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再重申在中职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由于就业压力和招生难度越来越大,很多学校过分强调了技能的培养,以技能操作来吸引学生,以技能高低来安排就业,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道德修养的提高,导致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就当前学校、社会和企业三方综合来看,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从宏观来说,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微观来说,更是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将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就业层次、创业发展。因为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技术人员,它更需要有责任感、能创新、能带给企业发展正能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德育必将成为中职教育的基石,如何切实做好中职德育教育应引起全体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当前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目标不明确
中职德育教育各校没有统一的教学范本,对各专业德育课程的开设要求各校标准也不一样。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泛泛而谈,将德育课上成了政治课、语文课。由于德育教育自身的独特性,难以组织统一的考核,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普遍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手段,学生泛泛而学,不明确自己该接受些什么。这种现状使得中职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出现缺失与错位,偏离了职业教育基本内容的德育教育最终导致德育教育功能减弱,没有实效性,大多流于课程形式。在一所缺失了德育教育的中职学校,必然会出现学风厌倦、学生生活懒散、校风不正等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实现“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
2.忽视学科渗透,结果收效甚微
很多中职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都只是教师把教材中的知识、行为规范等灌输给学生,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没有很好地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式教育。其实德育教育是一门无处不在的课程,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有德育,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得以提高的,这要靠全体教生的共同努力。缺失了德育基石的职业教育,其最终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很难达到企业对员工的接收标准,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和企业所需人才差距日渐明显。长期如此,在社会上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就是学生的就业率下降或不能长期稳定就业或只能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就业,企业用工难或难以长期留住技术员工,中职学校生源减少或学生入学后的流失量增多。
二、如何突破困境,发展切合实际的德育教育
1.改革德育教學内容
针对中职德育教育的行业要求以及社会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适度调整文化课内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全面性,特别是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应切实将德育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安排设计与就业相关联的德育教育内容,转变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观,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引导学生往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轨道上发展,最终达到稳定就业、高标准就业的目的。
2.改进德育教学方法
改变德育教学中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模式,重视教学中的互动,更多地让学生通过参与、体会、感悟去学习,让学生在自学、互学、助学的过程中不断剖析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德育课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分组讨论、研究、答辩、竞赛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团体意识,从而形成综合能力,改变那种教师讲得激情澎湃、学生学的淡而无味的现状,使我们的德育课堂充满生机,延伸德育课堂的范围,扩大德育教学的内容,让中职学生在进行专业技术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3.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学校教育是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更是如此,除了德育课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外,其他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楷模。一名优秀教师在学生心中的烙印甚至会长达一生,师长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是他刻意模仿的范本,因此,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时刻谨记师德规范,以教师优秀的外在形象陶冶学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养成高雅的气质;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召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人格修养。
4.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在多元信息时代,中职学生较普通高中学生更易接受到社会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元素,他们在就业、生活压力、朋友混杂等因素影响下,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改变。对此,中职德育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及时清除学生心理上产生的厌学、烦闷、自卑、嫉妒、仇视、焦躁等“垃圾”,以实际的有亲和力的辅导、谈心,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给自己一个正确定位,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所在环境所了解到的一些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粗浅认识,由于各地中职教育情况各不相同,还有很多值得大家探讨研究和改进之处。但笔者认为关键是教育工作者在专心本职教育的同时,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德育教学,以创新带动德育教学改革,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提高。
就当前学校、社会和企业三方综合来看,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从宏观来说,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微观来说,更是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将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就业层次、创业发展。因为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技术人员,它更需要有责任感、能创新、能带给企业发展正能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德育必将成为中职教育的基石,如何切实做好中职德育教育应引起全体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当前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目标不明确
中职德育教育各校没有统一的教学范本,对各专业德育课程的开设要求各校标准也不一样。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泛泛而谈,将德育课上成了政治课、语文课。由于德育教育自身的独特性,难以组织统一的考核,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普遍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手段,学生泛泛而学,不明确自己该接受些什么。这种现状使得中职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出现缺失与错位,偏离了职业教育基本内容的德育教育最终导致德育教育功能减弱,没有实效性,大多流于课程形式。在一所缺失了德育教育的中职学校,必然会出现学风厌倦、学生生活懒散、校风不正等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实现“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
2.忽视学科渗透,结果收效甚微
很多中职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都只是教师把教材中的知识、行为规范等灌输给学生,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没有很好地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式教育。其实德育教育是一门无处不在的课程,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有德育,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得以提高的,这要靠全体教生的共同努力。缺失了德育基石的职业教育,其最终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很难达到企业对员工的接收标准,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和企业所需人才差距日渐明显。长期如此,在社会上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就是学生的就业率下降或不能长期稳定就业或只能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就业,企业用工难或难以长期留住技术员工,中职学校生源减少或学生入学后的流失量增多。
二、如何突破困境,发展切合实际的德育教育
1.改革德育教學内容
针对中职德育教育的行业要求以及社会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适度调整文化课内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全面性,特别是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应切实将德育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安排设计与就业相关联的德育教育内容,转变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观,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引导学生往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轨道上发展,最终达到稳定就业、高标准就业的目的。
2.改进德育教学方法
改变德育教学中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模式,重视教学中的互动,更多地让学生通过参与、体会、感悟去学习,让学生在自学、互学、助学的过程中不断剖析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德育课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分组讨论、研究、答辩、竞赛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团体意识,从而形成综合能力,改变那种教师讲得激情澎湃、学生学的淡而无味的现状,使我们的德育课堂充满生机,延伸德育课堂的范围,扩大德育教学的内容,让中职学生在进行专业技术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3.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学校教育是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更是如此,除了德育课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外,其他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楷模。一名优秀教师在学生心中的烙印甚至会长达一生,师长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是他刻意模仿的范本,因此,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时刻谨记师德规范,以教师优秀的外在形象陶冶学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养成高雅的气质;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召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人格修养。
4.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在多元信息时代,中职学生较普通高中学生更易接受到社会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元素,他们在就业、生活压力、朋友混杂等因素影响下,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改变。对此,中职德育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及时清除学生心理上产生的厌学、烦闷、自卑、嫉妒、仇视、焦躁等“垃圾”,以实际的有亲和力的辅导、谈心,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给自己一个正确定位,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所在环境所了解到的一些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粗浅认识,由于各地中职教育情况各不相同,还有很多值得大家探讨研究和改进之处。但笔者认为关键是教育工作者在专心本职教育的同时,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德育教学,以创新带动德育教学改革,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