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最早建立在挹江门城楼上, 当时的馆名于1986年由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题写。2009年4月,为了纪念渡江胜利60周年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长江与秦淮河交汇的三汊河口公园,建设了新的渡江胜利纪念馆。
新馆由主展馆、下沉式广场以及胜利纪念广场构成。远远望去,能看到胜利纪念广场上矗立着的大型群雕“千帆竞渡”。群雕由六组大型红色立柱组成,共计49根,柱体截面为红色五角星。其中最高的一根红色立柱高49.423 米,象征着1949 年4 月23 日南京解放。
立柱伫立于江边,形如数组风帆,又似风展红旗,吸引着参观者的视线。
传奇的“京电号”
主展馆的外饰部分全部采用红色石材,象征着红色革命精神永恒,分外夺目。进入展馆前,先要经过下沉式广场。广场中央陈列的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京电号”小火轮。
“京电号”小火轮原名“云泰轮”,是一艘钢质蒸汽船,20世纪初由顺泰航运公司创始人赵章麟在香港从英国人手中购买。抗战胜利后,“云泰轮”被时任国民党首都电厂厂长兼总工程师的陆法曾收购,更名为“京电号”,成为宋子文的私人财产,担负运送煤炭的任务。
随着渡江战役打响,渡江行动提上日程。当时,人民解放军第35军第103师、第104师和一个预备师数万人马集结在江北的浦口码头。之前国民党军队已把江北所有的船只或烧掉或拖至江南,以阻止解放军渡江。老船工陆连云回忆道:“那天(1949年4月22日)下午,有几个侦察兵乘着小木船过江到我们这边(下关)找船,当时是特殊时期,没有船,下关电厂的厂长韩德举知道解放军来找船,派出了停在下关码头的钢制蒸汽船‘京电号’。”
当时,第35军第103师的120名解放军指战员作为渡江解放南京的第一支部队,在“京电号”上架起了数挺机枪,从江北浦口码头出发,冒着南岸射来的密集炮火,单船劈波奋勇向前。就这样,“京电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发挥了价值:“京电号”奋战11小时,运送了14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过江进入南京城。
解放后“京电号”服役于南京下关发电厂(原国民党首都电厂)运送煤炭,更名为“京电1号”,后来辗转于马鞍山、南京、淮阴、灌南等地。
1986年“京电号”被列为灌南县第一批文物予以保护。2009年, “京电号”重归南京,作为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的重要见证物,永久陈列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广场中央。2011年11月全国革命文物定级工作中,“京电号”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走进峥嵘岁月
从下沉式广场进入纪念馆主展馆,先要通过一座“胜利之桥”。桥长49.423 米。
今年主展馆陈列以“伟大的胜利——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史料展”为主题,以渡江战役为主线,分“命运决战”“雄师过江”“南京解放”“今日南京”四个部分,带领观众重新走进70年前的峥嵘岁月。
展品包括历史照片、文物资料、历史场景再现、历史绘画和视频演播。其中,粟裕大将子女捐赠的《江苏分县图》是今年新增的史料之一。图上的地名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缭乱。当年,粟裕就是在这张地图上运筹帷幄。粟裕一直把熟悉地图和地形,视为军事指挥员的基本功底,他曾经有句名言“不谙地图者,勿以为宿将”。
一本绿色封皮、封面印着“民主日记”四个字的笔记本,是著名作曲家、时任解放军第30军文工团团长胡士平当年写下的《渡江日记》,如今已成为珍藏于纪念馆的国家一级文物。40页纸的日记,记载了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打响后的所闻、所感,内容朴实,十分感人。
在二楼的一个展柜中,陈列着一封满满7页纸、3000余字的長信,信纸旁边摆放着一张烈士的照片,这是1949年4月19日新华社战地记者陶迅写给父亲的一封家书。1949年4月21日深夜,陶迅所在新华社第24支社和火线报社的同志们,随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4军第二梯队从北岸渡江。当船抵达安徽铜陵附近渡口,准备靠岸时,第一个跳上岸的通讯员踏响了敌人埋下的地雷,陶迅及许多同志被弹片炸伤,伤势最重的陶迅腹内大出血。22日拂晓,陶迅入党介绍人李干赶到看望时,陶迅强忍着疼痛,始终没有哼过一声,还断断续续地问李干:“我能不能算完成任务?”他还嘱咐李干:“口袋里的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当天11时45分,陶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他留下的绝笔家书,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述说了共产党人的初心,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一组珍贵的战地照片中,新华社战地摄影记者邹健东拍摄的“誓师照”很显眼。照片中的战士们,来自解放军20军59师2营的渡江突击连。他们手举先锋旗,身上挂着方形铁皮油桶,那是从敌军手中缴获的洋油桶,也是战士们渡江时的“救生衣”。当时,解放军战士大部分是北方人,很多人不会游泳。船工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家的门板、木盆、做家具用的木料贡献出来当漂浮物,供战士们练习水上技能。渡江作战使用的救生器材大都就地取材,有葫芦、竹筒,还有缴获的铁皮油桶。这些简易实用的浮水器,帮助解放军战士克服了对江水的恐惧。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最后一部分展厅,这里的照片展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南京的辉煌成就。穿越70年,今昔对比,让人不胜感慨。回顾历史,面向未来,我们的感怀和纪念,必将成为汇聚力量、发扬传统的动力。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