改变、干酪样坏死改变,就符合结核病的诊断,病理检查通常在疑难病例鉴别诊断上应用,例如:结核球与肿瘤的鉴别,淋巴结核与淋巴结炎的鉴别等。
6 免疫学检查
6.1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其原理为IV型超敏反应。常用5TU标准结素(PPD-S)于前臂掌侧中央处皮内注射,72小时后观察结果。
6.1.1注射部位硬结直径小于5mm为阴性反应,说明未感染过结核菌;近期(4-8周)感染机体尚未产生反应;机体免疫反应受到抑制。
6.1.2 注射部位硬结直径在5-9mm为+阳性,10-20为++阳性反应;说明机体接种过卡介苗或感染过结核菌已康复。
6.1.3 注射部位硬结直径大于20mm(3岁以下婴幼儿大于或等于15mm)或可见水泡、局部坏死都为强阳性反应,说明体内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灶存在,可能为抗酸杆菌感染,婴幼儿阳性或强阳性且未接种过卡介苗,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6.2结核抗体检测
结核杆菌感染机后,可刺激机体产生IgM、IgG、IgA类抗体。研究表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结核IgG抗体水平明显增高并与病变活动程序存在平行关系,因而目前多以检测各种体液(血清、腦脊液、胸水、腹水、尿液)中结核IgG水平协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
以上是目前结核病患者到医院就诊对诊断有参考价值常做的几项检查项目,细菌学检查由于其客观性、直观性,方便性等特点,仍将是结核病诊断的重要基石。分子生物学、临床物理学、临床化学、病理学、免疫学等检查做为必要有益的补充,这些检查技术相结合,将为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结核病监测提供有力的手段,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将发挥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常教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展,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第33卷第11期 。
[2] 罗德生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1)44-46
[3] 蒋天伦 、府伟灵、张波等 链置换扩增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24(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