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i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明确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市场及人才需求的现状,对高职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革专业教材、增强培养专业性、配套实训设施、加强校企合作及转变就业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对人才需求形势, 深化金融专业改革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内容, 定位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方向, 打造新形势下适合农村金融机构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农村金融市场;互联网+;人才培养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引领了各个行业发生变革,“互联网+高职教育”、“互联网+农村金融”也不例外。“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政府和人民重点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也日趋完善,放开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农村金融人才需求,抓住这一机遇,高职学校对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如果能及时变革:调整教学方向,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目标,培养新形势下最需要的人才,将在生源日益紧张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本文结合农村金融市场及人才需求现状,审视现阶段高职金融专业教学特点,对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一、农村金融市场人才需求转变分析
  传统的农村金融模式下,正规金融机构少、业务审批严格、过程缓慢,总体而言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是低下的,农民的资金需求通过正规渠道得不到满足情况下,通过高利贷满足资金需求;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网点式、联行式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逐步在改善,对银行、证券、保险、担保机构等发面的农村金融人才需求增大,这一层面的农村金融人才需求有:农村金融一线操作人员、高层次的金融产品研发人员、风险管理相关人员。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增加,但农村金融界缺乏既懂银行又懂证券、保险等金融知识,懂农村经济、熟悉农村工作的农村金融人才缺乏,特别是一线应用型专业人才。尽管农村金融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增大,农村金融人才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落后的管理模式使得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对自己在农村的职业生涯发展堪忧,愿意服务农村的高层次金融产品研发人员出现缺口;工作环境与薪酬缺乏吸引力,人才流动频繁也不利于风险管理方面人才发展;缺乏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制约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愿意到农村发展的金融人才出现缺口,农民意愿得不到满足,长此恶性循环。面对着农村金融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如何为农村金融机构输送符合需求的合格人才就成为了高职金融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将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自己根本宗旨的高职而言,培养面向农村金融业务一线的应用型合格的、实用的农村金融人才,既是其历史使命,也是其打造专业特色,加快自身建设发展的一个契机。
  二、“互联网+”时代下创新高职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校和农村金融机构合作培养为基础、以基本的课堂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农村金融活动的特点,深化高职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出既熟悉农村经济又适应农村金融机构就业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一)改革专业教材
  提倡根据业务设置课程,不建议选用理论知识偏多、推理量大的教材,高职培养的是一线实用型人才,应该注重操作,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理论,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建议高职教师多到农村金融机构参加培训和学习,再结合自己的理论功底写出最适合高职学生的以项目和任务为导向的专业教材。
  (二)配套实训设施
  实训基地建设,符合现阶段金融服务要求。各高职学校都在积极建立实训基地,引入各类实训教学软件,利用无纸化教学和模拟实验。“互联网+”模式下应该加强计算机方面的实训,这样才能真正运用互联网手段实现金融业务,注重实训基地建设与服务教学、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相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同时,注重提供实训环境,重视实训过程,不能一味追求完成实训的结果。
  (三)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办学,根据农村金融机构未来两年内对人才的需求,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办学,签订学生就业订单,把行业精英请进来,让学校教师走出去,就如何加快农村中间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人员培养进行探讨,共同开发课程,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进产学结合。这样可以减少企业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也可以让学校人才培养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增加学生就业的效果。
  (四)增强培养专业性
  因材施教,开办精品班,培养专才,建立学生榜样教学模式设置精品银行班、证券班和保险班。入校一学期学习专业基础课以后,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偏好与自身优势,选拔细分方向的学生。设置专业方向课程,邀请一些银行管理人员、企业家、优秀校友等客座教师,使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转变就业思想
  为学生灌输到基层就业,服务农村的思想,提倡学生回到家乡做贡献,同时提倡政府为服务农村的学生给予一定政策倾斜。高职教育具有显著的职业性,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堂为学生灌输到基层就业,服务农村金融的思想,使他们实现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总结与展望
  农村金融在取得了长足进步之际,应随着“互联网+”改革的浪潮,将农村经济建设再推上更高的成绩。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应该肩负起为农村金融的发展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准确定位职教的培养方向,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培养现阶段适合农村金融机构就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阙伟贤.“互联网+”时代下广东高职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10:86-94.
  作者简介
  曹正(1988-),女,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
其他文献
一、试点城镇建设成绩斐然rn(一)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建设小城镇rn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关键,规划是否科学、先进、合理,关系到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两镇党委、政府都把小城镇规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现如今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发展中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医院档案管理逐渐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医院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完善的实施方案,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主题的重要内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目的:建立起GlP条件下临床检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方法对于临床检验的分析而言,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对临床检验实验室样品的质量控制管理。第二阶段:对临床检
摘要:本文首先对医院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的构建原则及方法展开了探讨,并有针对性的对绩效工资考核制度构建对医院内部分配的积极影响展开了分析,希望对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医院内部分配;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前言  医院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呈现出复杂性强和风险
摘要:随着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的应用中越来越深入,高校档案所面对的工作任务、方式以及服务对象都发生着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就对档案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层级的要求。作为高校档案的管理者应主动去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努力的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
在实际设计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塑胶产品的某些部位阻碍模具的开模或者顶出。那么这个部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产品的死角。也叫“倒勾”。本文就处理塑件产品死角的问题从滑块的
目的:对乙肝病毒抗-HBe进行检测。方法对标本进行采集,检验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论 elisa法灵敏度高,易观察,适合大规模标本的测定,值得在临床推广。
200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的实施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各地方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使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