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政治教研组2009年承担了泉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乡土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但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和策略开发乡土资源,并且试图创新乡土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呈现方式。为此,我组曾老师开设了一节具有特色的阅报课,把乡土媒体资源这种新颖的课程资源融入政治课堂中,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课堂实效。
一、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曾老师开设的课题为哲学与生活模块中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前,曾老师利用学校为每个班级订阅的《晋江经济报》,搜集了50份最新的报纸,并对报刊的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阅读,同时结合开课的内容进行备课,且布置给学生相应的预习工作。
2.课堂教学
曾老师让学生分成6个小组,学生人手一张《晋江经济报》。以《晋江经济报》头版“晋江人工湖、生态公园”公开征名作为综合探究的背景材料导入新课,要求学生阅读该则新闻并思考材料是如何体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曾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后,请学生回答,然后对所教授的内容知识(哲学上联系的概念,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等)逐一进行讲解。
在这之后,曾老师再次给予学生阅报的时间,让他们对整份报纸自己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并通过时事,联系到所学的知识,小组交流讨论后再次集中小组意见,看哪个组说得比较好,同时曾老师给予适时点评。最后,曾老师把全班的目光锁定在《内坑高铁站前广场拆迁敲下第一锤》这则新闻上。之前也有小组的同学提到这则新闻蕴含的哲学道理,可惜的是略涉而过。曾老师引导学生挖掘材料;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及多样性等方面理解分析,特别强调晋江人能够在尊重客观联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3.课后反馈
课后,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学生普遍反映这是他们第一次上这种新颖的课,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他们掌握深奥的哲学道理。同时,他们认为《晋江经济报》引入课堂教学,使他们备感亲切,贴近了他们的生活实际,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当然,他们给该节课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阅读量大,课堂环节较多,时间比较紧张,还有很多知识点理解不到位,希望能用两节课的时间来传授知识。
二、乡土媒体融入政治课教学的思考
1.资源就在身边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学校要从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长期以来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着结构单一化的倾向,把教科书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加以固化,而对于开发乡土类资源,如: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风民俗资源、政治经济资源等重视不够。如果这种局面不发生根本性地改变,就会造成乡土资源的巨大浪费,进而导致政治教学与社会现实脱节,势必影响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晋江经济报》是一份综合性报刊媒体,里面介绍的新闻以晋江本土地域为主,贴近晋江百姓的生活。《晋江经济报》在晋江许多家庭中都有订阅,我校也为每个班级订阅了该报,学生很容易接触到它。我们认为,《晋江经济报》丰富了我们身边宝贵的课程资源,善于开发和利用它,并发挥它在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的作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开发、挖掘和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服务政治课教学。
2.乡土媒体资源的呈现方式可以多样化
事实上,乡土媒体不但有报纸,还有网站、电视台和期刊杂志等形式。例如晋江新闻网、晋江电视台、《晋江商人》杂志,这些媒体也蕴含了许多富有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我们政治组把这些乡土媒体简称为“一网、一报、一台、一刊”4个一。曾老师的课堂是通过学生阅报的形式,把报刊融入课堂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我组的另一位教师还让学生到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学生人手一台联网的电脑,登录晋江新闻网,浏览阅读晋江新闻,或搜集信息,或提取信息,或整合信息。网络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传递多感官的信息,有利于知识更加生动化和形象化。当然,网站的信息量大,学生在信息的大海里尤其对网络信息要求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登录晋江电视台的网站,直接观看电视台的相关视频资源,或者教师下载电视台视频资源通过教室投影播放给学生观看。我组还以《晋江商人》杂志为载体,开发和开设校本课程《爱拼才会赢—晋江成功企业家的经营之道》。许多学生选修这门课后,学到了一些企业经营的知识,并表示喜欢这门课程。
3.乡土媒体资源融入政治课教学的作用
(1)借助乡土媒体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教学的真实性
乡土媒体资源中蕴含许多丰富的乡土实例。这些乡土实例是本乡土所发生的事实,具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独到优点。它们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乡土性和生活性,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曾老师在教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时,就是通过《晋江经济报》中那个图文并茂的实例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立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吊起学生上课的“胃口”。
(2)借助乡土媒体资源,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教学的时效性
