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精英教育”品牌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ou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反映,同时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文章从学校文化的概念入手,结合双流中学打造“精英教育”品牌的目标,论述了学校文化内涵、学校文化诊断,及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等。
  关键词:学校文化 文化诊断 建设策略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
  一群人的性别、年龄、爱好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却能有序地生活在一起,将他们凝聚起来的因素是什么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杨全印博士一问引发我们的思考。其实,这就是文化的组织认同作用。
  那么,什么是学校文化呢?所谓学校文化就是学校里的成员关于教育的哲学思想,关于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及其所体现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话语方式,其核心是教育的价值取向。当我们选择了某一所学校的时候,实际上也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教育工作的逻辑关系可以将学校文化分为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和管理文化。
  要將双流中学建成一所“理想的现代学校”(融合人文性与民主性,开放性与全时空性,个性化与全面性),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文化诊断。
  二、学校文化诊断
  (一)反思学校传统
  四川省双流中学位于成都市“南拓、中优”的核心区域——中国西部航都双流。学校开办于1940年,距今70多年,经过几代双中人的努力,学校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办学体系。90年代中期以后,双中在教育教学上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示范高中”、首批“四川省一级示范校”,在双流率先实现“集团化办学”,成为了国内一所知名度较高的中学。多少年来,双中的师生以一种“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创造出辉煌。
  但是,当提及双中时,我们想到了什么呢?我们共同关注的人、事、物是什么呢?我们的“英雄”是谁呢?我们的文化是什么呢?
  (二)学校现状诊断(当前学校普遍问题)
  1.学校个性化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经验性办学和规范化办学。之后学校的发展出现了几种发展状况。一是被动式发展:升级(市级、省级、国家级重点);二是主动式发展:兼并,联合办学,这是一种无限扩张、有名无实的办学。理想的办学应该是个性化的办学——特色办学,其目标指向就是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色彩、文化风格。而当前,我们周围的学校在特色办学这一方向还有很长的路。
  2.2. 教师组织文化问题。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全面的提升。但是,新课程理念没有真正转化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虽然理论界推介了许多教育理论,但是教师无法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课程改革遇到了一个最大的瓶颈,就是教师组织文化。
  3.3. 学校环境文化问题。
  当下的学校环境建设,最大的问题是人与环境的分隔。学校环境难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需求,难以有效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学校建筑缺乏“以人为本”的考虑,难以良好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4.学校管理文化问题
  。当下学校课程改革正在引发学校管理的深刻变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封闭性,开放办学有效机制需进一步建立;二是单主体,只注重校长与行政人员的作用,忽略了学生、教师、家长的作用。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级各类学校中。
  三、学校文化建设策略----培养精英的路径
  (一)课程文化:办学个性化的解决
  1. 构建学校课程新系统,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第一,寻找优势。学校培育和形成特色有两条途径:一是如何从已有的或潜在的办学资源优势上来挖掘特色,二是如何利用已形成的历史办学优势或地域优势来发展特色。第二,校本运动。充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权,走校本之路,这样才能立足校情,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推进课程改革,从而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之路。
  双流中学根据“课程体系人本化、育人机制个性化”课程理念,确立了学校课程特色发展:“一个目标、二元导学、三分课堂、四类课程”,简称“1234”。
  (1)一个目标:让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
  (2)二元导学:“二元”指教师、学生,指教育、教学因素集合中的两个主要元素。推进“二元导学”模式,目的是促使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找准教师、学生角色定位,科学确立“二元关系”,即摒弃“二元对立”,构建“二元和谐”,实现两个优化,即“优化学生学习策略、优化教师教学策略”。
  (3)三分课堂:即“分层走班、分类走班、分疑走班”
  分层走班:对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从特长培训、竞赛、自主招生培训、培优等到国家必修课程的分层教学。
  分类走班:对兴趣不同、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特长发展提供平台。
  分疑走班:主要体现为有别于“实体课堂”的“虚拟课堂”;“微课资源库”为解决学生的不同疑问提供方便。
  (4)四类课程 :我校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学校课程整合、补充、完善为四大类校本课程,四类课程与学校校训“仁、智、雅、和”对应,分“修身立德、认知素养、气质涵养、和谐共融”四部分。
  校本课程结构如下图:
  (二)教师组织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保证
  1.第一,课程改革催生了新的校本研训模式。新的研训模式生成了自由、和谐、创造、合作的组织文化。我校探索实践备课组教研、课程改革、师训相互结合,三位一体。努力建设共同价值观,加强学术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学科规范建设和学科课程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团队。从而,发挥他们的特长,体现他们的价值,打造“精英品牌”。
  2. 第二,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应该具有——平民本色(即爱生活、会实践、有爱心、能自强)、精英气质(爱读书、会思考、有才情、敢担当)。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为教师精英气质的培养搭建平台,开展各类“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双中“春晚”,已经成为学校一张名片。   (三)学校环境文化:改造学校环境,培育和谐的课程场
  1.以人为本,整体规划。
  学校的环境与人是不可分割的。双流中学把学校环境当作一个系统加以考虑,对学校环境的结构、功能、风格有一致的要求,对物质环境整体规划有明确的环境思想,充分学校的个性化的教育思想,修建校史馆,突出“钟楼”文化、“三雅文化”,凸显“精英教育”的理念。
  2. 绿色生态,教育生态。
  学校是四川省绿色学校,校内绿树成荫,是名符其实的生态校园。同时,学校正在努力营造一个便于师生交流的生态环境。
  3.3.情景教室,温馨自由。
  双流中学每学期都组织温馨教室评比,各班学生各显神通,通过盆景、插花、板报、书画等营造出一中体现班风、班貌和相关学校要求的气氛。同时,在班额较小的班级尝试围坐式、小岛式等桌椅布置方式。最大限度亲切舒适,自由的氛围。
