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村盆面条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hangdengl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墙捞面”在《周口晚报》和《阳城说客》公众平台发出之后,一时好评如潮,点击阅读量直线上升。加之全国各地朋友圈及报刊转发,读者达数万之众。巴村镇党委书记王君看后找我,嘱我也写写巴村盆面条。王君曾和我一起工作过,为人实诚、性格内向,有担当、不张扬。近来一直想在挖掘地方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上做做文章。宣传阳城、推介阳城,是我作为一个阳城人份内之事、应尽之责。何况提起巴村盆面条,未曾下笔,口水已流。于是欣然从命。
  巴村位于阳城西南30多公里处。南接上蔡、西邻郾城。汾河之水状若一条玉带穿境而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逢双日为集,自古就是是方圆附近商贾汇聚、商品集散之地。
  十月三十一日上午,驱车出城。经雷坡、过舒庄,直抵巴村。路上一派繁忙景象、金色深秋。玉米大豆已收,小麦开始播种。田野里浇地的、犁地的、耙地的、耩地的,人声鼎沸、机器轰呜。
  巴村盆面条始于东汉、盛于西汉。站在巴村街头,我戏对王君道:“咱们先当一回穿越族,且把目光穿越历史、跨越时空,把镜头聚焦到西汉末年,刘秀和巴村盆面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时间应该是在天己近黑时候,晚霞夕照,残阳如血。巴村集散人空、趋于宁静。这种宁静没能停留多久,陡然间在马蹄声中散落一地。忽听人相喧嚷、马尽嘶鸣,眼见刀枪剑戟、几百人马猝然而至。风中猎猎招展的“刘”字纛旗已经残破褴褛,似乎顷刻就会随风飘坠。大概是刚刚经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浓浓的血腥与汗气相互夹杂着,充斥弥漫在空气之中。他们在这里安营下寨、埋锅造饭,似乎打算歇歇脚再走。
  有胆大好事村民出來探询,方知是南阳刘秀一众人等。这刘秀即后来威名显赫、名垂青史的光武大帝。祖居南阳、相传他出生时地里谷子结了九个穗子故起名刘秀。说起来,也算是汉室宗亲。只是传到刘秀时已沦落为乡间小地主。其父充其量只是个当过几天基层公务员的一般干部。刘秀饱读诗书、胸有大志。9岁丧父,由叔父抚养成人。二姐嫁给新野邓家,而邓家与新野豪门世家阴家(管仲后人)是亲戚。从那时候刘秀就暗恋上了后来被李白赞为“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的阴家千金阴丽华。19岁参加王莽同志组织的“高招”有幸考中,成为一个太学生赴京深造。从南阳偏僻一隅到花花京城对刘秀而言,无疑是人生一个质的变化,让他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原来世界这么大,原来世界这么好!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生活!以至看到百官出巡壮观场面,他心生羡慕,对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执金吾(类似警察局长)更是十分向往,发出“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之叹。打死他也不敢想到日后自己会黄袍加身,娶阴丽华为妻,成了九五之尊,一代明君。后与大哥刘縯起兵造反,随绿林军南征北战、成为实力最强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和其他义军首领拥立同姓爷们刘玄登基,当了群主,史称更始帝。
