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需警惕“睡眠暂停综合征”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人们普遍认为打呼噜是正常现象,把它视为酣睡或者体力恢复的信号。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形容某人物鞍马劳顿、疲惫不堪,往往便写道:饭后抑或酒后,倒头便睡,不一会,鼾声大作……“打呼噜”以前常被认为是睡得香的表现。
  那么,“打呼噜”是睡得香吗?是恢复体力的信号吗?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病和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邓伟吾教授告诉我们:这种认识大错特错,虽然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认为“打呼噜”就是病态,然而,打呼噜确实是疾病的潜在信号,轻者,影响睡眠,影响体力恢复;重症患者,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危及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万万不可忽视。
  那么“打呼噜”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种疾病是怎样产生的呢?
  据邓教授介绍,准确一点说,“打呼噜”的概念是:在睡眠过程中,由吸入的气流引起鼻咽部和口咽部软组织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在医学上,对于偶尔发生的、且无明显憋气(呼吸暂停)的打呼噜称为鼾症(打鼾);而对于经常发生的打呼噜、且伴有憋气(呼吸暂停)者,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无数病例说明,打呼噜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睡眠质量,破坏正常睡眠结构,甚至成为健康的潜在“杀手”。
  某女士说:我老公睡觉鼾声如雷,声震四壁,常常害得我睡不好觉,这么多年了,还是不太适应。还有一位女士说:我老公打呼噜有点吓人,时常在一阵高声呼噜之后,半天不喘气,憋了一阵子才猛地长出一口气……这两者打呼噜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很可能是鼾症;而后者,有明显憋气现象,很可能就是“睡眠暂停综合征”。
  那么,打呼噜是怎样发生的呢?打呼噜的发生,上呼吸道变化是主要因素。当小舌头肥大时会增加气流阻力而发出声响;其他组织肥大也会发出声响,比如软腭,即小舌头周边组织、扁桃体、舌根肥大等。另外,鼻腔中的鼻甲肥大、鼻中膈偏曲以及颈部甲状腺肿大等等,都会发生打呼噜现象。
  如果仅仅是打呼噜而已,没有憋气现象,那似乎危害还不算很大。如果伴有憋气现象,已经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了,就不是小问题了。
  那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在睡眠中,口鼻气流均停止10秒以上,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每夜7小时的睡眠中,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大于等于5次/小时等。由于患者夜间睡眠反复呼吸暂停和缺氧,导致日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工伤或交通事故。长期如此,会诱发或加重心脏、呼吸、血管、神经、肾脏、内分泌、性功能方面的疾病,而且是恶性循环,脏器疾病反过来更会加重睡眠呼吸暂停,愈加严重。
  然而,人们普遍对打呼噜这种病态存在着严重忽视。据前几年对居民调查显示,35%左右的人认为打呼噜不是病,25%以上的人认为打呼噜虽然不正常,但不需要治疗。瑞金医院一项对6000多人的调查结果更惊人:75%左右的人认为打呼噜不是病,或者是病但不需要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显示,在世界人口中,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打呼噜”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打呼噜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确实需要对症治疗。那么,怎样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呢?目前有哪些治疗手段呢?
  邓教授告诉我们,减肥是预防和治疗打呼噜的重中之重。一般打呼噜者大都患有肥胖症,因此,减肥是第一要务。要适当控制饮食,少赴宴席,少吃大鱼大肉等油腻食物,戒烟、限酒。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需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注意饮食均衡,最好吃八分饱,进食细嚼慢咽,咀嚼动作可以刺激大脑饮食中枢神经,从而下达“饱了”的指令,忌暴饮暴食。影响睡眠的食物睡前尽量不要吃,如辛辣食物。睡前可以吃有助于睡眠的食物,比如牛奶、土豆等等。镇静催眠药物有可能加重睡眠呼吸暂停,最好不用。睡眠中,睡姿最好保持侧卧位,这样有利于呼吸通畅。夜尿增多,影响睡眠,晚上最好不要喝啤酒,或过多饮水,尤其是前列腺增生的中老年人。睡前也要避免饮茶、咖啡、可口可乐等,这些饮品大都含有咖啡因,兴奋神经,不易入睡。
  除饮食注意以外,还应该养成科学合理的适度运动习惯,做操、打拳、散步、慢跑、游泳、跳舞等等都不失为好的选择。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维持全身及头颈部肌肉的张力,可以避免松弛的呼吸道造成震动而产生的呼噜。运动会耗费大量的热量,还会起到控制体重、减肥的作用,减少颈部脂肪沉积,消除打呼噜的危险因素。运动还可以增加肺活量,使肺功能得到改善,增加代偿能力。运动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贵在坚持,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达不到预期目的,重者可能适得其反。
  苏格兰管弦乐团的医学顾问伊丽莎白·斯格特医师发现,职业歌手很少出现打呼噜问题,这可能与职业歌手不断锻炼声带有关系。于是他设计了一套缓解打呼噜的方法:进行短促的、喘气式呼吸,强化横膈肌练习;对着镜子微笑,可以锻炼面部肌肉、鼻翼后侧及上咽部肌肉;还有唱歌练习等等。
