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智障学生口语交际的思维品质培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hao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提高智障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培智学校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引导智障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反复训练,能有效改善他们的思维品质,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智障学生 口语交际 思维品质
  
  口语交际中的思维品质,指的是交际者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对别人的话语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借助语言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性本质。它直接制约或推动着口语交际活动的进行。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智障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反应迟钝,或人云亦云,或表述不清,或沉默不语等。这说明智障学生口语交际的思维品质低下,口语交际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成为智障学生融入社会,为他人所理解并接纳的严重障碍。如何培养智障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培养智障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关键是培养智障学生口语交际的思维品质。
  一、引导学生反复训练,培养智障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思维的严密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际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时,内容集中,观点明晰,语意连贯,语言简练,有条理性、逻辑性;二是交际者在倾听对方言语时,分析深入快捷,迅速把握对方的观点、思想、动机,并迅速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训练学生按顺序表达,实现表达的条理化。
  如在引导七年级智障学生以“人类的好朋友——狗”为题进行表达训练时,我先用“见人汪汪叫,最爱吃骨头”的谜语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然后用仿真的玩具狗让学生说出狗的模样,再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说出狗的作用,最后让家里养了狗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对狗的感情。其中用仿真的玩具狗让学生说出狗的模样时,又是按从“头部→躯干→四肢→尾巴”这样的逻辑顺序让学生说。这样的顺序既有条理性,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使表达层次清楚、秩序井然、有根有据,让听者一听就感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没有我的这种引导,虽然大部分智障学生能说上几句,但表达的效果要差得多。如果说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储存丰富的水库,那么这种按顺序表达的方法就如渠道,让学生的思维有序地汩汩流出。
  2.训练学生考虑问题的严密性,实现表达的逻辑化。
  说理引导学生表达时力求观点明确周密,语句连贯,条理明晰,中心突出,让人一听就明明白白。如在引导六年级智障学生以“现在的我比以前长大了”为话题,找出能证明自己长大了的证据时,老师步步引导,层层推进。
  师: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在慢慢长大,你能不能证明自己确实比以前长大了呢?请你们思考讨论后告诉老师。
  学生1:爸爸妈妈说我长大了。
  师:爸爸妈妈最了解自己的孩子,那一定不会错,你是长大了。
  师:有哪位小朋友能用身边的事物证明自己长大了?
  学生2:以前的衣服太小了,鞋子太小了,不能够穿了,所以我长大了。
  师:非常棒,以前穿的衣服、裤子、鞋子现在穿太小了,说明你长大了。其他同学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呀?
  学生众:是的,我也一样。
  学生3:我从一年级读到六年级了,我是我们培智部的大哥哥了,我长大了。
  ……
  这样,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讨论,紧扣中心,层层深入,使学生的表达和思维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使他们的表达更具逻辑性,更具有说服力。
  3.训练学生认真倾听,实现倾听的准确性。
  一是训练学生准确把握对方的说话内容,即能迅速准确地听懂对方讲的主要内容,准确听出对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二是训练学生善于根据对方说话的内容和表达顺序,准确分析对方的表达目的和意图,并依此作出反应。组织专门的倾听训练,通过反复专项训练提高倾听能力。如设计下面的专项训练:
  (1)让学生听老师讲故事,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情节发展过程。在学生说完之后,老师再复述故事,让学生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听说情况。如给智障二年级小朋友讲《拔萝卜》的故事,让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是谁种了个大萝卜?小猫又叫了谁来帮忙?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在学生回答完了之后,老师再复述《拔萝卜》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验证自己听说的情况。为了加深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训练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老师再组织学生带着头饰表演1至2遍。
  (2)让学生听老师课前录制好的大段讲话或对话,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讲话或对话的主要内容,在学生说完后,再播放录音,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进行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最后老师总结。
  二、通过多种方法训练,培养智障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口语交际中,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指交际者善于根据交际的内容、对象、场合和情景,从交际的目标出发,灵活运用交际的方法、策略,使口语交际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这种灵活性主要表现在针对同一交际目标灵活确定交际内容、灵活选择交际方略、灵活处理突发因素等方面。智障学生生活的空间狭小,没上学时他们基本上是局限在家里,上学后生活的空间略有扩大,但往往人际交往的面窄,再加上口语交际的能力得不到有意识的系统训练,所以口语交际能力低下,更谈不上具备灵活性了。但绝大部分智障学生通过系统的有意识的训练后,思维的灵活性能显著提高。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训练学生针对同一交际主题,用不同的身份进行交际。
  即训练学生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如在引导七年级智障学生以“爸爸酒后撞红灯”为题进行表达训练时,请他们分别以交警、爷爷、妈妈、儿子、路人等身份和爸爸进行谈话,思考该和爸爸说些什么呢?想好了讲出来,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合情理。
  2.训练学生针对同一交际内容用不同方式进行表达,实现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即训练学生根据表达需要灵活选用表达方式的能力。我们知道,汉语是极富表达力的语言,同一内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说明,也可以从侧面介绍;可以用陈述句进行叙述,也可以用感叹句、反问句加以表达;可以直接说明,也可以用修辞手法生动展示;可以用长句具体描述,也可以用简句抽象点明。就是同一内容,同一句子,用不同的语调、语速表达,其效果也各不相同。这些方法的运用取决于交际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要设计丰富多样的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方法,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如围绕“小强打碎了玻璃窗”这个句子展开灵活表达训练,学生不仅能丰富表达形式,提高表达能力,而且能体会到不同表达方式的独特作用,使口语交际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培养。
