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实验过程”在《电工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强调《电工学》实验教学注重“实验过程”应体现在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如:科学作风的养成、元器件的选择、线路的正确搭建、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及故障排查等。这就是技术基础学科与文化基础理论学科在实验教学上的区别,也是提高《电工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教学 质量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2-175-01
1《电工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工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教学是以“三基原则(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实施的。基本技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验教学;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电工学》实验教学,注重的乃是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在众多的实验教材中可以看出,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到实验步骤都是围绕实验结果这一主题来完成的。例如,对于某一实验教学科目,实验教材中都给出了比较详尽的实验元器件的参数、实验步骤及规定的数据表格等。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成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累赘,甚至起到了负作用,以致学生技能素质得不到提高,出现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实验教学的现象。
2“实验过程”在《电工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2.1“实验过程”是实验教学目标的真实体现
《电工学》是一门为非电类学生掌握一定的用电技术的技能基础课程,因而基本技能是教学效果的真实体现,它反映在实验教学方面就是由“实验过程”来决定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秦曾煌教授在谈到《电工学》教学方法时曾指出,应该“管为路用,管路结合”,其实质就是强调了教学的实质是“用”。为了达到这个“用”,就要强调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过程”,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
2.2“实验过程”是学生技能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电工学》课程教学“三难”(难教、难学和难用)问题比较突出。根据教学目标,学习《电工学》课程的学生,要提升的是技能素质,而不是解决某些具体实际问题。即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当代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前沿知识;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重点培育良好的科学作风、创新精神,树立“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思维理念。因此,注重《电工学》课程中,实验教学的“实验过程”是学生技能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2.3“实验过程”是《电工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
以往实验做完了,学生却“一点印象”都没有。经调研发现,在进行实验教学独立考核时,很多学生能够机械地按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实验,但缺乏严谨的科学作风。比如,如何按科学方法调试和运用示波器或信号发生器;实验测试过程中测量仪表量程如何科学的改变;如何进行故障的检查和排除等等。有些学生做完实验后,不断电就进行拆卸各种元器件,这些都反映出实验教学中“实验过程”的重要性,即“实验过程”这个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还没有真正的掌握。
3《电工学》实验教学的实施
3.1实验教学案例
以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基本应用实验为例。在这个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是反相比例运算和加、减法运算的验证。在以往实验过程中,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测得数据填入表格,验证理论知识的结论。实际上,这个实验的重点不仅是验证结论的正确与否,而是实验过程的正确实施。比如,对于反相比例运算实验要求输入信号为在一定幅值的正弦波。那么,如何调试信号发生器以获得适当的输入信号?为什么信号太大或太小都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再比如,如何通过示波器观察和测量出正确的相位关系及数值的大小。这些是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体现在整个“实验过程”当中。另外,在进行加、减法运算实验时,为了便于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要求输入信号是自制的直流信号源。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学生刚刚做完反相比例运算实验,测量仪器是示波器,而此时是直流信号源,为了便捷应该采用直流电压表来测量。实验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不能选取正确的测量工具。在输入直流信号的取值范围上,也是在指导教师的一再强调下,才“机械”地按指导教师给出的取值范围进行实验。但课后上交的实验总结报告,则是无可挑剔。由此可见,“实验过程”才真正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技能素质,以及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真实反映。
3.2实验教学效果
历经两年对《电工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主要是以适应“实验过程”这一理念展开教学和考核验收。在各类实验教学模式中,均注重“实验过程”理念的渗透。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允许学生改变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激情,挖掘创造潜能;再比如,人为地设置电源、信号源故障,断线、虚焊、或损坏了的器件,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并排除故障后再做实验等。由于在平时实验教学中,始终强调“实验过程”的重要性,从期末实验考核(考核方式为:现场抽签,限时独立完成,从进入到实验室的第一步开始,就进入到考核评分状态)的实际效果来看,采取“实验过程”的实验教学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成效。
以往我们在构建实验教学模式上下了很多功夫,但在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上却不能保证各类实验教学模式优越性的发挥。对于《电工学》这类课程的实验考核,应在“实验过程”上下功夫,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实践技能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王维荣.关于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增刊.
