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冯家院119号住宅楼工程为例, 介绍了如何在复杂地质工程情况下做好安全监测工作,希望能够给类似工程项目信息化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住宅楼;监测;观测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冯家院119号住宅楼建于90年代,是万州刚起步修建多层房屋时期修建的九层砖混结构,房屋质量和结构均比较劣质。该房屋平面形状为7字型,长27.20米、宽20.24米。位于北滨路港务局至西山公园段。房屋东面紧邻北滨路,南面、北面、西面均为居民住宅楼。该房屋基础为条形条石基础,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并且离长江较近,地下水受长江涨跌水影响较大。
二、监测目的
在滨江路扩建施工中,施工方将首先在房屋靠近滨江路的一侧修建间距为2米—3米的抗滑桩。然后对抗滑桩以下的土进行开挖取土。为了解施工期间房屋及抗滑桩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房屋及抗滑桩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房屋及抗滑桩沉降、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的目的如下:⑴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与设计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如超过某个限值,就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保证支护结构和相邻道路、建筑物的安全;⑵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抗滑桩开挖和支护结构的信息化施工;⑶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三、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规程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四、监测内容和监测网布设(一)监测内容根据抗滑桩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监测内容包括:① 抗滑桩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② 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③ 房屋及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裂缝观测二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在抗滑桩施工前7天完成6个基准点的布设,对房屋布设观测点,并对位移、沉降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二)位移观测点的布设1、位移、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建立根据现场实地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在监测区域外稳定可靠的位置布设6个基准点(测量控制点)进行互相校核,它们的编号为WJ1、WJ2、WJ3、CJ1、CJ2、CJ3;3个位移基准点每个与每边成一直线布置的水平位移观测点构成位移监测网,3个位移基准点和3个沉降基准点布置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外。2、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埋设时应注意观测点与被观测对象的牢靠结合,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观测对象的变化特征。观测点主要采用贴反射片的方法进行布设,根据现场情况及测量规范要求,本方案按设计要求布设13个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它们的编号为W1-W13。(详见《监测平面图》)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按设计要求布设13个沉降观测点,它们的编C1-C13,与水平位移共点布设。位置详见《监测平面图》。
(三)裂缝观测在房屋结构薄弱地方和地面出现裂缝时及时采取方法进行观测。主要方法采用贴玻璃条,并在裂缝垂直方向打入钢钉用游标卡尺(标称精度0.02mm)进行测量,读数精确至毫米后两位。
五、监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一)水平位移观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1、仪器选择: 本水平位移观测使用索佳NET05X全站仪,本仪器已按时检定,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2、精度要求:全站仪 综合精度 比例误差 纵向补偿精度 测距检定结果 ±0.5mm 0.10mm/km 测角检定结果 0.5” 0.5”(二)沉降观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1、仪器选择: 1、使用苏一光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沉降观测。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1mm,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2、精度要求:本基坑顶部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累差 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 视线高度(下丝读数之差)二等 DS0.5 <30m <1.0m <0.3m >0.3m项目等级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二等 0.4mm 0.6mm 1mm 3.0mm基辅尺分划读数差≤0.3mm,闭合差≤±0.3√N mm(N代表测站数)
六、观测方法、频率和要求(一)观测方法1、位移观测方法水平位移采用索佳NET05X全站仪进行测量:在靠近观测对象的工作基点上设站,采用极坐标测量方法取得观测点的角度和距离初值,测量变化后基准点到测量点的角度距离,通过计算坐标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基坑水平位移的数值。初始值的测量读取应进行2-3次的校核,以确保其准确性。2、沉降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根据埋设好的基准点,从BM施测一条闭合路线建立初始数据。沉降观测使用苏一光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沉降观测。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01mm,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
(二)监测频率
监测的频率要随施工变化情况作调整,监测点布设后开始读测原始值,且应不少于2次。当施工工作开始时,每1~3天测量一次,当抗滑桩浇筑好取土完成后,每5~7天观测一次。当位移量出现突变量及遇到暴雨天气,应加密观测,观测结果务必全面、真实、整洁,并整理成册交于施工单位、业主,以指导施工。
