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林徽因的诗歌婉转悠扬,得益于情绪的渲染,将“意象情绪化”和“情绪意象化”,并在情绪的变迁之中唱出一生的执着和追寻,将诗人独有而敏感的一片女性幽思化为情绪的诗篇,永远的保存和流传下来,在那里隐藏着一颗阳光般温暖、莲花般纯洁和桃花般多情的心灵。
关键词: 意象 情绪 代词 幽思
林徽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正如她在其诗歌中吟唱的桃花那样,只是“一瞥多情的痕迹”而已。而与她并称为中国“第一代才女”的冰心、凌淑华等人所受到的关注远远在她之上,淡出人们视野的她在文坛只留下了惊鸿一瞥的身影。当然,这也与她创作量较少有关,终其一生,不过是六十几首诗,六篇小说以及一部戏剧而已。但是,才华和成就是不与创作量成正比的,学贯中西的艺术修为,丰富细腻的心灵感悟,使她较之同代其他女作家似乎还要略胜一筹,以至于有朋友称其“才学至少在谢冰心辈之上。”对林徽因其人其文做深入的研究会发现,她像一方旷世古井,愈掘愈觉深不可测,愈品愈知甘香清甜。
一、意象的“核”是一种情绪
林徽因对诗歌的注解就是“情绪”,她认为“因在某一时,或某一刻敏锐的接触到生活的锋芒,或偶然的触遇到理想峰巅上的云彩星霞,不由得不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慰藉自己,解放自己,去追求超实际的真美”,“把我们的情绪给他们的情绪搭起一座浮桥”。由此,她称自己精神上的解放、放松是一种“情绪上的小小旅行”。在她的诗文之中对事物的感知并非是局限于事物的客体形象的,而是对主体精神之于客体的某种情绪的捕捉,是那么的精深、细致而空灵。林徽因认为“情绪即使根本相同,情绪的象征,情绪所寄托,所栖止的事物常常不同。”[1]因此,作者情绪的象征和寄托在诗歌中就是意象,意象是情绪的反映,是被情绪化了的。
1.“意象的情绪化”
即将诗中的意象打上情感的烙印,与某种情绪明显的相互牵连着。林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意象即:秋天和笑。关于“秋天”,她在1933年和1947年分别写过《秋天,这秋天》和《给秋天》,前一首诗中写的是由温暖的初秋过渡到惨淡的深秋,秋的心目中还有夏的影子,还有那“同听过的鸟啼\同看过的花好,信仰”的记忆;而后一首诗则是由秋转入了寒冬,那淘气而亲切的秋“竟未觉察凄厉的夜晚\已在你背后尾随——\等候把你残忍的摧毁”,被阴霾的严冬打败而逃走得无影无踪的可怜的秋啊。两首诗中的“秋”都是灿烂而热情的,是温暖情感的寄托,是疯狂的爱和不羁的象征,而那一抹余热最终在时间的侵袭下冷却,这也是诗人由中年向晚年过渡时心境的展现。关于“笑”,她在1931年和1936年分别写过《笑》和《深笑》,第一次的笑是轻柔而内敛的浅笑,是“水的映影,风的轻歌”,是“云的留痕,浪的柔波”,将“笑”用其他的物象烘托出来,染上了腼腆、害羞的情绪。而第二次的笑是灿烂而清脆的深笑,“笑成这千万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2]较之前次的无声的轻笑,这里是悦耳的大笑了,在同一意象上也可以寄托诗人不同的情绪。
2.“情绪的意象化”
即在意象的构造中暗含着某种情绪的流淌,意象和这种情绪之间并非有着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情绪深入意象的变动、组合之间挥之不去。首先,林诗中有直接书写“情绪”的诗篇,可以清楚地看出她将情绪意象化表现的企图。在诗中直接出现“情绪”的共有四首,即:“这掬静,院子深深的\——有人叫它做情绪——”(《静院》),“昼梦\垂着纱\无从追寻那开始的情绪\还未曾开花”(《昼梦》),“一片轻纱似的情绪,本是空灵\现时上面全打着拙笨的补钉”(《小诗(一)》),“今晚的情绪能像一场小雪”(《恶劣的心绪》)。情绪,在诗人眼中不知何时就开始,也许是你寂寞的时候,也许是你失神的一刻,你都会被某种情绪伏击,诗人将“这一闪的俜停”化为灵动的意象保存下来。其次,林诗中也有看似写景写物,但却被某种情绪如烟般笼罩着的表达,如:“风吹:\吹远了草香,落叶,\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雨后天》)随着诗人之笔,将心放逐向远方飘去时,似乎人世烦恼、哀愁也为这风一扫而空,像雨后的万物明亮而干净。再如:“留下檀香,木鱼,合掌\在神龛前,在蒲团上,\楼外又楼外幻想彩霞却缀成\凤凰栏杆,搭起了塔顶上灯”(《灵感》)诗人罗列出一系列古典而美妙的意象,意象的相互映衬和组合间有一种捉摸不定、不期而遇的灵光一现。
