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中指出:“中小学美术课程有两个学习活动,一个是创作活动,一个是欣赏活动。”而欣赏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欣赏评述能力,有了这一能力的保障,才能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认识与做法。
一、注重实践学习,提高评述能力
在我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欣赏完优秀作品或自己同学作品,让其点评的时候学生不知道说什么。有时就抱怨学生怎么这么不会表达,殊不知原因就出在自己身上。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没有重视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致使课堂出现“卡壳”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藤守尧说过: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多次实践的结果。面对这种现状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认真地看。课标解读中指出:看是欣赏活动的第一步。没有看就没有欣赏,看过之后再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低年级学生在带领他们欣赏作品时我就有意识地把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贯穿在教学中,如“你的画颜色真鲜艳”“你的颜色真均匀”“画面多么饱满”“你的想法真特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些美术知识,学习基本的美术语言。而高年级学生还要从色彩、构图、材质、明暗、肌理等方面理解,特别是在欣赏一些名作时,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来查找资料,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提高自己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学生对作品有了一定的感受,再来评价作品的时候就“言之有物”了。
二、自我评价,提高评述能力
1.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让孩子学会欣赏、学会评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在我们的美术课上,一般都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我们的授课目标就是让学生按照要求画出来,题目大多都是课题。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一个孩子的举动提醒了我,他在画完画之后,怕别人看不明白,就在自己的画上写了自己画的是什么。正是这一举动激发了我,一年级的孩子想法挺特别,但是作品的表现力却不够好,可以试着让他们写上一句简单的话,给自己的作品起个独特的名字,让别人看起来更明白。没想到孩子们很喜欢,每次上课都问我:“老师还写名字吗?”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的,在学生比较喜爱的情况下给作品起个名字实际上也是对自己作品的一个总结、一个变相的评价方式。低年级的学生能够围绕着一个主题画画,突出主题,就是一个自我欣赏、自我提升的过程。
2.给自己的作品一个评价
自我评价也是提高学生欣赏评述能力的途径。高年级学生要学会用基本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的作品,我要求孩子们每幅作品画完后都在作品旁边写一个自我评价,一开始学生不太习惯,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写,我就引导孩子们用平常所学的美术知识评价作品,可以从线条是否流畅、有力,色彩搭配、涂色问题,构图是否饱满,主体是否突出,作品的创造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枯燥的美术知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就是一个负担,对于这部分学生先放低要求,尝试着让他们写自己的想法,写写自己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样一来孩子们有话说了,虽然很多同学写不到点上,但写总比不写强,最起码他们喜欢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有意识的锻炼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就显现出来,孩子们敢写、会写了,能给自己的作品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撰写观后感,提高评述能力
关于欣赏活动,新课标里提到三种表达方式:语言、文字、动作。表达是欣赏活动中关键的部分,一个学生看了一幅画,他有什么想法?只有通过表达才能让人了解。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表达,还要更注重对学生表达的“保护”。对待学生或完美或有缺憾的表达,我们都要进行积极表扬,可以微微一笑,可以夸赞他有想象力,可以赞美他思维敏捷,对艺术有很好的敏感度……我们积极地保护他们那种天真的想法,才能使我们的美术欣赏充满活力。从孩子们撰写的观后感中,更看出我的“保护”是有价值的。
在欣赏古代青铜器时,学生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1.在看到树形灯的时候,就仿佛回到了战国时期的那个夜晚,自己变成灯的主人,看着树形灯上点燃的灯芯就好像一个个的小灯笼,美丽极了!
2.青铜纵目面具奇特的眼睛和耳朵就像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3.我仿佛看到了祖先在认认真真地打造着,火星飞快地往外蹦,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火人。
4.看到虎噬鹿铜座器,不禁要感叹古人的鬼斧神工和那惊人的艺术形象,造出了虎的霸气、鹿的柔软,造就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虎噬鹿图。
从孩子们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艺术作品有真切的感受,学生表达的精彩,已经成为欣赏成功的关键。
四、教师语言感染,提高评述能力
作为老师,我们的描述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艺术感受。教师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对美术术语用得如何,也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文为群在描述库淑兰的剪纸时用了这样的语言:“它来自浑朴、开张的造型势态,来自绚丽、宣泄的色彩发挥,它凝聚着力量,作为一种凝固的文化符号,体现了特定的文化意蕴,显示着原生性的民间艺术优势。”若我们在带领学生欣赏作品时,都能用这样的一段具有感染力的文字来描述,相信我们的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评述水平会自然提升。
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不能急功近利,它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能加强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会使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提高,让孩子们长大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消费者。
参考文献:
陈巍.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J].小学数学研究,2012(23).
