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经典著作《廊桥遗梦》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凄美爱情故事。究其成功的原因,除了小说中展现的美好爱情主题和独特艺术魅力,其叙事策略及叙事手段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作品灵活运用叙事时间的转换,叙述视角的跳转,极具感染力的意象深化了小说唯美的主题,同时也使得小说整体上更具张力和节奏感。
关键词:廊桥遗梦 叙事策略 叙事时间 意象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 040 - 03
美国当代畅销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1992年其处女作《廊桥遗梦》一经发表便引起了轰动,连续三年位居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仅八万余字的《廊桥遗梦》被翻译成25种语言,还被改编成了电影,被誉为西方的“梁祝”。小说的故事内容实际上十分简单:美国农妇弗朗西丝卡在丈夫和孩子们出远门的四天时间里,偶然结识了一位《美国地理》杂志的摄影记者罗伯特·金凯,家庭的羁绊使她最终与情人分手,将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情永远珍藏心底。直到两人相继去世,骨灰被撒在廊桥之下,他们才魂归廊桥得以重聚。本文试图从作者的叙事策略角度来分析这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求对其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作出更深入的阐释。
一、错综复杂的叙事时间
杰拉尔·热奈特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批评家、修辞学家以及结构主义叙事学代表。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叙述话语,也就是叙述故事的方式进行研究。在其著作《论叙事文话语——方法论》中,热奈特谈到故事层面和叙事层面之间的关系时,将时况问题分为三个主要方面:时序、时限、频率。他详细阐述了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关系,以及时序、时限和频率这三个重要概念。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实际发生的线性时间,而叙事时间是指在叙述层面文本中呈现的时间路径,热奈特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年代误置。年代误置即叙事时间中出现的时间倒错,例如倒叙和闪回。
下面我们对《廊桥遗梦》中出现的时间倒错进行分析。在《弗朗西丝卡》一章,叙述时间从她生日的这一天早晨开始,“虽然这已是她六十七岁生日了”。弗朗西丝卡位于六十七岁这一时间节点之上,接下来的故事内容是通过她仪式性的回忆来讲述的。这一章主体部分的叙述时间维度属于一九六五年八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九日这四天。不仅在开头,“回忆”也多次暴露在叙述进程中。例如正写到回忆中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跳舞的细节,叙述者紧接着转换了叙述时间,“弗朗西丝卡在六十七岁生日时坐在窗口望着秋雨细细回味”“她必须克制自己不去回忆”。之后,叙述时间又回到两人跳舞的情景中。在弗朗西丝卡的叙述视角中,这样的闪回多次出现,叙述时间循环交替,一方面让读者了解了弗朗西丝卡当时亲历事件的内心活动,另一方面展示出弗朗西丝卡回忆时的情感起伏。并且并没有中断原来场景中的动作和叙述节奏,用弗朗西丝卡回忆时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动作如:喝白兰地、右手拖在后边走上楼梯等加以强调,侧面反映出当时两人感情的深刻和热烈。另外,小说中其他部分也多次运用了闪回。金凯与前妻玛丽安的往事以及他的孩提时代,弗朗西丝卡二十五岁时的经历等,都是通过叙述时间的闪回,从而交代人物之前的经历,使读者对人物之后的选择有一个大致的预测。例如从金凯小时候的经历中,读者可以看出他从小就与众不同,智商超群并且想法奇特。在他的生活中充斥着浓重的男性色彩:自由开车,灵感一来就拍摄,褪色的牛仔裤,野地靴,橘黄背带,粗犷的皮带和一把军刀。塑造出这么一个渴求自由、不甘平庸又心思细腻的摄影艺术家,一定程度上为弗朗西丝卡的出轨行为规避了道德谴责。在弗朗西丝卡年轻时代生活的追叙中,少女时代的她和大学艺术系教授有过一段恋情。这段爱情浪漫且疯狂,可是由于父母的干涉,弗朗西丝卡最终选择放弃这段恋情,这也为后来她选择与金凯分离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无论是加速或减缓行为节奏,叙事话语中根本不存在等量的文本空间和时间。