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指出了中学体育课程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包括提高对准备活动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合理安排准备活动的时间;丰富准备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 准备活动 建议
我国大部分中学体育课的结构还沿用前苏联的模式,完整的一节体育课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一节课的开始是准备部分,准备部分主要包括课堂常规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作用是学生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的逐渐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系统和各器官充分预热,使体温增高,减少肌肉粘滞力,为发挥出机体最大的潜能做好准备。可以说,准备活动是课的先导,准备活动安排是否得当,活动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体育部的最主要部分——基本部分的学习效果。准备活动愈充分,就愈能从生理上,尤其是心理上,调动学生的身体和情绪,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充分合理的准备活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有效防止意外损伤的发生,这也应该值得重视。但是长期以来,体育教师的观念还是停留在准备活动就是跑跑步做做操的层面,甚至经常处于被忽略, “可有可无”的位置上,缺乏足够的重视,使教学过程进入到基本部分时,教师不重视,学生积极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针对当前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出现的这些状况,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对准备活动的认识
调查显示,教师认为准备活动不是很重要,只是简单活动活动的超过60%,而认为做准备活动是必须的,很有必要的占不到两成。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教师的责任更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一定要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该让了解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准备活动的生理机制,才能在认识上有质的提高。准备活动的生理机制包括体温的少许上升和代谢的少许增加,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增进;细胞的输氧能力增加,血红蛋白放氧能力提高;血管阻力减少,使细胞更易于获得氧分。体温少许上升使神经冲动速度加快和使主、动对抗肌协调一致,肌肉的粘滞度降低,附着于肌红蛋白的氧更易于释放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一般性准备活动可推迟肌肉酸疼的开始时间,并可扩大运动能力。同时由于减少肌肉组织的粘滞度,因此,使肌腱、肌肉不易拉伤,这也是为什么不做准备活动容易受伤的主要原因。
教师必须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认识准备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使体育课真正成为学生强身健体、身心愉悦的课堂,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根据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准备活动的时间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然后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最多15分钟,后又由注意力集中状态变为抑制状态,思维的活跃程度逐渐降低。目前中学生体育课每节课的时间为40至50分钟不等,其中准备部分为5至10分钟左右,基本部分为30至35分钟,结束部分为5分钟。结合中学生思维从兴奋到抑制的规律,准备活动不易时间过长,以5至8分钟为宜,在全面调动起学生身体和心理后,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的最佳状态,马上进入课程最重要的新授课内容的学习。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和学习的深入,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尤其是兴奋性在逐渐减退,往往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不到保证。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继续调动学生积极性,克服神经细胞的“惰性”,高质量的完成新授课内容。在准备活动时间上,也要注意季节的不同,冬季气温低,身体不容易发热,准备活动时间应该适当延长,夏季气温高,准备活动时间课适当的缩短,但绝对不能省略。
三、丰富准备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体育教学中,准备部分可分为课堂常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但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前的以传授体育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正向着以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形成“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导向的健康课的方向转变,这意味着体育课需要更丰富教学的内容,更灵活的教学形式,所以准备活动应该积极创新,打破常规,创造出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目的性强的,覆盖面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游戏、音乐和舞蹈寓于准备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动因,让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在准备活动的组织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首先是新颖的教学环境。设计好准备活动的内容后,准备所需场地和器材时,注意环境的整洁、美观和合理布局,把设计的队列和游戏线路或图形,用明显的标识标注清晰,让学生一目了然,激发学生兴趣。其次是设计新颖的队形队列。根据学生人数、场地形状大小,最重要的是根据设计内容的需要,将学生排列成横队、纵队、圆形、梯形、放射状、三角形等等,但要注意阳光、风向及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最后,根据学生性别的不同导致的心理差异,区别对待。女生爱美有些怕脏,可以选用一些韵律感强、姿态优美的健美操或者轻器械操为准备活动的内容,而男生好胜心强,所选内容应有一定的技术和难度,也可选择一些带有比赛性质的游戏进行。需要指出的是,参与度较低的游戏不宜作为准备活动的内容,常见的有“贴膏药”,大部分时间是几个人跑,而大部分人站在原地看,可以进行改进,让多组同时进行,而且要求必需在5秒之内就得找人帖,交换频率要高。
从体育课前期的备课开始,教师就应该精心设计准备活动,集中学生注意力,营造一种充满吸引力的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积攒能量。总之,一堂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的加强认识,刻苦钻研,为体育教学的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凌宇.谈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1
[2]李章芳.体育课准备活动改进的几点意见[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
[3]郑军. 体育课准备活动点滴谈[J]. 山东教育, 2006;11
[4]朱小录. 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 甘肃教育, 2007;12
[5]李志. 将低年级体育课准备活动游戏化[J]. 吉林教育, 2008;28
[6]董旭明. 如何使学生重视体育课准备活动[J]. 中学教学参考, 2009;05