二、从代词运用看情绪的变迁
林徽因的诗作呈现出一个有趣且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代词被广泛地运用,“你”、“我”、“她\他”承担了不同的功能意义,并且伴随着诗人的成长和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1.由“她”到“他”的异化
在诗人第一个时期的创作的八首诗中,有四首用过“她”,即《“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深夜里听到乐声》和《一首桃花》。她是操纵天地万物的精灵,她是丰神柔美的轻笑,她是薄弱的生命,她是多情的桃花,总之“她”是创作主体的“我”的自然化,是具有女性独特感知的体验。可是,在1931年之后的创作中这样俊俏的而灵动的“她”再也没有出现了,而是异化成了伟岸而厚实的“他”,并出现在《秋天,这秋天》、《孤岛》、《桥》、《小诗(二)》、《忧郁》和《我们的雄鸡》之中。他是狂放不羁的秋天,他是不幸寂寞的孤岛,他是坚忍敦厚的桥,他是内有乾坤的蚌壳,他是冷酷无情的忧郁,他是恪尽职守的雄鸡,总之“她”被异化成了“他”,是创作主体的“我”成熟后的转变,是由生命的春天向秋天尴尬变化中无人关注岁月中性别感的趋弱,更是残酷的现实处境和生活重担导致的力与责任的使命感的迸发。
2.“你”究竟是谁?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你”和“我”两个代词经常在同一首诗歌中同时出现,这也是其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使偶尔“我”不出现,只有“你”出现,那也是“我”暗含在诗歌中的。这显示出创作主体的“我”是极其渴望与“你”对话的。但是这个“你”究竟是谁?是徐志摩?是金岳霖?抑或是梁思成?这个往往成为研究林徽因的学者们所考证和关心的问题,从而用“你”遮蔽了对抒情主人公“我”的关注,笔者在这里不打算卷入情感的探讨,只是将“你”看作一种情绪的寄托,希望借此客观地来观照诗人情绪的变迁。
在其创作的第一个时期八首诗歌之中,有五首同时出现“你”、“我”,即《那一晚》、《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仍然》和《激昂》。除了《激昂》中的“我”是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大我,“你”则是寓指裸露的真实的生活和生命之外,其余诗作中的“你”比较公认的认为是指徐志摩。这里的“你”、“我”之间,是作为女性的“我”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我离你而去,不能回应你的感情,并且立意要忘却你。由此,此处“你”、“我”之间的对话,是理智的林徽因与痴情的徐志摩之间的情话。而在第二个时期的诗歌中有七首同时出现“你”、“我”,即《秋天,这秋天》、《你是人间四月天》、《忆》、《灵感》、《城楼上》、《你来了》、《红叶里的信念》,而只出现“你”的有《别丢掉》和《静院》。除了《秋天,这秋天》、《灵感》、《静院》中的“你”指的是抽象的他物之外,其余的“你”都是指向人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整个意象都新鲜、柔嫩,再据梁从诫回忆是父亲告诉他写给自己的,基本可以认为这里的“你”指的是儿子。《红叶里的信念》中的“你”比较确定的可以认为是指徐志摩,因为西山红叶时期是林、徐二人永远诀别的最后时期,是诗人难以忘怀和反复吟唱的。其余的诗作中的“你”可以抽象的看作是年轻时的恋人,曾经的爱人,无论是徐志摩,是金岳霖,甚至是梁思成,这都不重要,因为“你”不一定是有所指的特定的人,可以是想象中或记忆中重叠的、模糊的人,那是一抹美好的幻想或珍贵的情绪。第三个时期的诗歌之中有五首中同时有“你”、“我”,即《给秋天》、《人生》、《一串疯话》、《一天》和《对残枝》,而只出现了“你”的有《对北门街园子》和《忧郁》。此时期的“你”被彻底地物化了,标志着“我”的寂寞和失语,因为其余的诗作中都只有那个空想而孤单的“我”,那是夜不成梦的我,转变了季节的我,在现实与记忆中、在社会与个人中纠缠的我,而那个与“我”精神相连的人即“你”却永远的消失了。
三、情绪的延宕是女性的幽思
