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的生活状况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是儿童激发创造力,提高交往能力,完善个性的重要场所,对儿童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是不容忽视的空间。
本文基于场所理论与儿童行为心理理论,按照从现实问题到案例实践分析,再到总结设计方法的写作逻辑,探讨如何营造合理系统的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场所感。
关键词:场所感;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
中图分类号:D432文献标识码: A
1.1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居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是公共空间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之一,儿童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是各级公共配套设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通过调研和分析发现,居住区环境中儿童活动场所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居住文化流失,缺乏归属感,安全感,认同感;活动场地局限,缺乏特色;游玩设施大同小异,缺乏维护等。
1.2研究的意义
建筑现象学提倡任何场所都是有精神的,建筑师应该为人类的未来守护和延续这种精神。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到:“有认同感的客体是有具体的环境特质的,而人与这些特质的关系通常是在小时候培养的。小孩子在绿色、棕色、或者白色的空间长大,在沙、泥土、石头或沼泽中行走,玩耍,在乌云密布或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抓起,抬起重的或轻的东西……因此小孩子便认识了自然,而且培养了决定所有未来经验的知觉基型。”
儿童是人一生中发展智力,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儿童的成长环境应该引起廣泛的关注。在儿童成长过程的众多外在环境中,居住区环境是除了幼儿园、学校以外儿童缓解精神压力,激发创造力,提高交往能力等的综合性的娱乐场所,是儿童健康成长离不开的外在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塑造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中的场所感,利于儿童认知事物,完善人格,增长智力,培养兴趣,促进交往,从而使居住在其中的儿童从小就有 “家”和“邻里”的感觉。
1.3案例实践分析
1.3.1居住区概述:
智慧康城坐落于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街道康禧路社区,总占地面积9.6万㎡,总建筑面积14万㎡,容积率1.50,建筑层数为六层,有地面协议和临停车位1000个左右。
1.3.2儿童活动空间设计:
中心广场:由周围的住宅围合而成, 为住区内不同年龄的儿童及成人服务,在设计中采取了一定的空间划分处理,使得不同人群能够各自独立活动,互不影响,同时相互间联系紧密,交流方便。
水面统领整个空间,使人可达的区域呈圆环状,水面周边的人可以实现视线交流。同时,水面可以满足儿童对水需求,成人可以及时地监管在水边玩耍的儿童。
环形的西南部是幼儿活动区,围墙回合成角落空间,结合高差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区域内设置了组合滑梯、荡秋千等需家长看护的活动设施。幼儿在此活动,既不容易受到外人的干扰,又便于成人的监护管理。
环形的西面,北面,东面,南面四向分布了硬质铺地,台阶式看台,倾斜的草坡和缓和的台阶,通过灌木和水渠与广场外围的环形步行空间分割。这些区域适合5-12岁的儿童活动,鼓励儿童进行跑,跳,爬,骑车,打羽毛球,滑板等活动,相对喧闹,是一个鼓励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相互交流的空间。
中心广场西南侧的宅间绿地与穿过小区的河流结合,形成线状儿童活动空间。该空间沿宅间路分布各类体育器材,沙坑,益智器材,小草地,小硬质广场等。该空间满足儿童的单独玩耍和小团体玩耍的需求,相对较安静。
中心广场活动空间和宅间活动空间通过1.9m层高的架空空间实现视线交流与声音交流,鼓励儿童广泛地扩展自己的朋友圈。架空空间本身也是儿童的活动空间,平时其由于层高过低,有压抑感,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但是,当下雨或下雪的时候,儿童可以将其作为备用空间,进行乒乓球等活动。另外居住区内点状分布在宅前的活动空间满足儿童短时间的活动需要,主要有草地,沙坑,水坑等。
1.3.3场所感营造评价:
优点:
该居住区内的儿童活动空间呈现点、线、面多层次的分布,底层架空空间与宅间小路联系主要与次要活动空间,整体可达性好的同时保障了儿童的安全。活动空间内设施和器材多样,年龄层覆盖全面,空间丰富,为儿童提供了多种可能,多种层次的活动模式,有益于儿童与环境交流,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探索性,满足儿童活动空间与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相协调的需求,是比较系统完整的典型。
缺点:
宅间儿童活动空间中,由于儿童使用体育器械需要成年人的贴身看管,以及场地本身的局限性,缺少对成年人需求的考虑;在无障碍设施上缺乏考虑,特别是中心下沉广场的通用设计欠佳;在细节上,考虑了城市文化,设置了水车,象棋等文化性的小品,种植了榕树、银杏等富有当地特色的树木,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儿童方向感和认同感的形成有积极作用。但是特征还不够明显,缺乏系统完善的文化符号。
1.4总结:场所营造理念衍生的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特性
(1)整体性: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所的规划设计应与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各级公共绿地相结合,合理分布, 使儿童游戏空间与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等相互协调, 满足不同年龄的儿童游戏需求, 从而形成系统的儿童活动场地。
