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如果你在徐家汇太平洋百货开门时走进商场,迎面就能看见的一位带着两排职员毕恭毕敬地站着的经理,看到有顾客进采就鞠躬说“欢迎光临”。这个人就是有“百货狂人”之称的王德明。
因为太平洋百货曾发生过一场高层震荡,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当时你若在网上打出“王德明”三字,就有上百条信息向你拥来,以后百货狂人又消声匿迹。如今这位在上海消失了快两年的传奇人物又现身上海滩。事隔两年,王德明如今的身份是人民百货(连锁)有限公司总裁。
与上海一起辉煌
自90年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百货零售业的“一级战区”。2001年,上海市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商场共200家。王德明于1993年来到上海。1993年12月19日,太平洋百货第一家店在徐家汇开业。1994年,该店全年营业额为1.8亿元人民币,到2001年已经高达10.87亿,加上当地的淮海店、站前店,营业额高达20.15亿元。8年成长了10倍还多。
在上海众多外资百货店中,著名的日本八佰伴1993年与太平洋百货在上海同时设立,不到3年日本八佰伴破产,日本伊诗丹百货目前仍在亏损中.香港恒隆广场大手笔投资5亿美元,收入却不到支出的10%,香港迪生、连卡佛百货走高价位之路,人气稀少,同样来自台湾的中兴百货也因营运失利而失去控制权。
在商战如此残酷的上海,太平洋百货却奇迹般地取得了成功,这其中,王德明功不可没。这位百货狂人这样解说太平洋的成功:“明确的定位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太平洋的定位在于流行,要求有当年当季最流行的款式、颜色、设计。说起上海的年轻女性,王德明不乏感激之意,他坦言,在她们身上赚了不少钱。与此同时,开店最重要的是人才。我有一个由100多人组成的开店团队,这些人都有10年以上的百货经营经验。我还有一个100多人的设计团队,这个团队在台北设计的太平洋百货卖场是很有名的。”在百太之争中,太平洋向经销商开出条件——凡是参加百盛促销活动的供货商,必须从太平洋撤柜。看在太平洋拥有三家分店的份上,很多经销商只能屈从。王德明的性格是毫不留情。他常常凭借强势逼生意上的伙伴就范。
上海太平洋百货三家店铺2001年的销售收入相加,已超越了第一百货、华联商厦等上海名店,跃居百货业第一名。台湾太平洋百货现已进驻大陆七个城市开设卖场,商场面积从当初的不及二万平方米拓展为三十三万平方米,经营业绩也从最初的一点八亿元人民币一路攀升至目前的三十九亿元人民币,成为大陆最大的中外合资商业集团。王德明的成功也见证了上海千年的改革开放,在台湾也已经成为一个祖国大陆商界成功的典范。
时势造英雄,当然英雄也造时势。
分手“太平洋”打造“大洋”
就在这样辉煌的顶端,2002年5月13日,上海太平洋百货原总经理兼执行董事王德明带着数名属下,从自己执掌近10年之久的上海太平洋悄然离去。据称,王离去时情绪激愤“以后就是做乞丐也不会回来打工。” 5月18日,台北太平洋百货SOGO店协理江庆能被火速遣往上海。5月19日,上海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董事会正式决定,免去王德明在上海太平洋百货的执行董事及总经理职务。
王德明不仅拥有全太平洋集团最高的薪水,而且成为集团最高权力机构的执行董事。但为何他突然要“反叛”呢,据了解,太平洋建设在台经营不善,这是一个重要导火线。是时太平洋中国控股公司股权已部分卖给了太崇和美国卡莱尔集团。由此,自认“功高盖主”的王德明便觉得非常难以接受,自己经营的太平洋百货拱手让人,自己又没有获得任何股份,遂起了“跳槽”之心。
据介绍,王德明一直是局外人。他不仅没有集团股份,在上海的企业中也同样没有股份。一位接近王德明的人士说,王德明和章氏父子之间的摩擦已有一段时间了,以王德明刚烈的性格,熬到现在已很不容易。
王德明的突然辞职使太平洋措手不及。在王德明离开太平洋百货的同时,太平洋百货上海的十几位台籍中层管理人员也不辞而别。据了解,这批中层既没有宣布辞职,公司也没有宣布解聘,如同突然“失踪”一样。
因“抗命”而与台湾太平洋百货“分手”的王德明,并没有沉寂。王德明本人已经表示,他不是投奔大连万达,而是与大连万达合作创建大洋百货。因为做足球俱乐部而出名的大连万达是一个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就在大连万达全力进行商业地产开发的同时,由于王德明的出现,王健林意识到了一个新的商业机会在向大连万达招手。就是在这两年的相互洽谈、接触中,大连万达逐渐体会到了王德明及其团队对于百货业运营和控制的深厚功力。这也促使大连万达将经营百货业视作本公司除了地产开发外的另一支产业。
