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龙,作为排行第五的生肖,在十二地支配属“辰”。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一直崇拜的神异圣物,与天地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
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龙是吉祥的象征;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以龙为名的山川城池不计其数,如:龙岗、龙城、龙泉……
因龙得名的亭台楼阁亦举不胜数:龙祠、龙壁、龙门、龙塔……
与龙有关的民俗也是比比皆是:龙舟、龙灯、龙笛……
上下五千年,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成为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振奋、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龙图腾形象与史书中记载的龙
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的图腾崇拜。
“图腾”是印地安语toten的音译,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着亲族关系,此物即被该氏族视作保护者或象征,这就是图腾。该氏族也往往会以此图腾命名。图腾崇拜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
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小者名蛟,大者称龙。
龙的雏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萌芽,以夏族图腾为主体。古人对龙有种种解释……有说螣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劝学》);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虬【qiu囚】龙,无角的叫螭【chī吃】龙。(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天问》王注)。有说龙像狗像牛,《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
相传龙的形体像九,《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鼻似牛,角似鹿,眼似兔,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在闻一多的名篇《伏羲考》中,称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e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后人在闻一多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丰富与补充。
许慎《说文解字》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以时令方式描绘了龙的摸样,反映了古人因农业耕作而对星象的关注。
台湾画师相传的画龙口诀,也相当有趣:“一画鹿角二虾目、三画狗鼻四牛嘴、五画狮鬃六鱼鳞、七画蛇身八火炎,九画鸡脚画龙罢”。
据说伏羲氏时,有龙呈瑞,因而以龙纪事,创立文字。
据《皋陶谟》记载:“余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
《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拾遗记》也说:舜时,“南浔之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放置豢龙之宫,至夏代,豢龙不绝,因以命族”。说明夏朝盛行着饲养龙的习俗和以龙作氏族集团的族名。某些古书中记载:为夏朝统治者养龙的人姓刘,未可考!
《左传·昭十九年》:“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
《礼·礼运》:“鳞凤鱼龙,谓之四灵”。
《庄子·列御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
《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群龙无首,吉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广雅》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
《生肖论》云:龙耳亏聪,故谓之龙。
《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曹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管子·水地篇》云:“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人于深渊。”
汉代时,“龙”已经开始脱离现实生活及自然界中的具体动物形象,而成为一个集诸种动物灵性与特长于一身的特殊圣物。这时的“龙”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龙的艺术形象大致相符。
《山海经》中记载说,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一座山,称为章尾山,山上有一条“烛龙”,这条龙人面蛇身,体长千里,两眼立生,就如两条直缝。它以眨眼来控制昼夜的变化和时光的流转,闭目为夜,睁眼为昼。晋人曾有诗云:“天缺西土,龙衔火精,气为寒暑,眼作昏明,身长千里,可谓至灵。”烛龙的居住地是日光照不到的“寒泽”。