基于这种事实,热奈特进一步提出了四种时限:省略、休止、场景和概略。我们不难发现《廊桥遗梦》的叙事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小说中四种形式不断交替,赋予了整个故事缓急有序的节奏感。故事时间约等于叙事时间时,叙述者缓缓详尽地描写故事发生的过程。例如,小说的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四年,而小说中着重描写的只有一九六五年八月十六号到十九号的四天。这四天的叙述长度占据了作品大部分的篇幅。细致地刻画了金凯与弗朗西丝卡相识、相恋到分别过程中的微妙细节。在故事进程中又不时插入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此时则是以全知视角加入故事之外的内容,从而充分体现出主人公处境的艰难与内心的纠结痛苦。场景与休止的结合,把主人公这四天的经历描写得细腻舒缓,更加震撼人心。同时在结构上也改变了叙述的比例,造成了节奏的跌宕起伏,进而使得整部小说富有节奏感,并且给予读者张弛有度的审美体验。概略表现为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在小说中,金凯与弗朗西丝卡分别后,只用了两页来描述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五年十年间的情况。“一九七五年之后她再也没在杂志上看见过他。”紧接着就写到理查德去世。这里使用概略大致交代了弗朗西丝卡这十年间的生活,“她像一个远方的观察者年复一年跟踪观察罗伯特·金凯,眼看他渐渐老起来。”加快了叙述节奏,间断了原本场景中的行动,同时也拉伸了叙述的宽度和广度。
小说中对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关系的灵活处理,体现了作者对叙事时间艺术的完美把控,使读者的阅读体验充满节奏感。灵活的时间叙事手段使故事摆脱了单调叙事时序,作品具有了层次感,也将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得更加跌宕起伏、更加打动人心。
二、不断跳转的叙述视角
“视角”或“叙事视角”指叙述故事时观察的角度。1972年,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一书中提出,在二十世纪的小说中叙述者常常放弃自己的视角而采用故事中某个人物的视角来叙事,这样,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就分属不同的人物。热奈特认为“视角”一词作为视觉术语过于专门化,因此他选用了他认为比较抽象的“聚焦”一词,提出了他的三分法:1.“零聚焦”或“无聚焦”,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2.“内聚焦”。3.“外聚焦”。小说《廊桥遗梦》主要采用的是选择性全知视角,即“全知叙述者选择限制自己的观察范围,往往仅揭示一位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此同时,作者还运用了视角转换的手法。小说的开篇,首先设置了一个情景:“我”是一名杂志编辑,在一个秋日的下午,一对兄妹迈克和卡洛琳找到了“我”,说他们有一个故事可能会引起“我”的兴趣,问我愿不愿意写出来。由此交代了故事的由来。在“开篇”结束时,叙述视角由“我”转换为“当事人”。此时,第一人称显身叙述者“我”退出舞台,采用第三人称隐身叙述者+全知视角的方位来叙述故事主体。开篇中的“我”即写出此故事的人是正面登场的,由于“我”的视角自限,只写出“我”从“献故事的人”——兄妹迈克和卡洛琳那里获取的客观信息。而转换成正文中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者后,叙述视野骤然扩大,任意介入人物的内心,叙述事件的各个细节和因果关系。在这种模式中,“全知叙述者为聚焦者,故事主人公的感知為聚焦对象。有选择性全知视角是主人公的感知和叙述者聚焦的叠加,一方面是叙述者透过人物的眼睛来观察世界,来代替人物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及其看世界的立场,这使读者能跟随人物内心游走,获得一种共情效果;另一方面,叙述者站在人物外部,观察其形貌举止,间或评论其行为思想。这又使得读者能够保持理智性立场对人物予以评价。由此,读者可以到达一种理智性共情的状态:既能与主人公的情感获得一种共鸣,同时又能保持一种理智性立场给予主人公客观的评价。看似背反的两种状态的叠加和配合不仅能让读者了解人物的内心,还可以让读者了解人物自身把握不到的思想状态,从而对人物有更全面更立体的了解。小说在集中叙述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爱到分别这一进程中,叙述视角又发生了跳转,首先是分列两章来完成叙述视角的切换,由最开始罗伯特·金凯的视角切换到弗朗西丝卡的视角。不同的是,这里的叙述时间安排得十分巧妙。