“应该说王德明是亚洲百货业的奇才。”王健林用欣赏的语气说道。能被这位军人出身,有大将风范的老总称赞是不容易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商业物业的成与败,真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从太平洋百货跳槽到大洋百货的台籍高层由20余人增至100余人他们都称跳槽的主要原因是受了王德明工作精神的感染,都愿意跟他出来开创自己的事业,而跟他共过事的人,都会受到他的这种影响。王德明离开太平洋百货两周后,开了一个供货商大会,与会者包括许多知名的国际品牌。供货商们表示,王德明到哪里开店,他们就把货送到哪里去卖。显然,王德明三个宇已经成了百货业内的金字招牌。
2002年5月,由大连万达集团和内地金融企业出资,创立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为了继续自己的百货梦,2002年7月,王德明与大连万达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大洋百货是由万达集团控股的大型百货连锁企业,其中大连万达持股达到了40%的比例,王德明出任总裁,以王德明为首的一干管理团队持有20%的股份。
王德明对自己一手操办出来的太平洋百货情有独钟,所以在给现在这家新的百货公司起名的时候,保留了一个“洋”字,前面是大连万达的“大”字,两个字合在一起便又有一层“大过太平洋百货”的意思在里面。王德明自己也表示,3年之内一定要把太平洋百货甩到后面。王健林与王德明约定,今后的5到10年之内大连万达不会向大洋百货要利润,从而使大洋百货可以利用自身的现金流去进行市场扩张以及作为管理的成本,实现10年在国内做出50个大洋百货店的目标,使大洋百货逐渐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百货业的领军人物。
百货狂人狂在哪里
祖籍南京的大洋百货集团总裁王德明,1948年出生于台湾,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数学系,1972年进入台湾最大的广告公司联广,负责广告营销长达15年。1987年加入太平洋集团。前5年在该集团的百货公司担任企划工作;1992年到大陆,1993年开始拓展成都及上海百货店。
有着鲜明个性的王德明总是带着几分自负和霸气,活跃的肢体动作配合着丰富的语言,嗓门特大,人还没进门,声音已到屋内,嗓音浑厚,一口普通话相当标准。
他体力非常好,精力过人。他锻炼身体的方式是工作,他的兴趣也是工作。上海太平洋员工上下班刚实行刷卡时,管理有些混乱。王德明上下班每天站在刷卡的地方,这一站就是3个月,直到员工适应了这个制度。 不久前,王德明在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开过一个会,说来让人不信,一个会的时间长达17个小时,他在会上一个人一口气讲了17个小时,一个晚上没有睡觉。会议结束后,有些本地员工体力不支,被送去医院打吊针。
大洋进新街口最大的对手将是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是中国百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97年开始,中国百货业进入全面萎缩阶段,百货业的主导地位被动摇。近年连锁超市等新兴业态的崛起,更使百货业感到压力。出人意料,王德明根本没把国际零售巨头放在眼里。他嘲笑说:“有人听到沃尔玛、麦德龙就吓破了胆,其实,现在外资零售巨头全军覆没,没有一家赢。”“外资零售在中国非常困难,日本的八佰伴在上海输得卖楼,麦德龙在上海还在赔,荷兰第一量贩店5年赔了4.6亿元,沃尔玛进来也输惨了,输到很少有公司敢做它的股东,沃尔玛可以一分钱不赚撑20年,中方的股东只有准备自杀了,”王德明认为,外资输就输在不了解中国国情,一般外资零售进来都要坚持在境外的经验,卖场多大、租金占营业额的比例、外籍管理人员待遇、商品定位等仍以境外标准为据,“这太不会算账了,你最终的标价是人民币啊。”
