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相融合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p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农村教学点缺少专职音乐教师的问题,响应国家教育扶贫工作要求,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贫困地区对接,山西省电化教育馆特意录制了一批教育扶贫优质资源共享精品课,开展面向贫困地区的网络文化推广项目“彩虹课堂”,借助“互联网+教育”形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的共享,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整体教育能力与水平。笔者受邀参与录制的是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课《晨景》,这是一节管弦乐曲的欣赏课。配合录制的是山西省临汾市五一路学校四年级(2)班学生。考虑到借班录制和屏幕前农村孩子对音乐欣赏的零基础水平,笔者选择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力争使课堂丰富有趣。
  案例主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为突出教学效果,笔者采用了熟悉主题法、图谱法、律动法、启发联想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并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把文字、图画、视频、音频、动画、图片集于一体,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音乐思维及想象,引导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的融合运用,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全方位熟悉音乐主题,记住旋律;在熟悉音乐主题的基础上,如何聆听音乐主题的重复与变化;如何分析音乐要素的对比,发现新的音乐材料;如何启发学生联想音乐情景,参与音乐体验。
  案例描述
  笔者将《晨景》一课分为七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简介作曲家及创作背景。技术支持:电影胶片滚动播放动画效果,展示绿、蓝、黄、红、紫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色,获得美感;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头像及《晨景》创作背景文本编辑。
  环节二:熟悉音乐主题、记住旋律,感受音乐主题的情绪及旋律特点。主要采用的是熟悉主题法、图谱法。本环节采取五个教学步骤完成:第一步,结合声音频谱,听一听、看一看,初步感受音乐主题情绪特点。技术支持:将主题音频导入专业音频编辑软件“Adobe Audition(简称AU)”中播放,再使用录频软件“Camtasia Studio”录制成MP4视频文件播放,声音频谱使流动的音乐“肉眼可见”。第二步,通过模唱主题旋律,初步感受音乐主题;通过视唱主题旋律,初步熟悉音乐主题。技术支持:利用“作曲大师”专业软件打谱并截图,PPT动画自左侧“擦除”效果缓缓打开,与音频同步。第三步,结合竖笛演奏,进一步熟悉音乐主题。第四步,结合旋律线,找出并揭示音乐主题最具特点、最有表现力的特征——波浪起伏的旋律特点,学生边唱边画旋律线,感受音乐主题的旋律特点。技术支持:用“Line brush”绘图软件绘制音乐主题旋律线条并截图,PPT动画自左侧“擦除”效果缓缓打开,与音频同步。第五步,加入教师的填词,歌词与主题情景相吻合,进一步升华音乐主题,渲染音乐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对歌形式的处理,为之后第一、第三乐段主奏乐器的对话效果做铺垫。技术支持:PPT课件文字编辑。
  环节三:欣赏第一乐段。紧紧抓住音乐作品中最突出、最容易被识别、具有鲜明特征三个音乐要素,即力度、旋律、色彩进行有效聆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想象,去品味音乐的情景、情绪并参与音乐情景体验。要求听辨音乐主题的重复与变化;用手势参与体验音乐情景,认识主奏乐器及其演奏姿势并模仿演奏。分四次聆听完成:第一次聆听,结合动态图形谱,感受音乐主题的重复与变化,思考:音乐主题在这段音乐里共出现了几次?这七次重复出现的音乐主题,是完全重复还是变化重复?音乐主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这段音乐里,主题共出现了七次。每次出现,都会在旋律、音色、力度等方面有所变化,这样的重复叫变化重复。)技术支持:随力度、色彩特点,用“Line brush”绘图软件画出七个乐句的旋律线条,由细到粗、由清新到热烈,截图排列,选取暖色调底色,逐句设置动画自左侧“擦除”效果进入,与AU裁剪音频同步,感受旋律的起伏、力度的加强、色彩的变化特点。第二次聆听,用bang模唱,手势参与体验太阳冉冉升起的感觉。技术支持:选取8张海上日出图片,从东方露出鱼肚白到太阳光芒万丈,逐句设置动画“进入”效果,与AU裁剪音频同步,展示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第三次聆听,辨别主奏乐器。技术支持:用“会声会影”或“视频剪切合并器”剪辑演奏视频,同步出现主奏乐器图片与名称,设置下一个主奏乐器出现时,上一个自动消失。这是因为在观看管弦乐演奏视频时,视频画面与演奏乐器经常不符合或者画面滞后,即使演奏乐器与音乐同步进行,也会因为学生不认识主奏乐器而无法辨别。在观看演奏视频的同步,设置动画播放主奏乐器的图片及名称,教学效果变得简单而有趣。第四次聆听,将学生分成四组,前五乐句分别模仿长笛与双簧管的对话演奏,第六、七乐句全体起立模仿乐队合奏。技术支持同上。
  环节四:欣赏第二乐段,要求听辨出具有明显对比因素的三个音乐要素,联想并参与体验音乐情景。分三次聆听完成。第一次聆听,感受音乐的变化。技术支持:选择六张云层遮挡太阳与太阳突破云层的图片,随力度强弱12次变换,与AU裁剪音频同步,渲染音乐情景。第二次聆听,动态图形谱表现音乐在力度、旋律、色彩的特点。学生边听音乐边画旋律线,感受音乐在旋律和力度、色彩上的特點。(明亮的色彩突然变得低沉暗淡,有一种要冲破的感觉。力度时强时弱,仿佛太阳穿过云层,透出万丈光芒。)技术支持:用“Line brush”绘图软件画出力度pp的曲线(海鸥状)与力度ff的直线并逐个截图,设置自左侧动画“擦除”效果,配合冷色调底色,与AU裁剪音频同步。第三次聆听,师生合作用手势体验表现太阳突破云层,透出万丈光芒的感觉,用lu模唱。技术支持同上。对比小结采用图表形式,从力度、旋律、色彩三要素进行分析。技术支持:PPT图表与文字编辑。   环节五:欣赏第三乐段,要求听辨出音乐的再现部分,听出使用的新的音乐材料,并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姿势。技术支持:用“Line brush”绘图软件逐句画出音乐主题的旋律线条与尾声的直线、新鲜音乐材料的圆形与螺蛳线条,选择暖色调底色,设置自左侧“擦除”动画效果,与“AU”剪辑音频同步。观看主奏乐器演奏视频需用“会声会影”或“视频剪切合并器”剪辑视频,同步播放主奏乐器圖片及名称。乐曲曲式结构分析,技术支持:PPT文字编辑。