据专家考证,所谓烛龙,实际上是北极光。雨后彩虹也被附会为龙,彩虹缤纷的七色、宛若拱桥连接天地的形态、与雨和水的密切联系,极易使远古先民们将彩虹与龙联系起来,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双首的龙吸水于江河。此外,巨大的龙卷风、雷雨天气中的霹雳闪电,都易被古人当作是龙或龙的活动。
上古的原始雏形:“鲧”与“玉猪龙”
陶壶龙纹是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为人面、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
为什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人对“人最初是从哪里来?”这一原始哲学命题的回答往往带有神性。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千年,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邀游的本领,氏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氏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
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夏人祖先名鲧,正是鱼的名称,《说文》:“鲧,鱼也。”古代还传说夏人始祖大禹治水,到黄河边上,“见白面长人鱼身出”,自称“河精”,授禹《河图》(《广博物志》十四引《尸子》)。此“河精”即为半坡人龙鱼状。又玄应《一切经音义》五引《抱朴子》:“母龙曰蛟,子曰虬,其状鱼身如蛇。”凡此都反映了原始的龙原是一种身长如蛇的鱼类动物。
战国时代,人们把龙当做“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的传统观念。在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
因此,不管龙的形象如何演变,人们始终把龙看做是鳞虫之长,龙身有鳞,龙背有鱼鳍的特征始终没有泯灭;而龙王自古是诸水的主宰,行雨也是龙的主要职能。
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所以,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这也可以从“家”的甲骨文字形中窥知一二:为什么在六畜之中,只用房屋下面有猪来表示家呢?因为猪的数量大,繁殖能力强,代表着古人的财富和祈求,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从形态上看,“C”形玉猪龙似动物胚胎,也属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的范畴。
以上两种原始龙的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考古发现以及龙纹的形成与完善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被称为“龙形堆塑”的龙,是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最早的雏形。
接下来的是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1970年代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过“C”型玉龙,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45号墓发现了蚌塑龙虎,考古和碳-14测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据学者李学勤、冯时等考证,45号墓发现的蚌塑龙虎与中国传统天文学中的四象有密切的联系。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
总之,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能走,亦能飞;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吞风吐雾,兴云降雨,无所不能……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使之成为了万兽之首,万能之神。据研究,龙崇拜起源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
综观历代龙纹造型,可以总结归纳为:商周粗犷抽象,春秋战国秀丽洒脱,秦汉雄健豪放,隋唐健壮圆润,宋元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
我国古陶瓷上出现的龙纹,是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龙是粗长的蛇身,爪为三趾、圆。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出土的一个泥质褐陶盘,属于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4500年),内绘龙纹形状是蛇身,有麟片,头小,口微张,上下颚长,舌细长向外伸,舌端呈禾穗状。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龙纹。事实上,商周时期,龙纹是常见纹饰,玉器、青铜器上随处可见。
