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来教育武装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必要性
(一)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就要求青年大学生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大众化。推进科学发展观大众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而要推进科学发展观大众化就必须促进其进大众的头脑。只有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身心特点、接受心理,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是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科学指南。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健全自己的人格。
二、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主体的原则
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信息传递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理论学习从“灌输”变为源自于内在需求的自觉行动。
(二)示范性原则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要确保科学发展观能够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使科学发展观切实内化为自己的素质、能力,然后外化到实际行动中。教育工作者只有学深、悟透、坚信、善用科学发展观,才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有效地促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三)实践性原则
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坚持实践性原则就应组织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到社区,到工厂,到企业,到农村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了解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让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切领悟到科学发展观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作用的科学指南,从而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只有让大学生从课堂领会到实践体验,才能达到对科学发展观从肤浅了解到理论升华,才能最终达到推进科学发展观“入耳”、“入眼”、“人脑”、“入心”的目的。
(四)开放性原则
坚持开放性原则,必须做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即要把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更广阔和开放的社会中去实践、运用和提高理论,自觉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要把学习和应用科学发展观,融合到各种活动中去,使同学们在活动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路径思考
(一)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是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第一步。课堂教学是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基本途径。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第一,认真备课。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编写教案,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备教材与备学生的有机结合。第二,认真上课。教师应该做到所讲的理论正确无误,重难点突出,理论与实际结合,切忌照本宣科。第三,认真辅导。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授基本理论外,还应该做到课后多辅导,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发展观并非纯粹的理论,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生动的典型和具体的例子分析科学发展观,以增强科学发展观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3、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辩论、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在讨论辩论中鼓励每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应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广、直观性强、吸引力大的特点。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应注意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醒目的文字、多样的色彩、动感的演绎、生动的录像,强化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把枯燥的理论与生动的直观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兴趣,促进更快更好地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
(二)积极营造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校园文化环境
健康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重要外部条件。为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还需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
1、开通专题网页,利用网络搭建交流平台。高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快、容量大、互动性强的优势,开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网站,在学校主页上设立链接。在网站中开设“中央精神”、“学习园地”、“最新动态”、“基层活动”等栏目。专题网站应及时报道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成功经验和实际效果,以此营造一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网上宣传舆论氛围。
2、设置版面专栏,加强主题宣传。要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工作部署等内容制作成展板、手抄报,放在教学楼前、宿舍门口、食堂门口等广大师生每天的必经地,供广大师生无意识间就观 看学习了,不会占用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时间。
3、开办专题广播,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广播在课余时间、用餐时间,按时播放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制订详细的播音安排,及时播报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新闻,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科学发展观理论,耳熟能详,慢慢地达到心领神会。
4、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要经常组织开展系统学习、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辩论赛、观看相关资料片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通过以上活动形式,一定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定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情和信心。
(三)努力探索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大众化、通俗化方式
1、宣传语言通俗化。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科学性与政策性的统一。但是理论本身倘若不将其通俗化,就会显得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因此,要让科学发展观进入大学生的头脑,就必须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实现通俗化,做到深入浅出,这样才会被大学生理解、接受、信仰。宣传语言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他们的现实需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综合考虑大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要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为突破口,将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使科学发展观被学生理解接受。宣传语言要贴近实际,用事实说话。在向学生讲基本理论时,应该针对学生迫切想了解、解决的敏感问题,用故事说话,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说话,讲清楚来龙去脉,解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难问题,做到以理服人,让学生体会科学发展观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人们行动的科学指南,宣传要注意灵活性。讲道理不应该急于求成,而应把大道理分成若干小道理,在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现实生活的实例,形象生动的比喻呈现给学生,赋予语言灵性、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理论、懂道理。
2、宣传载体立体化。科学发展观大众化不仅要求采用学生喜爱和易理解的语言文字而且要求实现宣传形式多样化,增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吸引力、感染力。第一,在科学发展观的宣传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黑板报、期刊、校报、校刊等多种平台,使科学发展观更好更快的入大学生的眼,最终达到人心的目的。第二,在宣传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媒体、电影、广播、书刊、网络等多种载体,使科学发展观呈现的形式更直观、形象、生动、具体,赋予科学发展观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三,通过大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们自己组织策划开展关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演讲比赛、辩论赛、,举办知识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以更好的支持、指导大学生开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研究,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
3、宣传形式多样化。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诸如课堂教学方式、专题讲座方式、讨论、辩论方式、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的方式、实践活动等,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科学发展观,让科学发展观快速“进大学生头脑”,并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成才,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要深入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和精髓,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关系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各项工作,实现大学生的自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以社团为载体探索“三个代表”思想主体性学习新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校报,2003(11)
[2]唐小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初探[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2)
[3]乔丽君,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及其时代内蕴的思考[J],黑河学刊,2008(4)
[4]鲍宗豪,张华金等著,科学发展观论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陈跃,李强主编,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发展观教学案例[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一、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必要性
