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以来,税务系统积极转变税收征管方式,提升税收征管,取得初步成效,但需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化改革,以期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税收征管;优化配置;专业化管理;大服务
一、进一步优化机构配置
重点确定管理服务职责。以管理与服务两大核心业务确定机构为基础,实施“大服务”格局。将审查批改,管理户籍等工作放进纳税服务里,使服务更加统一专业。
合理调整各级内设机构职責。推进区县有关机构减少管理层次、税务管理实体化,实现组织专业化的目标,按行政区划设置基层征收机构,把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集状况、税源分布情况作为机构设置与否的主要依据。县区级机关重点调整内设机构,转变管理职责,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做好风险承担与风险应对工作。
二、科学设计业务流程
对征管业务的处理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信息流的管理为核心,依据对纳税人管理的信息流来重组征管业务。将纳税人发起的基础性工作切分到办税服务厅,厘清征纳责任,提高办税效率。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利用事前事中事后的流程以纳税人为主线有机串接,再造流程、提升征管质效。在实施上,以流程管理的思想重新设计和优化税收征管业务程序和内部管理程序,建立与征管信息系统相配套、适应的业务流程,使之满足信息化征管模式的要求。
三、深化专业化管理
实施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团队化。根据税源规模、行业、类别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完善税源分类分级管理措施和管户方式,明确各级税源监控标准、范围及要求,将有限的征管资源用到最需要管理的税源上,提髙税源管理的效能,大力提升重点税源管理能力,实行专业化团队式管理。
实施中小企业税源管理行业化。将行业特征明显、企业相对集中的纳税人,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实施分行业集中监控评估。有重点、有计划地细化行业分类,不断完善税源监控模板,建立行业管理办法,提高分类管理服务的针对性。
实施个体税源管理的社会化。以强化个体定额公开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政策、依据、程序和结果四公开,对个体集贸和零散税收实行社会综合治税,积极推行纳税人户籍网格化管理,大力营建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
四、构建大服务格局
对税务服务职能进行归纳并且实施集约型管理,有效整合服务力量,逐步形成统一的、专业化的大服务格局。一是将税务登记、发票管理业务的制度管理职能纳入区县局纳税服务科,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局各部门、各税种、各环节的纳税服务工作。二是将办税服务厅设置成为一次办结的部门,内设调查核实岗位,负责办结所有纳税人申请的事项。三是加强对涉税调查和审批事项的监督制约。组合工作事项,对调查核实内容进行“一揽子”落实,对同一纳税人同一事项原则上不再重复进户。四是整合纳税服务资源。在农村、乡镇设立办税服务厅延伸窗口办理相关事宜。
五、深化数据治理和信息化支撑
(一)强化对数据信息的采集、整合与深度利用。依托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和组织体系,实现数据信息采集、监测、分析、利用的“一体化”管理,努力实现以数管税。是规范数据信息采集录入考核机制,提高数据信息质量。二是深入挖掘数据资源潜在价值,大力推进信息管税。
(二)整合信息系统,加强电子税务局纳税人端、税务端和社会共治端的建设。整合各类独立的信息系统,促进各系统间无缝链接,尽可能消除重复信息,将数据资源做大做强。
作者单位:福建省税务干部学校
关键词:税收征管;优化配置;专业化管理;大服务
一、进一步优化机构配置
重点确定管理服务职责。以管理与服务两大核心业务确定机构为基础,实施“大服务”格局。将审查批改,管理户籍等工作放进纳税服务里,使服务更加统一专业。
合理调整各级内设机构职責。推进区县有关机构减少管理层次、税务管理实体化,实现组织专业化的目标,按行政区划设置基层征收机构,把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集状况、税源分布情况作为机构设置与否的主要依据。县区级机关重点调整内设机构,转变管理职责,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做好风险承担与风险应对工作。
二、科学设计业务流程
对征管业务的处理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信息流的管理为核心,依据对纳税人管理的信息流来重组征管业务。将纳税人发起的基础性工作切分到办税服务厅,厘清征纳责任,提高办税效率。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利用事前事中事后的流程以纳税人为主线有机串接,再造流程、提升征管质效。在实施上,以流程管理的思想重新设计和优化税收征管业务程序和内部管理程序,建立与征管信息系统相配套、适应的业务流程,使之满足信息化征管模式的要求。
三、深化专业化管理
实施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团队化。根据税源规模、行业、类别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完善税源分类分级管理措施和管户方式,明确各级税源监控标准、范围及要求,将有限的征管资源用到最需要管理的税源上,提髙税源管理的效能,大力提升重点税源管理能力,实行专业化团队式管理。
实施中小企业税源管理行业化。将行业特征明显、企业相对集中的纳税人,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实施分行业集中监控评估。有重点、有计划地细化行业分类,不断完善税源监控模板,建立行业管理办法,提高分类管理服务的针对性。
实施个体税源管理的社会化。以强化个体定额公开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政策、依据、程序和结果四公开,对个体集贸和零散税收实行社会综合治税,积极推行纳税人户籍网格化管理,大力营建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
四、构建大服务格局
对税务服务职能进行归纳并且实施集约型管理,有效整合服务力量,逐步形成统一的、专业化的大服务格局。一是将税务登记、发票管理业务的制度管理职能纳入区县局纳税服务科,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局各部门、各税种、各环节的纳税服务工作。二是将办税服务厅设置成为一次办结的部门,内设调查核实岗位,负责办结所有纳税人申请的事项。三是加强对涉税调查和审批事项的监督制约。组合工作事项,对调查核实内容进行“一揽子”落实,对同一纳税人同一事项原则上不再重复进户。四是整合纳税服务资源。在农村、乡镇设立办税服务厅延伸窗口办理相关事宜。
五、深化数据治理和信息化支撑
(一)强化对数据信息的采集、整合与深度利用。依托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和组织体系,实现数据信息采集、监测、分析、利用的“一体化”管理,努力实现以数管税。是规范数据信息采集录入考核机制,提高数据信息质量。二是深入挖掘数据资源潜在价值,大力推进信息管税。
(二)整合信息系统,加强电子税务局纳税人端、税务端和社会共治端的建设。整合各类独立的信息系统,促进各系统间无缝链接,尽可能消除重复信息,将数据资源做大做强。
作者单位:福建省税务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