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石景林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江石景林景区位于崇左市城南区,从南友高速公路崇左收费站或崇左汽车站、火车站出发,10多分钟的车程即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景区于1988年开始开发建设,规划面积1500亩,一期工程开发使用700多亩,1991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一个风景名胜景区。
  左江石景林景区属喀斯特岩溶地貌,景区所在区域远古时是一片大海,海底的沉积岩在后来的地壳运动中受到挤压而抬升,历经长年的雨蚀风化,就形成了今天见到的盆景式石林。石景林景区峰丛林立、溶洞众多、藤蔓缠绕、湖泊环抱、曲径通幽、迷宫重重,宛若人间仙境,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的山水名画。
  以前,我经常和同学、朋友到那儿游玩、拍照。后来,由于忙于工作和生活琐事,好些年没去那里了。随着电视连续剧《花千骨》在景区开拍,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初春,我约上几个好友,故地重游左江石景林景区。
  步入景区门口,雕刻在石头上的“石景林”3个大红字和镶嵌在石头上的“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牌匾映入眼帘。沿着幽静的石板路往前走,10多分钟便来到歌圩广场。广场北面有一潭清澈见底的小水池,水池被一些奇形怪状的小山石和花草树木包围着,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块上,竖立着一块上黑下白的大石块。那大石块犹如精雕细琢过,从东面看,它酷似猪八戒眺望远处的木棉花,故称“八戒探花”;从西面看,它酷似一张远航的船帆,在浩瀚的大海中随风摆动,又称为“一帆风顺”。每年农历三月,穿着民族盛装的青年男女在歌圩广场对情歌、抛绣球,场面非常热闹。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对歌择婿”的故事。传说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如花似玉,而且山歌对唱如流,老人希望挑选一位门当户对、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至沓来,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对歌集会,也就是“歌圩节”。歌圩节一般一年举行一两次,规模大的上万人,规模小的也有一两千人。
  继续往深处走,就好像穿梭在丛山绿林中。石山大小不一,小的伸手可摸,高的不足二三十步便可攀上其顶。石山千姿百态:有如桂林象鼻山的,有如中国地图的,有如大象背小象的,有如玉兔下凡的,有如猴子摘月的,有如夫妇遥望的,有如童子拜佛的……像这样形态奇特的景点一共有30处之多,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一路走来,几乎所有的石山都被花草树木披上一层绿装。要么是两面皆刺、双头成针的两面针,要么是昼开夜闭、幽香清雅的夜香木兰,要么是枝秀如莲、花明如玉的薜荔。那些千年古藤树也来凑热闹,鸡血藤和常春油麻藤尤为显眼,它们弯弯曲曲、缠缠绵绵,时不时出现在游人的眼前,粗的如腿,细的如臂,甚至可以坐上去荡秋千。常春油麻藤正值开花时节,老茎挂满金黄色的花冠和紫红色的花果,远看那树藤像一条条下垂的花绳,近看那花果像一串串熟透的黑葡萄。这两种藤树都可作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之功效。据不完全统计,景区的中草药有100多种。所以说,石景林景区不仅是个风景优美的景区,还是一个药用植物园呢。
  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来到电视连续剧《花千骨》剧中的三生池、仙人洞、比武场等几个取景地。“三生池”是由三个深浅不一的池塘组成,池中有酷似鳄鱼含珠、大象戏水等石头,岸边有酷似蟒龟相斗、狮子咆哮的山石,处处暗藏险情;在仙人洞里,一张圆石桌、四张圆柱凳子井然有序地摆在一棵大榕树下,剧中单春秋和他的小跟班经常在此处喝茶聊天。其实,山还是原来的山,水还是原来的水,树还是原来的树,但通过高科技手段把人物的故事情节和那些美景搬上荧屏,那景就不是那些景了,它不仅反映了剧中的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及民俗民风,而且还对表现剧中的人物身份、地位、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生池”的不远处就是景区最著名的“三妹沉思”景点。远远看去,那块山石很像一个包着壮族头巾的窈窕淑女在低头沉思。传说左江河畔有户刘姓人家,生有两男一女,女儿排行老三,叫刘三妹。刘三妹天生丽质又聪明伶俐,有出口成歌的本领。18岁那年,在三月三对歌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位才貌双全的青年男歌手,叫三哥。经过几个回合的对歌,两人情投意合,互送定情物。刘三妹送给三哥一个绣球,意思是把我的心交给你;三哥送给刘三妹一把雨伞,意思是我要为你遮风挡雨。刘三妹的家人知道此事后,死活不答应这门婚事,主要是嫌弃三哥出身贫寒,怕刘三妹嫁过去受苦。一天晚上,刘三妹正和三哥坐在“三生池”的石头上互诉衷肠。忽然,刘三妹的父亲带来几个壮汉把三哥抓走了。刘三妹伤心欲绝,苦思冥想一夜后,第二天对父亲说:
  “我今生非三哥不嫁,如果你们再不放三哥,我就上吊自杀。”最后,刘三妹的父亲只能放了三哥,让刘三妹和三哥喜结良缘。听完这动人的故事,我深受感动,这也许就是不求今生、只求来世的爱情吧!