林徽因诗歌中所萦绕的某些情绪是持久的,反复被吟唱的,体现了诗人对这种情绪的珍爱和企图保存的愿望。有学者认为林诗的核心是“抒写一位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新女性在爱情中的体验和成长,从而探索爱情在生命中的意义。”[3]爱情虽然不能说是林徽因认为最重要的,但绝对是最能激发女性光彩的因素,是她美丽生命不可缺少的阳光,不可否认她所有诗中那些优秀的篇章往往都与女性关于爱的幽思有关。
1.回忆:“零落的花影,当年的边境”
林诗中有大量关于记忆的书写,仅以此为题的就有两首《忆》和《记忆》,同时,由于记忆与时间的关联性,对于过去时态的事物的书写,都可以看作是其记忆的一部分。林徽因是怪时间不能保存情绪,不能保存那一切情绪所曾流连的境界。因此,她用页页诗篇将其保留下来,“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那一晚》),“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情愿》),“从前的,单想\我们在古城楼上”(《城楼上》),“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别丢掉》),“又是多少年前,——夏夜\有人说”(《静院》),“昨天的人\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无题》)。这样关于记忆的例子在其诗中不胜枚举,可以从其诗句间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的一种执着和咏叹,这种情绪贯穿了其整个创作生涯。而对于现实、当下却感叹得极少,对于自己幸福的婚姻生活也没有抒写的冲动并留下了空白。诗人的情绪于往事上的延宕状态,可以看作是其心中遗憾挥之不去的外显。
2.生死观:“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林徽因对于时间非常的敏感,在其诗作中直接出现“时间”一词有《激昂》、《无题》、《题剔空菩提叶》、《去春》、《除夕看花》、《展缓》、《写给我的大姊》、《一天》和《我们的雄鸡》,除此明显的出现外,更多的时候是隐现在诗歌中,与时间相关的季候变化、月份时令是时间的另一个模样。可以说林徽因从创作之初就对时间有很深刻的感悟,在她的第一首诗中“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谁不爱这不息的变幻”》),诗人从一开始是不相信时间的,是期望变幻的,是满怀激情的。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随着身边亲友的突发变故,她对时间产生了害怕和紧张之感,“时间悬挂着,迎面阳光不来”(《去春》),“气氛中故乡失得更远些,时间倒着悬挂”(《除夕看花》),“时间在悬空里暂挂”(《写给我的大姊》),可以看出,“时间”总像悬在诗人头上的刺刀一样,而她则是步履蹒跚的蚂蚁在刀锋下艰难的行走。于是,在这样的情绪下产生“生是种奔逝,永在离别!\死只一回\它是安慰”(《死是安慰》),哲理性的看透、看淡生与死,虽然不免消极了点,但是方如此才能解脱时间的困厄。陷入病痛和苦闷中又无法排遣的诗人,有这样生命的忧郁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有学者认为“林徽因的诗所反映的这种时间与时间的缝隙以及各种各样模糊界线,恐怕是对生命中的最大界线即生与死的缝隙的类比的一种意味吧。”[4]但这也并不能遮蔽她纯真的希望,那个“玲珑的生从容的死”的愿望,即使“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莲灯》),看待生命的这双充满着纯真和希望的眼睛,发生于她第一次看到的那一片移动、温柔的阳光之初,光影的变幻让她看到了时间模糊的影像,像莲花一样的诗人生命,需要这阳光的滋润,又害怕这阳光所带来的折损。
当林徽因不堪病魔而辞世时,守护了她一辈子的金岳霖送上了一幅挽联,贴切而精准地概括了她的人生情怀——“一生诗意三寻瀑,亘古人间四月天。”[5]她让自己永远生活在诗歌那温暖和希望的情绪之中,是因为心中有爱存留。
参考文献:
[1]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散文、书信、评论、翻译卷).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32-35.
[2]林徽因.林徽因文存(诗歌、小说、戏剧卷).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30.