乡土媒体资源除了具有乡土特色之外,它还具有媒体的特性,即传播速度快,时效性也较强。高中政治教材尽管随着形势的发展,每年都进行一些适当的修改,但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迅猛发展,仍出现教材的一些内容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通过乡土媒体,展示新闻材料,可以优化教材内容,使课本知识与时事知识融为一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填补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缺陷。再者,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新信息新材料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然,乡土媒体呈现出的新闻材料有时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内容有选择性地筛选,力求典型。
(3)借助乡土媒体资源,丰富学生情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在政治课教学中,借助乡土媒体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具有乡土情结的课程资源,有意识地将报刊阅读(网络阅读)与乡土教育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真、善、美,他们就有了选择有意义内容的可能性,就有了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催化剂,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由此迸发出来。曾老师的这节课,最后通过介绍晋江高铁站的例子,联系晋江近些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讴歌了晋江人爱拼才会赢的伟大精神,也激发了学生作为晋江人的骄傲情怀。高中政治新课程不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更加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以此衡量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乡土媒体融入政治课堂教学可以增强情感实效,从而整体上提升政治课教学的质量。
4.乡土媒体资源融入政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以学生为本”,防止“以资源或媒体为本”通过乡土媒体呈现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新方式。乡土媒体资源融入政治课教学,实际上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性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开发和利用中,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防止过度利用或滥用乡土媒体,警惕学生的地位被媒体所异化,变成了“以媒体为本”或“以资源为本”,这就得不偿失。因此,乡土媒体的运用需要恰到好处。
(2)谨防乡土媒体的“垃圾信息”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乡土媒体资源融入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媒体技术及其所承载的信息是一把双刃剑。不管是报刊还是网络,“黄赌毒”等垃圾信息或者广告信息大量的存在。对于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一旦滑入其中就不能自拔,深陷其中,不但会抑制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甚至走向犯罪。例如,曾老师所教授的这节课中,《晋江经济报》里面就有一些涉及“性”的不良广告信息,这对于教学中的利用不啻是一种威胁,更是对学生观念的一种误导。这就需要教师正面的引导或者经过信息的选择后再给学生。
(3)适当延伸“乡土”范围,处理好“大乡土”和“小乡土”的关系
乡土媒体资源具有地域的特色,也正因为这种地域的特色能更加融合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立足乡土、探究乡土和服务乡土的乡土情怀。但是,乡土的范围有多大?或者多大的乡土范围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认为,一个镇、一个县的区域都可以说是一种“小乡土”,而一个地级市、一个省可以说是一种“大乡土”。我们不能只顾开发和利用“小乡土”资源,而忽视了“大乡土”资源,否则不利于学生开拓知识视野,因此像《泉州晚报》《福建日报》等乡土媒体也可以融入课堂的教学中。
一、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曾老师开设的课题为哲学与生活模块中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前,曾老师利用学校为每个班级订阅的《晋江经济报》,搜集了50份最新的报纸,并对报刊的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阅读,同时结合开课的内容进行备课,且布置给学生相应的预习工作。
2.课堂教学
曾老师让学生分成6个小组,学生人手一张《晋江经济报》。以《晋江经济报》头版“晋江人工湖、生态公园”公开征名作为综合探究的背景材料导入新课,要求学生阅读该则新闻并思考材料是如何体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曾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后,请学生回答,然后对所教授的内容知识(哲学上联系的概念,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等)逐一进行讲解。
在这之后,曾老师再次给予学生阅报的时间,让他们对整份报纸自己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并通过时事,联系到所学的知识,小组交流讨论后再次集中小组意见,看哪个组说得比较好,同时曾老师给予适时点评。最后,曾老师把全班的目光锁定在《内坑高铁站前广场拆迁敲下第一锤》这则新闻上。之前也有小组的同学提到这则新闻蕴含的哲学道理,可惜的是略涉而过。曾老师引导学生挖掘材料;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及多样性等方面理解分析,特别强调晋江人能够在尊重客观联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3.课后反馈
课后,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学生普遍反映这是他们第一次上这种新颖的课,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他们掌握深奥的哲学道理。同时,他们认为《晋江经济报》引入课堂教学,使他们备感亲切,贴近了他们的生活实际,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当然,他们给该节课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阅读量大,课堂环节较多,时间比较紧张,还有很多知识点理解不到位,希望能用两节课的时间来传授知识。
二、乡土媒体融入政治课教学的思考
1.资源就在身边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学校要从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长期以来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着结构单一化的倾向,把教科书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加以固化,而对于开发乡土类资源,如: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风民俗资源、政治经济资源等重视不够。如果这种局面不发生根本性地改变,就会造成乡土资源的巨大浪费,进而导致政治教学与社会现实脱节,势必影响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晋江经济报》是一份综合性报刊媒体,里面介绍的新闻以晋江本土地域为主,贴近晋江百姓的生活。《晋江经济报》在晋江许多家庭中都有订阅,我校也为每个班级订阅了该报,学生很容易接触到它。我们认为,《晋江经济报》丰富了我们身边宝贵的课程资源,善于开发和利用它,并发挥它在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的作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开发、挖掘和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服务政治课教学。
