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营造自由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构建“可以问”的有效平台。另外,需要向学生传授问题提问的方法,采取多种举措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同时,注重学生问题优化及习惯固化,在此基础上实现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意识;策略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调研,发现有关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相对较为丰富,成效显著,但仍旧存在过多依靠学理分析等问题。本研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真实知识点,尝试聚焦“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这一主题,提出简要分析。
一、营造自由,培养兴趣
诸多教师担心,学生问题意识太强,会打乱其教学思路,因此并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久而久之,课上学生不会提问,一切照本宣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注重良好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同时,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坚持以鼓励为主,同时注重学生问题思考的引导。同时,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利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和较为充实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兴趣。
如我在进行《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教学时,有学生针对所学概念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会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问题,我都会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学生提出的缺乏价值甚至是错误的问题,我会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并未采取批评等态度。同时,我采用了小组研讨的新型授课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习兴趣。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整节课的教学获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对随机事件、概率的掌握程度较好。
二、创设情景,构建平台
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有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即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当面,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质的教学情景,对于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大有裨益,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更可以培养其问题意识,学会用“意识”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留足时间、创造机会进行问题酝酿和具体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在《不等关系》的教学中,我在教学导入环节积极为学生创设了情景,将学生注意力引入到了知识点上。具体过程大致:我拿来了天平、黑板擦、橡皮,将黑板擦和橡皮分别摆放到两个不同的天评秤盘中,结果天平称严重失衡,然后向学生提出“为何呈现出这一局面”的问题,学生纷纷回答“黑板擦和橡皮重量不一”,藉此我再进一步测量两者重量的基础上,抛出了“不等关系”这一命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搭建了各种可以提问的平台,学生响应较为强烈。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享受到了问题解决的乐趣,增强了学习动机。
三、教授方法,激发意识
高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有一个重要前提:学生会问、懂问。本研究中所指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疑问,是更侧重于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因此,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要积极向学生教授提问的方法,加强对学生问题的知道,使得学生会问。在教学中,除了掌握提问方法外,还需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协作探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要采取多种举措,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激发意识的基础上,学会维护和强化意识,以达到培养问题意识的目的和指向。
有关《等比数列》的教学,在高中数学课程体系中是重要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较为注重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激发、学生提问技巧的教授。问题意识激发方面,我会利用有关等比数列的经典案例、名言名句等,如“请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麦子,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麦子,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麦子,依次类推,直到第64个格子放满为止”这类故事,为学生营造一种易于理解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问题、理解问题,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我会积极向学生提供如何把握提问时机,如何进行提问内容整合等方面的指导。
四、优化问题,固化习惯
高中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相对较为成熟,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针对这一特质,在其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必须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增强问题思考和问题提问的积极性;二是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学习转化为发现学习。另一方面,要善于固化学生的问题思考、問题提问习惯,即让正确的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利用学生个体创意培养不同问题意识。
例如,我在开展《流程图》教学中,采取了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由分组,对流程图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研讨,共同掌握这些知识点,在此期间,我在一旁负责答疑解惑,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此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几名学生对课文中流程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并且经过大家研讨和分析,某些观点较为合理,我肯定和引导了这些质疑,对学生问题思考和问题提问进行了固化,这有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必须“为了问题意识而培养”,绝对不可“为了问题而培养”,要分清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关系,坚持目标指向,致力于问题意识的养成。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的机制支撑作用、社会的环境保障作用,共同促进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宋雪莲.小议高中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方略[J].教师,2012(22):40-40
[2]许俊.高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途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5(14):18-18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意识;策略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调研,发现有关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相对较为丰富,成效显著,但仍旧存在过多依靠学理分析等问题。本研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真实知识点,尝试聚焦“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这一主题,提出简要分析。
一、营造自由,培养兴趣
诸多教师担心,学生问题意识太强,会打乱其教学思路,因此并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久而久之,课上学生不会提问,一切照本宣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注重良好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同时,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坚持以鼓励为主,同时注重学生问题思考的引导。同时,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利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和较为充实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兴趣。
如我在进行《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教学时,有学生针对所学概念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会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问题,我都会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学生提出的缺乏价值甚至是错误的问题,我会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并未采取批评等态度。同时,我采用了小组研讨的新型授课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习兴趣。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整节课的教学获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对随机事件、概率的掌握程度较好。
二、创设情景,构建平台
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有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即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当面,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质的教学情景,对于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大有裨益,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更可以培养其问题意识,学会用“意识”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留足时间、创造机会进行问题酝酿和具体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在《不等关系》的教学中,我在教学导入环节积极为学生创设了情景,将学生注意力引入到了知识点上。具体过程大致:我拿来了天平、黑板擦、橡皮,将黑板擦和橡皮分别摆放到两个不同的天评秤盘中,结果天平称严重失衡,然后向学生提出“为何呈现出这一局面”的问题,学生纷纷回答“黑板擦和橡皮重量不一”,藉此我再进一步测量两者重量的基础上,抛出了“不等关系”这一命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搭建了各种可以提问的平台,学生响应较为强烈。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享受到了问题解决的乐趣,增强了学习动机。
三、教授方法,激发意识
高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有一个重要前提:学生会问、懂问。本研究中所指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疑问,是更侧重于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因此,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要积极向学生教授提问的方法,加强对学生问题的知道,使得学生会问。在教学中,除了掌握提问方法外,还需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协作探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要采取多种举措,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激发意识的基础上,学会维护和强化意识,以达到培养问题意识的目的和指向。
有关《等比数列》的教学,在高中数学课程体系中是重要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较为注重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激发、学生提问技巧的教授。问题意识激发方面,我会利用有关等比数列的经典案例、名言名句等,如“请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麦子,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麦子,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麦子,依次类推,直到第64个格子放满为止”这类故事,为学生营造一种易于理解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问题、理解问题,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我会积极向学生提供如何把握提问时机,如何进行提问内容整合等方面的指导。
四、优化问题,固化习惯
高中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相对较为成熟,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针对这一特质,在其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必须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增强问题思考和问题提问的积极性;二是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学习转化为发现学习。另一方面,要善于固化学生的问题思考、問题提问习惯,即让正确的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利用学生个体创意培养不同问题意识。
例如,我在开展《流程图》教学中,采取了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由分组,对流程图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研讨,共同掌握这些知识点,在此期间,我在一旁负责答疑解惑,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此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几名学生对课文中流程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并且经过大家研讨和分析,某些观点较为合理,我肯定和引导了这些质疑,对学生问题思考和问题提问进行了固化,这有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必须“为了问题意识而培养”,绝对不可“为了问题而培养”,要分清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关系,坚持目标指向,致力于问题意识的养成。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的机制支撑作用、社会的环境保障作用,共同促进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宋雪莲.小议高中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方略[J].教师,2012(22):40-40
[2]许俊.高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途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5(14):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