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涉酒词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g139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涉酒词出发,从少女时期以“酒”助兴的“林下风”、少妇时期以“酒”消愁的相思意、孀妇时期以“酒”慰藉的浓愁情三方面来分析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结合其生平背景,体会李清照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涉酒词:愁情:心路历程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109 - 03
  李清照在中国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她的词无论是南渡前还是南渡后有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心情感,本文便着重从李清照的涉酒词出发,结合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分析李清照涉酒词中所体现出来的心路历程。
  一、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早在我国的远古时期,酒便已出现。关于酒的历史记载,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而《诗经》中也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而酒作为一种生活资料出现在人们的生活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距今四千多年历史的夏朝,关于酒的起源,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的有五种。一是“仪狄造酒”说,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战国策·魏策二》有相关记载: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二是“杜康造酒”之说,晋代江统《酒诰》云: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三是酒星造酒《酒谱》:“酒,酒星之作也。”可《晋书·天文志》:
  “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飨饮食。”
  四是谷物造酒:《淮南子·说林训》:
  “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五是猿猱造酒:《紫桃轩杂缀·蓬櫳夜话》:
  “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其中“仪狄造酒”说和“杜康造酒”说最为流行,两种说法都认为酒在夏朝就产生了,可见酒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很多文人的人生轨迹中,酒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既使文人有了情感的宣泄口,又给了文人创作的灵感。无论是高堂宴会酒兴大发,或者独自相处浅酌小饮:不论是铁马秋风还是小桥流水,不管是潇洒自如还是沉吟抑郁,对于男性文人来说,酒赋予了文人灵性从而勾勒出快意人生,文人为酒所沉醉从而创作出锦绣文章,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如《饮酒》“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中的陶渊明;如《饮中八仙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中的杜甫;如李白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等等。男性文人豪放不羁的一面在酒的烘托下表现的淋漓尽致。相比于男性文人群体的数量,却鲜少看到女性文人的身影。而相对于上述男性文人在杯盏之间品味人生沉浮的风雅,能在诗文中酣畅淋漓的借酒抒情的女性更是凤毛麟角。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酒文化的广袤历史中女性文人群体的灭绝,她们的独到之处就如夜空的明星一样,寥寥数颗足以点亮夜幕,如班昭的《东征赋》说“酌樽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这里通过饮酒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想念之情,也许只有在酒后梦幻般的沉醉状态下,才能暂时重逢故别的亲朋,回归故土的怀抱。汉代有女作家卓文君《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取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晋人葛洪《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卓文君与酒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卓文君在丈夫去世后,与司马相如相爱并最终私奔,为缺乏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两人苦中作乐,典当衣服赊酒,同饮共乐。最后自己开了一家酒馆,于是妇唱夫随,这就是后来“当垆卖酒”的故事。而面对弃妇命运时,文君也与那些被爱抛弃悲痛欲绝自怜自艾的女性不同,她选择了“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的两相决绝方式,这更加体现出卓文君性格中独立豪迈的一面。而在唐代最能体现出女性与酒的密切关系的是鱼玄机,在她的诗中,有十首涉及到了酒意象,占到他全部作品的将近四分之一,并且在她诗中的酒已经将作者自身的情感打并入其中,充溢着作者独立个性的光彩。《寄国香》中写道:
  “旦夕醉吟春,相思又此春。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别来清宴上,几度落梁尘。”
  她愁思绵长,自称为断肠人。为了忘却这愁思而旦夕饮酒,以酒浇愁。鱼玄机的出现可谓是为宋代女性在酒文化上的大展身手抛砖引玉,继鱼玄机之后,女性酒文化走到宋代终于迎来了一个真正意义的高潮时期。而李清照便是这是这宋词的夜幕下颇为闪亮的一颗星。
  二、李清照词中的“酒”
  李清照生于北宋末年,生平际遇具有传奇性和悲剧性。早年与丈夫赵明诚夫妻情深,生活令人羡慕和向往。晚年却孑然一身,孤苦流离的遭遇令人同情和怜悯。靖康之难时她四十四岁,开始流离逃亡的生活,承受深沉的国难家愁,多年收藏的古物典籍、碑帖字画,在战乱中散失。不久(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她四十六岁)丈夫赵明诚病逝,她怀着孤寂悲哀的心情,辗转漂泊,尝尽了流离之苦。生活在这样一个悲剧性时代下的李清照的,国恨家仇于一身,于是多愁善感的她时时有词,处处有酒。根据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本确为李清照词53首,其中提到酒的二十余首。