2.乡土媒体资源的呈现方式可以多样化
事实上,乡土媒体不但有报纸,还有网站、电视台和期刊杂志等形式。例如晋江新闻网、晋江电视台、《晋江商人》杂志,这些媒体也蕴含了许多富有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我们政治组把这些乡土媒体简称为“一网、一报、一台、一刊”4个一。曾老师的课堂是通过学生阅报的形式,把报刊融入课堂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我组的另一位教师还让学生到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学生人手一台联网的电脑,登录晋江新闻网,浏览阅读晋江新闻,或搜集信息,或提取信息,或整合信息。网络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传递多感官的信息,有利于知识更加生动化和形象化。当然,网站的信息量大,学生在信息的大海里尤其对网络信息要求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登录晋江电视台的网站,直接观看电视台的相关视频资源,或者教师下载电视台视频资源通过教室投影播放给学生观看。我组还以《晋江商人》杂志为载体,开发和开设校本课程《爱拼才会赢—晋江成功企业家的经营之道》。许多学生选修这门课后,学到了一些企业经营的知识,并表示喜欢这门课程。
3.乡土媒体资源融入政治课教学的作用
(1)借助乡土媒体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教学的真实性
乡土媒体资源中蕴含许多丰富的乡土实例。这些乡土实例是本乡土所发生的事实,具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独到优点。它们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乡土性和生活性,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曾老师在教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时,就是通过《晋江经济报》中那个图文并茂的实例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立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吊起学生上课的“胃口”。
(2)借助乡土媒体资源,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教学的时效性
乡土媒体资源除了具有乡土特色之外,它还具有媒体的特性,即传播速度快,时效性也较强。高中政治教材尽管随着形势的发展,每年都进行一些适当的修改,但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迅猛发展,仍出现教材的一些内容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通过乡土媒体,展示新闻材料,可以优化教材内容,使课本知识与时事知识融为一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填补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缺陷。再者,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新信息新材料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然,乡土媒体呈现出的新闻材料有时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内容有选择性地筛选,力求典型。
(3)借助乡土媒体资源,丰富学生情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在政治课教学中,借助乡土媒体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具有乡土情结的课程资源,有意识地将报刊阅读(网络阅读)与乡土教育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真、善、美,他们就有了选择有意义内容的可能性,就有了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催化剂,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由此迸发出来。曾老师的这节课,最后通过介绍晋江高铁站的例子,联系晋江近些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讴歌了晋江人爱拼才会赢的伟大精神,也激发了学生作为晋江人的骄傲情怀。高中政治新课程不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更加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以此衡量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乡土媒体融入政治课堂教学可以增强情感实效,从而整体上提升政治课教学的质量。
4.乡土媒体资源融入政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以学生为本”,防止“以资源或媒体为本”通过乡土媒体呈现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新方式。乡土媒体资源融入政治课教学,实际上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性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开发和利用中,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防止过度利用或滥用乡土媒体,警惕学生的地位被媒体所异化,变成了“以媒体为本”或“以资源为本”,这就得不偿失。因此,乡土媒体的运用需要恰到好处。
(2)谨防乡土媒体的“垃圾信息”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乡土媒体资源融入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媒体技术及其所承载的信息是一把双刃剑。不管是报刊还是网络,“黄赌毒”等垃圾信息或者广告信息大量的存在。对于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一旦滑入其中就不能自拔,深陷其中,不但会抑制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甚至走向犯罪。例如,曾老师所教授的这节课中,《晋江经济报》里面就有一些涉及“性”的不良广告信息,这对于教学中的利用不啻是一种威胁,更是对学生观念的一种误导。这就需要教师正面的引导或者经过信息的选择后再给学生。
(3)适当延伸“乡土”范围,处理好“大乡土”和“小乡土”的关系
乡土媒体资源具有地域的特色,也正因为这种地域的特色能更加融合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立足乡土、探究乡土和服务乡土的乡土情怀。但是,乡土的范围有多大?或者多大的乡土范围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认为,一个镇、一个县的区域都可以说是一种“小乡土”,而一个地级市、一个省可以说是一种“大乡土”。我们不能只顾开发和利用“小乡土”资源,而忽视了“大乡土”资源,否则不利于学生开拓知识视野,因此像《泉州晚报》《福建日报》等乡土媒体也可以融入课堂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