楚墓中出土的“乘人御龙”的帛书,就是古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的体现;而龙车、龙舟的出现,也是古人对龙纹的广泛运用。这个时期的玉器、铜器、漆器等工艺品中普遍看到的龙,都是爪为三趾,细尾而卷,张大口,头有角呈后卷状。
秦汉时期龙纹神光异彩,千姿百态。在秦都宫殿建筑遗址出土过一块龙纹空心砖,上面龙纹的形象是头似牛首,有须,大耳,细长角对称,蛇形体,有翼,脚有爪,身附璧。秦汉时期的龙纹有珠联璧合之说。
两汉时期,壁画、石刻、铜镜、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瓦当、陶器等,都大量运用龙纹作为装饰。对于龙纹,也有各种称呼:如黄龙、应龙、苍龙、蛟龙、青龙、白龙、云龙、螭龙等。
汉以后的几个朝代,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但是龙纹的装饰艺术,基本上还是继承两汉时代龙的形状与特征,在龙的周围往往衬以云朵、花朵,使龙的形象显得更加洒脱。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此时的龙纹装饰,又有了新的形象,充满艺术性。整体的龙纹艺术,也体现了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观。在铜镜、银器、玉器等工艺品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此时龙纹的特征:身躯是胖美健壮的蛇体;身上以斜方格组成网状纹鳞片,代替了鱼鳞片纹;前腿与身关节处长出细长翼;整条龙的背脊带鳍;龙尾像蛇尾;龙爪从过去的兽爪变为鸟形爪,爪甲绘成略弯的三角形,显得锋利有力;龙首的双角多分叉,口角比前期明显加深,所以上颚较长,特别是上唇,长而往上翘起;眼睛从过去的圆眼、三角眼变为凤眼。此时龙纹的装饰极为普遍,有立体的,有平面的。而这一时期平面的龙纹也多种多样,有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和彩绘等。
龙纹发展到宋代,已基本上形成格局,具有一定的模式。这时的龙体基本固定了蛇的长体,过去的兽体则完全消失,身上的鱼鳞纹代替了唐代的网状纹,脚渐渐缩短,强有力的、锋利的鹰爪代替了过去的兽爪或马蹄爪。脚上的肘毛画得较长而有曲线,一改以往短、少或无的情况。上下唇的变化也比较大,长而尖的上唇缩短了,改变了过去上长下短的现象。总而言之,宋代的龙纹身胖体粗,张牙舞爪,给人一种凶猛、威武、气势冲天的感觉,可谓是成功的艺术佳作。
到了元代,龙纹运用更加广泛。在元代的陶瓷中,以龙纹作为装饰的很多,堆贴的、釉上彩绘的,都很普遍。元代龙纹主要有以下特征:身躯为弯曲的长蛇体状,体胖身粗;头细而圆,比宋代的龙头小得多,龙首多无头毛,有个别的绘疏毛;上下颚较长,分张口和合口,上唇上翘,张口的多伸舌,舌小如戟状,颈部细小;四肢细而有力,肌肉隆起,显得有骨有肉,爪长而微内弯,龙分三爪、四爪和五爪,其中以三爪、四爪为多。元代龙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以站龙和游龙为多,整个龙纹给人以幼稚之感,但显得矫健勇猛,其周围往往衬以灵芝状的朵云,其尾巴长得长而尖,同时还衬以长长的火焰纹。
明清500余年间,陶瓷上龙纹繁多,形式多种多样,有团龙、云龙、双龙、海水龙、龙凤、花间行龙、荷花莲池龙、翼龙、夔龙、蟠螭龙等,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奔驰腾飞,有的回首而望,有的合嘴而行,可谓五花八门。装饰方法有刻、划、印、绘等多种。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西景德镇窑场的产品。龙爪分三、四、五爪,但以五爪为主,是官窑的代表作品。民窑生产的三、四爪龙纹,是按官窑的龙纹描绘,但描绘得简单草率。此时的龙纹,已经达到高度成熟的境界。
总之,从夏代到清代龙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变化顺序大致是由简单到复杂,从朴素到华丽,由粗犷到精美。对于龙纹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的脉络:龙的各部位头部变化最大,夏商周时期头部似方形,呈正面平列,头部附加物少,战国以后头部开始变扁,到了宋代头部的附加物逐渐齐备完整,明代龙嘴变得扁且长。
龙角在夏代以前几乎没有,商代开始有角呈柱状,春秋末期龙角开始伸长,隋唐龙角呈现分叉,宋以后分叉增多,且向上向后伸展像鹿角。
龙发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发向尾部披散,宋代以后龙发稍微向上卷,清代龙发向后伸展。
龙髭出现于汉代,髯再现于南北朝,胡须出现于汉代,髦出现于宋代。
龙在夏代至春秋时期,由颈到腹逐渐变粗,由腹到尾则逐渐变细,从战国到五代腹部则凸起,宋代又恢复到战国时的形状,身体更加弯曲修长。龙的背鳍在夏代不甚明显,商代已有背鳍的出现,汉代背鳍排列稀疏,隋唐五代则为细密,明清时期背鳍更为整齐,趋于定型。
夏代以前的龙身较光滑无鳞,商代龙身开始有鳞,形状有菱形、长方形、蛇皮形,均比较简单。汉代龙鳞排列稀疏,隋唐五代以后龙鳞整齐紧密。
龙的腹甲出现于汉代。汉代龙出现有双翼,双翼龙以汉唐两代较多。
龙的四肢演变比较明显,商代的龙已有四肢,爪也依稀可见,春秋战国的龙四肢较长,爪数也清楚可数,商代的龙有三爪,三爪龙一直延续到五爪,宋代再现四爪龙,明代则出现五爪,清代以后的龙四爪与五爪并存。
龙的肘毛出现在汉代,到南北朝更趋明显美丽。
龙的尾部在战国以前是随着躯体逐渐收缩的,至五代变得很细,似虎尾,宋代以后又回复到战国时的形态。尾鳍最早出现在五代。
逐渐成熟的绘画与雕塑艺术
当中国龙的基本形态形成之后,又不断有新的夷狄文化介入中土,融入了龙文化系统之中,最终形成了成熟的艺术形象。据今所见到的各个时代有关龙的器物图案与绘画、雕塑,可将中国龙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春秋以前 此时龙的艺术形象多呈匍匐爬行状,结构形态较为粗陋,蛇身兽头,保持着爬行动物的特点。不过它们的形状极为丰富,或尖角,或齿角,或无角,或长鼻,或卷鼻,或无鼻,或多鳍,或一鳍,或无鳍,或一足,或前后有足,或无足……它们往往带着一身的粗野与狂放,暴力与恐怖,展示着神秘的威力。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不仅反映着上古时代大陆地方文化未经系统化之前的形态,而且反映着野蛮的部落兼并战争时代的文化特色。