(2)兼顾性:
儿童的自控能力有限,户外活动时需要适当的成年人看护和管理,因此在活动空间设计时应当根据儿童的年龄层次对成年人的需求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成人设施。学龄前儿童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多布置休息性座椅,植物种植以草坪为主,地面铺装以软质材料为主;学龄儿童活动较多的区域,多布置花架、亭、廊等供家长在看护的同时休息与交流。
(3)文化性:
居住区应重视塑造社区文化,通过方向感和认同感的暗示,如住宅建筑形成特征鲜明的边界、院落空间中的大树、石凳,组团入口的门廊,小区内的小品等富有亲切感的人造物,为儿童的邻里交往活动提供积极的心理准备,养成“我们的小区”、“我们的组团”、“我们的广场”及“我们的院子”、“我们的草地”等等归属观念。
(4)多样性与趣味性:
儿童需要生活体验的多样性意味着居住区场所应具有多样的形式、用途和意义。各样的活动、多种的形式和不同的人群形成的具有丰富感官刺激的混合体可以激励儿童同环境交流, 向环境学习。在设计时可运用一些可塑性强、灵活多变的物体, 提供给儿童多种可能的活动模式, 从而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探索性。
(5)舒适性:
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需求,把适于不同年龄儿童特点的活动场地进行分区设计。通过活动空间内设施、绿化等的尺度和色彩的适宜配置, 增加儿童对空间的亲切感,从而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可以通过绿化等对部分开敞面进行围合,将儿童游戏空间与外界进行分隔,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6)可达性:
居住区的儿童游戏空间的位置应靠近住所,多选择儿童出入方便,便于就近使用的位置,随少年儿童年龄不同,距离逐渐增大。
(7)安全性:
设计时既要注意活动场地与周围环境的安全, 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又要注意游戏场地内游戏项目和游戏设施的安全, 避免意外伤害。
(8)生态性:
将人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在满足儿童活动同归自然的精神渴望的同时,使儿童活动贴近自然,了解自然,增加儿童对自然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2]冯琮亮.居住区场所感的营造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
[3]尹晓波.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4]孔敬.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陈传荣.对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几点思考[J]. 四川建筑,2009(10)
[6]杨丽芳.基于行为场所理论的居住区设计分析 [J].艺术与设计,2010(5)
本文基于场所理论与儿童行为心理理论,按照从现实问题到案例实践分析,再到总结设计方法的写作逻辑,探讨如何营造合理系统的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场所感。
关键词:场所感;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
中图分类号:D432文献标识码: A
1.1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居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是公共空间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之一,儿童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是各级公共配套设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通过调研和分析发现,居住区环境中儿童活动场所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居住文化流失,缺乏归属感,安全感,认同感;活动场地局限,缺乏特色;游玩设施大同小异,缺乏维护等。
1.2研究的意义
建筑现象学提倡任何场所都是有精神的,建筑师应该为人类的未来守护和延续这种精神。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到:“有认同感的客体是有具体的环境特质的,而人与这些特质的关系通常是在小时候培养的。小孩子在绿色、棕色、或者白色的空间长大,在沙、泥土、石头或沼泽中行走,玩耍,在乌云密布或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抓起,抬起重的或轻的东西……因此小孩子便认识了自然,而且培养了决定所有未来经验的知觉基型。”
儿童是人一生中发展智力,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儿童的成长环境应该引起廣泛的关注。在儿童成长过程的众多外在环境中,居住区环境是除了幼儿园、学校以外儿童缓解精神压力,激发创造力,提高交往能力等的综合性的娱乐场所,是儿童健康成长离不开的外在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塑造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中的场所感,利于儿童认知事物,完善人格,增长智力,培养兴趣,促进交往,从而使居住在其中的儿童从小就有 “家”和“邻里”的感觉。
1.3案例实践分析
1.3.1居住区概述:
智慧康城坐落于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街道康禧路社区,总占地面积9.6万㎡,总建筑面积14万㎡,容积率1.50,建筑层数为六层,有地面协议和临停车位1000个左右。
1.3.2儿童活动空间设计:
中心广场:由周围的住宅围合而成, 为住区内不同年龄的儿童及成人服务,在设计中采取了一定的空间划分处理,使得不同人群能够各自独立活动,互不影响,同时相互间联系紧密,交流方便。