王德明是这样介绍自已的 王德明没有星期六、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王德明团队每天早晨8:20上班,晚上最早9时下班。上海滩都知道,王德明一根牙签送不进,一顿饭请不到。做零售的,廉政最重要,从厂家那里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我会一直在商场食堂吃饭的。“我是O型血天蝎座的人,这种人百折不挠,事业心强,不怕困难,是个工作狂人,他不下班,认为别人也不需要下班,他不累,认为别人也不累。他年纪最大,干劲最足,冲在前面。开会是他讲得最多,事情是他想得最多。他可以带头干,所以有权力说别人。”
“我有6个字的座右铭,廉政、勤政、绩效。作为企业家,要做到廉政、勤政不够,还要会赚钱。如果会赚钱,但会贪污也不行。”他说 ”我无儿无女,事业就是我的孩子,所以,象我这样的人,全世界的老板都喜欢。”
第三次创业
按照王德明的设想,3-5年内,大洋百货将发展为中国最大的一个连锁百货企业,开始了雄心勃勃的“3年建30家店”计划。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大洋百货迅速开出了南昌、福州、苏州、泉州、无锡和南京等6家分店。但当王德明正在做着“大洋梦”之际,控股方大连万达以专攻地产为由突然从大洋百货撤股。牛气冲天的王德明最终还是拗不过资本的力量。王德明的第二次百货梦破灭。王德明离开了大洋百货。
2003年10月,大连万达集团从其投资的大洋百货撤资后,王德明及其管理团队一直在北京“游荡”。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王德明与成商集团董事长曾永江相识。曾永江与王德明经过几次协商,达成相关协议,王德明及其管理团队集体移师成都。而曾之所以这个时候看重王德明及其管理团队,是因为其刚刚收购的成商集团的经营业绩差强人意。2003年8月,迪康控股出手3亿多元人民币正式拥有成商集团65.38%股权。曾永江希望王德明等管理团队的加入,能给处于低迷状态下的成商集团百货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在2003年最后一个下午的4时,成都人民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召开完董事会后,旋即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令业界震惊的是,自2003年10月后,一直避开媒体的“中国百货奇才”王德明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宣布与成商集团共同发展百货业。命运多舛的王德明如今终于成了自己的老板。不久前,王德明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一家投资公司——上海王德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注册地为上海嘉定,主要从事商业投资及商业投资顾问等业务,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德明。王德明以这间公司与成商集团共同成立“人民百货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金为1亿元人民币,前者占25%,后者占75%。
这几年,对王德明来说,有人说他就像上演了“裸奔——皇帝的新装——当家作主人”的人生经历。而此次,王德明有了25%的股份。对于这25%,成商集团总经理唐瑞富是这样解释的,“人民百货(连锁)有限公司25%的资产和盈利可以由王德明分享。但如果公司亏损了,王德明也要背25%的债务。因此,王德明此次被拴在成都了。”
今年1月4日百货狂人王德明正式走马上任成都人民百货,这位人民百货的新总裁,上午11时30分乘机抵达成都后,就直奔成都人民商场,马不停蹄地忙到了晚上10时。这是他在百货领域打拼了20余年后,第一次打理自己的生意。对当老板的感觉,王德明感慨:“踏实,”
出资2500万元和成商集团成立人民百货之后,王德明以成都人民商场为基地做起“蓝领百货”。王德明表示,全国工薪阶层人口比例占整个人口总数的90%以上,上海第六百货、北京王府井等,就是蓝领百货成功的先例。“我们将坚持这种错位经营。”“太平洋等店昂贵商品的价格下限3000元,将是我们的上限。”
自经历了太平洋百货跳槽事件和万达撤资大洋百货事件之后,王深切感到没有股权,就“永远是一个打工者”,没有话语权。几经“变故”,王德明意识到,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耗费在频繁的跳槽当中了。“现在自己成老板了,我要在成商集团干到退休,据称,王还与成商集团签订了书面协议,承诺“终身在成商集团做,血战到底”。