原始部落的兼并、融合,是伴随着血与火的战争进行的。黄帝战炎帝,“血流漂杵”;黄帝战蚩尤,“积血成渊,聚骨如岳”;大禹战三苗,“雨血三朝”。夏商两代九百余年间,有八千多个方国亡于战争;周初到春秋三百多年间,有亡国多达一千六百多。战争的残酷带给了时代恐怖的阴影。这些丑陋、粗野、狰狞、恐怖的原始龙,它们身上隐隐透着一股神秘的威力与凶气,仿佛来自弱肉强食的野蛮荒野。这狰狞,具有恐吓异族敌国与保护本族成员平安的双重意义。但不管原始龙的样子怎样千奇百怪、狰狞可怕,它们都呈现出蛇一样的修长身体。这反映着,原始部落地方文化在以华夏文化为主体的兼并斗争中,逐渐走向融合的趋势。
战国到唐代,是龙的形态和艺术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 此时的龙,脱去了爬行动物的特点,从匍匐在地走向飞腾在天。龙的体态多呈S形,显得曲张有度而刚健有力。形态结构也开始复杂化,出现了头发、节毛,角开始分叉,龙角由原先的牛角变为鹿角,羊须的特征开始突出,很少时候表现为兽身。而且气势渐增,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姿态。
河北赵县安济桥隋代龙纹,代表了这一时期龙的典型特点。龙头反颈向天,龙目怒视,毛发飘然,龙体欲伸,气势磅礴。而太原南郊唐墓壁上的龙,则是虎爪虎尾,曲颈仰头,与其说是龙,不如说是表现出了猛虎的威势。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管龙的姿态怎样变化,形态怎样不同,它们的头大多奋力高举,或引颈欲鸣,有引身向上的飞动趋势,显得奔腾欲飞。这种造型艺术,深深植根于强盛的专制帝国与夷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运动之中。如汉画砖上的青龙龙头高举,引颈长啸,就是大有腾身欲飞之势。
之所以将此时龙的艺术划为一段,是因为民族气质的内在趋同性。隋唐士大夫阶级的那种建功立业的欲望,与秦汉时的进取精神也遥相照应,表现着积极的功业欲望与人生态度。而这种民族的精神、气质,这种盛世的气概与宽容,在中国人超常的艺术想象之下,便都凝聚在了隋唐龙那变化不定的多元组合与凝重而威严的形象之中。当然,其中也是有变化的。隋唐龙没有秦汉龙那样普遍的长喙,但形态结构变得复杂起来,有头发、节毛、鹿角、羊须的造型逐渐增多,姿态由飞动之势渐趋凝重,但更具威严与震撼力,反映着民族大融合与“德被四夷”的历史动向。
宋以后,即“现代龙” 这一时期龙的形态基本定型,所以龙的形态在元、明、清七百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此时期龙的主要特点是蜿蜒多姿,通体华美,显得雍容,虽仍保持着不可一世的威严,但却失去了昔日的刚猛。它们的头角由短变长,呈叉状,但却没有进攻性,而展示的是一种“威仪棣棣”的容度,是真正的皇室气度。上腭由卷变直,口由深变浅,原始龙带血的巨口,也不再显得可怕。龙的身躯延长,须发长飘,身体的各个部分表现得极为协调,优美的姿态更富有神韵。从这里可以看出,显然上古龙形艺术中所具有的那种浓郁的神秘意义已经消散,而更多的却是艺术的审美价值。它标志着民族性格的成熟与民族文化的基本定型,标志着一个历史时代的终结。
唐宋画龙,极重内在生命的描写,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记南朝梁武帝装修佛寺,张僧繇“画龙点睛”而龙即飞腾而去的故事。这说明,当时画龙极其重视“传神”。
但也要明确的是,作为文化主体的汉族,在这期间,除了不断用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同化、消解外来的力量,使之学步邯郸、失去自我外,其自身并没有多少发展变化,蒙、满等贵族政权在中原的建立,并没有给龙文化输入多少新鲜血液,相反使其消耗了大量内力,用文明化解来自草原的野蛮。所以,从历史的宏观描述上看,宋以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很少新的发展。但也正因为如此,“龙”柔韧、顽强的性格与行藏屈伸的生存手段,在这个时代得到了极好的发挥。同时也造就了两个世纪来龙文化厄运史的出现。总之,龙的艺术演变史,就是一部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发展史。
古代的能工巧匠,将神化了的龙融入各种工艺品的设计制作中,使其成为神武和威仪的化身。在我国,用龙纹装饰的家具几乎遍及所有的门类。无论是大型的床榻、橱柜、落地大屏风、宝座,还是小巧的架、几、凳、盒、匣等,都可以见到龙的形象。龙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异常,常见的有“正龙”、“升龙”、“降龙”、“行龙”,还有“戏珠龙”、“戏水龙”、“穿云龙”,以及“花纹拐子龙纹”、“回纹拐子龙纹”、“虬龙纹”等。古代的龙纹制作,是通过雕刻、镶嵌和髹饰三大技艺完成的。其中雕刻最为常见,有线刻、浮雕、高浮雕、半透雕、透雕乃至圆雕。我国古代最辉煌的龙纹家具,要数北京故宫太和殿的金漆屏风与宝座。屏风有7扇相连,宽达525厘米,正中高425.5厘米,每扇雕升降龙各一。金漆龙纹宝座椅圈上及6根椅柱上雕刻着13条金漆盘龙。其状栩栩如生,昂首张口,令人生畏,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现代设计中的龙纹装饰 龙的艺术形态的成熟和完善,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时至今日,龙纹依然在现代服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断被设计师运用,成为表现中国风情的元素之一,具有华夏民族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龙纹艺术不仅具有美好象征含义,也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意韵。