(一)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就要求青年大学生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大众化。推进科学发展观大众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而要推进科学发展观大众化就必须促进其进大众的头脑。只有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身心特点、接受心理,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是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科学指南。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健全自己的人格。
二、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主体的原则
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信息传递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理论学习从“灌输”变为源自于内在需求的自觉行动。
(二)示范性原则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要确保科学发展观能够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使科学发展观切实内化为自己的素质、能力,然后外化到实际行动中。教育工作者只有学深、悟透、坚信、善用科学发展观,才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有效地促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三)实践性原则
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坚持实践性原则就应组织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到社区,到工厂,到企业,到农村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了解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让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切领悟到科学发展观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作用的科学指南,从而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只有让大学生从课堂领会到实践体验,才能达到对科学发展观从肤浅了解到理论升华,才能最终达到推进科学发展观“入耳”、“入眼”、“人脑”、“入心”的目的。
(四)开放性原则
坚持开放性原则,必须做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即要把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更广阔和开放的社会中去实践、运用和提高理论,自觉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要把学习和应用科学发展观,融合到各种活动中去,使同学们在活动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路径思考
(一)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是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第一步。课堂教学是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基本途径。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第一,认真备课。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编写教案,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备教材与备学生的有机结合。第二,认真上课。教师应该做到所讲的理论正确无误,重难点突出,理论与实际结合,切忌照本宣科。第三,认真辅导。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授基本理论外,还应该做到课后多辅导,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发展观并非纯粹的理论,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生动的典型和具体的例子分析科学发展观,以增强科学发展观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3、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辩论、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在讨论辩论中鼓励每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应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广、直观性强、吸引力大的特点。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应注意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醒目的文字、多样的色彩、动感的演绎、生动的录像,强化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把枯燥的理论与生动的直观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兴趣,促进更快更好地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
(二)积极营造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校园文化环境
健康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重要外部条件。为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还需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
1、开通专题网页,利用网络搭建交流平台。高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快、容量大、互动性强的优势,开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网站,在学校主页上设立链接。在网站中开设“中央精神”、“学习园地”、“最新动态”、“基层活动”等栏目。专题网站应及时报道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成功经验和实际效果,以此营造一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网上宣传舆论氛围。
2、设置版面专栏,加强主题宣传。要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工作部署等内容制作成展板、手抄报,放在教学楼前、宿舍门口、食堂门口等广大师生每天的必经地,供广大师生无意识间就观 看学习了,不会占用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时间。
3、开办专题广播,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广播在课余时间、用餐时间,按时播放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制订详细的播音安排,及时播报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新闻,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科学发展观理论,耳熟能详,慢慢地达到心领神会。
4、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要经常组织开展系统学习、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辩论赛、观看相关资料片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通过以上活动形式,一定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定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情和信心。
(三)努力探索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的大众化、通俗化方式
1、宣传语言通俗化。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科学性与政策性的统一。但是理论本身倘若不将其通俗化,就会显得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因此,要让科学发展观进入大学生的头脑,就必须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实现通俗化,做到深入浅出,这样才会被大学生理解、接受、信仰。宣传语言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他们的现实需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综合考虑大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要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为突破口,将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使科学发展观被学生理解接受。宣传语言要贴近实际,用事实说话。在向学生讲基本理论时,应该针对学生迫切想了解、解决的敏感问题,用故事说话,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说话,讲清楚来龙去脉,解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难问题,做到以理服人,让学生体会科学发展观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人们行动的科学指南,宣传要注意灵活性。讲道理不应该急于求成,而应把大道理分成若干小道理,在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现实生活的实例,形象生动的比喻呈现给学生,赋予语言灵性、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理论、懂道理。
2、宣传载体立体化。科学发展观大众化不仅要求采用学生喜爱和易理解的语言文字而且要求实现宣传形式多样化,增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吸引力、感染力。第一,在科学发展观的宣传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黑板报、期刊、校报、校刊等多种平台,使科学发展观更好更快的入大学生的眼,最终达到人心的目的。第二,在宣传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媒体、电影、广播、书刊、网络等多种载体,使科学发展观呈现的形式更直观、形象、生动、具体,赋予科学发展观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三,通过大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们自己组织策划开展关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演讲比赛、辩论赛、,举办知识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以更好的支持、指导大学生开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研究,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
3、宣传形式多样化。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诸如课堂教学方式、专题讲座方式、讨论、辩论方式、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的方式、实践活动等,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科学发展观,让科学发展观快速“进大学生头脑”,并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成才,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要深入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和精髓,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关系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各项工作,实现大学生的自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以社团为载体探索“三个代表”思想主体性学习新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校报,2003(11)
[2]唐小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初探[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2)
[3]乔丽君,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及其时代内蕴的思考[J],黑河学刊,2008(4)
[4]鲍宗豪,张华金等著,科学发展观论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陈跃,李强主编,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发展观教学案例[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