  离开《花千骨》的取景地,走进石景林的迷宫。迷宫由罗汉洞、仙人洞、长寿洞等大大小小的岩洞组成。岩洞上面覆盖着密密麻麻的树藤,阳光几乎折射不到洞内,因此迷宫里显得有些阴森。岩洞曲径通幽、四通八达,犹如羊肠小道。石洞高矮不一,高的多达几米,人可以站立直行,矮的必须弯下腰才能通过;石缝间宽窄也不一,宽处可几个人并肩而行,窄处只能容一人侧身挤过。进宫容易出宫难,走出迷宫时,稍不注意,又会转回原地。经常有人转来转去,转不出这个迷宫。
  登上景区的观景亭,只见石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或连绵成丛,或孤峰挺立;清澈柔软的水紧紧地围绕着坚硬挺拔的石山,水中有山,山中有水,山山水水交相辉映。还有那绿油油的树木和香气四溢的花草,给这幅山水画增添了不少色彩。正如郭熙云: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珞也。
其他文献
满江红·那桐  盛名远扬,那桐镇,系农具节。追溯源,骆民先祖,展雄才略。石骨蚌类精打造,“那”田驯稻成先例。四月八,经典传统节,好热烈。  祭仪式,庙三届。观景点,塞海惬。水涛惊滩畔,鹭飞鱼跃。牵动八方宾客至,经商唱戏同欢乐。归去来,谈盛况年年,喜相悦。  悠久渊源追溯  声名在外的“四月八”农具节源远流长。  相传,勤劳淳朴的古骆越人每年耕种前后都要进行“石铲祭祀”和“拜秧节”活动,祈祷神灵保佑
期刊
每次回乡下老家经过小时候打勒尺的晒场,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当年游戏的欢乐场面。一个个满头大汗的小脑袋,黑黝黝的光膀子,天真无邪的可爱笑脸,再一次在我的眼前晃动,我的思绪便飞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乡下老家有两个可以打勒尺的地方,一个是旧时养猪场边上的晒场,另一个是我家门前的一块空地。老家的房子是古老的砖瓦结构,是祖辈们用勤劳和坚强意志筑起的刚柔并济的石头砖瓦房。历尽沧桑的石头和火砖相互依偎
期刊
如果我们再想回去  只能在夜里  那是一条黑暗寒冷的路  有如我们的前程  我们从外面风尘仆仆归来  只为见见我们的母亲  当车子碾碎一路的蛙声  卷起的微尘淹没在黑色里  我们望向车窗外的远山  乌黑,暗淡  寂寥,无光  我们会把远山的暗影  认作我们的远亲  有些亲人过早地离去  就像灯熄灭在夜里  无人察觉  我们回去  只因我们深知  那广阔无垠的夜里  始终有一盏灯为我们留着  始终有
期刊
刚刚进入农历五月,上思县明江市场己有一排排的凉粽摆卖。走近摊点,摊主就热情地招呼买“握”(壮话:凉粽):“我这凉粽是用凤凰山茶油树的木灰做的。”“我家在十万大山里,用了很多种中药的树木灰做的。”摊主们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家凉粽的特别之处以吸引食客。  看到这情景,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家乡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前,村子里的大人都忙着上山砍杂树,连枝带叶就在山上的空地里烧木灰,也有在村子旁边砍苦楝树、