七、监测人员组织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决定对该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代表本院全面履行合同并直接对项目负责,下设测量员、记录员、扶尺员、资料员、检查员等,分别履行有关的工作,详细分工如下: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全面负责,代表我院履行合同,督促检查各项工作。测量员:负责每次观测前检查仪器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检查校正,正确架设仪器及行走路线进行观测。记录员:负责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以校核观测的准确性。资料员:负责及时整理观测资料,发现观测数据有异常情况马上通知测量员及检查员,并对事件及时作出处理。检查员:负责对测量员、记录员、资料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八、应急预案1、当变形累计值、变形速率等指标达到预警值时,将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增加监测点的布置。同时及时通知设计方、委托方、监理及施工方,配合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2、当观测点及基准点遭受到人为或者其他原因破坏时应及时恢复或者补加监测点、基准点的布置。九、监测工作注意事项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监测并进行自检,做到记录清晰、齐全,计算准确无误。检查员应及时对测量成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审核员负责报告的审核,把好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并在监测工作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观测时应选择同一晴朗天气时进行观測;3、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4、固定观测人员,减少人为误差;5、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作出详细记录6、应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并保留原始观测数据,以备查核;7、按国家有关测量规范进行观测。十、监测结果及信息反馈1、施工监测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每次观测完毕后现场先粗算,如果位移量发生比较大时马上向业主方或施工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分析施工时房屋的安全可靠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时提出建议、报警和应急措施,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
2、监测成果提交每次观测完毕后,及时向建设方、施工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并及时提交本次成果报告,整个监测数据及图表结果均由计算机处理后提出。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编写观测报告,应提交以下资料:(1)位移观测成果表,时间、位移量(T-S)曲线图;(2)沉降观测成果表,时间、沉降量(T-S)曲线图
(3)监测平面布置图;(4)监测分析报告。
关键词: 住宅楼;监测;观测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冯家院119号住宅楼建于90年代,是万州刚起步修建多层房屋时期修建的九层砖混结构,房屋质量和结构均比较劣质。该房屋平面形状为7字型,长27.20米、宽20.24米。位于北滨路港务局至西山公园段。房屋东面紧邻北滨路,南面、北面、西面均为居民住宅楼。该房屋基础为条形条石基础,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并且离长江较近,地下水受长江涨跌水影响较大。
二、监测目的
在滨江路扩建施工中,施工方将首先在房屋靠近滨江路的一侧修建间距为2米—3米的抗滑桩。然后对抗滑桩以下的土进行开挖取土。为了解施工期间房屋及抗滑桩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房屋及抗滑桩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房屋及抗滑桩沉降、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的目的如下:⑴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与设计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如超过某个限值,就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保证支护结构和相邻道路、建筑物的安全;⑵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抗滑桩开挖和支护结构的信息化施工;⑶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三、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规程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四、监测内容和监测网布设(一)监测内容根据抗滑桩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监测内容包括:① 抗滑桩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② 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③ 房屋及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裂缝观测二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在抗滑桩施工前7天完成6个基准点的布设,对房屋布设观测点,并对位移、沉降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二)位移观测点的布设1、位移、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建立根据现场实地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在监测区域外稳定可靠的位置布设6个基准点(测量控制点)进行互相校核,它们的编号为WJ1、WJ2、WJ3、CJ1、CJ2、CJ3;3个位移基准点每个与每边成一直线布置的水平位移观测点构成位移监测网,3个位移基准点和3个沉降基准点布置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外。2、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埋设时应注意观测点与被观测对象的牢靠结合,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观测对象的变化特征。观测点主要采用贴反射片的方法进行布设,根据现场情况及测量规范要求,本方案按设计要求布设13个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它们的编号为W1-W13。(详见《监测平面图》)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按设计要求布设13个沉降观测点,它们的编C1-C13,与水平位移共点布设。位置详见《监测平面图》。
