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建,人均耕地面积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为确保粮食安全,福建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像施忠辉这样的种粮大户走出福建,到省外包田种地建"粮仓",粮食运回福建销售,不仅解决部分粮食缺口,同时也稳定了粮价。除此之外,在“南菜北运”政策的号召下,施忠辉将福清蔬菜一路卖到了大陆北端,让大半个中国都知道“好蔬菜,福清产”。施忠辉跨越半个中国去种粮卖菜,一粒米、一捆菜,山水迢迢的旅程背后,不仅得益于惠农政策的给力,更是一个退役老兵真挚热忱的农业梦。是什么竞争优势让施忠辉处于行业竞争的前列?又是什么让他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不可能?带着众多疑问,记者走进了施忠辉的农业世界。
皮肤黝黑,不善言辞,这是施忠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1958出生的施忠辉如今已年过半百,然而他却依旧事事躬亲,常年往返全国各个基地。正是因为这份坚持,施忠辉将蔬菜和粮食种到了福建以外的湖北、安徽等多个省份,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跨省种粮农民。
13年军旅生活
“如果问我这一辈子哪段经历最充实,那就是13年的部队生活。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正是那段刻骨铭心的磨炼经历,成就了我现在的一切。”军营的生活之所以在施忠辉记忆里刻下深深的烙印,是因为这13年让他慢慢褪去学生的稚嫩,同时为他日后的创业练就了扎实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这13年无疑是施忠辉从兵哥哥到种粮大户的过渡期。
1976年3月,高中还没读完的施忠辉“弃文从军”,以舟山某舰队通讯兵的身份踏入军营,入伍第二年,又凭借优异的表现入党。
“当时,部队都有提拔干部的机会,只要表现好就有很大机会。我当时很多条件都符合要求,但是因为年纪小,无奈把名额让给了别人。后来提拔干部制度改革,我转为了军士长,工资待遇也上升为副营级。”谈到当时在部队的表现时,施忠辉神采奕奕,满脸自豪。
1983年,表现出色的施忠辉被部队调到了工建处机关任司务长兼助理,一直做到复员转业。6年的后勤工作,让施忠辉开始接触到粮油行业,这也为他后来的创业奠定了基石。
13年的部队生活,施忠辉收获颇丰:他荣获过两次三等功嘉奖、三四十次各类标兵、20多次打靶能手等。
进军现代农业
1989年,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施忠辉,被安置到了福清市粮食局的下属单位江镜粮站,成为粮食系统一名普通的职工。由于在部队里养成了不怕苦、有冲劲的作风,他再次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被提拔为粮站副主任,3年后升任为企业负责人,犹如当年在部队一样脱颖而出。不同的是,看起来一切顺利的事业,变故却突如其来。
“好像是2002年,全国开始了粮食企业改制,粮站的经营活动都停了,就留我一个人来负责处理粮站遗留问题。那时拿着600块的月工资,生活艰苦不说,感觉人生好像一眼看到头了,一点希望也没有。但,祸福相依,正是那段落寞的经历,让我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当年42岁的施忠辉不甘心以后就这样平淡无奇,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凭借军人的傲骨,他主动找到了原来同单位因改制而下岗的职工商议办厂,并主动亮出合伙者第一年包盈不亏的经营合作模式,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支持,在筹措了40万元的资金后,福清市江粮彩印有限公司成立,施忠辉创业初战告捷。
成功后的施忠辉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宽广的领域——现代农业。
农民出身的施忠辉,对农业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2004年4月,我看到了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我就把目光投向了现代农业,并把公司改名为嘉叶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当上了董事长。”提到自己从传统农业向现在农业进军的时间点,施忠辉记忆犹新。
同一时期,从2000年开始,福建省、福州市政府提出,进行土地整理、连片开发,建设现代农业。福清市江镜镇走在了前面,第一期4726亩和第二期7868亩的土地整理相继完成,形成了福清市江镜镇万亩高标准示范田。
“我们就是看中了当时这里的标准化土地,有利于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企业化生产。2005年就一口气承租下了4300多亩土地,承包期10年,开始进行规模化种植蔬菜。”据施忠辉介绍,正是这次规模化生产,不仅成本降低,而且许多国外商客过来参观后放心地把订单一张张交到了嘉叶公司手上。为此,施忠辉打破原有的“公司+农户”的传统格局,将所有基地和农户收罗公司旗下管理,实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统一管理模式。不仅如此,施忠辉又跟粮食打起了交道。率先在全市承租了6个乡镇共计8000多亩土地,进行优质水稻种植。发展至今,嘉叶公司在江镜的基地已经成为国家级的江镜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园区。在园区内记者发现,施忠辉在这里实行了500亩的“早稻—再生稻—菜—菜”高优农业示范片。