期刊
5月1日,雨过天晴,阳光明媚。借着五一国际劳动节休假的时间,我们从象州县中平镇政府驻地往东,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驱车6公里,穿过一片片绿油油的蔗地、果园,来到满目青翠的金秀大瑶山脚下,一个12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依山傍水,民居错落于绿树翠竹之间。从外观看,这个小山村与周边许许多多的小山村并无异处,但这里的居民却在民族团结精神的鼓舞下,以其博大的胸怀,数十年如一日,情同手足,亲如一家,奏响民族团结之
期刊
等待晚霞  你有多久没有抬头望天  你辜负了多少白云的美意  在南丹县莲花山  霞光铺满天边的六月  风轻轻地吹拂  我好想把这份惬意送给你  送给大海中打渔的你  送给草原上放牧的你  送给边境线巡逻的你  送给烈日下送快递的你  送给高速路上跑车的你  送给地下挖煤拉矿的你  送给所有为生存奔命的同类  多美的晚霞多轻盈的风呀  我们一直错过  这么美好的事物  我的痛苦,我的悲欢  我的忧虑
期刊
六十八年难忘怀,党把中国纪元开;  毛主席来开国运,中国人民站起来。  奋斗一代又一代,邓伯设计巧安排;  改革开放天地变,党领人民富起来。  党领人民朝前迈,习总不愧统帅才;  深化改革抓反腐,偉大祖国强起来。  六十八年风雨路,黨领人民谋幸福;  人均寿命多一倍,国家兴旺民富足。  五十六朵好鲜花,组成一个大中华;  各族人民团结紧,建好祖国当好家。  鱼爱江河鸟爱林,我们爱党像眼睛;  爱国
期刊
遇见崇左,她的美,她的媚,她的婀娜灵秀,有谁不想拥有?她是大自然的杰作,天生地就,可遇不可求。既然遇见,既然开始,便是生命中注定的缘。其实在欣赏崇左文化底蕴的同时,用我平凡的心,去触摸她的千古风韵,读懂她真实的可贵,便也安心了这场相遇。各种擦肩都是生命中的体验和经历,众里寻她千百度,跨山越海地赶来,崇左成了我生命中的必然。  遇见崇左,才体会世外桃源。左江流域的美,即使用文字细细地抒情,也像刘三姐
期刊
旧时光  母亲一只手捏着鸡蛋  一只手搭成凉蓬  从五月阳光里,寻找  五禽生生不息的遗传基因  这些个椭圆、还带着体温的  鸡蛋,被反复拿起,又放下  时不时朝篱笆墙外瞅瞅,母亲的  举止  有点像,电影镜头中的阿庆嫂  “再等几天吧。”  母亲自言自语,不甘心  黯淡下去的心情,快要灭了  呼啦,又站直  许多个日子过去了  葡萄架、空椅子、籬笆墙,以及  一望无垠的蓝天  小鸡、啄壳、吃虫、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山脚下离驿站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个聪明漂亮的苗家姑娘,名叫彩慧。驿站旁边有一个很小的集市,附近各个山寨的人都去那里交易,彩慧姑娘因此学会说很多种民族语言。  有一天早上彩慧姑娘上山砍柴,看见一只美丽的山鸡,于是慢慢靠近想抓住它。那山鸡非常机敏,一时飞到树枝上,一下又躲进草丛中,越跑越远,最后飞过一条小溪消失在灌木丛里。彩慧姑娘找不到山鸡,只好原路返回,却发现自己走进了森林的深处,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