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转变理念,教师角色由“教”转为“导”
传统语文课堂学习几近被枯燥乏味的写作技巧梳理、段落欣赏等教学方式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新课改倡导教师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积极思考。基于此,笔者在教学《鸿门宴》时做了些探讨和改进,我把全班同学当双方士兵,选几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充当主要角色,大家根据人物的个性推敲,演绎出内心外化的角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其实,语文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着很强的故事性,如现代诗歌《雨巷》、小说《项链》等,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学生主动参与,能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表演,为学生创造内化课文语言的“平台”,还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指定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在课堂上,老师的角色是“导演”,引导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
二、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让课堂氛围“活”起来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教学《爱莲说》时,我在教学导入环节是这样创设问题:“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学生思考后纷纷发言,有的同学说喜欢牡丹花,因为牡丹花是富贵的象征,有一种尊贵典雅的气质;有的同学说喜欢梅花,因为梅花有着坚强品质,让人敬佩……“有没有喜欢荷花的,能不能说说喜欢的理由”。由此引出作者笔下的荷花。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问题。设置问题的目标也得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找准了方向,重点教学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如在学习《拿来主义》时,就以作者要论说的“拿来主义”,为什么课前半部分军民一致“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以此引出,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又如教学《生物入侵者》一课可这样进行,请大家朗读课题,揣摩课文题目告诉了你什么,之后提出以下问题:
(1)生物入侵都指的是什么?
(2)生物是如何入侵的?
(3)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有哪些?
(4)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生物入侵?
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学生们能在问题的引导下,从课文中找到所要的答案。
三、倡导问题创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意识
“学起于思考,思源于质疑。”多思才能多疑,多疑才能多知。如《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的设计:品读上阙,探究下列问题。(1)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阙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2)按照什么顺序描绘;(3)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4)关于秋景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绘的?写出古人描写秋景的诗句,诗人与古人有何不同;(5)本阙开头三句,语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你能调整好并说说它的大意吗?(6)上阙最后三句,写出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提出了什么问题。
又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教学,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文章如何扣住“清” 、“静” 、“悲凉”来写作的。在学习了《故都的秋》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探究题目:你们学了《故都的秋》一课后有怎样的心情?不少同学的回答是“感觉心里比较压抑”。带着这样的心态,再去写与“秋”有关的文章,似乎文章也会充满“清” 、“静” 、“悲凉”。这里,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复习巩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味的“清” 、“静” 、“悲凉”,不如换成运用颂秋来置换“清” 、“静” 、“悲凉”。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故都的秋》,也不失是一种好的方式。
四、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前我在讲《大自然警号长鸣的时候》一文,从学情实际出发,考虑到身处城市的孩子被高楼大厦包围着,很难感受到无限美好的自然风光,更不要说理解大自然被破坏所带来的灾难。因此,在讲授这一课时,我利用了大量美丽而又秀美的图片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并通过视频动画图像展现人们挥动着手中的斧头把一棵棵高大的树木砍倒,大片的热带雨林在斧头的肆意砍伐中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生态严重失衡,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深深地震撼学生,他们理解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又如,在讲《爱莲说》这一课时,先用一首《荷塘月色》视频导入本课,并配上美丽的荷花图,在诗情画意中,引出课文《爱莲说》。之后应用四个板块设计本课:(1)绘形传神的描写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经典诗句抓住了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风度等特点;(2)缜密精巧的构思美。文章以“爱”为线索构思全篇;(3)错综跌宕的表达美。题为“爱莲”,作者并没有开篇写莲;(4)含蓄丰厚的意蕴美。一是采用借花喻人的手法,二是采用写物讽刺的写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学习的效果大大增强了。
传统语文课堂学习几近被枯燥乏味的写作技巧梳理、段落欣赏等教学方式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新课改倡导教师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积极思考。基于此,笔者在教学《鸿门宴》时做了些探讨和改进,我把全班同学当双方士兵,选几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充当主要角色,大家根据人物的个性推敲,演绎出内心外化的角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其实,语文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着很强的故事性,如现代诗歌《雨巷》、小说《项链》等,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学生主动参与,能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表演,为学生创造内化课文语言的“平台”,还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指定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在课堂上,老师的角色是“导演”,引导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
二、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让课堂氛围“活”起来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教学《爱莲说》时,我在教学导入环节是这样创设问题:“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学生思考后纷纷发言,有的同学说喜欢牡丹花,因为牡丹花是富贵的象征,有一种尊贵典雅的气质;有的同学说喜欢梅花,因为梅花有着坚强品质,让人敬佩……“有没有喜欢荷花的,能不能说说喜欢的理由”。由此引出作者笔下的荷花。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问题。设置问题的目标也得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找准了方向,重点教学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如在学习《拿来主义》时,就以作者要论说的“拿来主义”,为什么课前半部分军民一致“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以此引出,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又如教学《生物入侵者》一课可这样进行,请大家朗读课题,揣摩课文题目告诉了你什么,之后提出以下问题:
(1)生物入侵都指的是什么?
(2)生物是如何入侵的?
(3)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有哪些?
(4)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生物入侵?
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学生们能在问题的引导下,从课文中找到所要的答案。
三、倡导问题创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意识
“学起于思考,思源于质疑。”多思才能多疑,多疑才能多知。如《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的设计:品读上阙,探究下列问题。(1)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阙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2)按照什么顺序描绘;(3)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4)关于秋景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绘的?写出古人描写秋景的诗句,诗人与古人有何不同;(5)本阙开头三句,语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你能调整好并说说它的大意吗?(6)上阙最后三句,写出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提出了什么问题。
又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教学,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文章如何扣住“清” 、“静” 、“悲凉”来写作的。在学习了《故都的秋》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探究题目:你们学了《故都的秋》一课后有怎样的心情?不少同学的回答是“感觉心里比较压抑”。带着这样的心态,再去写与“秋”有关的文章,似乎文章也会充满“清” 、“静” 、“悲凉”。这里,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复习巩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味的“清” 、“静” 、“悲凉”,不如换成运用颂秋来置换“清” 、“静” 、“悲凉”。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故都的秋》,也不失是一种好的方式。
四、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前我在讲《大自然警号长鸣的时候》一文,从学情实际出发,考虑到身处城市的孩子被高楼大厦包围着,很难感受到无限美好的自然风光,更不要说理解大自然被破坏所带来的灾难。因此,在讲授这一课时,我利用了大量美丽而又秀美的图片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并通过视频动画图像展现人们挥动着手中的斧头把一棵棵高大的树木砍倒,大片的热带雨林在斧头的肆意砍伐中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生态严重失衡,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深深地震撼学生,他们理解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又如,在讲《爱莲说》这一课时,先用一首《荷塘月色》视频导入本课,并配上美丽的荷花图,在诗情画意中,引出课文《爱莲说》。之后应用四个板块设计本课:(1)绘形传神的描写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经典诗句抓住了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风度等特点;(2)缜密精巧的构思美。文章以“爱”为线索构思全篇;(3)错综跌宕的表达美。题为“爱莲”,作者并没有开篇写莲;(4)含蓄丰厚的意蕴美。一是采用借花喻人的手法,二是采用写物讽刺的写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学习的效果大大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