以罗伯特·金凯的视角叙述时间开始于一九六五年八月八日,结束于金凯与弗朗西丝卡相遇的当下。以弗朗西丝卡的视角叙述则开始于她六十七岁生日的早晨,之后再回到与金凯相遇的时间。金凯开车驶进场院,看见弗朗西丝卡坐在游廊喝饮料,两人走向彼此这个情景一共出现了两次,分别在以男女主人公各自视角叙述的篇幅中。使读者得以站在全知视角,看到同一个情景中两人不同的心理活动。然而,作品视角的跳转不仅仅存在于分列的这两章。在男女主人公相遇之后,视角的切换出现地更加频繁和自然。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的视角交替出现。例如在《星期二的桥》一章中,开头先以金凯的视角叙述“他经过朦胧月色中的那所白房子时抬头望一望,摇头叹息男人多愚蠢”,接着马上转换到弗朗西丝卡的视角“她能想象金凯的样子”,叙述者在这里从一个人物到另一个人物,在人物的内心自由穿梭。 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四天相守的故事结束之后,小说又加入了迈克和卡洛琳的叙述视角。在母亲弗朗西丝卡去世之后,兄妹两开始清理房子,发现了母亲的信件和笔记本。通过迈克和卡洛琳兄妹的对白,读者了解了事件的后续发展。同时,迈克和卡洛琳也作为人物参与到整个故事之中。从一开始开篇故事的提供者转换身份为故事中的人物。
叙述视角的一系列巧妙转换,显现了沃勒谋篇布局手法的非凡,弗朗西丝卡的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是值得批判的,可是,叙述者采取了有选择性的全知视角,在作为叙述者向读者讲述故事的同时,带领读者进入到弗朗西丝卡的内心世界,实现了主人公的感知和叙述者聚焦的叠加。
三、极具特色的意象
“象征”一词最初源于希腊语,是指用一种具体事物去替换另一种抽象事物。通过发现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在作品中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作品想要表达的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或意蕴哲理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赋予作品含蓄又深刻的意境,有利于凸显作品的主题。
小说《廊桥遗梦》中,作者也使用了许多富有艺术特色的意象。例如“最后的牛仔”,这一形象几乎已经成为罗伯特·金凯的代表。“一个是农夫之妻,一个是物种演变终端的生命,是最后的牛仔之一”。这里便直接以“最后的牛仔”指称罗伯特·金凯。在弗朗西丝卡得知金凯去世的消息后,有这样的一段话“这封信应该有一千页之长,应该讲物种演变的终点和自由天地的丧失,讲牛仔们在栅栏网的角落里挣扎”。同样在弗朗西丝卡留给孩子们的信中也提到“他把自己看作是最后的牛仔,称自己为‘老古董”’。“牛仔”一词可以追溯到美国拓荒时期。早期美国社会继承的是欧洲文化传统,北美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尤其是广袤辽阔的西部,使美国文化得以在这里孕育发展,而这种美国文化的代表形象正是牛仔形象。美国好莱坞的西部影片中,作为绝对主人公的牛仔们往往是以一种脸谱化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他们强悍轻健、目光犀利、举止酒脱。西部片中牛仔们的行为正符合美利坚这个新兴民族敢于冒险、积极进取、向往正义、崇尚自由的民族精神。《廊桥遗梦》中的金凯正是这样一种形象,他的神情严肃又不失优雅的风度,行动如同草一样自如风一样迅捷,浑身的肌肉充满着力量感。不愿意被人类的规约和婚姻所束缚,只想过着一辆车一条狗一部摄影机浪迹天涯的自由生活。除此之外,小说中赋予金凯的意象还有“大路”、“豹子”,弗朗西丝卡形容金凯是“南非草原的草丛深处一只漂亮的豹子”“一只优美、坚强、雄性的动物”以及“大路就在你身体里面”“大路就是你”。这两个意象的运用,使得读者在脑海中产生丰富的联想,豹子的迅捷,大路的广阔,从而对金凯的形象有了更加具体的想象依托,也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了独特的男性魅力。
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意象是“廊桥遗梦”中的“桥”。小说中“罗斯曼桥”就是连接弗朗西丝卡和罗伯特·金凯的爱情之桥。当弗朗西丝卡初遇到麦县来拍摄廊桥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金凯时,弗朗西丝卡在将桥的位置告诉金凯以后,又主动提出为这位陌生人带路。弗朗西丝卡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爱情的萌芽,她被罗伯特·金凯身上的某种东西深深地吸引住了。就这样,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拉开了帷幕。在这之后,“桥”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弗朗西丝卡钉在廊桥上的纸条,充当金凯的摄影助手一起去对廊桥进行的观察拍摄,进一步成为两人之间爱情的火花燃起的催化剂。多年后罗伯特·金凯去世将骨灰撒在罗斯曼桥,而弗朗西丝卡去世后也请求儿女将自己的骨灰撒在了这座桥,“我把活的生命给了我的家庭,我把剩下的遗体给罗伯特·金凯”,两个人终于以另一种方式在廊桥上重聚。廊桥作为一种见证,既肯定着这场爱情的真實性,又展示着它的超越性和永恒性。
