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树:“原来觉得腐败得很严重,但我去了基层后觉得没那么严重,还挺井井有条的。《南方周末》约我写文章,后来毙了,觉得我立场太偏向政府了,但我也不能改变我的立场啊。”
春树
女,北京人,1983年出生,2000年从高中辍学,开始自由写作。已出版小说《北京娃娃》 、《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等,主编《80后诗选》。2004年2月成为美国《时代》亚洲版的封面人物,美国人称她为“新激进份子”。
“北京娃娃”春树从美国回来了,也变了。过去她抒写残酷青春,现在则关注种族平等、环保、绿色和平组织……时髦的社会问题,她一个都没落下,俨然已从叛逆青年转型而为“国际主义者”,对种种大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无论如何,五六年来春树也在成长,关注一下这位曾经的“中国80后代表人物”的变化,其实是蛮有趣的事情。
在美国住了大半年的春树回来了,带着她的新书《光年之美国梦》。
2002出版《北京娃娃》、2004年年初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并被选为“中国80后代表人物”,那三四年的时间里春树的名字炽手可热,在人们的印象里,有个叛逆的北京孩子,从高中退学,书写十几岁少年残酷的青春,几乎是一夜成名。那时候还像个男孩子的春树拥有大批少年粉丝,获得叔叔们的赞赏,随时准备以冷淡倔强的表情出现在各类媒体的封面上。
接下来的五六年里,春树的名字似乎渐渐退出了公众视野,长大了的粉丝们心里,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当年热爱过的偶像。只听有人说,春树去美国了。
这年头去了美国的,十有八九就不会回来了。但是春树回来了,她似乎迫不及待,要和昔日粉丝们分享她在美国的经历和感受。但是老粉丝们可能会有些困惑。春树在新书里,书写一个女孩子恋爱和旅行的故事,背景在中国以外的世界穿梭互换。叛逆的春树不见了,有些段落偶尔还会让人想起青春文学掌门人饶雪漫。封皮封底的宣传,也在传达一个信息:“昔日狂野的朋克女孩,从青春期中全身而退,长大后的北京娃娃春树,抒写‘彻底而完整的幸福’。”
噢,原来春树也在“转型”。
崛起大国的年轻人应有的姿态是?
在一篇谈论80后三十而立的文章里,春树分析了80后的种种精神萎缩,最后给出建议:补上家庭和友情的裂痕、多发展朋友和兴趣爱好、把时间用在为爱情朝思暮想为社会不良风气而愤怒上。《光年之美国梦》里她又提出:“不要再为悲剧找借口,人只能为自己负责”等等生活法则。她解释,知道自己追求什么,勇敢去做,不靠别人帮助,不埋怨生活,就是彻底而完整的幸福。
这些明显给人劝世感的带有廉价说教意味的内容,让人想起《菜根谭》。春树反对这种说法:“我只是把理想主义者要遭遇的东西奉上而已,我掉进了一个坑,爬出来告诉别人这里有个坑啊,我甚至没有想指明方向”。春树知道要是一本书很励志,其文学价值就值得怀疑,所以她强烈抗议这种解读。
今年上半年春树去了南非,作为预热世界杯的某项目邀请的客人之一,她的目的是了解“新南非”。那次除了感受异域风情欣赏风景,她亲身体会了一次在国内体会不到的种族歧视,目睹点点滴滴的不平等,让她对占南非富人绝大多数的南非白人很是怀疑。是不是消除种族隔离留下的阴影还需要更多时间?总之这一段时间,种族问题是春树新的关注点。
除了亲身经历,她这两年也偏好阅读一些以色列、土耳其作家的作品,继续思考种族问题:“我觉得现在只有一个真正的世界问题:种族平等”。对这个问题长久地思考后,春树认为“现在再也没有文学拯救政治了,应该是政治拯救文学”,于是关心政治关心种族问题成了她的功课,“我要不了解我就是无知,也不再有一个崛起大国的年轻人应有的姿态了”。