水面统领整个空间,使人可达的区域呈圆环状,水面周边的人可以实现视线交流。同时,水面可以满足儿童对水需求,成人可以及时地监管在水边玩耍的儿童。
环形的西南部是幼儿活动区,围墙回合成角落空间,结合高差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区域内设置了组合滑梯、荡秋千等需家长看护的活动设施。幼儿在此活动,既不容易受到外人的干扰,又便于成人的监护管理。
环形的西面,北面,东面,南面四向分布了硬质铺地,台阶式看台,倾斜的草坡和缓和的台阶,通过灌木和水渠与广场外围的环形步行空间分割。这些区域适合5-12岁的儿童活动,鼓励儿童进行跑,跳,爬,骑车,打羽毛球,滑板等活动,相对喧闹,是一个鼓励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相互交流的空间。
中心广场西南侧的宅间绿地与穿过小区的河流结合,形成线状儿童活动空间。该空间沿宅间路分布各类体育器材,沙坑,益智器材,小草地,小硬质广场等。该空间满足儿童的单独玩耍和小团体玩耍的需求,相对较安静。
中心广场活动空间和宅间活动空间通过1.9m层高的架空空间实现视线交流与声音交流,鼓励儿童广泛地扩展自己的朋友圈。架空空间本身也是儿童的活动空间,平时其由于层高过低,有压抑感,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但是,当下雨或下雪的时候,儿童可以将其作为备用空间,进行乒乓球等活动。另外居住区内点状分布在宅前的活动空间满足儿童短时间的活动需要,主要有草地,沙坑,水坑等。
1.3.3场所感营造评价:
优点:
该居住区内的儿童活动空间呈现点、线、面多层次的分布,底层架空空间与宅间小路联系主要与次要活动空间,整体可达性好的同时保障了儿童的安全。活动空间内设施和器材多样,年龄层覆盖全面,空间丰富,为儿童提供了多种可能,多种层次的活动模式,有益于儿童与环境交流,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探索性,满足儿童活动空间与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相协调的需求,是比较系统完整的典型。
缺点:
宅间儿童活动空间中,由于儿童使用体育器械需要成年人的贴身看管,以及场地本身的局限性,缺少对成年人需求的考虑;在无障碍设施上缺乏考虑,特别是中心下沉广场的通用设计欠佳;在细节上,考虑了城市文化,设置了水车,象棋等文化性的小品,种植了榕树、银杏等富有当地特色的树木,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儿童方向感和认同感的形成有积极作用。但是特征还不够明显,缺乏系统完善的文化符号。
1.4总结:场所营造理念衍生的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特性
(1)整体性: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所的规划设计应与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各级公共绿地相结合,合理分布, 使儿童游戏空间与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等相互协调, 满足不同年龄的儿童游戏需求, 从而形成系统的儿童活动场地。
(2)兼顾性:
儿童的自控能力有限,户外活动时需要适当的成年人看护和管理,因此在活动空间设计时应当根据儿童的年龄层次对成年人的需求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成人设施。学龄前儿童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多布置休息性座椅,植物种植以草坪为主,地面铺装以软质材料为主;学龄儿童活动较多的区域,多布置花架、亭、廊等供家长在看护的同时休息与交流。
(3)文化性:
居住区应重视塑造社区文化,通过方向感和认同感的暗示,如住宅建筑形成特征鲜明的边界、院落空间中的大树、石凳,组团入口的门廊,小区内的小品等富有亲切感的人造物,为儿童的邻里交往活动提供积极的心理准备,养成“我们的小区”、“我们的组团”、“我们的广场”及“我们的院子”、“我们的草地”等等归属观念。
(4)多样性与趣味性:
儿童需要生活体验的多样性意味着居住区场所应具有多样的形式、用途和意义。各样的活动、多种的形式和不同的人群形成的具有丰富感官刺激的混合体可以激励儿童同环境交流, 向环境学习。在设计时可运用一些可塑性强、灵活多变的物体, 提供给儿童多种可能的活动模式, 从而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探索性。
(5)舒适性:
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需求,把适于不同年龄儿童特点的活动场地进行分区设计。通过活动空间内设施、绿化等的尺度和色彩的适宜配置, 增加儿童对空间的亲切感,从而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可以通过绿化等对部分开敞面进行围合,将儿童游戏空间与外界进行分隔,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6)可达性:
居住区的儿童游戏空间的位置应靠近住所,多选择儿童出入方便,便于就近使用的位置,随少年儿童年龄不同,距离逐渐增大。
(7)安全性:
设计时既要注意活动场地与周围环境的安全, 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又要注意游戏场地内游戏项目和游戏设施的安全, 避免意外伤害。
(8)生态性:
将人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在满足儿童活动同归自然的精神渴望的同时,使儿童活动贴近自然,了解自然,增加儿童对自然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2]冯琮亮.居住区场所感的营造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
[3]尹晓波.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4]孔敬.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陈传荣.对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几点思考[J]. 四川建筑,2009(10)
[6]杨丽芳.基于行为场所理论的居住区设计分析 [J].艺术与设计,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