《廊桥遗梦》中对意象的选取和运用,为整部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帮助,更是为作品主题的表达营造出优美含蓄的意境。
四、结语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廊桥遗梦》的成功既源于其主题的深刻唯美,也是多种叙事技巧综合运用的结果,深受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所浸染的文学传统的影响。小说叙述时间的变换中配合着叙述视角的转换,在局部掀起小的波澜,让小说叙述更紧凑更富有张力。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在选取意象上既富有创造力又精准贴切,塑造出灵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意蕴。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廊桥遗梦[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申丹,韩加明.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董小英.叙述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马海良(译),David.Herman.新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申丹(译),J.Hills.Miller.解凑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王文融(译),G6rard.Genelle.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 Wayne Booth.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Universily ofChicago press,1983.
[11]陈华.美国西部牛仔的神话与现实[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1).
关键词:廊桥遗梦 叙事策略 叙事时间 意象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 040 - 03
美国当代畅销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1992年其处女作《廊桥遗梦》一经发表便引起了轰动,连续三年位居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仅八万余字的《廊桥遗梦》被翻译成25种语言,还被改编成了电影,被誉为西方的“梁祝”。小说的故事内容实际上十分简单:美国农妇弗朗西丝卡在丈夫和孩子们出远门的四天时间里,偶然结识了一位《美国地理》杂志的摄影记者罗伯特·金凯,家庭的羁绊使她最终与情人分手,将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情永远珍藏心底。直到两人相继去世,骨灰被撒在廊桥之下,他们才魂归廊桥得以重聚。本文试图从作者的叙事策略角度来分析这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求对其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作出更深入的阐释。
一、错综复杂的叙事时间
杰拉尔·热奈特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批评家、修辞学家以及结构主义叙事学代表。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叙述话语,也就是叙述故事的方式进行研究。在其著作《论叙事文话语——方法论》中,热奈特谈到故事层面和叙事层面之间的关系时,将时况问题分为三个主要方面:时序、时限、频率。他详细阐述了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关系,以及时序、时限和频率这三个重要概念。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实际发生的线性时间,而叙事时间是指在叙述层面文本中呈现的时间路径,热奈特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年代误置。年代误置即叙事时间中出现的时间倒错,例如倒叙和闪回。
