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在影像化改编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fe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能够给观众审美上的愉悦,同时能够对观众的心灵产生积极的陶冶、滋养作用。但是不同的文化形式、内容、以及影视艺术自身的商业化属性决定了在文化经典的改编中,会出现各种问题。
  关键词:语言艺术;社会属性;价值取向;基本原则
  一、当下的文化经典的改编现状
  文化经典的影像化改编,为影视艺术在题材内容上提供了巨大的内容资源,也为影视艺术的形式上的革新提供了借鉴。
  (一)IP时代的前景
  优秀的文化经典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的滋养着大众的心灵和滋养着精神世界,文化经典的影像化改编为使得大众对其有着巨大的审美期待,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时间截止2015年,在全世界票房最高的20大电影当中,其中有16部由IP进行改编而来,高达80%的比例;在国内票房排进前20的影片当中,有14部电影是由IP改编而来,也占据了高达70%的比例;在收视率达到前20名的电视节目当中,其中有6部作品是由IP改编,接近三分之一的比例。大数据告诉我们,IP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二)当下的影视改编中所存在的问题
  影视艺术快速发展,娱乐化严重成为文化经典改编的重要问题。而面向传统的精英文化表达的影视作品在泛娱乐化的时代逐渐被淹没,从而确立娱乐化的叙事倾向。“如果一件制造品的设计意在激起一种情感,并不想使这种情感释放在日常生活的事物中,而要作为本身有价值的某种东西加以享受,那么,这种制造品的功能就在于娱乐或者消遣”[1]。
  一些文化经典在影像化改编中为了实现资本的快速回收,大大的缩短了制作周期,使观众在感官化的刺激中精神得到假想性的满足,彻底的把经典进行娱乐化和消费化。《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种改编脱离了原著,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也与原著相去甚远,仅仅是靠劣质的数字特效去满足观众的视听觉,实际上是对电影艺术和文化经典的一种伤害。
  二、影视作品的语言艺术和社会属性
  优秀的文化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必然要尊重文化经典的内核。这不是对这不是现实生活的搬演,也不是文化经典的亦步亦趋。
  (一)影视语言艺术—声音与对话
  文化经典在影像化改编中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语言的影像化。通常文化经典包括文学经典和艺术、文化典故,前者有着文字文本作为影像化改编的参考,后者则是根据文化经典进行的再创造。因为后者没有明确的文本作为影像化改编的参考,所以创作者只需根据这种文化艺术内的涵进行新的创作。
  “文学是一种话语,文学话语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具有审美属性,它是在某种特殊的环境或形式当中进行交流和信息沟通的一种语言形式。文学话语不是简单语言或言语,是与具体的社会关联和社会权力关系紧密相联”[2]。然而在当下的影像化改编过程中,影视作品的语言艺术既失去了文学语言的对于深刻意义的蕴藉属性,又脱离了社会现实交际的原则。
  在当下的影视市场中,快餐化的电影生产使得作品在语言艺术上缺乏打磨。对话苍白无力,还有些就是纯粹的脱离了生活,部分电影中无论是台词的设计还是说话方式都不契合人物。
  艺术之美美在真实,优秀的影视作品总能够遵循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精致的打磨台词,使得语言既符合人物的形象和时代的特征,又能够给观众以真情實感。
  (二)电影是对世界的模仿与超越
  在影像化改编的过程中要保证作品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上的的客观真实,同时要超越现实生活的本身,杜绝搬演,实现艺术化的二度创作。
  现时性的叙事方式是指无论电视还是电影始终再创造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作为目的的,努力的把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对象拉近与观众的情感距离。电影这种现时性,也是一种直接性,通过影像的处理是观众感觉到与现实客观世界的同时同构,观众的视觉感官从电影画面中得到某种直接性。从而认为电影中的故事是直接的真实发生的生活内容。因此优秀的影视作品总能够贴近生活的真实,从现实生活中得到源源不断的素材。比如改编自李存葆同名小说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梁三喜和其母亲吃苦耐劳,赵蒙生和其母亲一心为了调动到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处处拉关系。这样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在当下的生活中依然可见。
  真实故事与电影具有不同一性。现实生活往往是稀松平常,松散平淡,生活中的故事并不是每一个都充满戏剧性的结构。受舞台剧影响的中国电影很多都带有这“刻意的安排”,无所不在实用主义和商业性诉求是电影难逃“假”的宿命。戏剧性的故事机结构,往往是聚焦在某一人的一生中的一件或几件大事上,而不是一个时间跨度大、有着若干不相关的次要线索的不间断的真实故事。电影《黄金时代》着重截取了萧红短暂生命中对她人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的人和事进行描述,一些真实性模糊的时间有选择的忽略,借以演员对着镜头讲话的仿记录片的形式来增加电影自身的真实可信。
  三、价值取向和改编原则
  艺术存在价值的高低、大小正负之分,所有优秀的艺术的艺术作品在传播消费各环节都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影视作品的价值取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将周围的世界视觉化,人们着重于关注世界的表象,而逐渐的忽略了这些视觉表象背后的世界的本质。电影应该拯救人的这种意识形态,在视觉化的观赏当中灌输一些恒定的感觉和义理,让人生活在实在当中,而不是虚幻当中,让电影这面镜子反映出真实来[3]。电影欣赏是进行的消费活动,而通过电影这面镜子进行的思考则是文化的习得。一些“作者电影”、“独立电影”、“思想电影”等众多的电影工作者在商业利益捆绑下不断的去突破新的艺术形式,使电影成为一种思考的方式。能够使电影的观众通过电影更好的反思生活的本身,激起情感上的共鸣。
  (二)文化经典的改变原则
  文化经典的改编主要遵循两个原则。首先尊重原著的内容与精神,其次在尊重的基础上要进行艺术的创新。
  电影艺术家夏衍说“忠实原著的程度因人而异,真正好的经典著作,应当适量忠实于原著的[4]”。所以在影像化改编的过程中,要尊重原著,这是对艺术创作者的尊重。尊重原著不仅是尊重原著的内容,更要尊重原著的精神。
  拘囿于原著,一情一景的全部搬演也不会得到观众的认同,搬演只会使观众陷入到二次阅读当中。姚斯的“期待视野”强调读者在欣赏一部作品时候虽然会对作品产生审美期待,但仍需要新的东西打破原有的审美预期,使得作品既在读者的接受范围之内,又不断的有新的惊喜突破审美预期,这样才能不断的丰富读者的视野,这就是艺术作品为什么总要创新[5]。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取材于小说《西游戏》,故事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基本上尊重原著,但从古典名著的留白处发挥想象的空间,进行全新的演绎才会在众多的西游题材中脱颖而出,创造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的神话,成为现象级作品。创新是其成功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英]著.王至元.陈华中译.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2]童庆炳著.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周月亮.韩骏伟.电影现象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228.