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龙是吉祥的象征;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以龙为名的山川城池不计其数,如:龙岗、龙城、龙泉……
因龙得名的亭台楼阁亦举不胜数:龙祠、龙壁、龙门、龙塔……
与龙有关的民俗也是比比皆是:龙舟、龙灯、龙笛……
上下五千年,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成为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振奋、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龙图腾形象与史书中记载的龙
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的图腾崇拜。
“图腾”是印地安语toten的音译,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着亲族关系,此物即被该氏族视作保护者或象征,这就是图腾。该氏族也往往会以此图腾命名。图腾崇拜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
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小者名蛟,大者称龙。
龙的雏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萌芽,以夏族图腾为主体。古人对龙有种种解释……有说螣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劝学》);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虬【qiu囚】龙,无角的叫螭【chī吃】龙。(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天问》王注)。有说龙像狗像牛,《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
相传龙的形体像九,《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鼻似牛,角似鹿,眼似兔,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在闻一多的名篇《伏羲考》中,称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e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后人在闻一多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丰富与补充。
许慎《说文解字》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以时令方式描绘了龙的摸样,反映了古人因农业耕作而对星象的关注。
台湾画师相传的画龙口诀,也相当有趣:“一画鹿角二虾目、三画狗鼻四牛嘴、五画狮鬃六鱼鳞、七画蛇身八火炎,九画鸡脚画龙罢”。
据说伏羲氏时,有龙呈瑞,因而以龙纪事,创立文字。
据《皋陶谟》记载:“余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
《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拾遗记》也说:舜时,“南浔之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放置豢龙之宫,至夏代,豢龙不绝,因以命族”。说明夏朝盛行着饲养龙的习俗和以龙作氏族集团的族名。某些古书中记载:为夏朝统治者养龙的人姓刘,未可考!
《左传·昭十九年》:“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
《礼·礼运》:“鳞凤鱼龙,谓之四灵”。
《庄子·列御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
《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群龙无首,吉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广雅》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
《生肖论》云:龙耳亏聪,故谓之龙。
《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曹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管子·水地篇》云:“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人于深渊。”
汉代时,“龙”已经开始脱离现实生活及自然界中的具体动物形象,而成为一个集诸种动物灵性与特长于一身的特殊圣物。这时的“龙”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龙的艺术形象大致相符。
《山海经》中记载说,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一座山,称为章尾山,山上有一条“烛龙”,这条龙人面蛇身,体长千里,两眼立生,就如两条直缝。它以眨眼来控制昼夜的变化和时光的流转,闭目为夜,睁眼为昼。晋人曾有诗云:“天缺西土,龙衔火精,气为寒暑,眼作昏明,身长千里,可谓至灵。”烛龙的居住地是日光照不到的“寒泽”。