  用“被”字句说:玻璃窗被小强打碎了。(强调玻璃窗的状况)
  用“把”字句说:小强把玻璃窗打碎了。(强调是小强)
  用反问句说:难道小强没打破碎玻璃窗吗?(加强表达的语气)
  用感叹句说:小强打碎玻璃窗啦!(表示十分惊讶)
  不仅如此,而且可以用修辞手法、具体描述等方法,使句子表达得更鲜活、更生动。
  3.训练智障学生面对不同情况快速作出反应,实现应变的灵活性。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难免要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处惊不变,当机立断,对突发因素进行处理,仍能使口语交际走出困境,取得成功。这是灵活应变的表现。按照这种思路,或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或机智、巧妙地处置不礼貌、不友善的行为,以扭转不利的局面。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训练智障学生应变的灵活性就是要凭借具体训练,让智障学生在这些方面得到提高与发展。教学中可设计一些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讨论,提高他们应变的灵活性。如创设一个误会的情境:文文放学回家,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弟弟跌倒了,连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一位阿姨走过来不高兴地说:“你怎么把我的孩子碰倒了?”假如你是文文,准备怎样向这位阿姨解释呢?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智障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的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表达深刻到位,能打动人、说服人,倾听能全部把握观点,深刻分析意图,并随时作出交际反应,从而保证交际获得成功。
  1.训练智障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打开思路,多角度选择、确定自己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方法,多侧面分析对方言语的内容实质和目的意图。
  即让学生在多次历经“思考—表达—听辨—思考—表达—听辨”的复合训练中,学会多方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问路”“购物”“向人借物”“辩论”“争论”等训练,都是训练学生多方位思考的好话题。
  2.训练智障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体会、思考对方言语的内容含义。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由于对方是“多样化“的对象,因此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所表达的言语,往往给倾听者带来许多障碍和困难。这就需要倾听者采用合适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判断、解读、译码等。也就是说,要根据对方的言语信息,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情意识,对其作出分析、判断,以得到正确的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3.训练智障学生善于抓住对方的言语表达方式,分析对方的交际动机和目的。
  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选用什么语气、语调,使用哪些词语、句式,采用哪些修辞手法等,取决于他的交际动机和目的。倾听者只要善于把握,善于分析,就能明确对方的真实意图,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和话外之意。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智障学生的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口语交际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此抓实抓好。当然,倾听训练一定要同表达训练结合起来,在协同性的交际活动中,使表达、倾听的深刻性互相发展,互相提高。
  实践证明,智障学生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而“想清楚”了就是要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的思维品质,从培养智障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等方面着手,显著提高其口语交际的思维品质,使口语交际课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有限的学,要做到举一而反三,从容应对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其他文献
互联网已经普遍走进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大学生成为受网络影响最深、接触互联网最广泛的群体之一。面对这种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也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发展阶
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一种有利于思维能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现状,论述高等学校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实验教学与培养创新型
摘 要: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紧密相联,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依托,课程建设是基础,学前教育学科建设必须与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必须与学前教育的课程建设相结合,必须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才能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师教育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一、学前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溯源  教师教育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学科
摘要: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从而使其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 荣辱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用    大学生是青年之中的佼佼者,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崇高使命,寄托着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期和定型期,为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正确引导
E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休闲越来越成为大众休闲的常态,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多样性和全面性,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参与休闲活动的积极性。但网络信息的传
在新时期里,高校基层团组织的传统工作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功能也呈现出明显弱化的迹象;而学生社团则在高校中蓬勃发展,甚至对团组织起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功能替代”作用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当中,并且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以手机网络为主要发展形式的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今后网络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