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动山摇,飞沙走石。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袭击彭州市。瞬间,10多万户房屋倒塌,24座桥梁毁损,6座水库不同程度出现险情,通讯、电力、交通中断,一个又一个灾情告急……紧要关头,彭州市993个党组织、3.2万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奋力抗灾,一面面鲜红的党旗迅速飘扬在灾区上空。
快速反应:灾情就是命令
灾情就是命令,这是一场全民动员的攻坚战。
强烈的震动刚有平息,彭州市委立刻作出反应,随即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在行政中心广场露天现场办公,一个个命令由此迅疾发出。
通讯中断,信息成为关键。灾情调查组率先被派出,分赴20个乡镇查看灾情,紧接着,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党员先锋队迅速出发……
各级党组织紧急动员,号召党政机关、镇和村(社区)、所有企事业单位、全体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带领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抗震救灾。来不及照顾家中老小,县直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迅速来到广场集结待命。
除部分工作人员在家负责日常工作外,所有市级部门人员全部被派往灾区一线,由市领导和镇党委、政府统一调配,同镇、村干部一起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
数百名应急民兵紧急登车开赴灾情严重的镇村,抢救遇难群众;公安干警迅速到位,巡逻交通疏导人群,保证社会安全稳定;全市交通、卫生、供电、电信、国土、水利等部门均在第一时间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措施。消防车、救护车、抢险车纷纷紧急出动,抗灾帐篷、饮水、食品、血浆、柴油、汽油、塑料布等救灾物资被迅速调集,一切救援工作在忙碌而有序中全面铺开……
13日上午10点,86个市直单位近千名工作人员全部赶到指定地点,全力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抢救受伤人员,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生死营救: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一场绝地生死大营救。
地震发生后,龙门山镇的党员干部立刻聚在一起,分组行动。他们一面组织人员全力搜救,一面派人搭建雨篷、设立临时安置点,并把镇上副食店里的所有食物都集中起来,统一供应。
伤员和灾民源源不断地送到各个安置点,缺水!缺药!缺粮!而此时,停水停电,桥垮了!通讯断了!灾难中的龙门山镇成了“孤岛”。
交通靠走,通讯靠吼。镇党委书记刘廷凯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把山里的情况及时通报给设在河对岸的市前线指挥部,使药品、食物、饮用水等群众最急需的物品及时运了上来。
13日下午,满身泥土的副镇长曹光伟带回信息:九峰山相邻的两座山峰裂开,两山之间地面整体下陷,100多人被埋。“冒死也要进去,无论如何要把困在里面的村民和游客救出来!”刘廷凯和镇指挥部的同志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14日上午8点,刘廷凯和彭州市委、宣传部长谢芝华带着5名干部进山,惊心动魄的8小时后,他们终于到达了银厂沟深处的大龙潭。凭着对银厂沟的熟悉,刘廷凯他们带领500名解放军把大龙潭周围的80多家农家乐和宾馆走了个遍,共搜救受伤的村民和游客62人。在搜救队帮助下,上千被困村民从银厂沟走了出来。
在磁峰、小鱼洞、白鹿、通济等受灾严重乡镇,我们同样看到的是一片紧张忙碌但又有序的场面。地震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没有慌乱,他们以最快的时间成立了指挥部,会同市直部门党员干部带领大家积极展开自救,大批伤员和被困群众纷纷被转移安置。
不屈脊梁:挺住地動山摇
党组织就是堡垒,这是一方震不垮的基石。
“钟书记,我们家中的粮食全被埋在地下,这下该咋个办哦?”瓢泼大雨中,通济镇党委书记钟大均忍着悲痛,安慰灾民:“乡亲们,请大家放心,我们的党和政府绝不会冻着一个人、饿着一个人!”
通济镇地处山区,全镇受灾严重,居民房屋几乎全部损毁。灾害发生后,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迅速行动起来,制订实施抗震救灾方案,群众很快得到安置,但缺乏食品难住了镇党委一班人。正当他们焦虑万分时,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明带领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及时送来了216件方便食品。握着张明的手,钟大钧激动得热泪盈眶:“老百姓有救了……”13日早上6点,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良洪又带领8名组织部工作人员,忍着饥饿和疲乏赶往通济镇支援。从那一刻起,他们就一直和通济镇党员干部并肩战斗,与村民共渡难关。
在通济镇,始终有一句话不时从党员、干部、受灾群众的口中传出──“我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有难同当。”
……
随着道路被打通,救灾物资陆续被运往灾区,市级部门援助人员、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又立即组织车辆将救灾物资运送到村(社区),并安排人员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
一切都是那么紧张,但一切又都是那么有序。
在安置区,一座座简易帐篷搭建在安全地带,一口口大饭锅紧挨着帐篷,受灾群众发扬团结互助、友爱关怀的精神,同吃同住一起抗灾自救,老人、妇女和儿童得到很好照顾。
灾区党旗红,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爱心在这里放大,真情在这里释放。一位获救的龙门山镇村民含着热泪对党员先锋队的队员说:“看到你们,我们就踏实了,我们知道自己安全了,谢谢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