据专家考证,所谓烛龙,实际上是北极光。雨后彩虹也被附会为龙,彩虹缤纷的七色、宛若拱桥连接天地的形态、与雨和水的密切联系,极易使远古先民们将彩虹与龙联系起来,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双首的龙吸水于江河。此外,巨大的龙卷风、雷雨天气中的霹雳闪电,都易被古人当作是龙或龙的活动。
上古的原始雏形:“鲧”与“玉猪龙”
陶壶龙纹是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为人面、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
为什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人对“人最初是从哪里来?”这一原始哲学命题的回答往往带有神性。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千年,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邀游的本领,氏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氏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
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夏人祖先名鲧,正是鱼的名称,《说文》:“鲧,鱼也。”古代还传说夏人始祖大禹治水,到黄河边上,“见白面长人鱼身出”,自称“河精”,授禹《河图》(《广博物志》十四引《尸子》)。此“河精”即为半坡人龙鱼状。又玄应《一切经音义》五引《抱朴子》:“母龙曰蛟,子曰虬,其状鱼身如蛇。”凡此都反映了原始的龙原是一种身长如蛇的鱼类动物。
战国时代,人们把龙当做“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的传统观念。在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
因此,不管龙的形象如何演变,人们始终把龙看做是鳞虫之长,龙身有鳞,龙背有鱼鳍的特征始终没有泯灭;而龙王自古是诸水的主宰,行雨也是龙的主要职能。
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所以,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这也可以从“家”的甲骨文字形中窥知一二:为什么在六畜之中,只用房屋下面有猪来表示家呢?因为猪的数量大,繁殖能力强,代表着古人的财富和祈求,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从形态上看,“C”形玉猪龙似动物胚胎,也属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的范畴。
以上两种原始龙的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考古发现以及龙纹的形成与完善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被称为“龙形堆塑”的龙,是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最早的雏形。
接下来的是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1970年代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过“C”型玉龙,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45号墓发现了蚌塑龙虎,考古和碳-14测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据学者李学勤、冯时等考证,45号墓发现的蚌塑龙虎与中国传统天文学中的四象有密切的联系。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
总之,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能走,亦能飞;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吞风吐雾,兴云降雨,无所不能……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使之成为了万兽之首,万能之神。据研究,龙崇拜起源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
综观历代龙纹造型,可以总结归纳为:商周粗犷抽象,春秋战国秀丽洒脱,秦汉雄健豪放,隋唐健壮圆润,宋元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
我国古陶瓷上出现的龙纹,是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龙是粗长的蛇身,爪为三趾、圆。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出土的一个泥质褐陶盘,属于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4500年),内绘龙纹形状是蛇身,有麟片,头小,口微张,上下颚长,舌细长向外伸,舌端呈禾穗状。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龙纹。事实上,商周时期,龙纹是常见纹饰,玉器、青铜器上随处可见。
楚墓中出土的“乘人御龙”的帛书,就是古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的体现;而龙车、龙舟的出现,也是古人对龙纹的广泛运用。这个时期的玉器、铜器、漆器等工艺品中普遍看到的龙,都是爪为三趾,细尾而卷,张大口,头有角呈后卷状。