  目前,打呼噜与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也很多,比如对症下药的药物治疗、口腔校正器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手术治疗等等。手术治疗又包括鼻部重建、悬雍垂腭咽(小舌头)成型、舌骨悬吊、颏舌前移等等。总之,打呼噜或睡眠暂停综合征也是可防可治的,究竟需要采取哪些手段治疗,请教医生,他们会帮助你定夺,这里就不多说了。
   〖编辑:迟昊〗
其他文献
观点四:此观点是从上述三个观点推导而来。  人是位于进化顶级的生物,因此在所有生物体中,其各功能层次间的级差是最大的。因此,在人的场合,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干扰、抑制的强度最大,这就造成了低层次功能状态的失常。所以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干扰、抑制,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观点五:此观点从观点四推导而来。  入静养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干扰,使低层次功能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对美丽善良的同胞姐妹,为解救受洪水、山火之苦的黎民百姓,来到几间,立誓“不为桀纣害黎民,宁为草芥利苍生”。妹妹彩日夜兼程来到一个山寨,看到正在和白虎博斗的乡亲们鲜血横流,伤亡惨重,奄奄一息。彩情急之下就用自己的鲜血救治伤者,结果牺牲了自己。乡亲们把彩埋在了密林深处的黑土地之中,夏去秋来,埋葬彩的地方长出一株犹如碧衣仙子手中托着红绣球的植物,这株植物能治疗金疮箭伤,能使人强筋健
国际著名养生学家、中华医学家、食疗学家、香港中西医研究院院长朱鹤亭(道号玄鹤子)现已是97岁高龄,但依然鹤发童颜,步态轻盈,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头顶上的发髻轻轻挽起,一派仙风道骨风范。朱老自幼承受家教,学道家养生术,并习医练武。在读中学和入北京大学学习时,他又研修中西医理论,潜修老庄哲学,道、佛学经典。他曾先后著书《人生与养生》、《养生之道锦囊》、《健康是福》、《玄鹤子益寿箴言》等,并在香港《信报》
上世纪30年代是丘吉尔政治上失意的岁月。在一次小型午餐会上,有人对丘吉尔感叹:“我看谁也比不上你。你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事件不是今天的年轻人所能遇到的!”丘吉尔认真地说:“每个年轻人都有他自己所处的时候和机遇。在我20岁时,我的军饷总是不够花,所以我不得不靠借贷度日,这使我无法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于是,我开始奋发图强,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以争取自主。我懂得没有钱就没有自主,只有争取到经济独立才能有正直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高科技的广泛普及,人们生活现代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现代科技在给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时尚病”,被心理学家们称之为“都市综合征”。快节奏综合征没有急事的时候,在地铁站里也要一路小跑,整日与繁忙的工作打交道,偶尔闲下来反而内心不安。不少长期处在快节奏中的都市人,因为应接不暇的生活与工作使身心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复原,从而产生种种快节奏综合征的症状。对策:想办法“忙
误区一:吃水果可以代替蔬菜营养学家认为,水果是不能代替蔬菜的。其理由是:大多数水果所含有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等比浅色蔬菜含量少,而浅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又比绿色、黄色蔬菜中的含量少得多。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必须依靠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来维持,以使其经常保持弱碱性,才能保持机体的正常机能。一些家长平时只给孩子吃水果,而对蔬菜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实,蔬菜中含有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诊法与证候研究室主任陈小野先生,长期从事中医理论、中医动物模型理论、中医动物模型实验三个主题的研究工作,均有所建树。2008年底,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陈小野先生的一部新著《层次/舒展:入静养生的原理》。在这部著作中,陈小野先生对中医的一个重要领域——入静养生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他以融合了现代科学理论和中医传统理论的独特观点,对科学相关领域长年来积累的大量入静养生的实践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大肠经共20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
快乐是一种心态。拉伯雷曾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诚哉斯言。知足常乐。人的不快乐,常常是由不满引起的,如果放低欲望,减少需求,快乐自会“水涨船高”。我原来在地区行政单位工作,是个中层干部,调到企业以后,是高级政工师,退休金仅有八百来块,但我很知足,脚不动,手不动,吃穿够了。而且我身板硬朗,还能爬爬格子,每月挣个“小工资”,名利双收,够潇洒的,有什么值得苦
(三)活血化瘀,立显奇效因为砭石含有天然的宇宙能量,特别是超声波在人体上按摩可产生2万~200万赫兹的超声波脉冲,穿透率达92.8%,可迅速通经络产生温热效应,细胞分子被活化,处于高能状态,加速血液循环,其增加值达20%以上,对心脑血管疾病可立显奇效。我们用国家准字号医疗器械“JQ—H型心血管功能测试诊断仪”对患者在使用砭经疗法前、后作对比测试。先后作了近百例,达到了百分之百的有效率。王某,男,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