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9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个无“微”不精彩的“微时代”已悄然来临。传播主体的平民化、传播方式的立体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速度的裂变化……而对于伴随着网络成长的一代年轻人来说,“微时代”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体验,还是生活的特征与伴随。他们在“微时代”里倾诉着自己的心事,藏匿着自己的感情,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 “微时代”的鲜明特征强烈冲击着作为企业“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变革创新成为必然之举。如果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忽视“微时代”状况下年轻人的思想,那么就会在自己和年轻人之间人为地制造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为思想政治效果打了折扣。
  鉴于“微世界”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带来挑战、“微媒体”的综合性和发散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单一性和可控性带来挑战、“微传播”的自主性和平等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带来挑战的现状,笔者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秉持“见微知著”的理念,在顺势而为中努力开辟新路径,以“微政工”模式构建“大政工”格局。也就是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以“微时代”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武器,利用它走进当代青年工作的心里,解开他们思想中的疙瘩。
  一是搭建“微平台”,营造“微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网站建设,抢占“制高点”,转变“重建轻管”倾向,牢牢把握时效、特色、实用、互动等要素,灵活运用文字、图片、视频、flash等载体,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同时,积极运用微媒体搭建微平台,让广大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青年喜爱网络媒介的特点,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把网络工具利用起来,吸引青年工人参与其中,做到让青年工人自己教育自己,让思想政治工作成为连接青年和青年之间、青年和企业之间的桥梁。
  二是建设“微文化”,凝聚“微力量”。“微文化”不显山露水,但“微”力无边。要整合优势资源,着眼于“小”,积聚于“大”,在开设“微课堂”实现“大宣讲”、创作“微电影”展示“大风采”、进行“微交流”传递“大声音”、 创设“微环境”营造“大氛围”、开展“微活动”聚焦“大能量”中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主体意识。网络时代使得青年在生活和工作中已经离不开网络工具,业余时间刷微博,已经成为时尚青年的时尚习惯。如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占领这块阵地,那么“微文化”就为成为一种无聊的消遣,无法传递让青年感到振奋的时代声音,只会让更多的青年沉湎于精神迷幻之中。因此,利用“微文化”来振奋青年的精神,正是企业思想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是占领“微阵地”,加强“微教育”。要加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占位意识,增加微媒体上线数量,形成快速联动机制,努力建立“集团军”。一方面,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微道德”教育,用“微素养”引导“微民意”,用“微自律”树立“微形象”,用“微道德”赢得“微人心”。另一方面,强化世界观的改造,不断增强自我反省的自觉性。网络时代资讯发达,“微阵地”就是传播资讯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放弃这个阵地,就会让“微阵地”成为虚假、低级趣味的东西的传播舞台,让这些无聊、甚至下流的资讯腐蚀青年的心灵,消磨他们的斗志。不但不能让青年成为新时代企业的合格工人,反而会使青年在这种低级文化地影响下,成为企业发展和改革的阻碍。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职,是对企业的犯罪行为。
  四是建好“微队伍”,增强“微能力”。选拔培养一支以青工为骨干的专兼职微平台信息员队伍,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微媒体的操作能力、信息梳理能力以及舆情应对能力等。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其职能不仅仅是关注青年的思想变化。毕竟,现代社会节奏快,加上网络工具发达,青年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微文化。如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微平台工作队伍,从源头上清洗为微文化,那么,注定是无法打赢这场战争的。
  五是唱响“微旋律”,搞好“微协作”。在开展“微调查”研究职工主体和沟通变化的基础上开展“微文化”建设,让先进文化微而妙、微而美、微而精,春风化雨,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注重发挥组织、宣传、纪检、监察、党群等部门的作用,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舆情的收集、梳理、分析、处置、引导机制。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微舞台,让更多的青年通过接触主旋律的文化,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自觉在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抵御不良文化地侵袭,成为一个有先进理想的有为青年。