因为太平洋百货曾发生过一场高层震荡,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当时你若在网上打出“王德明”三字,就有上百条信息向你拥来,以后百货狂人又消声匿迹。如今这位在上海消失了快两年的传奇人物又现身上海滩。事隔两年,王德明如今的身份是人民百货(连锁)有限公司总裁。
与上海一起辉煌
自90年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百货零售业的“一级战区”。2001年,上海市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商场共200家。王德明于1993年来到上海。1993年12月19日,太平洋百货第一家店在徐家汇开业。1994年,该店全年营业额为1.8亿元人民币,到2001年已经高达10.87亿,加上当地的淮海店、站前店,营业额高达20.15亿元。8年成长了10倍还多。
在上海众多外资百货店中,著名的日本八佰伴1993年与太平洋百货在上海同时设立,不到3年日本八佰伴破产,日本伊诗丹百货目前仍在亏损中.香港恒隆广场大手笔投资5亿美元,收入却不到支出的10%,香港迪生、连卡佛百货走高价位之路,人气稀少,同样来自台湾的中兴百货也因营运失利而失去控制权。
在商战如此残酷的上海,太平洋百货却奇迹般地取得了成功,这其中,王德明功不可没。这位百货狂人这样解说太平洋的成功:“明确的定位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太平洋的定位在于流行,要求有当年当季最流行的款式、颜色、设计。说起上海的年轻女性,王德明不乏感激之意,他坦言,在她们身上赚了不少钱。与此同时,开店最重要的是人才。我有一个由100多人组成的开店团队,这些人都有10年以上的百货经营经验。我还有一个100多人的设计团队,这个团队在台北设计的太平洋百货卖场是很有名的。”在百太之争中,太平洋向经销商开出条件——凡是参加百盛促销活动的供货商,必须从太平洋撤柜。看在太平洋拥有三家分店的份上,很多经销商只能屈从。王德明的性格是毫不留情。他常常凭借强势逼生意上的伙伴就范。
上海太平洋百货三家店铺2001年的销售收入相加,已超越了第一百货、华联商厦等上海名店,跃居百货业第一名。台湾太平洋百货现已进驻大陆七个城市开设卖场,商场面积从当初的不及二万平方米拓展为三十三万平方米,经营业绩也从最初的一点八亿元人民币一路攀升至目前的三十九亿元人民币,成为大陆最大的中外合资商业集团。王德明的成功也见证了上海千年的改革开放,在台湾也已经成为一个祖国大陆商界成功的典范。
时势造英雄,当然英雄也造时势。
分手“太平洋”打造“大洋”
就在这样辉煌的顶端,2002年5月13日,上海太平洋百货原总经理兼执行董事王德明带着数名属下,从自己执掌近10年之久的上海太平洋悄然离去。据称,王离去时情绪激愤“以后就是做乞丐也不会回来打工。” 5月18日,台北太平洋百货SOGO店协理江庆能被火速遣往上海。5月19日,上海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董事会正式决定,免去王德明在上海太平洋百货的执行董事及总经理职务。
王德明不仅拥有全太平洋集团最高的薪水,而且成为集团最高权力机构的执行董事。但为何他突然要“反叛”呢,据了解,太平洋建设在台经营不善,这是一个重要导火线。是时太平洋中国控股公司股权已部分卖给了太崇和美国卡莱尔集团。由此,自认“功高盖主”的王德明便觉得非常难以接受,自己经营的太平洋百货拱手让人,自己又没有获得任何股份,遂起了“跳槽”之心。
据介绍,王德明一直是局外人。他不仅没有集团股份,在上海的企业中也同样没有股份。一位接近王德明的人士说,王德明和章氏父子之间的摩擦已有一段时间了,以王德明刚烈的性格,熬到现在已很不容易。
王德明的突然辞职使太平洋措手不及。在王德明离开太平洋百货的同时,太平洋百货上海的十几位台籍中层管理人员也不辞而别。据了解,这批中层既没有宣布辞职,公司也没有宣布解聘,如同突然“失踪”一样。
因“抗命”而与台湾太平洋百货“分手”的王德明,并没有沉寂。王德明本人已经表示,他不是投奔大连万达,而是与大连万达合作创建大洋百货。因为做足球俱乐部而出名的大连万达是一个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就在大连万达全力进行商业地产开发的同时,由于王德明的出现,王健林意识到了一个新的商业机会在向大连万达招手。就是在这两年的相互洽谈、接触中,大连万达逐渐体会到了王德明及其团队对于百货业运营和控制的深厚功力。这也促使大连万达将经营百货业视作本公司除了地产开发外的另一支产业。