秦汉时期龙纹神光异彩,千姿百态。在秦都宫殿建筑遗址出土过一块龙纹空心砖,上面龙纹的形象是头似牛首,有须,大耳,细长角对称,蛇形体,有翼,脚有爪,身附璧。秦汉时期的龙纹有珠联璧合之说。
两汉时期,壁画、石刻、铜镜、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瓦当、陶器等,都大量运用龙纹作为装饰。对于龙纹,也有各种称呼:如黄龙、应龙、苍龙、蛟龙、青龙、白龙、云龙、螭龙等。
汉以后的几个朝代,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但是龙纹的装饰艺术,基本上还是继承两汉时代龙的形状与特征,在龙的周围往往衬以云朵、花朵,使龙的形象显得更加洒脱。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此时的龙纹装饰,又有了新的形象,充满艺术性。整体的龙纹艺术,也体现了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观。在铜镜、银器、玉器等工艺品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此时龙纹的特征:身躯是胖美健壮的蛇体;身上以斜方格组成网状纹鳞片,代替了鱼鳞片纹;前腿与身关节处长出细长翼;整条龙的背脊带鳍;龙尾像蛇尾;龙爪从过去的兽爪变为鸟形爪,爪甲绘成略弯的三角形,显得锋利有力;龙首的双角多分叉,口角比前期明显加深,所以上颚较长,特别是上唇,长而往上翘起;眼睛从过去的圆眼、三角眼变为凤眼。此时龙纹的装饰极为普遍,有立体的,有平面的。而这一时期平面的龙纹也多种多样,有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和彩绘等。
龙纹发展到宋代,已基本上形成格局,具有一定的模式。这时的龙体基本固定了蛇的长体,过去的兽体则完全消失,身上的鱼鳞纹代替了唐代的网状纹,脚渐渐缩短,强有力的、锋利的鹰爪代替了过去的兽爪或马蹄爪。脚上的肘毛画得较长而有曲线,一改以往短、少或无的情况。上下唇的变化也比较大,长而尖的上唇缩短了,改变了过去上长下短的现象。总而言之,宋代的龙纹身胖体粗,张牙舞爪,给人一种凶猛、威武、气势冲天的感觉,可谓是成功的艺术佳作。
到了元代,龙纹运用更加广泛。在元代的陶瓷中,以龙纹作为装饰的很多,堆贴的、釉上彩绘的,都很普遍。元代龙纹主要有以下特征:身躯为弯曲的长蛇体状,体胖身粗;头细而圆,比宋代的龙头小得多,龙首多无头毛,有个别的绘疏毛;上下颚较长,分张口和合口,上唇上翘,张口的多伸舌,舌小如戟状,颈部细小;四肢细而有力,肌肉隆起,显得有骨有肉,爪长而微内弯,龙分三爪、四爪和五爪,其中以三爪、四爪为多。元代龙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以站龙和游龙为多,整个龙纹给人以幼稚之感,但显得矫健勇猛,其周围往往衬以灵芝状的朵云,其尾巴长得长而尖,同时还衬以长长的火焰纹。
明清500余年间,陶瓷上龙纹繁多,形式多种多样,有团龙、云龙、双龙、海水龙、龙凤、花间行龙、荷花莲池龙、翼龙、夔龙、蟠螭龙等,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奔驰腾飞,有的回首而望,有的合嘴而行,可谓五花八门。装饰方法有刻、划、印、绘等多种。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西景德镇窑场的产品。龙爪分三、四、五爪,但以五爪为主,是官窑的代表作品。民窑生产的三、四爪龙纹,是按官窑的龙纹描绘,但描绘得简单草率。此时的龙纹,已经达到高度成熟的境界。
总之,从夏代到清代龙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变化顺序大致是由简单到复杂,从朴素到华丽,由粗犷到精美。对于龙纹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的脉络:龙的各部位头部变化最大,夏商周时期头部似方形,呈正面平列,头部附加物少,战国以后头部开始变扁,到了宋代头部的附加物逐渐齐备完整,明代龙嘴变得扁且长。
龙角在夏代以前几乎没有,商代开始有角呈柱状,春秋末期龙角开始伸长,隋唐龙角呈现分叉,宋以后分叉增多,且向上向后伸展像鹿角。
龙发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发向尾部披散,宋代以后龙发稍微向上卷,清代龙发向后伸展。
龙髭出现于汉代,髯再现于南北朝,胡须出现于汉代,髦出现于宋代。
龙在夏代至春秋时期,由颈到腹逐渐变粗,由腹到尾则逐渐变细,从战国到五代腹部则凸起,宋代又恢复到战国时的形状,身体更加弯曲修长。龙的背鳍在夏代不甚明显,商代已有背鳍的出现,汉代背鳍排列稀疏,隋唐五代则为细密,明清时期背鳍更为整齐,趋于定型。
夏代以前的龙身较光滑无鳞,商代龙身开始有鳞,形状有菱形、长方形、蛇皮形,均比较简单。汉代龙鳞排列稀疏,隋唐五代以后龙鳞整齐紧密。
龙的腹甲出现于汉代。汉代龙出现有双翼,双翼龙以汉唐两代较多。
龙的四肢演变比较明显,商代的龙已有四肢,爪也依稀可见,春秋战国的龙四肢较长,爪数也清楚可数,商代的龙有三爪,三爪龙一直延续到五爪,宋代再现四爪龙,明代则出现五爪,清代以后的龙四爪与五爪并存。
龙的肘毛出现在汉代,到南北朝更趋明显美丽。
龙的尾部在战国以前是随着躯体逐渐收缩的,至五代变得很细,似虎尾,宋代以后又回复到战国时的形态。尾鳍最早出现在五代。
逐渐成熟的绘画与雕塑艺术
当中国龙的基本形态形成之后,又不断有新的夷狄文化介入中土,融入了龙文化系统之中,最终形成了成熟的艺术形象。据今所见到的各个时代有关龙的器物图案与绘画、雕塑,可将中国龙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春秋以前 此时龙的艺术形象多呈匍匐爬行状,结构形态较为粗陋,蛇身兽头,保持着爬行动物的特点。不过它们的形状极为丰富,或尖角,或齿角,或无角,或长鼻,或卷鼻,或无鼻,或多鳍,或一鳍,或无鳍,或一足,或前后有足,或无足……它们往往带着一身的粗野与狂放,暴力与恐怖,展示着神秘的威力。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不仅反映着上古时代大陆地方文化未经系统化之前的形态,而且反映着野蛮的部落兼并战争时代的文化特色。