[7]叶敏. 体育课准备活动安排方法介绍[J]. 中国学校体育, 2010;02
[8]曹强. 如何使准备活动的作用最大化[J]. 中国学校体育, 2010;02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 准备活动 建议
我国大部分中学体育课的结构还沿用前苏联的模式,完整的一节体育课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一节课的开始是准备部分,准备部分主要包括课堂常规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作用是学生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的逐渐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系统和各器官充分预热,使体温增高,减少肌肉粘滞力,为发挥出机体最大的潜能做好准备。可以说,准备活动是课的先导,准备活动安排是否得当,活动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体育部的最主要部分——基本部分的学习效果。准备活动愈充分,就愈能从生理上,尤其是心理上,调动学生的身体和情绪,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充分合理的准备活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有效防止意外损伤的发生,这也应该值得重视。但是长期以来,体育教师的观念还是停留在准备活动就是跑跑步做做操的层面,甚至经常处于被忽略, “可有可无”的位置上,缺乏足够的重视,使教学过程进入到基本部分时,教师不重视,学生积极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针对当前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出现的这些状况,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对准备活动的认识
调查显示,教师认为准备活动不是很重要,只是简单活动活动的超过60%,而认为做准备活动是必须的,很有必要的占不到两成。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教师的责任更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一定要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该让了解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准备活动的生理机制,才能在认识上有质的提高。准备活动的生理机制包括体温的少许上升和代谢的少许增加,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增进;细胞的输氧能力增加,血红蛋白放氧能力提高;血管阻力减少,使细胞更易于获得氧分。体温少许上升使神经冲动速度加快和使主、动对抗肌协调一致,肌肉的粘滞度降低,附着于肌红蛋白的氧更易于释放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一般性准备活动可推迟肌肉酸疼的开始时间,并可扩大运动能力。同时由于减少肌肉组织的粘滞度,因此,使肌腱、肌肉不易拉伤,这也是为什么不做准备活动容易受伤的主要原因。
教师必须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认识准备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使体育课真正成为学生强身健体、身心愉悦的课堂,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根据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准备活动的时间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然后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最多15分钟,后又由注意力集中状态变为抑制状态,思维的活跃程度逐渐降低。目前中学生体育课每节课的时间为40至50分钟不等,其中准备部分为5至10分钟左右,基本部分为30至35分钟,结束部分为5分钟。结合中学生思维从兴奋到抑制的规律,准备活动不易时间过长,以5至8分钟为宜,在全面调动起学生身体和心理后,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的最佳状态,马上进入课程最重要的新授课内容的学习。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和学习的深入,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尤其是兴奋性在逐渐减退,往往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不到保证。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继续调动学生积极性,克服神经细胞的“惰性”,高质量的完成新授课内容。在准备活动时间上,也要注意季节的不同,冬季气温低,身体不容易发热,准备活动时间应该适当延长,夏季气温高,准备活动时间课适当的缩短,但绝对不能省略。
三、丰富准备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体育教学中,准备部分可分为课堂常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但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前的以传授体育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正向着以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形成“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导向的健康课的方向转变,这意味着体育课需要更丰富教学的内容,更灵活的教学形式,所以准备活动应该积极创新,打破常规,创造出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目的性强的,覆盖面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游戏、音乐和舞蹈寓于准备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动因,让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在准备活动的组织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首先是新颖的教学环境。设计好准备活动的内容后,准备所需场地和器材时,注意环境的整洁、美观和合理布局,把设计的队列和游戏线路或图形,用明显的标识标注清晰,让学生一目了然,激发学生兴趣。其次是设计新颖的队形队列。根据学生人数、场地形状大小,最重要的是根据设计内容的需要,将学生排列成横队、纵队、圆形、梯形、放射状、三角形等等,但要注意阳光、风向及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最后,根据学生性别的不同导致的心理差异,区别对待。女生爱美有些怕脏,可以选用一些韵律感强、姿态优美的健美操或者轻器械操为准备活动的内容,而男生好胜心强,所选内容应有一定的技术和难度,也可选择一些带有比赛性质的游戏进行。需要指出的是,参与度较低的游戏不宜作为准备活动的内容,常见的有“贴膏药”,大部分时间是几个人跑,而大部分人站在原地看,可以进行改进,让多组同时进行,而且要求必需在5秒之内就得找人帖,交换频率要高。
从体育课前期的备课开始,教师就应该精心设计准备活动,集中学生注意力,营造一种充满吸引力的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积攒能量。总之,一堂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的加强认识,刻苦钻研,为体育教学的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凌宇.谈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1
[2]李章芳.体育课准备活动改进的几点意见[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
[3]郑军. 体育课准备活动点滴谈[J]. 山东教育, 2006;11
[4]朱小录. 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 甘肃教育, 2007;12
[5]李志. 将低年级体育课准备活动游戏化[J]. 吉林教育, 2008;28
[6]董旭明. 如何使学生重视体育课准备活动[J]. 中学教学参考, 2009;05
[7]叶敏. 体育课准备活动安排方法介绍[J]. 中国学校体育, 2010;02
[8]曹强. 如何使准备活动的作用最大化[J]. 中国学校体育,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