  环节六:整体聆听,要求学生围绕音乐作品,把感性的、理性的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参与表现音乐。第一乐段用bang模唱,手势表现太阳的冉冉升起。第二乐段用lu模唱,手势表现太阳突破云层,透出万丈光芒。第三乐段主题再现部分用bang模唱,手势表现太阳冉冉升起;新鲜音乐材料出现时,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技术支持:《晨景》风景视频。
  环节七: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案例诠释
  其一,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的融合运用,既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觉为主,又集文字、线条、图画、动画、视频、音频于一体,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拓宽接收信息通道,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音乐课堂效率。《晨景》一课,从简介作曲家及创作背景入手,到熟悉音乐主题、聆听音乐主题的重复与变化、聆听对比段落、聆听音乐主题的再现与新鲜的音乐材料等,是围绕熟悉主题法进行的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一条教学主线,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无疑为这一教学主线添砖加瓦,提供了更好服务的技术支持,是传统教学方式的升华。
  其二,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的融合运用,能降低学习难度,将抽象的音乐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地展示给学生,通过感性材料全方位促进学生视听联觉、提高音乐感受力与想象力,发展音乐思维,赋予音乐作品灵魂、生命力和感染力,带来时间有限、精彩无限的美好学习历程、达到震撼心灵的审美效果。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欣赏教学中,学生“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晨景》一课中的图谱法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动态旋律线,很好地表现了旋律的高低起伏、力度的强弱变化、色彩的热烈与暗淡等;第二种是与乐器演奏视频同步播放的主奏乐器图片;第三种是创设音乐情景的动态风景图片。这些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使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能更轻松、更容易理解和感受音乐。
  其三,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的融合运用,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符合自然规律的音乐学习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晨景》一课的律动有三种参与方式:第一种是结合动态图形谱,边听音乐边画旋律线,感受音乐旋律与力度特点;第二种是用手势参与音乐体验,表现音乐情景;第三种是边看演奏视频边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姿势。现代技术手段变静为动,事半功倍,引导学生全方位参与音乐体验,赋予音乐课堂新的生机与活力。
  案例拓展
  因为是借班录课,准备时间紧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晨景》一课,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精心设计录制的微课,通过上网聆听音乐、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实现个性化、碎片化的学习。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有了更好的预知,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与疑问,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更多地通过与教师展开讨论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从而获得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验。其次,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主动权让位于学生,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自行设计图形谱,再通过与教师图形谱的对比,实现自我指导与提升,从而进一步感受音乐力度、旋律的特点与音乐的重复变化。除此而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律动、自己为主题旋律填词并演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的融合运用,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使音乐课变得更有趣、更形象、更生动,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使音乐教学如虎添翼,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使音乐教学进入一个全新境地。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强调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训练,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正处于认知世界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对这个世界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同时,对世界的认识能力较低,更加容易接受图形和识别图形,很多孩子在遇到用大量数字叙述或文字描述的问题时时常觉得难以找到突破口。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注重数字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在数字上的解题障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期刊
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信息的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有效地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本身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贯彻落实德育教育,实现以德促技,以技育德的最大化,本文对广大教师来说具有