  在巧借“微元素”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还需注意运用“微时代”的传播理念。例如,运用“群众化”语言,让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互联网一代”已逐渐成为企业主力军,要通过市井俚语和未加粉饰的实话,以“草根性”的语言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正能量”引导作用。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做好“传声筒”;加强疏导引导,做好“先行官”,真正做到利用微媒体听民意、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微文化要做到语言贴近青年的阅读习惯,放弃空洞的说教语言,敢于和青年进行辩论,耐心为他们解释社会出现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宣示企业有决心和有能力解决发生在企业中的种种腐败行为,要给青年以信心,让他们明白企业必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那么,如何实现微媒体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交融共济,不断开辟提升企业精、气、神的有效路径呢?笔者认为,企业需要识微见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四个转变。
  第一,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传播”,提高覆盖面和参与度。要善于运用网民的思维和语言,从共同的兴趣爱好切入,与职工进行“键对键”、“心贴心”的交流。对于那些持怀疑态度、逆反心理的职工,要用事实说话,举案例、列数据、讲实情。只有职工主动“晒”出心中的疑问、关心的话题、思想的困惑时,原汁原味的企业民意才能得以汇集和传播。要摒除虚假的口号和空洞的许诺,要让青年看到企业在发展中说面临的问题,鼓励青年为解决企业问题而献计献策,让青年感到自己是企业离不开的一份子,让青年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只有这样,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得到认同。
  第二,变“盲从站队”为“理性思考”,放大正能量和正效应。要在第一时间满足公众知情权,最大程度堵塞“小道消息”的传播空间;要勇于在网络中“唱高音”,敢做“意见领袖”,大张旗鼓地正面宣传;要善于在网络中“唱中音”,冷静面对职工的“挑刺儿”,对过激言论要沉得住气、搁得下面子,在交流中求理解,在讨论中凝聚人心。企业领导要有敢于面对青年的勇气,要正视青年工人所提出的尖锐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地整改。只有这样,才能让青年看到企业的希望。才能明白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洞地说教。
  第三,变“高高在上”为“实用具体”,增强存在感和亲和力。要以“必用”的信念、“敢用”的勇气、“善用”的智慧应对微时代的挑战,转变话语体系,将重大、严肃、抽象的主题融入具体实在的工作生活,在多元话语体系中体现核心价值观,在多极舆论场中唱响主旋律,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更有分量的声音,让青年能从主旋律的声音中吸取力量。
  第四,变“单打独斗”为“组团作战”,实现互补化和交融性。要构建跨媒体合作大平台,在内容、渠道、受众、效果上实现互补,实现核心价值传播效益最大化。党群部门要树立“服务外包”理念,主动建立体制内外各类微媒体资源的对话交流机制,同时注重挖掘、培养、联合网络世界中的“大号”、“达人”,建立线下定期联络制度,通过联谊会等形式壮大“意见达人”队伍,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源泉。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随着一些先进矿山设备的引进及国内针对采矿设备的不断研究与创新,一大批新型的自动化采矿设备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煤炭质量,而且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和人力资源。因此,提高采矿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对于提高我国煤炭产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采矿设备;自动化;信息化  随着我国高产高效工作面的逐渐增多,
文章主要研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方向及完善措施,通过对思想观念、法制体系、考核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研究,指出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理
期刊
职教集团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区加快职业院校布局调整,促进职教资源整合,做强做精做大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职教集团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MRI(磁共振成像)是继CT之后数字化影像的又一次飞跃,MRI的成像原理与CT不同,它是利用人体内原子核在静磁场与射频脉冲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共振而产生的影像[1].磁共振现象是MRI
期刊
《立体构成》是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现代造型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属于职业基础课程.《立体构成》的开设,在于指导学生通过对立体构成基本原理及基本要素构成的理解
一提到龙眼肉,很多人不太熟悉。但说起桂圆肉,大家就不会陌生了。它味甜、气香、肉厚、质软、色黄、半透明,主要产于我国福建、广西。福建产多用于食品,广西产多用于药品。7~8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剥开果皮,取肉去核即可入药。龙眼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哪咤闹海时,打死了龙王三太子,挖出了他的眼睛为海子治病,海子因此活了一百多岁。海子死后,在他的坟墓上长出了一颗树,树上长满了像龙的眼睛一样的果实,
语言教育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语言知识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不断发展,最大的表现就是在当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