[3]蓝棣之.作为修辞的抒情——林徽因的文学成就与文学史地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4][日]松浦恒雄.回旋的诗情——试论林徽因的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4.
[5]陈学勇.林徽因年表.新文学史料,1999,2.
关键词: 意象 情绪 代词 幽思
林徽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正如她在其诗歌中吟唱的桃花那样,只是“一瞥多情的痕迹”而已。而与她并称为中国“第一代才女”的冰心、凌淑华等人所受到的关注远远在她之上,淡出人们视野的她在文坛只留下了惊鸿一瞥的身影。当然,这也与她创作量较少有关,终其一生,不过是六十几首诗,六篇小说以及一部戏剧而已。但是,才华和成就是不与创作量成正比的,学贯中西的艺术修为,丰富细腻的心灵感悟,使她较之同代其他女作家似乎还要略胜一筹,以至于有朋友称其“才学至少在谢冰心辈之上。”对林徽因其人其文做深入的研究会发现,她像一方旷世古井,愈掘愈觉深不可测,愈品愈知甘香清甜。
一、意象的“核”是一种情绪
林徽因对诗歌的注解就是“情绪”,她认为“因在某一时,或某一刻敏锐的接触到生活的锋芒,或偶然的触遇到理想峰巅上的云彩星霞,不由得不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慰藉自己,解放自己,去追求超实际的真美”,“把我们的情绪给他们的情绪搭起一座浮桥”。由此,她称自己精神上的解放、放松是一种“情绪上的小小旅行”。在她的诗文之中对事物的感知并非是局限于事物的客体形象的,而是对主体精神之于客体的某种情绪的捕捉,是那么的精深、细致而空灵。林徽因认为“情绪即使根本相同,情绪的象征,情绪所寄托,所栖止的事物常常不同。”[1]因此,作者情绪的象征和寄托在诗歌中就是意象,意象是情绪的反映,是被情绪化了的。
1.“意象的情绪化”
即将诗中的意象打上情感的烙印,与某种情绪明显的相互牵连着。林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意象即:秋天和笑。关于“秋天”,她在1933年和1947年分别写过《秋天,这秋天》和《给秋天》,前一首诗中写的是由温暖的初秋过渡到惨淡的深秋,秋的心目中还有夏的影子,还有那“同听过的鸟啼\同看过的花好,信仰”的记忆;而后一首诗则是由秋转入了寒冬,那淘气而亲切的秋“竟未觉察凄厉的夜晚\已在你背后尾随——\等候把你残忍的摧毁”,被阴霾的严冬打败而逃走得无影无踪的可怜的秋啊。两首诗中的“秋”都是灿烂而热情的,是温暖情感的寄托,是疯狂的爱和不羁的象征,而那一抹余热最终在时间的侵袭下冷却,这也是诗人由中年向晚年过渡时心境的展现。关于“笑”,她在1931年和1936年分别写过《笑》和《深笑》,第一次的笑是轻柔而内敛的浅笑,是“水的映影,风的轻歌”,是“云的留痕,浪的柔波”,将“笑”用其他的物象烘托出来,染上了腼腆、害羞的情绪。而第二次的笑是灿烂而清脆的深笑,“笑成这千万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2]较之前次的无声的轻笑,这里是悦耳的大笑了,在同一意象上也可以寄托诗人不同的情绪。
2.“情绪的意象化”
即在意象的构造中暗含着某种情绪的流淌,意象和这种情绪之间并非有着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情绪深入意象的变动、组合之间挥之不去。首先,林诗中有直接书写“情绪”的诗篇,可以清楚地看出她将情绪意象化表现的企图。在诗中直接出现“情绪”的共有四首,即:“这掬静,院子深深的\——有人叫它做情绪——”(《静院》),“昼梦\垂着纱\无从追寻那开始的情绪\还未曾开花”(《昼梦》),“一片轻纱似的情绪,本是空灵\现时上面全打着拙笨的补钉”(《小诗(一)》),“今晚的情绪能像一场小雪”(《恶劣的心绪》)。情绪,在诗人眼中不知何时就开始,也许是你寂寞的时候,也许是你失神的一刻,你都会被某种情绪伏击,诗人将“这一闪的俜停”化为灵动的意象保存下来。其次,林诗中也有看似写景写物,但却被某种情绪如烟般笼罩着的表达,如:“风吹:\吹远了草香,落叶,\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雨后天》)随着诗人之笔,将心放逐向远方飘去时,似乎人世烦恼、哀愁也为这风一扫而空,像雨后的万物明亮而干净。再如:“留下檀香,木鱼,合掌\在神龛前,在蒲团上,\楼外又楼外幻想彩霞却缀成\凤凰栏杆,搭起了塔顶上灯”(《灵感》)诗人罗列出一系列古典而美妙的意象,意象的相互映衬和组合间有一种捉摸不定、不期而遇的灵光一现。
二、从代词运用看情绪的变迁