下面我们对《廊桥遗梦》中出现的时间倒错进行分析。在《弗朗西丝卡》一章,叙述时间从她生日的这一天早晨开始,“虽然这已是她六十七岁生日了”。弗朗西丝卡位于六十七岁这一时间节点之上,接下来的故事内容是通过她仪式性的回忆来讲述的。这一章主体部分的叙述时间维度属于一九六五年八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九日这四天。不仅在开头,“回忆”也多次暴露在叙述进程中。例如正写到回忆中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跳舞的细节,叙述者紧接着转换了叙述时间,“弗朗西丝卡在六十七岁生日时坐在窗口望着秋雨细细回味”“她必须克制自己不去回忆”。之后,叙述时间又回到两人跳舞的情景中。在弗朗西丝卡的叙述视角中,这样的闪回多次出现,叙述时间循环交替,一方面让读者了解了弗朗西丝卡当时亲历事件的内心活动,另一方面展示出弗朗西丝卡回忆时的情感起伏。并且并没有中断原来场景中的动作和叙述节奏,用弗朗西丝卡回忆时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动作如:喝白兰地、右手拖在后边走上楼梯等加以强调,侧面反映出当时两人感情的深刻和热烈。另外,小说中其他部分也多次运用了闪回。金凯与前妻玛丽安的往事以及他的孩提时代,弗朗西丝卡二十五岁时的经历等,都是通过叙述时间的闪回,从而交代人物之前的经历,使读者对人物之后的选择有一个大致的预测。例如从金凯小时候的经历中,读者可以看出他从小就与众不同,智商超群并且想法奇特。在他的生活中充斥着浓重的男性色彩:自由开车,灵感一来就拍摄,褪色的牛仔裤,野地靴,橘黄背带,粗犷的皮带和一把军刀。塑造出这么一个渴求自由、不甘平庸又心思细腻的摄影艺术家,一定程度上为弗朗西丝卡的出轨行为规避了道德谴责。在弗朗西丝卡年轻时代生活的追叙中,少女时代的她和大学艺术系教授有过一段恋情。这段爱情浪漫且疯狂,可是由于父母的干涉,弗朗西丝卡最终选择放弃这段恋情,这也为后来她选择与金凯分离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无论是加速或减缓行为节奏,叙事话语中根本不存在等量的文本空间和时间。基于这种事实,热奈特进一步提出了四种时限:省略、休止、场景和概略。我们不难发现《廊桥遗梦》的叙事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小说中四种形式不断交替,赋予了整个故事缓急有序的节奏感。故事时间约等于叙事时间时,叙述者缓缓详尽地描写故事发生的过程。例如,小说的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四年,而小说中着重描写的只有一九六五年八月十六号到十九号的四天。这四天的叙述长度占据了作品大部分的篇幅。细致地刻画了金凯与弗朗西丝卡相识、相恋到分别过程中的微妙细节。在故事进程中又不时插入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此时则是以全知视角加入故事之外的内容,从而充分体现出主人公处境的艰难与内心的纠结痛苦。场景与休止的结合,把主人公这四天的经历描写得细腻舒缓,更加震撼人心。同时在结构上也改变了叙述的比例,造成了节奏的跌宕起伏,进而使得整部小说富有节奏感,并且给予读者张弛有度的审美体验。概略表现为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在小说中,金凯与弗朗西丝卡分别后,只用了两页来描述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五年十年间的情况。“一九七五年之后她再也没在杂志上看见过他。”紧接着就写到理查德去世。这里使用概略大致交代了弗朗西丝卡这十年间的生活,“她像一个远方的观察者年复一年跟踪观察罗伯特·金凯,眼看他渐渐老起来。”加快了叙述节奏,间断了原本场景中的行动,同时也拉伸了叙述的宽度和广度。
小说中对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关系的灵活处理,体现了作者对叙事时间艺术的完美把控,使读者的阅读体验充满节奏感。灵活的时间叙事手段使故事摆脱了单调叙事时序,作品具有了层次感,也将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得更加跌宕起伏、更加打动人心。
二、不断跳转的叙述视角
