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导学案教学打破了传统常规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进一步探究,结合学生实际课程学习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实施精心改良后的教学方案,理论结合实践,并且到达预期的学习效果。本文研究小学数学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上的反馈得到好评,课堂教学效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较大的提高,促进导学案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实施及应用。
关键词: 导学案 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应用
引言
为了深化教学课程改革,改变学生长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通过探究方法进行独立学习的习惯,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1]。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开放式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导学案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就是“学案”加“导学”。与普通教案有所区别的就是,导学案的形成是由教师的“导学”与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综合构成的,表现在学生研究学习的思维过程,是指以学案为主体,教师指导学习与学生研究学习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传统教学学案相对导学案来讲,比较被动,无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导学案教学是迄今为止比较新颖和有效的小学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导学案教学的特点,教师采用“先自学后教学”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和解题。从而掌握学习知识的规律,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2]。
二、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实施的基本条件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主要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双向活动为主。要确保顺利完成学习过程,扎实掌握知识内容,就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首先,教师必须完全掌握小学数学课本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综合知识水平,自主学习程度,以及是否懂得如何运用思维能力等基本情况。其次,学生需要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自主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之间需要进行交流探讨。最后,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达到平等、民主、和谐,形成相互交流、积极沟通的良好关系。只要具备小学数学课程导学案教学实施的最基本条件,就能更好地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三、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心编写导学案内容
新课改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的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基本规定和要求,应该合理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导学案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发挥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导学案编制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导学案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也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根本。教师在制定导学案教学法时,应该以新主题导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法,创设特色课堂,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有新鲜感、更牢固。教师根据自身水平进行知识特点的剖析,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基础知识导入、实验导入、运算方法导入、活动导入等多种形式,以更有效地使学生掌握扎实知识为主,严格按照学校对导学案编写制度和流程进行建立,达到学案审核标准[3]。
(二)合理运用导学案教学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应了解学生个性特点,掌握知识的能力,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应该更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从正确的思维方式入手,解决课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通过导学案教学法,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在使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时,逐渐掌握自学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运用导学案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和知识类型特点,确保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结语
教师通过教案对相应的学习方法进行编制,对教材、课外材料等,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探讨出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经验编制,用于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巩固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师通过个人和集体研究设计出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并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总结优点、消除弊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让导学案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小琴.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3,03(04):156-158.
[2]雷菁.导学案教学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向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6(08):123-125.
[3]言运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与探究性学习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1(02):104-105.
关键词: 导学案 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应用
引言
为了深化教学课程改革,改变学生长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通过探究方法进行独立学习的习惯,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1]。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开放式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导学案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就是“学案”加“导学”。与普通教案有所区别的就是,导学案的形成是由教师的“导学”与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综合构成的,表现在学生研究学习的思维过程,是指以学案为主体,教师指导学习与学生研究学习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传统教学学案相对导学案来讲,比较被动,无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导学案教学是迄今为止比较新颖和有效的小学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导学案教学的特点,教师采用“先自学后教学”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和解题。从而掌握学习知识的规律,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2]。
二、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实施的基本条件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主要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双向活动为主。要确保顺利完成学习过程,扎实掌握知识内容,就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首先,教师必须完全掌握小学数学课本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综合知识水平,自主学习程度,以及是否懂得如何运用思维能力等基本情况。其次,学生需要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自主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之间需要进行交流探讨。最后,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达到平等、民主、和谐,形成相互交流、积极沟通的良好关系。只要具备小学数学课程导学案教学实施的最基本条件,就能更好地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三、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心编写导学案内容
新课改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的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基本规定和要求,应该合理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导学案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发挥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导学案编制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导学案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也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根本。教师在制定导学案教学法时,应该以新主题导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法,创设特色课堂,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有新鲜感、更牢固。教师根据自身水平进行知识特点的剖析,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基础知识导入、实验导入、运算方法导入、活动导入等多种形式,以更有效地使学生掌握扎实知识为主,严格按照学校对导学案编写制度和流程进行建立,达到学案审核标准[3]。
(二)合理运用导学案教学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应了解学生个性特点,掌握知识的能力,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应该更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从正确的思维方式入手,解决课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通过导学案教学法,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在使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时,逐渐掌握自学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运用导学案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和知识类型特点,确保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结语
教师通过教案对相应的学习方法进行编制,对教材、课外材料等,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探讨出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经验编制,用于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巩固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师通过个人和集体研究设计出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并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总结优点、消除弊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让导学案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小琴.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3,03(04):156-158.
[2]雷菁.导学案教学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向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6(08):123-125.
[3]言运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与探究性学习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1(0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