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积累,多训练,掌握英语听力技巧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_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英语;听力;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2-0061-01
  
  听力是考查学生从有声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答题策略,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一、功在平时,善于积累
  
  听力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是要不得的。有的老师认为,只要学好语法、课文,听力就不用担心,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有些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出的学生笔试能力很强,可就是听不懂基本的语音材料;也有的学生考试总得高分,却听不懂外国人说话,而一些服务行业人士英语基础语法不一定好,与外国人对话却滔滔不绝、对答如流。可见,听力功在平时,贵在坚持训练,而且非练不可。还有人认为:“到中考的时候,用上一两个星期,天天训练听力,不需要在平时花费时间训练”。此话也不尽然。考试之前的听力训练的确很有必要,但光靠这几天的时间,想练就一双聪慧的耳朵,又谈何容易?因为中考之前你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学生很难有时间练听力。而且,因为平时没有训练,现在妄想急功近利,一蹴而就,一定会搞得学生心里紧张、头脑混乱而影响真实水平的发挥。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抓好听力,过听力关,时时训练,常常聆听,掌握技巧,了解题型,熟悉方法,这才是中考听力必胜的最佳方法。
  训练听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听。这里的多听,不是光听录音磁带,而是要多听英语广播及英语节目。因为中考是用录音机播放听力材料,现场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考场内可能有其他频率声音的干扰,也有可能遇到高音量时发出“滋滋”的响声。这些情况告诉大家,一定要打有准备的仗。平时,练习收听英语广播节目时音量可以略微放大点,用心去听,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纯英语的环境中,以加强对英语的“感觉”。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至少保持30~60分钟的听力学习,中考临近时可适当缩短时间,但一定要持之以恒。
  
  二、模拟训练,掌握技巧
  
  泛听能够训练我们的耳朵,但要想在中考听力中取得高分,还要做针对性的模拟训练。通过训练,掌握中考听力的题型和解题技巧。下面介绍几种技巧:
  1.把精听和泛听结合起来。在听力训练中,既要能准确无误地听出某些重要的数据、年代、人名、地名及事实,又要兼顾把握大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精听和泛听结合起来,交替练习。即把精听和泛听分成几处独立的练习,听时穿插安排,也可把一个故事或短文分成几个段落,有些部分精听,其余部分泛听。在精听时,要首先熟悉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对有些难句可以反复听。而泛听则首先着眼于量大,只求掌握大意,不必了解每个细节。精听遍数不限,直到完全听懂为止,泛听的遍数由材料的难度和自己的理解程度来决定,一般不要超过三遍,否则就失去了泛听的意义。泛听时,要一气呵成,不宜中间打断,应该整体来把握文章的含义。
  2.快速读题,有目的地听。学生拿到试卷,就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快速读题,对将可能听到的信息或考查内容进行预测,并可适当地做一些标记,带着问题去听,带着预测去搜索答案,即有目的地听。这是中考听力测试中能否得到高分或满分的关键,它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打一场有准备之仗。听力答题的良好发挥,也将帮助学生更镇静、沉着,以饱满的情绪继续答题。
  3.合理分配注意力,学会预测话题。合理分配注意力,做到一心几用,读题、思考和听都不要误。这可以根据每个小题的问题及选项的提示来预测录音材料的内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获得主动。
  4.拓宽背景知识,熟悉交际用语。学生学科知识越广博,越有助于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要通过对话的具体情节和背景判断对话发生的地点、人物职业、人物关系等。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对话就是进行语言交流的模拟题。所以,交际用语的掌握是打开对话听力题型的金钥匙。只有熟悉交际用语,才能在对话理解中做到得心应手。
  此外,教师为学生选好听力训练材料也很重要。近几年,河北省教科所《教育实践与研究》编辑部为初三毕业复习编写的《初中英语听力训练》选材精湛,题材广泛,吻合中考题型,听力材料和磁带俱全,拿来训练,十分有效,十分方便。
  总之,只要勤于练习就可以有效地突破英语听力,让学生记住听完后一定要及时整理、检验其效果,不能放到一边。做到上述几条,相信听力水平会很快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责任编辑 闫会学】
其他文献
关键词:作文教学;精心命题;训练思维;文题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8-0060-02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这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师生之问的相互劳动所决定的。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