“视角”或“叙事视角”指叙述故事时观察的角度。1972年,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一书中提出,在二十世纪的小说中叙述者常常放弃自己的视角而采用故事中某个人物的视角来叙事,这样,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就分属不同的人物。热奈特认为“视角”一词作为视觉术语过于专门化,因此他选用了他认为比较抽象的“聚焦”一词,提出了他的三分法:1.“零聚焦”或“无聚焦”,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2.“内聚焦”。3.“外聚焦”。小说《廊桥遗梦》主要采用的是选择性全知视角,即“全知叙述者选择限制自己的观察范围,往往仅揭示一位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此同时,作者还运用了视角转换的手法。小说的开篇,首先设置了一个情景:“我”是一名杂志编辑,在一个秋日的下午,一对兄妹迈克和卡洛琳找到了“我”,说他们有一个故事可能会引起“我”的兴趣,问我愿不愿意写出来。由此交代了故事的由来。在“开篇”结束时,叙述视角由“我”转换为“当事人”。此时,第一人称显身叙述者“我”退出舞台,采用第三人称隐身叙述者+全知视角的方位来叙述故事主体。开篇中的“我”即写出此故事的人是正面登场的,由于“我”的视角自限,只写出“我”从“献故事的人”——兄妹迈克和卡洛琳那里获取的客观信息。而转换成正文中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者后,叙述视野骤然扩大,任意介入人物的内心,叙述事件的各个细节和因果关系。在这种模式中,“全知叙述者为聚焦者,故事主人公的感知為聚焦对象。有选择性全知视角是主人公的感知和叙述者聚焦的叠加,一方面是叙述者透过人物的眼睛来观察世界,来代替人物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及其看世界的立场,这使读者能跟随人物内心游走,获得一种共情效果;另一方面,叙述者站在人物外部,观察其形貌举止,间或评论其行为思想。这又使得读者能够保持理智性立场对人物予以评价。由此,读者可以到达一种理智性共情的状态:既能与主人公的情感获得一种共鸣,同时又能保持一种理智性立场给予主人公客观的评价。看似背反的两种状态的叠加和配合不仅能让读者了解人物的内心,还可以让读者了解人物自身把握不到的思想状态,从而对人物有更全面更立体的了解。小说在集中叙述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爱到分别这一进程中,叙述视角又发生了跳转,首先是分列两章来完成叙述视角的切换,由最开始罗伯特·金凯的视角切换到弗朗西丝卡的视角。不同的是,这里的叙述时间安排得十分巧妙。以罗伯特·金凯的视角叙述时间开始于一九六五年八月八日,结束于金凯与弗朗西丝卡相遇的当下。以弗朗西丝卡的视角叙述则开始于她六十七岁生日的早晨,之后再回到与金凯相遇的时间。金凯开车驶进场院,看见弗朗西丝卡坐在游廊喝饮料,两人走向彼此这个情景一共出现了两次,分别在以男女主人公各自视角叙述的篇幅中。使读者得以站在全知视角,看到同一个情景中两人不同的心理活动。然而,作品视角的跳转不仅仅存在于分列的这两章。在男女主人公相遇之后,视角的切换出现地更加频繁和自然。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的视角交替出现。例如在《星期二的桥》一章中,开头先以金凯的视角叙述“他经过朦胧月色中的那所白房子时抬头望一望,摇头叹息男人多愚蠢”,接着马上转换到弗朗西丝卡的视角“她能想象金凯的样子”,叙述者在这里从一个人物到另一个人物,在人物的内心自由穿梭。 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四天相守的故事结束之后,小说又加入了迈克和卡洛琳的叙述视角。在母亲弗朗西丝卡去世之后,兄妹两开始清理房子,发现了母亲的信件和笔记本。通过迈克和卡洛琳兄妹的对白,读者了解了事件的后续发展。同时,迈克和卡洛琳也作为人物参与到整个故事之中。从一开始开篇故事的提供者转换身份为故事中的人物。
叙述视角的一系列巧妙转换,显现了沃勒谋篇布局手法的非凡,弗朗西丝卡的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是值得批判的,可是,叙述者采取了有选择性的全知视角,在作为叙述者向读者讲述故事的同时,带领读者进入到弗朗西丝卡的内心世界,实现了主人公的感知和叙述者聚焦的叠加。
三、极具特色的意象
“象征”一词最初源于希腊语,是指用一种具体事物去替换另一种抽象事物。通过发现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在作品中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作品想要表达的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或意蕴哲理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赋予作品含蓄又深刻的意境,有利于凸显作品的主题。