“应该说王德明是亚洲百货业的奇才。”王健林用欣赏的语气说道。能被这位军人出身,有大将风范的老总称赞是不容易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商业物业的成与败,真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从太平洋百货跳槽到大洋百货的台籍高层由20余人增至100余人他们都称跳槽的主要原因是受了王德明工作精神的感染,都愿意跟他出来开创自己的事业,而跟他共过事的人,都会受到他的这种影响。王德明离开太平洋百货两周后,开了一个供货商大会,与会者包括许多知名的国际品牌。供货商们表示,王德明到哪里开店,他们就把货送到哪里去卖。显然,王德明三个宇已经成了百货业内的金字招牌。
2002年5月,由大连万达集团和内地金融企业出资,创立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为了继续自己的百货梦,2002年7月,王德明与大连万达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大洋百货是由万达集团控股的大型百货连锁企业,其中大连万达持股达到了40%的比例,王德明出任总裁,以王德明为首的一干管理团队持有20%的股份。
王德明对自己一手操办出来的太平洋百货情有独钟,所以在给现在这家新的百货公司起名的时候,保留了一个“洋”字,前面是大连万达的“大”字,两个字合在一起便又有一层“大过太平洋百货”的意思在里面。王德明自己也表示,3年之内一定要把太平洋百货甩到后面。王健林与王德明约定,今后的5到10年之内大连万达不会向大洋百货要利润,从而使大洋百货可以利用自身的现金流去进行市场扩张以及作为管理的成本,实现10年在国内做出50个大洋百货店的目标,使大洋百货逐渐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百货业的领军人物。
百货狂人狂在哪里
祖籍南京的大洋百货集团总裁王德明,1948年出生于台湾,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数学系,1972年进入台湾最大的广告公司联广,负责广告营销长达15年。1987年加入太平洋集团。前5年在该集团的百货公司担任企划工作;1992年到大陆,1993年开始拓展成都及上海百货店。
有着鲜明个性的王德明总是带着几分自负和霸气,活跃的肢体动作配合着丰富的语言,嗓门特大,人还没进门,声音已到屋内,嗓音浑厚,一口普通话相当标准。
他体力非常好,精力过人。他锻炼身体的方式是工作,他的兴趣也是工作。上海太平洋员工上下班刚实行刷卡时,管理有些混乱。王德明上下班每天站在刷卡的地方,这一站就是3个月,直到员工适应了这个制度。 不久前,王德明在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开过一个会,说来让人不信,一个会的时间长达17个小时,他在会上一个人一口气讲了17个小时,一个晚上没有睡觉。会议结束后,有些本地员工体力不支,被送去医院打吊针。
大洋进新街口最大的对手将是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是中国百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97年开始,中国百货业进入全面萎缩阶段,百货业的主导地位被动摇。近年连锁超市等新兴业态的崛起,更使百货业感到压力。出人意料,王德明根本没把国际零售巨头放在眼里。他嘲笑说:“有人听到沃尔玛、麦德龙就吓破了胆,其实,现在外资零售巨头全军覆没,没有一家赢。”“外资零售在中国非常困难,日本的八佰伴在上海输得卖楼,麦德龙在上海还在赔,荷兰第一量贩店5年赔了4.6亿元,沃尔玛进来也输惨了,输到很少有公司敢做它的股东,沃尔玛可以一分钱不赚撑20年,中方的股东只有准备自杀了,”王德明认为,外资输就输在不了解中国国情,一般外资零售进来都要坚持在境外的经验,卖场多大、租金占营业额的比例、外籍管理人员待遇、商品定位等仍以境外标准为据,“这太不会算账了,你最终的标价是人民币啊。”
王德明是这样介绍自已的 王德明没有星期六、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王德明团队每天早晨8:20上班,晚上最早9时下班。上海滩都知道,王德明一根牙签送不进,一顿饭请不到。做零售的,廉政最重要,从厂家那里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我会一直在商场食堂吃饭的。“我是O型血天蝎座的人,这种人百折不挠,事业心强,不怕困难,是个工作狂人,他不下班,认为别人也不需要下班,他不累,认为别人也不累。他年纪最大,干劲最足,冲在前面。开会是他讲得最多,事情是他想得最多。他可以带头干,所以有权力说别人。”