编辑 温雪莲
一、注重实践学习,提高评述能力
在我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欣赏完优秀作品或自己同学作品,让其点评的时候学生不知道说什么。有时就抱怨学生怎么这么不会表达,殊不知原因就出在自己身上。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没有重视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致使课堂出现“卡壳”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藤守尧说过: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多次实践的结果。面对这种现状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认真地看。课标解读中指出:看是欣赏活动的第一步。没有看就没有欣赏,看过之后再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低年级学生在带领他们欣赏作品时我就有意识地把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贯穿在教学中,如“你的画颜色真鲜艳”“你的颜色真均匀”“画面多么饱满”“你的想法真特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些美术知识,学习基本的美术语言。而高年级学生还要从色彩、构图、材质、明暗、肌理等方面理解,特别是在欣赏一些名作时,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来查找资料,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提高自己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学生对作品有了一定的感受,再来评价作品的时候就“言之有物”了。
二、自我评价,提高评述能力
1.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让孩子学会欣赏、学会评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在我们的美术课上,一般都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我们的授课目标就是让学生按照要求画出来,题目大多都是课题。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一个孩子的举动提醒了我,他在画完画之后,怕别人看不明白,就在自己的画上写了自己画的是什么。正是这一举动激发了我,一年级的孩子想法挺特别,但是作品的表现力却不够好,可以试着让他们写上一句简单的话,给自己的作品起个独特的名字,让别人看起来更明白。没想到孩子们很喜欢,每次上课都问我:“老师还写名字吗?”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的,在学生比较喜爱的情况下给作品起个名字实际上也是对自己作品的一个总结、一个变相的评价方式。低年级的学生能够围绕着一个主题画画,突出主题,就是一个自我欣赏、自我提升的过程。
2.给自己的作品一个评价
自我评价也是提高学生欣赏评述能力的途径。高年级学生要学会用基本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的作品,我要求孩子们每幅作品画完后都在作品旁边写一个自我评价,一开始学生不太习惯,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写,我就引导孩子们用平常所学的美术知识评价作品,可以从线条是否流畅、有力,色彩搭配、涂色问题,构图是否饱满,主体是否突出,作品的创造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枯燥的美术知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就是一个负担,对于这部分学生先放低要求,尝试着让他们写自己的想法,写写自己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样一来孩子们有话说了,虽然很多同学写不到点上,但写总比不写强,最起码他们喜欢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有意识的锻炼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就显现出来,孩子们敢写、会写了,能给自己的作品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撰写观后感,提高评述能力
关于欣赏活动,新课标里提到三种表达方式:语言、文字、动作。表达是欣赏活动中关键的部分,一个学生看了一幅画,他有什么想法?只有通过表达才能让人了解。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表达,还要更注重对学生表达的“保护”。对待学生或完美或有缺憾的表达,我们都要进行积极表扬,可以微微一笑,可以夸赞他有想象力,可以赞美他思维敏捷,对艺术有很好的敏感度……我们积极地保护他们那种天真的想法,才能使我们的美术欣赏充满活力。从孩子们撰写的观后感中,更看出我的“保护”是有价值的。
在欣赏古代青铜器时,学生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1.在看到树形灯的时候,就仿佛回到了战国时期的那个夜晚,自己变成灯的主人,看着树形灯上点燃的灯芯就好像一个个的小灯笼,美丽极了!
2.青铜纵目面具奇特的眼睛和耳朵就像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3.我仿佛看到了祖先在认认真真地打造着,火星飞快地往外蹦,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火人。
4.看到虎噬鹿铜座器,不禁要感叹古人的鬼斧神工和那惊人的艺术形象,造出了虎的霸气、鹿的柔软,造就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虎噬鹿图。
从孩子们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艺术作品有真切的感受,学生表达的精彩,已经成为欣赏成功的关键。
四、教师语言感染,提高评述能力
作为老师,我们的描述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艺术感受。教师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对美术术语用得如何,也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文为群在描述库淑兰的剪纸时用了这样的语言:“它来自浑朴、开张的造型势态,来自绚丽、宣泄的色彩发挥,它凝聚着力量,作为一种凝固的文化符号,体现了特定的文化意蕴,显示着原生性的民间艺术优势。”若我们在带领学生欣赏作品时,都能用这样的一段具有感染力的文字来描述,相信我们的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评述水平会自然提升。
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不能急功近利,它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能加强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会使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提高,让孩子们长大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消费者。
参考文献:
陈巍.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J].小学数学研究,2012(2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