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是对这门学科有足够的兴趣,兴趣对人的学习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巨大内在动力。另外,兴趣的形成可以提高后进生的注意力,而注意力的形成有利于后进生的思考,提出问题,促进成绩的提高。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后进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我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这些现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有的学生越学越活,成绩越来越好,而有的学生则越学越吃力,在课堂上死气沉沉,不敢说一句话。尤其随着教材难度的加深,知识的不断累积,物理已成为部分学生,尤其一些女生拖后腿的学科。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越学越没兴趣,成绩越来越差。一上物理课就没精打采、毫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人们照样可以学习,但我认为,没有了兴趣学生会学得很苦很累,有了兴趣会学得更好。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在中学阶段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对人的学习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
兴趣的培养,直接改变了学生对学习价值取向的认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兴趣是学生的一种非智力因素,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一种不稳定的心理因素。如果能将兴趣转化为情感并与目标结合,就能形成学习的意志,成为学习的巨大内在动力,兴趣的形成可以提高后进生的注意力,而注意力的形成有利于后进生的思考,提出问题,促进成绩的提高。
1.利用学生的直觉兴趣
所谓直觉兴趣就是直接兴趣,就是利用物理课本中的有趣的实验,以及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自然现象,通过演示出新奇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感到惊奇,从而产生兴趣,有一种想弄懂的欲望。比如:(1)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我让班里几个身强力壮的男生上来把这个球拉开,结果发现这几个人居拉不开这个小小的球。这时学生们就想:到底是什么东西的存在使这个小球就这么难被拉开?这样一来效果就来了,我趁热打铁给学生讲述大气压力的存在。这时候学生是带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去学习,效果就自然比照本宣科好。(2)奥斯特实验。学生观察到通电导体会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再讲述通电导体与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学生就一下明白了。诸如此类的有趣的物理现象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诱导,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
2.利用间接兴趣
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新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如讲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教师可利用学生对科幻知识的好奇心,给学生讲讲一些尖端科学,如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核电站、超导的研究及应用,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3.利用历史培养兴趣
教师可介绍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物理学家,如伽利略、哥白尼、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等,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观察和积累,再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失败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们的成功是用汗水凝铸的,甚至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我们今天的失败也一定只是暂时的,不要灰心失望,任何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的历史,而且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对失败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明白重要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面对失败的态度:失败之后,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重新站起来。
4.成功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学习的兴趣。失败让人沮丧,成功让人喜悦。我们不妨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一些这样的喜悦。著名的语言教学专家H.chumSan认为:情感与性格是启动认知性能的必要因素。教师倘若能以一颗友爱而火热的心去面对学生,教学效果会有很大不同。例如,一次作业,某成绩较差的学生做得不是太好。如果这时我们对该生批头盖脸地批评一通,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无用,从而失去信心,对这门功课也就没有什么兴趣了,成绩肯定是越来越差。如果这时我们换个角度去说:“这题你做得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有些环节处理得不是太完善,你能不能再修改一下,使它变得更完美呢?”同时加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效果一定不错。因为他们也会感觉到自己是成功了,只不过不是太好,只需再努力,一定会做得很好,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下定决心去学,兴趣怎能会不来呢?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后进生而言,甚至所有的学生都是极其重要的。后进生兴趣产生以后,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就是课堂的合理安排。合理的课堂安排可以逐步弥补后进生的知识缺陷。
兴趣就像敲门砖,它不仅敲开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大门,同时也敲开了学生的智慧之源。在“兴趣”这个老师的指导下,我相信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后进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我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这些现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有的学生越学越活,成绩越来越好,而有的学生则越学越吃力,在课堂上死气沉沉,不敢说一句话。尤其随着教材难度的加深,知识的不断累积,物理已成为部分学生,尤其一些女生拖后腿的学科。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越学越没兴趣,成绩越来越差。一上物理课就没精打采、毫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人们照样可以学习,但我认为,没有了兴趣学生会学得很苦很累,有了兴趣会学得更好。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在中学阶段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对人的学习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
兴趣的培养,直接改变了学生对学习价值取向的认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兴趣是学生的一种非智力因素,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一种不稳定的心理因素。如果能将兴趣转化为情感并与目标结合,就能形成学习的意志,成为学习的巨大内在动力,兴趣的形成可以提高后进生的注意力,而注意力的形成有利于后进生的思考,提出问题,促进成绩的提高。
1.利用学生的直觉兴趣
所谓直觉兴趣就是直接兴趣,就是利用物理课本中的有趣的实验,以及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自然现象,通过演示出新奇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感到惊奇,从而产生兴趣,有一种想弄懂的欲望。比如:(1)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我让班里几个身强力壮的男生上来把这个球拉开,结果发现这几个人居拉不开这个小小的球。这时学生们就想:到底是什么东西的存在使这个小球就这么难被拉开?这样一来效果就来了,我趁热打铁给学生讲述大气压力的存在。这时候学生是带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去学习,效果就自然比照本宣科好。(2)奥斯特实验。学生观察到通电导体会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再讲述通电导体与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学生就一下明白了。诸如此类的有趣的物理现象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诱导,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
2.利用间接兴趣
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新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如讲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教师可利用学生对科幻知识的好奇心,给学生讲讲一些尖端科学,如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核电站、超导的研究及应用,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3.利用历史培养兴趣
教师可介绍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物理学家,如伽利略、哥白尼、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等,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观察和积累,再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失败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们的成功是用汗水凝铸的,甚至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我们今天的失败也一定只是暂时的,不要灰心失望,任何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的历史,而且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对失败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明白重要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面对失败的态度:失败之后,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重新站起来。
4.成功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学习的兴趣。失败让人沮丧,成功让人喜悦。我们不妨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一些这样的喜悦。著名的语言教学专家H.chumSan认为:情感与性格是启动认知性能的必要因素。教师倘若能以一颗友爱而火热的心去面对学生,教学效果会有很大不同。例如,一次作业,某成绩较差的学生做得不是太好。如果这时我们对该生批头盖脸地批评一通,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无用,从而失去信心,对这门功课也就没有什么兴趣了,成绩肯定是越来越差。如果这时我们换个角度去说:“这题你做得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有些环节处理得不是太完善,你能不能再修改一下,使它变得更完美呢?”同时加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效果一定不错。因为他们也会感觉到自己是成功了,只不过不是太好,只需再努力,一定会做得很好,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下定决心去学,兴趣怎能会不来呢?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后进生而言,甚至所有的学生都是极其重要的。后进生兴趣产生以后,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就是课堂的合理安排。合理的课堂安排可以逐步弥补后进生的知识缺陷。
兴趣就像敲门砖,它不仅敲开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大门,同时也敲开了学生的智慧之源。在“兴趣”这个老师的指导下,我相信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