“我有6个字的座右铭,廉政、勤政、绩效。作为企业家,要做到廉政、勤政不够,还要会赚钱。如果会赚钱,但会贪污也不行。”他说 ”我无儿无女,事业就是我的孩子,所以,象我这样的人,全世界的老板都喜欢。”
第三次创业
按照王德明的设想,3-5年内,大洋百货将发展为中国最大的一个连锁百货企业,开始了雄心勃勃的“3年建30家店”计划。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大洋百货迅速开出了南昌、福州、苏州、泉州、无锡和南京等6家分店。但当王德明正在做着“大洋梦”之际,控股方大连万达以专攻地产为由突然从大洋百货撤股。牛气冲天的王德明最终还是拗不过资本的力量。王德明的第二次百货梦破灭。王德明离开了大洋百货。
2003年10月,大连万达集团从其投资的大洋百货撤资后,王德明及其管理团队一直在北京“游荡”。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王德明与成商集团董事长曾永江相识。曾永江与王德明经过几次协商,达成相关协议,王德明及其管理团队集体移师成都。而曾之所以这个时候看重王德明及其管理团队,是因为其刚刚收购的成商集团的经营业绩差强人意。2003年8月,迪康控股出手3亿多元人民币正式拥有成商集团65.38%股权。曾永江希望王德明等管理团队的加入,能给处于低迷状态下的成商集团百货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在2003年最后一个下午的4时,成都人民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召开完董事会后,旋即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令业界震惊的是,自2003年10月后,一直避开媒体的“中国百货奇才”王德明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宣布与成商集团共同发展百货业。命运多舛的王德明如今终于成了自己的老板。不久前,王德明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一家投资公司——上海王德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注册地为上海嘉定,主要从事商业投资及商业投资顾问等业务,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德明。王德明以这间公司与成商集团共同成立“人民百货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金为1亿元人民币,前者占25%,后者占75%。
这几年,对王德明来说,有人说他就像上演了“裸奔——皇帝的新装——当家作主人”的人生经历。而此次,王德明有了25%的股份。对于这25%,成商集团总经理唐瑞富是这样解释的,“人民百货(连锁)有限公司25%的资产和盈利可以由王德明分享。但如果公司亏损了,王德明也要背25%的债务。因此,王德明此次被拴在成都了。”
今年1月4日百货狂人王德明正式走马上任成都人民百货,这位人民百货的新总裁,上午11时30分乘机抵达成都后,就直奔成都人民商场,马不停蹄地忙到了晚上10时。这是他在百货领域打拼了20余年后,第一次打理自己的生意。对当老板的感觉,王德明感慨:“踏实,”
出资2500万元和成商集团成立人民百货之后,王德明以成都人民商场为基地做起“蓝领百货”。王德明表示,全国工薪阶层人口比例占整个人口总数的90%以上,上海第六百货、北京王府井等,就是蓝领百货成功的先例。“我们将坚持这种错位经营。”“太平洋等店昂贵商品的价格下限3000元,将是我们的上限。”
自经历了太平洋百货跳槽事件和万达撤资大洋百货事件之后,王深切感到没有股权,就“永远是一个打工者”,没有话语权。几经“变故”,王德明意识到,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耗费在频繁的跳槽当中了。“现在自己成老板了,我要在成商集团干到退休,据称,王还与成商集团签订了书面协议,承诺“终身在成商集团做,血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