林徽因的诗作呈现出一个有趣且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代词被广泛地运用,“你”、“我”、“她\他”承担了不同的功能意义,并且伴随着诗人的成长和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1.由“她”到“他”的异化
在诗人第一个时期的创作的八首诗中,有四首用过“她”,即《“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深夜里听到乐声》和《一首桃花》。她是操纵天地万物的精灵,她是丰神柔美的轻笑,她是薄弱的生命,她是多情的桃花,总之“她”是创作主体的“我”的自然化,是具有女性独特感知的体验。可是,在1931年之后的创作中这样俊俏的而灵动的“她”再也没有出现了,而是异化成了伟岸而厚实的“他”,并出现在《秋天,这秋天》、《孤岛》、《桥》、《小诗(二)》、《忧郁》和《我们的雄鸡》之中。他是狂放不羁的秋天,他是不幸寂寞的孤岛,他是坚忍敦厚的桥,他是内有乾坤的蚌壳,他是冷酷无情的忧郁,他是恪尽职守的雄鸡,总之“她”被异化成了“他”,是创作主体的“我”成熟后的转变,是由生命的春天向秋天尴尬变化中无人关注岁月中性别感的趋弱,更是残酷的现实处境和生活重担导致的力与责任的使命感的迸发。
2.“你”究竟是谁?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你”和“我”两个代词经常在同一首诗歌中同时出现,这也是其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使偶尔“我”不出现,只有“你”出现,那也是“我”暗含在诗歌中的。这显示出创作主体的“我”是极其渴望与“你”对话的。但是这个“你”究竟是谁?是徐志摩?是金岳霖?抑或是梁思成?这个往往成为研究林徽因的学者们所考证和关心的问题,从而用“你”遮蔽了对抒情主人公“我”的关注,笔者在这里不打算卷入情感的探讨,只是将“你”看作一种情绪的寄托,希望借此客观地来观照诗人情绪的变迁。
在其创作的第一个时期八首诗歌之中,有五首同时出现“你”、“我”,即《那一晚》、《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仍然》和《激昂》。除了《激昂》中的“我”是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大我,“你”则是寓指裸露的真实的生活和生命之外,其余诗作中的“你”比较公认的认为是指徐志摩。这里的“你”、“我”之间,是作为女性的“我”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我离你而去,不能回应你的感情,并且立意要忘却你。由此,此处“你”、“我”之间的对话,是理智的林徽因与痴情的徐志摩之间的情话。而在第二个时期的诗歌中有七首同时出现“你”、“我”,即《秋天,这秋天》、《你是人间四月天》、《忆》、《灵感》、《城楼上》、《你来了》、《红叶里的信念》,而只出现“你”的有《别丢掉》和《静院》。除了《秋天,这秋天》、《灵感》、《静院》中的“你”指的是抽象的他物之外,其余的“你”都是指向人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整个意象都新鲜、柔嫩,再据梁从诫回忆是父亲告诉他写给自己的,基本可以认为这里的“你”指的是儿子。《红叶里的信念》中的“你”比较确定的可以认为是指徐志摩,因为西山红叶时期是林、徐二人永远诀别的最后时期,是诗人难以忘怀和反复吟唱的。其余的诗作中的“你”可以抽象的看作是年轻时的恋人,曾经的爱人,无论是徐志摩,是金岳霖,甚至是梁思成,这都不重要,因为“你”不一定是有所指的特定的人,可以是想象中或记忆中重叠的、模糊的人,那是一抹美好的幻想或珍贵的情绪。第三个时期的诗歌之中有五首中同时有“你”、“我”,即《给秋天》、《人生》、《一串疯话》、《一天》和《对残枝》,而只出现了“你”的有《对北门街园子》和《忧郁》。此时期的“你”被彻底地物化了,标志着“我”的寂寞和失语,因为其余的诗作中都只有那个空想而孤单的“我”,那是夜不成梦的我,转变了季节的我,在现实与记忆中、在社会与个人中纠缠的我,而那个与“我”精神相连的人即“你”却永远的消失了。
三、情绪的延宕是女性的幽思
林徽因诗歌中所萦绕的某些情绪是持久的,反复被吟唱的,体现了诗人对这种情绪的珍爱和企图保存的愿望。有学者认为林诗的核心是“抒写一位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新女性在爱情中的体验和成长,从而探索爱情在生命中的意义。”[3]爱情虽然不能说是林徽因认为最重要的,但绝对是最能激发女性光彩的因素,是她美丽生命不可缺少的阳光,不可否认她所有诗中那些优秀的篇章往往都与女性关于爱的幽思有关。