原始部落的兼并、融合,是伴随着血与火的战争进行的。黄帝战炎帝,“血流漂杵”;黄帝战蚩尤,“积血成渊,聚骨如岳”;大禹战三苗,“雨血三朝”。夏商两代九百余年间,有八千多个方国亡于战争;周初到春秋三百多年间,有亡国多达一千六百多。战争的残酷带给了时代恐怖的阴影。这些丑陋、粗野、狰狞、恐怖的原始龙,它们身上隐隐透着一股神秘的威力与凶气,仿佛来自弱肉强食的野蛮荒野。这狰狞,具有恐吓异族敌国与保护本族成员平安的双重意义。但不管原始龙的样子怎样千奇百怪、狰狞可怕,它们都呈现出蛇一样的修长身体。这反映着,原始部落地方文化在以华夏文化为主体的兼并斗争中,逐渐走向融合的趋势。
战国到唐代,是龙的形态和艺术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 此时的龙,脱去了爬行动物的特点,从匍匐在地走向飞腾在天。龙的体态多呈S形,显得曲张有度而刚健有力。形态结构也开始复杂化,出现了头发、节毛,角开始分叉,龙角由原先的牛角变为鹿角,羊须的特征开始突出,很少时候表现为兽身。而且气势渐增,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姿态。
河北赵县安济桥隋代龙纹,代表了这一时期龙的典型特点。龙头反颈向天,龙目怒视,毛发飘然,龙体欲伸,气势磅礴。而太原南郊唐墓壁上的龙,则是虎爪虎尾,曲颈仰头,与其说是龙,不如说是表现出了猛虎的威势。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管龙的姿态怎样变化,形态怎样不同,它们的头大多奋力高举,或引颈欲鸣,有引身向上的飞动趋势,显得奔腾欲飞。这种造型艺术,深深植根于强盛的专制帝国与夷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运动之中。如汉画砖上的青龙龙头高举,引颈长啸,就是大有腾身欲飞之势。
之所以将此时龙的艺术划为一段,是因为民族气质的内在趋同性。隋唐士大夫阶级的那种建功立业的欲望,与秦汉时的进取精神也遥相照应,表现着积极的功业欲望与人生态度。而这种民族的精神、气质,这种盛世的气概与宽容,在中国人超常的艺术想象之下,便都凝聚在了隋唐龙那变化不定的多元组合与凝重而威严的形象之中。当然,其中也是有变化的。隋唐龙没有秦汉龙那样普遍的长喙,但形态结构变得复杂起来,有头发、节毛、鹿角、羊须的造型逐渐增多,姿态由飞动之势渐趋凝重,但更具威严与震撼力,反映着民族大融合与“德被四夷”的历史动向。
宋以后,即“现代龙” 这一时期龙的形态基本定型,所以龙的形态在元、明、清七百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此时期龙的主要特点是蜿蜒多姿,通体华美,显得雍容,虽仍保持着不可一世的威严,但却失去了昔日的刚猛。它们的头角由短变长,呈叉状,但却没有进攻性,而展示的是一种“威仪棣棣”的容度,是真正的皇室气度。上腭由卷变直,口由深变浅,原始龙带血的巨口,也不再显得可怕。龙的身躯延长,须发长飘,身体的各个部分表现得极为协调,优美的姿态更富有神韵。从这里可以看出,显然上古龙形艺术中所具有的那种浓郁的神秘意义已经消散,而更多的却是艺术的审美价值。它标志着民族性格的成熟与民族文化的基本定型,标志着一个历史时代的终结。
唐宋画龙,极重内在生命的描写,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记南朝梁武帝装修佛寺,张僧繇“画龙点睛”而龙即飞腾而去的故事。这说明,当时画龙极其重视“传神”。
但也要明确的是,作为文化主体的汉族,在这期间,除了不断用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同化、消解外来的力量,使之学步邯郸、失去自我外,其自身并没有多少发展变化,蒙、满等贵族政权在中原的建立,并没有给龙文化输入多少新鲜血液,相反使其消耗了大量内力,用文明化解来自草原的野蛮。所以,从历史的宏观描述上看,宋以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很少新的发展。但也正因为如此,“龙”柔韧、顽强的性格与行藏屈伸的生存手段,在这个时代得到了极好的发挥。同时也造就了两个世纪来龙文化厄运史的出现。总之,龙的艺术演变史,就是一部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发展史。
古代的能工巧匠,将神化了的龙融入各种工艺品的设计制作中,使其成为神武和威仪的化身。在我国,用龙纹装饰的家具几乎遍及所有的门类。无论是大型的床榻、橱柜、落地大屏风、宝座,还是小巧的架、几、凳、盒、匣等,都可以见到龙的形象。龙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异常,常见的有“正龙”、“升龙”、“降龙”、“行龙”,还有“戏珠龙”、“戏水龙”、“穿云龙”,以及“花纹拐子龙纹”、“回纹拐子龙纹”、“虬龙纹”等。古代的龙纹制作,是通过雕刻、镶嵌和髹饰三大技艺完成的。其中雕刻最为常见,有线刻、浮雕、高浮雕、半透雕、透雕乃至圆雕。我国古代最辉煌的龙纹家具,要数北京故宫太和殿的金漆屏风与宝座。屏风有7扇相连,宽达525厘米,正中高425.5厘米,每扇雕升降龙各一。金漆龙纹宝座椅圈上及6根椅柱上雕刻着13条金漆盘龙。其状栩栩如生,昂首张口,令人生畏,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现代设计中的龙纹装饰 龙的艺术形态的成熟和完善,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时至今日,龙纹依然在现代服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断被设计师运用,成为表现中国风情的元素之一,具有华夏民族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龙纹艺术不仅具有美好象征含义,也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