(三)裂缝观测在房屋结构薄弱地方和地面出现裂缝时及时采取方法进行观测。主要方法采用贴玻璃条,并在裂缝垂直方向打入钢钉用游标卡尺(标称精度0.02mm)进行测量,读数精确至毫米后两位。
五、监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一)水平位移观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1、仪器选择: 本水平位移观测使用索佳NET05X全站仪,本仪器已按时检定,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2、精度要求:全站仪 综合精度 比例误差 纵向补偿精度 测距检定结果 ±0.5mm 0.10mm/km 测角检定结果 0.5” 0.5”(二)沉降观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1、仪器选择: 1、使用苏一光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沉降观测。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1mm,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2、精度要求:本基坑顶部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累差 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 视线高度(下丝读数之差)二等 DS0.5 <30m <1.0m <0.3m >0.3m项目等级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二等 0.4mm 0.6mm 1mm 3.0mm基辅尺分划读数差≤0.3mm,闭合差≤±0.3√N mm(N代表测站数)
六、观测方法、频率和要求(一)观测方法1、位移观测方法水平位移采用索佳NET05X全站仪进行测量:在靠近观测对象的工作基点上设站,采用极坐标测量方法取得观测点的角度和距离初值,测量变化后基准点到测量点的角度距离,通过计算坐标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基坑水平位移的数值。初始值的测量读取应进行2-3次的校核,以确保其准确性。2、沉降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根据埋设好的基准点,从BM施测一条闭合路线建立初始数据。沉降观测使用苏一光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沉降观测。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01mm,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
(二)监测频率
监测的频率要随施工变化情况作调整,监测点布设后开始读测原始值,且应不少于2次。当施工工作开始时,每1~3天测量一次,当抗滑桩浇筑好取土完成后,每5~7天观测一次。当位移量出现突变量及遇到暴雨天气,应加密观测,观测结果务必全面、真实、整洁,并整理成册交于施工单位、业主,以指导施工。
七、监测人员组织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决定对该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代表本院全面履行合同并直接对项目负责,下设测量员、记录员、扶尺员、资料员、检查员等,分别履行有关的工作,详细分工如下: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全面负责,代表我院履行合同,督促检查各项工作。测量员:负责每次观测前检查仪器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检查校正,正确架设仪器及行走路线进行观测。记录员:负责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以校核观测的准确性。资料员:负责及时整理观测资料,发现观测数据有异常情况马上通知测量员及检查员,并对事件及时作出处理。检查员:负责对测量员、记录员、资料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八、应急预案1、当变形累计值、变形速率等指标达到预警值时,将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增加监测点的布置。同时及时通知设计方、委托方、监理及施工方,配合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2、当观测点及基准点遭受到人为或者其他原因破坏时应及时恢复或者补加监测点、基准点的布置。九、监测工作注意事项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监测并进行自检,做到记录清晰、齐全,计算准确无误。检查员应及时对测量成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审核员负责报告的审核,把好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并在监测工作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观测时应选择同一晴朗天气时进行观測;3、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4、固定观测人员,减少人为误差;5、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作出详细记录6、应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并保留原始观测数据,以备查核;7、按国家有关测量规范进行观测。十、监测结果及信息反馈1、施工监测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每次观测完毕后现场先粗算,如果位移量发生比较大时马上向业主方或施工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分析施工时房屋的安全可靠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时提出建议、报警和应急措施,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
2、监测成果提交每次观测完毕后,及时向建设方、施工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并及时提交本次成果报告,整个监测数据及图表结果均由计算机处理后提出。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编写观测报告,应提交以下资料:(1)位移观测成果表,时间、位移量(T-S)曲线图;(2)沉降观测成果表,时间、沉降量(T-S)曲线图
(3)监测平面布置图;(4)监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