1.回忆:“零落的花影,当年的边境”
林诗中有大量关于记忆的书写,仅以此为题的就有两首《忆》和《记忆》,同时,由于记忆与时间的关联性,对于过去时态的事物的书写,都可以看作是其记忆的一部分。林徽因是怪时间不能保存情绪,不能保存那一切情绪所曾流连的境界。因此,她用页页诗篇将其保留下来,“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那一晚》),“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情愿》),“从前的,单想\我们在古城楼上”(《城楼上》),“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别丢掉》),“又是多少年前,——夏夜\有人说”(《静院》),“昨天的人\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无题》)。这样关于记忆的例子在其诗中不胜枚举,可以从其诗句间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的一种执着和咏叹,这种情绪贯穿了其整个创作生涯。而对于现实、当下却感叹得极少,对于自己幸福的婚姻生活也没有抒写的冲动并留下了空白。诗人的情绪于往事上的延宕状态,可以看作是其心中遗憾挥之不去的外显。
2.生死观:“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林徽因对于时间非常的敏感,在其诗作中直接出现“时间”一词有《激昂》、《无题》、《题剔空菩提叶》、《去春》、《除夕看花》、《展缓》、《写给我的大姊》、《一天》和《我们的雄鸡》,除此明显的出现外,更多的时候是隐现在诗歌中,与时间相关的季候变化、月份时令是时间的另一个模样。可以说林徽因从创作之初就对时间有很深刻的感悟,在她的第一首诗中“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谁不爱这不息的变幻”》),诗人从一开始是不相信时间的,是期望变幻的,是满怀激情的。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随着身边亲友的突发变故,她对时间产生了害怕和紧张之感,“时间悬挂着,迎面阳光不来”(《去春》),“气氛中故乡失得更远些,时间倒着悬挂”(《除夕看花》),“时间在悬空里暂挂”(《写给我的大姊》),可以看出,“时间”总像悬在诗人头上的刺刀一样,而她则是步履蹒跚的蚂蚁在刀锋下艰难的行走。于是,在这样的情绪下产生“生是种奔逝,永在离别!\死只一回\它是安慰”(《死是安慰》),哲理性的看透、看淡生与死,虽然不免消极了点,但是方如此才能解脱时间的困厄。陷入病痛和苦闷中又无法排遣的诗人,有这样生命的忧郁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有学者认为“林徽因的诗所反映的这种时间与时间的缝隙以及各种各样模糊界线,恐怕是对生命中的最大界线即生与死的缝隙的类比的一种意味吧。”[4]但这也并不能遮蔽她纯真的希望,那个“玲珑的生从容的死”的愿望,即使“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莲灯》),看待生命的这双充满着纯真和希望的眼睛,发生于她第一次看到的那一片移动、温柔的阳光之初,光影的变幻让她看到了时间模糊的影像,像莲花一样的诗人生命,需要这阳光的滋润,又害怕这阳光所带来的折损。
当林徽因不堪病魔而辞世时,守护了她一辈子的金岳霖送上了一幅挽联,贴切而精准地概括了她的人生情怀——“一生诗意三寻瀑,亘古人间四月天。”[5]她让自己永远生活在诗歌那温暖和希望的情绪之中,是因为心中有爱存留。
参考文献:
[1]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散文、书信、评论、翻译卷).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32-35.
[2]林徽因.林徽因文存(诗歌、小说、戏剧卷).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30.
[3]蓝棣之.作为修辞的抒情——林徽因的文学成就与文学史地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4][日]松浦恒雄.回旋的诗情——试论林徽因的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4.
[5]陈学勇.林徽因年表.新文学史料,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