  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随着其人生经历的不同也在不断变化着,“酒”一路与李清照相伴,这其中有喜有忧,有悲有苦,让我们能更为深刻的了解到李清照坎坷的命运、从而品味她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李清照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靠酒来传递给读者。本文主要从少女时期以“酒”助兴的“林下风”、少妇时期以“酒”消愁的相思意、孀妇时期以“酒”慰藉的浓愁情三方面来分析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   1.少女时期以“酒”助兴的“林下风”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在较为宽松的、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家庭环境之中,而父母亲也并没有用传统的“女德”来束缚她,因此她生活的无拘无束,,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常以酒助兴。虽为女儿身,却有士大夫一般的“林下风”。其词《如梦令》写道: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游赏之作为李清照后期回忆少女时期喝酒外出游玩的作品,回忆到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显示出作者心底的欢乐,“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可见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游赏。“误入”同“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醉酒忘情之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女,整首词充溢着活泼、欢愉的情趣。而在《渔家傲》中,她则写道: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出嫁前夕,这时的她正值豆蔻年华,,其自矜自得之意溢于言表,“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用酒助兴,更是体现了李清照的豪气。 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作品都是以欢娱之情写酒,以酒为伴,饮酒作乐。虽为女儿身,但肆意挥霍,潇洒人生,是她快意生活的真实写照。
  2.少妇时期以“酒”消愁的相思意
  在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了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赵明诚是一个金石大家,而李清照常与他把玩文物,夫妻二人有“赌书消得泼茶香”之乐。可谓是伉俪情深。后来由于赵明诚外出做官,夫妻二人常常分离,而李清照则常常借“酒”来排解闲愁,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一首《醉花阴》可谓是她以酒品愁的代表作。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丈夫的外出使得李清照的思念绵延不绝,又到重阳节,这种思念更甚。于是李清照就用这首词,把这种思念之情告诉自己的丈夫。“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良辰美景之际,“把酒”以解愁,可“酒”只会使得愁更愁。
  《蝶恋花》同样也是一首涉酒词,作于青州时期。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词中“暖日晴风”“柳眼梅腮”使得春天更直接、更形象。而自己怀春之情已动之流露。可是,李清照在游春、赏春,目睹良辰美景,却若有所思,“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面对如此大好春光,自己却只能独处,也不知能与谁共酒。“谁与共”,道出此刻词人内心的苦涩,其心情极为沉重,对丈夫的思念不言而喻。
  此时李清照的愁,是一种新婚女人的闲愁,并将其寄托于酒,酒表现的愁绪大多都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愁,酒使少妇时期的李清照真挚浓烈的情思挥洒得更加淋漓尽致,酒深情更浓。
  3.孀妇时期以“酒”慰藉的浓愁情
  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朝廷迁都临安,李清照南渡,国破与夫亡的双重打击,再加之沸沸扬扬的再嫁风波、金石字画的遗失被盗、追随皇帝奔波劳累使她经历了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双重痛苦。她的晚年是悲哀的,这些种种使得她词中的“酒”意象增多,这一时期的酒就像安眠药,陪她度过每一个漫漫长夜,慰藉着她的心灵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时的李清照已经是一个孤独无依的老妇人。全词透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抒写了无尽的悲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到夜晚冷的时候,李清照只能喝酒来御寒,可是三杯两盏清淡的小酒,怎么能敌得住晚上吹来的疾风呢?酒真的淡么?只是这哀愁太深重,酒味已经无法掩盖。淡酒不敌风寒,再多的酒也无法排解自己的忧愁。在经过这么多年的颠沛流离之后,“酒”已经变得寡淡至极,已丝毫不能排遣胸中之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李清照心中的强烈哀叹。通过酒,我们感受到了李清照那无依无靠、饱受煎熬的痛苦的情感世界,只能感叹道“举杯消愁愁更愁”。
  《忆秦娥》(临高閣)更是如此。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今人学者陈祖美认为此作于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深秋赵明诚病卒后,并称之为悼亡词,我亦赞同认为这首词是李清照凭吊半壁河山,对死去的亲人和昔日幸福温馨生活所发出的祭奠之辞,它所表达的情绪是忧深无望。亲人已死,家不可回,触景伤情,不知道前方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全词只有“断香残酒情环恶”这一句直接抒写作者的情怀,但它却是贯穿和笼罩全篇的感情,一切都与此密切相关。“断香残酒”四个字暗示出易安对以往生活的深切怀念。在那温馨的往日,易安曾经“沉醉不知归路”,而今却香断酒残,美好的过去与悲惨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全词通过“一杯残酒”抒写了作者长期积郁的孤独之感,亡国之痛。
  晚年的李清照,历经沧桑,独酌加重了李清照的哀思,但酒醒之后李清照的情感得到了必要的沉淀,将其情寄于自己的词当中,使她依旧勇敢的面对,直至走向她七十多年坎坷人生的尽头。
  结语
  在李清照的词中,“酒”就代表了她的情感变化和心路历程。酒意象在李清照的词作中被赋予了无限的言外之意,正是因为其词中饱含“酒”,更容易表现她复杂的情绪,才使易安词体现出独特的“林下风”、相思意和浓愁情。
  参考文献:
  [1]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唐圭璋.宋词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王兆鹏.唐五代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张建伟.“酒”意“词”情一易安词的“酒”及其成因[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6]邬晓菁.李清照词分期新论[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7]孙连琦.论李清照的以酒入词[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8]于丽新.李清照朱淑真诗词意象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语言和社会紧密联系的一大见证。近年来有不少网络流行语都是对旧词的再次运用而突然走红,对这一部分新旧交替的网络新词来说,探求它们词义的演变,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语言的应用。选取2018年十大网络语之一“皮一下”,试图探求它词义的演变过程,及它本身的发展情况和社会环境的探讨。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皮;词义的引申;词义的扩大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
期刊
摘要: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经典著作《廊桥遗梦》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凄美爱情故事。究其成功的原因,除了小说中展现的美好爱情主题和独特艺术魅力,其叙事策略及叙事手段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作品灵活运用叙事时间的转换,叙述视角的跳转,极具感染力的意象深化了小说唯美的主题,同时也使得小说整体上更具张力和节奏感。  关键词:廊桥遗梦 叙事策略 叙事时间 意象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期刊
摘要:频阳子的小说的确如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的精神沉淀,其小说不论是人物出场的方式还是小说人物主次的设置,在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精髓时,同时又尝试新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频阳子自己独特的小说创作风格。笔者主要以《烙饼兄弟》小说中的人性美、人物角色设置以及语言风格方面来探究其小说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频阳子;人性;人物设置;语言风格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
期刊
摘要:频阳子中篇小说《东辛庄》以当代西安地区的城中村为原型,构建了既具备时代特色又具备关中地区特有的文化风貌的村子东辛庄,并通过叙述东辛庄王、辛两个家族几代人的故事,塑造出王顺天、大武、辛来、黑妞、胖女等人物形象,通过两个家族发展、沉浮的对照,营造了故事张力,结尾发人深省。在小说《东辛庄》中,空间叙事贯穿首尾,包含着客观上空间架构形式的改变,以及角色心理空间想象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的变化。这里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CCL语料库为主要语料来源,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来探讨程度副词中非常类“非常、格外”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句法特征分布和修饰对象性质的差异,语义指向的不同以及语体色彩的差异。在对基本义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句法分布特征、语义指向和语体色彩三种角度,为义素分析提供了多维度视角,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关键词:程度副词;非常;格外;句法;语义;语用;义素分析  文章编号:978
期刊
摘要:世界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呈现出写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两大方向,分别为了“揭露现实”和“质疑现实”。在法裔美籍的好莱坞新锐导演米歇尔·冈瑞的作品中,经常集两者为一体,在揭露现实(即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质疑现实,并且不时地插入“梦境”(或幻象)以强化对现实的质疑,在看似抽象、虚无的主题中吸收和提取深层次哲理以及对人性的反思。他的作品中夹杂着大量现实与梦境相互交错的情境,通过电影语言进行传递。本文从精神分
期刊
摘要:武周新字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基于政治理由及愚民政策等因素而创制的汉字。武周新字初创12字,后增至18字,这18个字的创制过程经历了5个时期,随同武氏人亡政息,这批文字亦随之消失。本文通过检阅隋代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的敦煌文献《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第十之說修习三昧品之余》中出现的武周新字,尝试分析其构形依据及消亡原因。  关键词:武周新字:汉字构形学:说修习三昧品之余  文章编号:978 -
期刊
摘要:《任氏传》中的任氏作为“美狐”形象的开创者,直接影响了后世《聊斋志异》中的狐形象。然而任氏对比《聊斋》中的狐形象,身上的妖性并不如《聊斋》中浓重。这是由沈既济所处的时代和他的写作目的决定的,“美狐”形象的发展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任氏传》;妖性;弱化;原因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 060 - 03  唐人小说中,《任氏传
期刊
摘要:曹禺的《雷雨》受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影响至深,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两人的悲剧命运又有本质的区别。本文用平行比较的研究方法,主要从三方面比较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异同,首先,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悲剧是两人悲剧命运的共同根源;其次,两人同样期待美好爱情却都不可得,遭遇爱情悲剧是悲剧命运的导火索;最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蘩漪的美
期刊
摘要:晓莹的两部禅林笔记《罗湖野录》《云卧纪谈》记录禅林逸事,塑造了一批僧人形象以及崇佛的士大夫形象,其中,僧人形象的塑造尤为重中之重。这些僧人形象体现着作者晓莹的价值取向及其对人物的品评标准。晓莹十分注重僧人的内在品格与涵养。在人物生平事迹及个性特征的记述中,内在品格的好坏是他选取材料进行记录的重要依据,也是他在文末进行评论的主要出发点。在《罗湖野录》与《云卧纪谈》中,作为中心人物的僧人们在内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