小说《廊桥遗梦》中,作者也使用了许多富有艺术特色的意象。例如“最后的牛仔”,这一形象几乎已经成为罗伯特·金凯的代表。“一个是农夫之妻,一个是物种演变终端的生命,是最后的牛仔之一”。这里便直接以“最后的牛仔”指称罗伯特·金凯。在弗朗西丝卡得知金凯去世的消息后,有这样的一段话“这封信应该有一千页之长,应该讲物种演变的终点和自由天地的丧失,讲牛仔们在栅栏网的角落里挣扎”。同样在弗朗西丝卡留给孩子们的信中也提到“他把自己看作是最后的牛仔,称自己为‘老古董”’。“牛仔”一词可以追溯到美国拓荒时期。早期美国社会继承的是欧洲文化传统,北美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尤其是广袤辽阔的西部,使美国文化得以在这里孕育发展,而这种美国文化的代表形象正是牛仔形象。美国好莱坞的西部影片中,作为绝对主人公的牛仔们往往是以一种脸谱化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他们强悍轻健、目光犀利、举止酒脱。西部片中牛仔们的行为正符合美利坚这个新兴民族敢于冒险、积极进取、向往正义、崇尚自由的民族精神。《廊桥遗梦》中的金凯正是这样一种形象,他的神情严肃又不失优雅的风度,行动如同草一样自如风一样迅捷,浑身的肌肉充满着力量感。不愿意被人类的规约和婚姻所束缚,只想过着一辆车一条狗一部摄影机浪迹天涯的自由生活。除此之外,小说中赋予金凯的意象还有“大路”、“豹子”,弗朗西丝卡形容金凯是“南非草原的草丛深处一只漂亮的豹子”“一只优美、坚强、雄性的动物”以及“大路就在你身体里面”“大路就是你”。这两个意象的运用,使得读者在脑海中产生丰富的联想,豹子的迅捷,大路的广阔,从而对金凯的形象有了更加具体的想象依托,也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了独特的男性魅力。
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意象是“廊桥遗梦”中的“桥”。小说中“罗斯曼桥”就是连接弗朗西丝卡和罗伯特·金凯的爱情之桥。当弗朗西丝卡初遇到麦县来拍摄廊桥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金凯时,弗朗西丝卡在将桥的位置告诉金凯以后,又主动提出为这位陌生人带路。弗朗西丝卡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爱情的萌芽,她被罗伯特·金凯身上的某种东西深深地吸引住了。就这样,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拉开了帷幕。在这之后,“桥”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弗朗西丝卡钉在廊桥上的纸条,充当金凯的摄影助手一起去对廊桥进行的观察拍摄,进一步成为两人之间爱情的火花燃起的催化剂。多年后罗伯特·金凯去世将骨灰撒在罗斯曼桥,而弗朗西丝卡去世后也请求儿女将自己的骨灰撒在了这座桥,“我把活的生命给了我的家庭,我把剩下的遗体给罗伯特·金凯”,两个人终于以另一种方式在廊桥上重聚。廊桥作为一种见证,既肯定着这场爱情的真實性,又展示着它的超越性和永恒性。
《廊桥遗梦》中对意象的选取和运用,为整部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帮助,更是为作品主题的表达营造出优美含蓄的意境。
四、结语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廊桥遗梦》的成功既源于其主题的深刻唯美,也是多种叙事技巧综合运用的结果,深受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所浸染的文学传统的影响。小说叙述时间的变换中配合着叙述视角的转换,在局部掀起小的波澜,让小说叙述更紧凑更富有张力。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在选取意象上既富有创造力又精准贴切,塑造出灵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意蕴。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廊桥遗梦[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申丹,韩加明.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董小英.叙述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马海良(译),David.Herman.新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申丹(译),J.Hills.Miller.解凑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王文融(译),G6rard.Genelle.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 Wayne Booth.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Universily ofChicago press,1983.
[11]陈华.美国西部牛仔的神话与现实[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