  [4]夏衍.夏衍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59.
  作者简介:
  宋文康(1995—),男,汉族,籍贯:山东滕州,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来临,传播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传统的展览、画册模式已经无法凸显博物馆传播效果,进行现代博物馆传播模式创新成为当务之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智慧化传播模式,能够更好的进行文化宣传。对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智慧化传播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智慧化传播  智慧化传播强调引进先进技术、新媒体、以群众需求为基础进行博物馆智慧化
期刊
摘 要:《Flash动画设计制作》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作为公选课,其时间的限制又要求在课堂上只能精讲。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Flash;公选课;教学改革  网络上使用Flash制作的作品随处可见,各种广告、故事短片、MV、小游戏等,用Flash软件制作出来的作品体积小,动画效果
期刊
摘 要:音乐剧早期被译作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通过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音乐剧的创作上一定程度借鉴了歌剧中的表现手段。在众多各具特色的音乐剧中,本文以法国音乐剧代表《落妞与朱丽叶》为例,在音乐剧中探索歌剧戏剧色彩的影子,分别从音乐剧戏剧结构特征、音乐剧宣叙调的使用、音乐剧的乐段主题的发展与变化三个方面论述。  关键词:法国音乐剧;歌剧;《罗密欧与茱丽叶
期刊
摘 要:21世纪,数字媒体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在舞蹈行业中,推动着舞蹈影像的发展变革。数字媒体技术能推动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提高舞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数字媒体技术在舞蹈影像中的运用策略应从实现舞蹈与动画的结合、实现舞蹈与高清影像的结合和实现舞者与影像装置的结合等方面来寻求。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舞蹈影像;运用  一、舞蹈影像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概况  当下,伴随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逐渐渗透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唐顿庄园》影视剧中的字幕译文为研究对象,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指导,从意译法、省略法、归化法等三个层面分析如何使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更好地体现,使译入语观众不仅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同时促进不同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字幕翻译;《唐顿庄园》;翻译策略  一、导言  字幕,作为图片和声音的辅助信息,通常出现在屏幕的下半部分。通过每一帧画面与字幕的匹配,
期刊
摘 要:来到近代我国的电影尤其是喜剧电影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出现了许多具有批判讽刺社会现实的题材电影和富有导演个人特色的个性鲜明的喜剧片。如宁浩的“疯狂”系列、徐峥的“囧”系列等。纵观整体,我国当前的喜剧片数量众多,但优质作品凤毛麟角;种类多样,类型融合度高;体现出“社会无意识”的价值意义等。我们应对我国的喜剧片持宽容的态度,期待未来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关键词:数量众多,类型融合度,社会无意
期刊
传统观念里,不论是作画还是纪录片,“真实”就是对被画或者被拍事物的再现,但其实不然,这种所谓的真实是相对而言的。BBC的这部纪录片《印象派简史》,还原了主人公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大师的成长之路,笔者将以这部纪录片为引,简单分析真实一词。  1.从创作者的角度看真实。  莫奈曾说:“作画的时候,要忘记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或许这个时候画家想表达的并不
期刊
摘 要:当新媒体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视综艺节目不断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强烈冲击。本文以当下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受到的影响现状为出发点,以《奔跑吧》节目为例,对该节目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的四个策略,产品、消费者、宣传、产业链进行具体分析,探求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整合发展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综艺节目;《奔跑吧》;整合营销传播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加速发展,影视行业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规律。影视行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影视制作的方向,而影视制作的方向源自影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本文浅析了影视编导工作中中创新思维的内涵以及产生的基础,并分析了影视编导如何产生创新性思维,为影视编导工作者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影视;编导;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影视创作的发展也逐渐走上了多元化、规范化的道路,
期刊
摘 要:被人们称之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在诞生仅仅10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无声电影到黑白电影,再到彩色电影的转变。在这背后,现代科技对电影的制作方式以及表现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电影领域中数字技术的兴起,深刻改变了电影的创作方式,但也给电影中想表达的美学思想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对其进行思考和理论梳理,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影美学  一、数字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