  有将官打扮的人向村民打探,问此地有无医生。说有人偶感风寒、肠胃不适;身心俱疲,己是两天未曾进食。村民见他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遂引荐当地行医小有名气的邵姓大夫给他们。大夫所见病人正是刘秀,只见他尽管病中疲惫、恹卧于榻,却印堂发亮、两瞳放光,丝毫遮不住一身英气。大夫不敢造次,静下心思、闭目搭脉良久,双手一拱而揖道:“大王可否随小民去前面不远之处”?见刘秀眼露疑惑,接着说:“恕我直言,大王身体无恙,乃心病耳。千里奔波、鞍马劳顿;况兼百事繁杂,肝火攻心,以至胃燥肠结、不思饮食。集上有一吃食,可代药去大王之疾”。刘秀不复迟疑,乃在左右簇拥下随他而去。约百十米处转过街角,于那一排店铺中斜出一个布幌,上书“巴村段家盆面条”六个大字。大字下面一行小字,却是“闻香下马、知味停车”。进得店内坐下,早有段家老掌柜迎上前去,亲自用褐色大号粗碗为刘秀盛上满满一碗盆面条儿。刘秀看时,那面热气腾腾、汤水泛红,香味四溢,辣味冲鼻。一闻之下连打几个喷嚏,顿时感觉精神一振。不觉喉结涌动、舌下生津,勾起食欲。狼吞虎咽吃下两碗,头上冒汗、遍体舒坦,待第三碗下肚,又打几个饱嗝。已是五内俱安、七窍皆通。左右众亲兵看的馋涎欲滴、直流口水。
  阳城人祖祖辈辈、口口相传,说是那刘秀因着盆面条儿,竟在巴村逗留三日,方才率众北去。据说那一年他的主子更始帝怕南阳帮崛起难以制约,以莫须有罪名诛杀刘秀的大哥刘縯,随后派他去今天的河北省巡阅诸地。所谓巡阅,就是与割据的地方豪强争地盘,把人家辖区夺过来归更始帝统治。且不给刘秀一兵一卒,仅有南阳老家带出来的几百亲兵,说白了就是借刀杀人、让刘秀前去送死。刘秀在驻马店上蔡一带与王莽手下一支劲旅遭遇,寡不敌众、败走巴村。十二年后一统天下、史称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封赏功臣、息武兴文,精简官吏、励精图治。经济繁荣、国力强盛。遂有光武中兴、建武盛世。据说巴村做盆面条的老段家有人被召至京都洛阳做了御厨,专门在刘秀吃腻了龙肝凤胆、山珍海味时,给他做巴村盆面条儿。
  其实,这些查无实据、史无记载的故事都是我小时候从爷爷嘴里听来的。到了夏天晚上,坑边大槐树下是儿时纳凉之地。一弯明月、满天繁星,树影婆娑、清风徐徐,蒲扇轻摇、苇席铺地。苇席用来坐卧,蒲扇用来驱蚊。爷爷吸着旱烟,烟锅儿一明一灭就是一个故事。我问爷爷肚子里为什么有那么多故事,爷爷光笑不语。问急了拍拍我的头说是爷爷的爷爷讲给他的。
  第一次吃盆面条是在冬天,那时我己十二三岁。鸡叫三遍,被姨母喊醒随她去巴村赶集。家离巴村八里,过一条小河、穿三个庄子,到集上天色已亮。最先看到的就是汾河桥头石狮,这桥把巴村一分为二。南岸巴南、北岸巴北。石狮为清代古物,栩栩如生、雕工精美。尤其是狮子头被人们用手摸的满是包浆,泛着青光。东西置买齐备,已是半晌时分,姨母带我到盆面条摊前买碗盆面条儿。在瑟瑟寒风里吃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辛辣十足、筋斗耐嚼的面条,别提有多得劲,以致在以后岁月里再也没能享受到那种滋味。
  在段振忠盆面条老店,王君带我见到了段家盆面条传人段振忠。老段说话慢声细语,人很精明;不象是餐馆老板,倒象是一介书生。据他而言,盆面条因面条煮好后盛在大瓦盆中而得名。原是乡间小吃,多为走卒小贩、周围赶集客商食之,后因刘秀而名声大振。他家几代人都做盆面条儿。他爷爷活到八十六岁于1988年去世,而他从爷爷和父亲手里接过来,今年已56岁。即使不再往上追溯,从他爷爷到他父亲到他做盆面条也愈百年之期。早年间做盆面条靠的是手艺,卖的是苦力。冬天三更半夜起床,开始和面。阳城土地肥沃、多为黑土窑子,四季分明,最宜小麦生长,磨出的面做出的面食,不论是柔韧筋斗还是所含蛋白碳水化合物之类,远非其它地方小麦能比。和面要加少许盐和碱面,醒上两个小时左右。擀面前用一头固定的扛子在面团上反复捶击轧压,增强面团密度韧性。擀时很费力气,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说话间,老段从里屋拿出早年老刀,已是绣迹斑斑,和现在菜刀迥异。两头微微翘起,刀身又宽又长。用它切面条时必须刀刀切透、宽窄均匀。然后用手搓成圆条状即成。抓起一把抖上一抖,面条如粉丝自然下垂。不粘不连,圆润剔透。锅内置水,大火烧沸。先把提前准备好的面糊倒入搅拌使汤变浑。面糊不能太稠,过稠面汤粘糊;又不能太稀,太稀面寡汤清。然后面条下锅,久煮不烂、爽滑筋斗。出锅时放入用祖传秘方特制的汤料和辣椒油,让汤面和调料互相浸润碰撞,形成丰盈汤汁。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尤其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早晨,吃上一碗香辣可口的盆面条,若手头宽裕再要份片薄如纸,泛红透亮的清真过缸牛肉拌入其中。浑身发热、寒意全无。脑清目明、分外精神。
