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妇人”,后来成为靠歌舞来立身的女子的代称。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伎乐渗透到了唐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和领域,宫廷有宫伎,军营有营伎,官府有官伎,私家有家伎,店铺有商伎。
宫伎指的是在宫廷中专门为皇帝表演歌舞大曲的乐伎,她们代表着唐代歌舞的最高水准,像念奴、何满子、米嘉荣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演唱燕乐而成为宫廷第一歌手的念奴,歌唱激越清亮,被唐玄宗赞为“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唐玄宗曾让二十五个乐工吹小管为念奴伴奏,仍比不过她优美嘹亮的歌喉,诗人元稹在《连昌宫词》中据此写了这样的诗句:“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相传《念奴娇》就是为赞美念奴而作的词调,意在赞美她的演技。何满也是当时罕见的歌者,不知何故被玄宗皇帝赐死,临死前作歌以赎死,终不得免。所作歌声音凄惨,催人泪下,白居易曾作《何满子》诗一首:“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这首歌后来就起名《何满子》,曾广为传唱。晚唐诗人张祜有《宫词》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让人闻之辛酸落泪。
营伎是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有“扫眉才子”之称的薛涛就是唐代著名的营伎。薛涛因识音律、善诗文,剑南节度使韦皋就破格把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的营伎。薛涛和许多边关军官和诗人有唱和往来,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王建等。《牧竖闲谈》:“成都薛涛者,营伎中尤物也。元微之治蜀,屡陪宴。”元稹惊服薛涛的才华,引为知己,以诗相赠:“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王建也曾为薛涛赋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都对薛涛的文采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家伎是上流社会私人蓄养的乐伎,“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是红妆”。唐代的许多贵族文人家中都有家伎,大诗人白居易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他在家中蓄养了十几名家伎,其中小蛮和樊素是最出众的两个。唐代孟棨《本事诗》:“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伎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而小蛮方丰艳,因为《杨柳》直词以托意,曰:‘一树春树万万枝,嫩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的歌伎樊素和小蛮,一个能歌,一个善舞,后以“小蛮樊素”为歌伎的代称。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梨园是唐玄宗教练歌伶舞伎的地方,后世称戏班、戏院为梨园,称演员为梨园弟子。宫伎们表演的节目,比较有名的如外族的《西凉乐》《龟兹乐》《高丽乐》,歌舞大曲《霓裳羽衣》《凉州》《六幺》,舞蹈《胡腾》《剑器》《兰陵王》等。这些伎乐在唐诗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不少诗人的诗句中都提到了伎乐名称,更有诗人以伎乐为描写主题,著名的如杜甫写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白居易写有《霓赏羽衣舞歌》,李端写有《胡腾儿》,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唐代乐伎还把文人们创作的诗歌纳入流行曲调中,促进了优秀唐诗的传播。据唐代薛用弱《集异记》载,王之涣、高适和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到几个梨园乐伎唱曲宴乐,三人就私下约定以乐伎演唱个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其中最美的一个乐伎所唱的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王之涣很是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
唐代的乐伎地位低下,命运多为不幸,年老色衰后大都被遗弃。“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遭遇令人同情。
[作者单位:河北深泽中学]
宫伎指的是在宫廷中专门为皇帝表演歌舞大曲的乐伎,她们代表着唐代歌舞的最高水准,像念奴、何满子、米嘉荣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演唱燕乐而成为宫廷第一歌手的念奴,歌唱激越清亮,被唐玄宗赞为“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唐玄宗曾让二十五个乐工吹小管为念奴伴奏,仍比不过她优美嘹亮的歌喉,诗人元稹在《连昌宫词》中据此写了这样的诗句:“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相传《念奴娇》就是为赞美念奴而作的词调,意在赞美她的演技。何满也是当时罕见的歌者,不知何故被玄宗皇帝赐死,临死前作歌以赎死,终不得免。所作歌声音凄惨,催人泪下,白居易曾作《何满子》诗一首:“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这首歌后来就起名《何满子》,曾广为传唱。晚唐诗人张祜有《宫词》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让人闻之辛酸落泪。
营伎是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有“扫眉才子”之称的薛涛就是唐代著名的营伎。薛涛因识音律、善诗文,剑南节度使韦皋就破格把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的营伎。薛涛和许多边关军官和诗人有唱和往来,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王建等。《牧竖闲谈》:“成都薛涛者,营伎中尤物也。元微之治蜀,屡陪宴。”元稹惊服薛涛的才华,引为知己,以诗相赠:“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王建也曾为薛涛赋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都对薛涛的文采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家伎是上流社会私人蓄养的乐伎,“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是红妆”。唐代的许多贵族文人家中都有家伎,大诗人白居易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他在家中蓄养了十几名家伎,其中小蛮和樊素是最出众的两个。唐代孟棨《本事诗》:“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伎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而小蛮方丰艳,因为《杨柳》直词以托意,曰:‘一树春树万万枝,嫩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的歌伎樊素和小蛮,一个能歌,一个善舞,后以“小蛮樊素”为歌伎的代称。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梨园是唐玄宗教练歌伶舞伎的地方,后世称戏班、戏院为梨园,称演员为梨园弟子。宫伎们表演的节目,比较有名的如外族的《西凉乐》《龟兹乐》《高丽乐》,歌舞大曲《霓裳羽衣》《凉州》《六幺》,舞蹈《胡腾》《剑器》《兰陵王》等。这些伎乐在唐诗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不少诗人的诗句中都提到了伎乐名称,更有诗人以伎乐为描写主题,著名的如杜甫写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白居易写有《霓赏羽衣舞歌》,李端写有《胡腾儿》,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唐代乐伎还把文人们创作的诗歌纳入流行曲调中,促进了优秀唐诗的传播。据唐代薛用弱《集异记》载,王之涣、高适和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到几个梨园乐伎唱曲宴乐,三人就私下约定以乐伎演唱个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其中最美的一个乐伎所唱的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王之涣很是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
唐代的乐伎地位低下,命运多为不幸,年老色衰后大都被遗弃。“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遭遇令人同情。
[作者单位:河北深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