  4.4.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首先是积极倡导一种民主平等、情感交融、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人格平等。其次,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提倡相互欣赏、团结协助的教师关系。倡导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关系。
  (四)管理文化:服务学校文化建设
  把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协调起来,把效率管理模式和人格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做到舞动“制度”与“人文”的双色舞带,这是新时代学校管理追求的目标。双流中学在管理改革与管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学校管理文化的显著特性,即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不断完善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加速办学条件的现代化进程,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更优越的环境。
  结束语
  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创建一种共同体的感觉,就是要让学校师生员工能够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形成“我们感”,将自己归属于学校,自我认定是学校中的一员。只有在这种“我们”意识的推动下,我们才能风雨同舟。“大师之问”言犹在耳,出于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校提出實施打造“精英教育”品牌的发展方略;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付出艰苦的努力,就一定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教师的职业幸福、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程红兵 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杨全印,赵中建. 学校文化-课程开发 [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
其他文献
摘要:  当前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比较多,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家庭教育多为隔代教育,加上在农村由于存在素质差距,孩子的素质教育欠缺,形成不良的坏习惯,同时孩子这个阶段在生理变化极大,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如何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训练,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研究,希望能在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期刊
摘要: 高三复习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在对基本知识复习时,认为这些都已经学过,只是简单地重复或罗列一遍;在习题讲解过程中,重量轻质,即化大量精力和时间给学生演示问题的解答过程,轻视对问题的认识分析过程。  关键词: 知识结构现状;优化和重组知识结构;问题的阅读理解;辩证的认识问题;解题方案设计;数学表达能力  高三复习课如何上?是每个高三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任何一节课总是有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所构成的。
期刊
摘要: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怎样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实效性,达到育人目的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探索和追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教室布置为学生营造活动氛围;二、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三、多样活动让孩子获得情感体验。真正让有效化教学活动为我们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 活动 生活 情感  正文:  从2016年开始,小学一、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改为《道德与法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普遍性的认识到亲子教育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亲子教育的实践先于概念的形成,以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很规范、统一的概念。通过笔者对亲子教育的研究,对亲子教育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亲子教育中亲情教育和亲职教育两大功能的发挥,阐述了亲子教育的本质内涵。进而对现代社会在亲子教育的认识上所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亲子教育的着眼点,它是促进幼儿身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要提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就要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塑造等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技能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做好充分的科学备课
期刊
【内容提要】  随着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深入和普及,我们普遍认识到“手脑并用”的重要性。在学习了陶行知“六大解放”理论之后,我尝试着以“手脑并用”理论为抓手,鼓励孩子积极地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解放其大脑和双手,使之能想、能做、能创造。  【关键字】 环境创设 解放 创造力 手脑并用  陶行知先生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
期刊
【摘要】分数知识应用(包括百分数)在小学阶段,是知识应用的重难点所在。执教者在教学当中,对每种类型知识单一接触教学时需引导学生弄清对应的各种量之间关系,形成解题策略。但分数知识应用具有貌似实异的特点,在完成各种分数知识应用的教学后,易造成混淆,为使学生能明显地进行区分,加深理解与记忆,需在此时展开系统的巩固复习,那就需把分数问题按关键句的不同形成三种模型进行对比训练,把存在的不足完善。这三种模型能
期刊
朋友们知道我的职业是教师。他们羡慕我的同时,并加以肯定:嗯,当教师好啊!教师很有耐心。当他们知道我刚调入我们州的特殊教育学校时,他们的眼睛瞪得不能再大了:你行吗?那些孩子可不好教啊!你怎么给他们上课?他们又听不到?他们也听不懂?……  由此看来,外人对特殊教育是一知半解。而我对特殊教育,同样也是一知半解。  说句实在话,从事普教工作多年,一下子转型从事特教工作,与一群有残障的孩子打交道,没有思想准
期刊
我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但却能与我的学生打成一片,我会因学生的进步而喜,以学生的成绩为荣,更因学生的退步而焦急。我始终坚持着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育人的人生信条。  一、一、为梦想而拼搏,衣带渐宽终不悔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虽然对老师苛刻了点,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2001年我参加了工作,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我从小的梦想,所以
期刊
陶行知先生多次在《创造的儿童教育》等文章中提出了关于儿童的“六大解放”的论述,其中我认为“解放学生的嘴巴”尤为重要,因为小孩子只有得到言论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陶行知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的:“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