跨省种粮建基地
嘉叶办公室的墙是公司和施忠辉个人各种荣誉的“照片墙”,其中,最让施忠辉感到骄傲的就是2009年,施忠辉被评为 “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并在北京受到了农业部领导的接见,此后连续4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2009年施忠辉的种植基地跨出了福建省,来到了产粮大省安徽,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将基地扩展到了湖北阳新、大冶。到目前为止,嘉叶公司种植粮食、蔬菜面积达8万多亩,年产各类蔬菜30万吨,稻谷3万吨,产值近2亿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韶关、武汉、南京、杭州、郑州、厦门、福州等10余个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等国家和港澳地区。
未来发展与规划
施忠辉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采访中谈到:“我是农村出身,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们这个地区缺粮非常严重。我们家每年过年以后根本就没有粮食,我们吃的都是一些地瓜干、地瓜丝,还是国家供应的返销粮。主要原因是我们这里土地少,每个人只有两三分土地,种下来的粮食也只能供我们这个地区吃3个月,9个月的缺口必须要从外省调回来。我知道缺粮的日子确实难过,我从2008年开始下决心走出去,先后到江西、安徽搞自己的粮食种植基地。我这些基地每年打下来的粮食共有5000吨,产下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要拉到福州辖区来供应。目前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我计划在省外再建立50万亩的粮食种植基地,还是想把这些种下来的粮食运到我们老家福建市场供应。”如今的施忠辉,依然是这样坚定地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按照我的计划,未来5年,嘉叶将在省外建立50万亩的粮食种植基地,在全国建成10个农贸产品批发市场,并且成立一个农业学校,为公司未来发展培养和输送农业人才。同时谋划公司上市,现在已经在运作当中。”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大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政策的出台,未来福清农业规模将进一步发展,逐步朝着粮食深加工的方向迈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更加规范和健全,继续实施“外省建粮仓”和“南菜北运”计划,同时将“好蔬菜,福清产”推向全国。
皮肤黝黑,不善言辞,这是施忠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1958出生的施忠辉如今已年过半百,然而他却依旧事事躬亲,常年往返全国各个基地。正是因为这份坚持,施忠辉将蔬菜和粮食种到了福建以外的湖北、安徽等多个省份,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跨省种粮农民。
13年军旅生活
“如果问我这一辈子哪段经历最充实,那就是13年的部队生活。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正是那段刻骨铭心的磨炼经历,成就了我现在的一切。”军营的生活之所以在施忠辉记忆里刻下深深的烙印,是因为这13年让他慢慢褪去学生的稚嫩,同时为他日后的创业练就了扎实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这13年无疑是施忠辉从兵哥哥到种粮大户的过渡期。
1976年3月,高中还没读完的施忠辉“弃文从军”,以舟山某舰队通讯兵的身份踏入军营,入伍第二年,又凭借优异的表现入党。
“当时,部队都有提拔干部的机会,只要表现好就有很大机会。我当时很多条件都符合要求,但是因为年纪小,无奈把名额让给了别人。后来提拔干部制度改革,我转为了军士长,工资待遇也上升为副营级。”谈到当时在部队的表现时,施忠辉神采奕奕,满脸自豪。
1983年,表现出色的施忠辉被部队调到了工建处机关任司务长兼助理,一直做到复员转业。6年的后勤工作,让施忠辉开始接触到粮油行业,这也为他后来的创业奠定了基石。
13年的部队生活,施忠辉收获颇丰:他荣获过两次三等功嘉奖、三四十次各类标兵、20多次打靶能手等。
进军现代农业
1989年,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施忠辉,被安置到了福清市粮食局的下属单位江镜粮站,成为粮食系统一名普通的职工。由于在部队里养成了不怕苦、有冲劲的作风,他再次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被提拔为粮站副主任,3年后升任为企业负责人,犹如当年在部队一样脱颖而出。不同的是,看起来一切顺利的事业,变故却突如其来。