[2]张宪.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增刊.
关键词:教学 质量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2-175-01
1《电工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工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教学是以“三基原则(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实施的。基本技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验教学;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电工学》实验教学,注重的乃是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在众多的实验教材中可以看出,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到实验步骤都是围绕实验结果这一主题来完成的。例如,对于某一实验教学科目,实验教材中都给出了比较详尽的实验元器件的参数、实验步骤及规定的数据表格等。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成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累赘,甚至起到了负作用,以致学生技能素质得不到提高,出现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实验教学的现象。
2“实验过程”在《电工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2.1“实验过程”是实验教学目标的真实体现
《电工学》是一门为非电类学生掌握一定的用电技术的技能基础课程,因而基本技能是教学效果的真实体现,它反映在实验教学方面就是由“实验过程”来决定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秦曾煌教授在谈到《电工学》教学方法时曾指出,应该“管为路用,管路结合”,其实质就是强调了教学的实质是“用”。为了达到这个“用”,就要强调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过程”,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
2.2“实验过程”是学生技能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电工学》课程教学“三难”(难教、难学和难用)问题比较突出。根据教学目标,学习《电工学》课程的学生,要提升的是技能素质,而不是解决某些具体实际问题。即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当代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前沿知识;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重点培育良好的科学作风、创新精神,树立“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思维理念。因此,注重《电工学》课程中,实验教学的“实验过程”是学生技能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2.3“实验过程”是《电工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
以往实验做完了,学生却“一点印象”都没有。经调研发现,在进行实验教学独立考核时,很多学生能够机械地按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实验,但缺乏严谨的科学作风。比如,如何按科学方法调试和运用示波器或信号发生器;实验测试过程中测量仪表量程如何科学的改变;如何进行故障的检查和排除等等。有些学生做完实验后,不断电就进行拆卸各种元器件,这些都反映出实验教学中“实验过程”的重要性,即“实验过程”这个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还没有真正的掌握。
3《电工学》实验教学的实施
3.1实验教学案例
以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基本应用实验为例。在这个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是反相比例运算和加、减法运算的验证。在以往实验过程中,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测得数据填入表格,验证理论知识的结论。实际上,这个实验的重点不仅是验证结论的正确与否,而是实验过程的正确实施。比如,对于反相比例运算实验要求输入信号为在一定幅值的正弦波。那么,如何调试信号发生器以获得适当的输入信号?为什么信号太大或太小都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再比如,如何通过示波器观察和测量出正确的相位关系及数值的大小。这些是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体现在整个“实验过程”当中。另外,在进行加、减法运算实验时,为了便于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要求输入信号是自制的直流信号源。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学生刚刚做完反相比例运算实验,测量仪器是示波器,而此时是直流信号源,为了便捷应该采用直流电压表来测量。实验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不能选取正确的测量工具。在输入直流信号的取值范围上,也是在指导教师的一再强调下,才“机械”地按指导教师给出的取值范围进行实验。但课后上交的实验总结报告,则是无可挑剔。由此可见,“实验过程”才真正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技能素质,以及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真实反映。
3.2实验教学效果
历经两年对《电工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主要是以适应“实验过程”这一理念展开教学和考核验收。在各类实验教学模式中,均注重“实验过程”理念的渗透。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允许学生改变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激情,挖掘创造潜能;再比如,人为地设置电源、信号源故障,断线、虚焊、或损坏了的器件,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并排除故障后再做实验等。由于在平时实验教学中,始终强调“实验过程”的重要性,从期末实验考核(考核方式为:现场抽签,限时独立完成,从进入到实验室的第一步开始,就进入到考核评分状态)的实际效果来看,采取“实验过程”的实验教学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成效。
以往我们在构建实验教学模式上下了很多功夫,但在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上却不能保证各类实验教学模式优越性的发挥。对于《电工学》这类课程的实验考核,应在“实验过程”上下功夫,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实践技能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王维荣.关于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增刊.
[2]张宪.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