期刊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培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要求物理教师在凸显本学科教学特质的基础上,发挥物理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究了“学为中心”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构建策略,以希望在有效策略的指导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为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学为中心”的内涵  “学为中心
期刊
在教学生涯的第九个年头,我迎来了我的“第一个”毕业班,在校门口,看着孩子们离开的身影,头脑里放着电影片段,二年级的可爱、三年级的懂事、四年级的乖巧、五年级的聪慧、六年级的小叛逆……  缘起  回首2015年那个暑假,杜校长和五位教师接手了75位特殊的孩子——当时农村拆迁户的子女,两个班,在椿香水韵的租住临时办学点,开始了教学生涯。杜校长屡次说到这段经历都是情不知所起而泪潸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
期刊
幼儿园是以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集体生活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教学阶段。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幼儿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生活,暂时脱离父母和家人的照顾,在这一阶段进行游戏教育是提高幼儿适应园区生活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幼儿进行户外自主游戏时,教师应通过科学正确的教育指导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自身的思想品德、思维智力、身体机能和审美水平。  一、当今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存在的不足  (一)过分关注学科知识教育而缺少游
期刊
由于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功能的障碍,导致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因此,要使智力障碍儿童的行为能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要求,就需要对其行为进行管理,即通过一系列的方法、策略,使其行为符合社会和文化规范,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一、概念解说  问题行为一般是指人的行为明显异于常态,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和社会评价相违背,严重干扰了一个人对正常生活的适应,是一种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的表
期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程标准也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视作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单独论述。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引领学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课内外阅读,这对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前查找资料,调动学生阅读热情  我们在正式开展课堂阅读教学之前应尝试为小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期刊
为了便于记录、翻阅,过去的账房先生会把经常使用的账本放在柜台上,时间一长,大家就称之为“台账”了。这便于人们发现问题、把握细节,也便于查漏补缺、集中攻坚、督促落实。由“台账”笔者不禁联想到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学习内容如此繁多,涵盖面如此之广,受多方因素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学生的错题,并且要充分利用错题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
期刊
自党中央提出“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以来,学界与政府层面都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民族互嵌型社区或社会结构的研究,而以企业为互嵌组织载体的研究较少。而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很多“促进各民族农民增收和转移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企业,这些企业有别于内地企业的一个特色就是:各民族员工在共同生产和私下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互嵌关系。本文正是基于‘共同生产促进社会交往,社会交往促进民族互嵌’的预判,通过以新疆Y公司为田野调查点,以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这种良好互嵌关系
苗族刺绣既是我国苗族人民传统的民间手工刺绣技艺,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湘西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苗族刺绣独特的艺术形式。然而时代在变迀,各民族文化在融合,在湘西凤凰大力开发旅游产业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当地民族文化的振兴进程中,湘西苗族刺绣正处于变迁和重构的过程。因此,湘西苗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的工作越来越受重视。
  本文以湘西苗族刺绣为研究对象,对湘西凤凰县山江镇及其周边村寨的主要苗族聚居地进行了田野调查,从中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对田野点的苗族刺绣技艺传承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结合历史文献,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