  说起汤料和辣椒油,老段便把我们领到储物之所。将一袋袋香料打开,有芝麻、瓜籽、辣椒、大茴、小茴、麻椒、胡椒、桂皮、砂仁、良姜等二十多种中药材。都是老段精心挑选。小磨油怕不法商贩掺杂兑假,买来阳城本地芝麻自己磨制;麻椒胡椒非四川所产不用,其它香料必来自原产地。早年炮制用药碾子,费工费力;现在有机械代劳,省时省劲。如今老段办起了“振忠辣椒油加工厂”,用祖传秘方主打“振忠辣椒油”和“振忠汤料”。和名闻遐迩、行销全国的“十三香”相比,毫不逊色,已成为阳城一绝、小有名气。当然,在巴村说起盆面条子,还有谢家、毛家、朱家、张家等,都有自家秘制调料、都有自家做面特技,都有属于自家的众多吃货和粉丝。
  其实就巴村盆面条文化底蕴、悠久历史而言,有的传说或许有些牵强、有些附会。但美食之所以是美食,自有成为美食的道理。美食不是凭空吹的,不是名人封的,美食在于经营者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积累,在于地域特色,在于消费者的長期筛选和良好口碑,更在于人们于味觉漶漫至心至脑留下来的愉悦记忆。我给巴村盆面条概括八个字,即“韧柔圆光、辛辣麻香”。“韧柔圆光”是指面条的上乘质量,“辛辣麻香”是说汤水的迷人滋味。我敢说巴村盆面条论颜值、论品质、论娴熟制作工艺、论独门秘制配料,完全可以和武汉热干面、郏县饸饹面、山西刀削面、陕西歧山铡刀面争艳媲美。至于发展到今天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走不出阳城、打不开市場,只是缺乏包装、缺乏炒作、缺乏宣传、缺乏推介而已。
  中午在乡政府吃饭,自然少不了盆面条子。两碗下肚,忽然想起了在京工作、官至正厅的一个阳城老乡说的话儿。那天首都相聚、酒酣耳热。吃的是北京炸酱面,他扒拉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对我说道:“老弟呀,你猜我现在最想吃啥哩?这些年天南海北跑遍了大半拉中国,吃遍了各个地方珍馐佳肴,要论面食,吃来吃去都比不上咱老家的盆面条子。参军到部队头几年,除了想家、想娘,就是想盆面条儿”。
  我想想也是。老乡是阳城巴村人。小时候日子贫苦,最好吃食莫过于盆面条。一碗盆面条承载几许儿时记忆,寄托无尽乡愁别绪。
其他文献
2019年的最美人间四月天。我兴致勃勃地随着米脂县历史文化遗址考察采风团前往古银州今横山考察采风。一路上听米脂县作协主席高埃飞先生对米脂历史风云人物的详细讲解,让我更加眷恋我脚下的土地,特别是闯王李自成的出生地与祖坟等唤起了我曾经的童心未泯。  大顺帝李自成是母亲幼时给我们讲故事最多的一个重要人物。什么黄来儿放羊时只顾在山头睡大觉,他用手里的小镢头在草地上画一个圈,羊就乘乖地在他画过的圈内吃草,久
期刊
散文是我最关注的一种文体,这或许是基于我长期从事散文创作的缘故。司新国先生的散文,是在2018年走进我的视线的。一看到他的行文,我便觉得眼前一亮,宛如在辽远的荒漠之中看到的一泓清泉。阅他的每一篇散文,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感触颇深。他的散文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说,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对当今生活碎片化散文大行其道于报纸副刊与文字杂志的一种“救赎”。很多人认为,散文就是记叙自己的生活,把散文简
期刊