“好像是2002年,全国开始了粮食企业改制,粮站的经营活动都停了,就留我一个人来负责处理粮站遗留问题。那时拿着600块的月工资,生活艰苦不说,感觉人生好像一眼看到头了,一点希望也没有。但,祸福相依,正是那段落寞的经历,让我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当年42岁的施忠辉不甘心以后就这样平淡无奇,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凭借军人的傲骨,他主动找到了原来同单位因改制而下岗的职工商议办厂,并主动亮出合伙者第一年包盈不亏的经营合作模式,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支持,在筹措了40万元的资金后,福清市江粮彩印有限公司成立,施忠辉创业初战告捷。
成功后的施忠辉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宽广的领域——现代农业。
农民出身的施忠辉,对农业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2004年4月,我看到了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我就把目光投向了现代农业,并把公司改名为嘉叶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当上了董事长。”提到自己从传统农业向现在农业进军的时间点,施忠辉记忆犹新。
同一时期,从2000年开始,福建省、福州市政府提出,进行土地整理、连片开发,建设现代农业。福清市江镜镇走在了前面,第一期4726亩和第二期7868亩的土地整理相继完成,形成了福清市江镜镇万亩高标准示范田。
“我们就是看中了当时这里的标准化土地,有利于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企业化生产。2005年就一口气承租下了4300多亩土地,承包期10年,开始进行规模化种植蔬菜。”据施忠辉介绍,正是这次规模化生产,不仅成本降低,而且许多国外商客过来参观后放心地把订单一张张交到了嘉叶公司手上。为此,施忠辉打破原有的“公司+农户”的传统格局,将所有基地和农户收罗公司旗下管理,实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统一管理模式。不仅如此,施忠辉又跟粮食打起了交道。率先在全市承租了6个乡镇共计8000多亩土地,进行优质水稻种植。发展至今,嘉叶公司在江镜的基地已经成为国家级的江镜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园区。在园区内记者发现,施忠辉在这里实行了500亩的“早稻—再生稻—菜—菜”高优农业示范片。
跨省种粮建基地
嘉叶办公室的墙是公司和施忠辉个人各种荣誉的“照片墙”,其中,最让施忠辉感到骄傲的就是2009年,施忠辉被评为 “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并在北京受到了农业部领导的接见,此后连续4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2009年施忠辉的种植基地跨出了福建省,来到了产粮大省安徽,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将基地扩展到了湖北阳新、大冶。到目前为止,嘉叶公司种植粮食、蔬菜面积达8万多亩,年产各类蔬菜30万吨,稻谷3万吨,产值近2亿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韶关、武汉、南京、杭州、郑州、厦门、福州等10余个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等国家和港澳地区。
未来发展与规划
施忠辉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采访中谈到:“我是农村出身,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们这个地区缺粮非常严重。我们家每年过年以后根本就没有粮食,我们吃的都是一些地瓜干、地瓜丝,还是国家供应的返销粮。主要原因是我们这里土地少,每个人只有两三分土地,种下来的粮食也只能供我们这个地区吃3个月,9个月的缺口必须要从外省调回来。我知道缺粮的日子确实难过,我从2008年开始下决心走出去,先后到江西、安徽搞自己的粮食种植基地。我这些基地每年打下来的粮食共有5000吨,产下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要拉到福州辖区来供应。目前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我计划在省外再建立50万亩的粮食种植基地,还是想把这些种下来的粮食运到我们老家福建市场供应。”如今的施忠辉,依然是这样坚定地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按照我的计划,未来5年,嘉叶将在省外建立50万亩的粮食种植基地,在全国建成10个农贸产品批发市场,并且成立一个农业学校,为公司未来发展培养和输送农业人才。同时谋划公司上市,现在已经在运作当中。”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大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政策的出台,未来福清农业规模将进一步发展,逐步朝着粮食深加工的方向迈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更加规范和健全,继续实施“外省建粮仓”和“南菜北运”计划,同时将“好蔬菜,福清产”推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