采访中,因为提到了“左”和“右”,春树激动了起来,觉得这样的划分太简单了,但当她说到她最喜欢的作家安
春树
女,北京人,1983年出生,2000年从高中辍学,开始自由写作。已出版小说《北京娃娃》 、《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等,主编《80后诗选》。2004年2月成为美国《时代》亚洲版的封面人物,美国人称她为“新激进份子”。
“北京娃娃”春树从美国回来了,也变了。过去她抒写残酷青春,现在则关注种族平等、环保、绿色和平组织……时髦的社会问题,她一个都没落下,俨然已从叛逆青年转型而为“国际主义者”,对种种大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无论如何,五六年来春树也在成长,关注一下这位曾经的“中国80后代表人物”的变化,其实是蛮有趣的事情。
在美国住了大半年的春树回来了,带着她的新书《光年之美国梦》。
2002出版《北京娃娃》、2004年年初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并被选为“中国80后代表人物”,那三四年的时间里春树的名字炽手可热,在人们的印象里,有个叛逆的北京孩子,从高中退学,书写十几岁少年残酷的青春,几乎是一夜成名。那时候还像个男孩子的春树拥有大批少年粉丝,获得叔叔们的赞赏,随时准备以冷淡倔强的表情出现在各类媒体的封面上。
接下来的五六年里,春树的名字似乎渐渐退出了公众视野,长大了的粉丝们心里,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当年热爱过的偶像。只听有人说,春树去美国了。
这年头去了美国的,十有八九就不会回来了。但是春树回来了,她似乎迫不及待,要和昔日粉丝们分享她在美国的经历和感受。但是老粉丝们可能会有些困惑。春树在新书里,书写一个女孩子恋爱和旅行的故事,背景在中国以外的世界穿梭互换。叛逆的春树不见了,有些段落偶尔还会让人想起青春文学掌门人饶雪漫。封皮封底的宣传,也在传达一个信息:“昔日狂野的朋克女孩,从青春期中全身而退,长大后的北京娃娃春树,抒写‘彻底而完整的幸福’。”
噢,原来春树也在“转型”。
崛起大国的年轻人应有的姿态是?
在一篇谈论80后三十而立的文章里,春树分析了80后的种种精神萎缩,最后给出建议:补上家庭和友情的裂痕、多发展朋友和兴趣爱好、把时间用在为爱情朝思暮想为社会不良风气而愤怒上。《光年之美国梦》里她又提出:“不要再为悲剧找借口,人只能为自己负责”等等生活法则。她解释,知道自己追求什么,勇敢去做,不靠别人帮助,不埋怨生活,就是彻底而完整的幸福。
这些明显给人劝世感的带有廉价说教意味的内容,让人想起《菜根谭》。春树反对这种说法:“我只是把理想主义者要遭遇的东西奉上而已,我掉进了一个坑,爬出来告诉别人这里有个坑啊,我甚至没有想指明方向”。春树知道要是一本书很励志,其文学价值就值得怀疑,所以她强烈抗议这种解读。
今年上半年春树去了南非,作为预热世界杯的某项目邀请的客人之一,她的目的是了解“新南非”。那次除了感受异域风情欣赏风景,她亲身体会了一次在国内体会不到的种族歧视,目睹点点滴滴的不平等,让她对占南非富人绝大多数的南非白人很是怀疑。是不是消除种族隔离留下的阴影还需要更多时间?总之这一段时间,种族问题是春树新的关注点。
除了亲身经历,她这两年也偏好阅读一些以色列、土耳其作家的作品,继续思考种族问题:“我觉得现在只有一个真正的世界问题:种族平等”。对这个问题长久地思考后,春树认为“现在再也没有文学拯救政治了,应该是政治拯救文学”,于是关心政治关心种族问题成了她的功课,“我要不了解我就是无知,也不再有一个崛起大国的年轻人应有的姿态了”。
采访中,因为提到了“左”和“右”,春树激动了起来,觉得这样的划分太简单了,但当她说到她最喜欢的作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