来袁老寻访三袁故里是在一个明媚的夏日。  袁老其实全名叫袁老家,是商水县袁老乡政府所在地。周围的腰庄、凡庄、老虎庄、高楼、田楼、袁小庄、杨寨、刘楼、秦楼、袁庄、胡庙、刘营等“九里十三村”的3万多男性村民,大部分皆为袁姓。邓艾屯兵时所挖槽河从西北流经这里,在袁氏祖茔北侧绕个半弯,形成一个鸡心形河滩,庄严肃穆的袁氏祖茔就座落在这片曾经的河滩里。在一块宽大平坦的场地上,坐北朝南、以祖茔为中心的碑楼和雕塑
期刊
从北京南城出发,车子在平谷的深山密林中,沿着起伏的盘山公路盘旋着向老哥的农家院行进。夕阳火红的余晖透过树木的缝隙泼洒在身上,摇曳不定。导航显示我们已经接近目的地。我期待的望着前方,希翼前方突然出现老哥承租的农家小院儿。  老哥其实并不老,比我大三岁而已,只是因为在我们这个行业各个方面都有所建树,且对我帮助特别大,我尊称他为老哥而已。  老哥今天突然打电话告诉我,他在平谷的深山中租下了一个依山傍水泉
期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正是明月皎洁的光辉,助长了文人墨客的情怀雅兴,令他们笔下流淌出的篇篇经典佳作,大放光彩。  中秋赏月,成为流传千年的习俗。今年的中秋,多情的雨虽然淹没了月的身影,温柔的风却吹来了饼的甜香。当夜幕降临时,我和妻女们围坐在年迈的父母身旁,啃着苹果、嚼着月饼、吃着葡萄、喝着红酒、看着晚会,这个无月中秋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  “别急!慢慢吃!月饼多的是!”  母亲乐呵呵地叮咛两
期刊
莫非因為时时涌起的每一份心的悸动?莫非因为大京形貌艳若惊鸿?一个金秋时节、神清气爽的晴空丽日,我居然这样简约冒失地走进了久久萦绕梦中的大京。  三国曹植《洛神赋》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我想说,大京遍地昳丽若惊鸿,一点也不为过。第一眼瞥见九曲十八弯的大京湖,就感觉如像山藏珍品。只见清澈碧绿的京水湖,三千水域浩瀚缥缈,四面环山,重峦叠嶂,山水辉映,蔚为壮观,宛如色彩斑斓的人间仙境。轻跃上船,在游
期刊
月夜幽静,手牵着手,心连着心,那一刻的我们是如此幸福,纵使远隔千山万水,也阻挡不了那份真挚的情感……  一  我是个中师生,活泼调皮却又热情大方。让一只白鸽带上我的友情,穿越几座山,跨越几道河,飞到你那里,你会好好接待它吗?能接受一个称你为小友的女孩的友情么?  人生本无陌路人,只是机遇和缘分而已,朋友只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虽不曾相逢,却能相识、相知,就彼此架起一座心灵之桥吧!做个陌生的朋友不好吗
期刊
七月,秃尾河的水流宛似一条绵软的绸带,在嵯峨的山谷间蜿蜒而行。  秃尾河依偎了五百年的高家堡,静卧在一片葱茏之上。炎炎夏日,似乎从高家堡翩翩而来的柔风,也带着它古拙的清香。  还没迈进高家堡,沿街一溜挂起来的挂面就扑面而来。挂面挂在商铺前像冬日里苍崖上悬吊的冰串子一样,一片接着一片。早就听闻高家堡的手工挂面名誉西北,待到看到后,它的拙朴,它的白嫩细润便盈满我的眼眶。古镇沿街商铺全部统一装饰,统一安
期刊
我有两个姑妈,她们和我父亲是叔伯姐弟。  小时候见过的那个我称她阿瓦扎,大概从我十一、二岁以后就没再见过她。有二十年的时间,我一直都过着远离家乡的日子。  阿瓦扎在康乐独居很多年,已去世很久,我甚至不知道她去世时享年几何。前几天铁穆尔先生给我发来她的一张照片我才记起,是的,我还有这样一位姑妈。照片是铁穆尔先生的朋友赵国鹏导演早年去牧区拍摄时的一张留影,刊发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文化研究室的内部交
期刊
仲夏一到,便是荷的季节。  “良村千畝荷花绽放美不胜收”,这样的句式,便陆续在各大小网站和各种自媒体上,铺天盖地般轮番进入世人眼帘。“喂,哥们,听说你那边的荷花开了,这个周末去你那看荷花去!”这样的电话或微信通知一茬又一茬。  于是,小型分散的游客打卡,或一批批旗袍队、汉服迷们,把田埂当“T”台,举着花纸伞走秀……  进到荷园里,但见荷田中那红色、粉色、白色的荷花,在如碧浪荡漾的荷叶衬托下,更显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