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城不大,还得为宽阔的嘉陵江让出地盘,城区一剖为二,挤得变了形,很逼窄。但县城不零碎,一道澄澈的大江,两条长长的沿江步游路,大大小小的行道树,散布在角角落落的大树,把个小城拉得很紧凑,罩得很洁净。树们自由自在地生长,香樟树、桂花树、紫荆树、小叶榕等各占一条或数条街道,井水不犯河水。黄桷树因为块头大,通常拥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黄桷树在川北一带很常见,枝干粗大,树皮黑灰,叶片宽厚,结小指头大小青果,鸟儿爱啄食。黄桷树虽然也要掉叶,但不像其他植物那么磨蹭,今天掉一两片,明天落三四片,霜风呜呜地吹过,树梢上还有五六片。黄桷树能“憋”。最冷的季节,它一般不掉叶,整个树冠一派油绿。待来年三四月份了,它才松了一口气,憋了一冬的叶子齐刷刷地掉落。仔细观察才发现,树叶与其说是风吹落的,不如说是枝头躁动的精气“顶”落的。在别的树进入冬休时,黄桷树没闲着,指挥庞大的根系四面“揩油”。春暖花开的时节,水气和养分在体内左冲右突,寻找突破口。在“顶”落树叶的同时,嫩得淌水的紫色新芽迫不及待地上了岗。这样看起来,黄桷树老叶和新芽的轮岗,是在同时发生的。
在洋洋洒洒的春雨中,黄桷树紫色的嫩芽一点一点地张开眉眼,街头突然间泡开了若干壶新茶。芽叶长短不一,颜色各异,有的像毛尖,有的像白毫,有的像碧螺春,有的像竹叶青。芽叶就这样明亮着,翻滚着,在偌大的茶壶里,在春水里仪态万方。早上路过,枝条上才刚刚结成芽苞;下午一看,芽苞已经搓成条索。不同的是,再好的清茶,泡三五个时辰,茶叶要变黄的,黄桷树“泡”开的新茶,十天半月都青葱逼人,让人生欢喜心。
比起街上整齐划一,作淑女状的黄桷树,我更喜欢形单影只,充满野性的黄桷树。
街道的拐角处就有一棵。它曾经与另外两株黄桷树为邻,在老四合院里一起打发静得发慌的时光。突然有一天,在巨大的轰鸣声里,油锯的獠牙咬上了两个邻居。它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两个可怜的伙伴已经被“咔嚓”了。幸运的是,它刚好位于规划的人行道上,侥幸躲过了斧钺之灾。从此,它开始拼命长身体。它似乎一夜之间开了窍,只有身体足够强壮,让林业部门挂个牌,变成“名优古木”了,才算相对安全。人行道紧挨着高楼大厦,它干脆舍弃了这一边,施展了一手横练功夫,专往疏阔的街道上空舒枝展叶。仰头望去,铁似的枝干纵横交错,像黑色的火焰在空中燃烧。
也是在人行道上,从地砖下面冒出一棵黃桷树秧,七年过去,已经长成茶杯粗细了。照理讲,街上人流如过江之鲫,杂沓的脚步早该把这棵树秧给踩灭了。很巧的是,它刚好位于一个酒店的窗外,头顶斜上方挂了一个空调的外机,旁边的地上还有一模一样的一个。黄桷树夹在两个“圆饼”之间,那叫一个舒服:夏天,冷凝水滴滴答答地跌落,一股水洗身子,一股水浇根须,两头滋润;冬天,两股热气左环右抱,把一棵树苗宠得光鲜鲜、绿油油的,都舍不得掉叶了。城管也来干涉过,店主人据理力争:黄桷树在我窗前,是我用空调水养大的,挡谁的路了?再说,自从有了这棵树,我的生意硬他妈没蔫过。你们要砍树,还让人活不?城管只好悻悻地走了。
还有一棵黄桷树,位于县缝纫社的二楼墙上。枝条扇贝状撑开,叶片在上面婆娑起舞,像一个静静燃烧、凝结的香团。一般来讲,在楼上墙缝中扎根的黄桷树也不少,但因为土壤、水份缺失的缘故,很少能形成气候。但这株不同,它早就与楼底的一段废烟囱“勾兑”好了,它借用烟囱的通道,顺着墙壁、烟囱、灶台,把根须扎进地里;烟囱也不是省油的灯,它借助黄桷树无孔不入的根须,把摇摇欲坠的砖块重新进行了加固,以至于灶台都垮掉了,它还危而不倒。要不是后来的旧房拆迁改造,缝纫社被拆掉了,黄桷树与烟囱的传奇还会续写。
小城几公里长的两段河堤上,石缝里长出大大小小的黄桷树,数一数,居然有上百棵之多。一道河堤,除了防洪以外,它还等同于城镇与乡间的分界线。人们在滨江路散步,银杏、楠木、天竺桂等树中“名流”彬彬有礼地向行人招呼。这些经过精心修剪的树木每一部树冠、每一个姿态,甚至每一道剪影,都有严格的规定动作。黄桷树不同,它喜欢独来独往,宁愿把根须扎进河堤的石头缝里。虽然条件艰苦一些,待遇也差了一些,但能落个洒脱自在。树分两拨,这就比较有意思了:树中“名流”要把人们往繁华地儿招引,那里霓虹闪烁,人声鼎沸;黄桷树要把人们往河滩地儿拽动,那里江水澄碧,渔歌作响。于是,棱角分明的河堤因为黄桷树的晕染,变得不再严肃古板,不再泾渭分明,成为一道柔和的、有温度的分野。黄桷树呢,也懒得计较什么名份,抓住每一道石头的缝隙,一个劲地往上窜。这样年复一年,河堤上就形成了一道道树瀑,大小根须无孔不入,四面伸展。如果不出意外,一定有一个根须会率先抵达河堤基座,钻进湿润幽暗的河床,感受到河流母亲绵长的呼吸。这样,黄桷树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河之子,平添了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
虽然黄桷树以这样近乎蛮不讲理的方式生长,但它对河堤却没有丝毫的伤害。不但没伤害,由于它抱团生长、同气连枝的特点,相反地,它对河堤有一种加固的作用。曾经看过一个报道,某地老城墙的门楼上方长了一棵生意盎然的黄桷树,后来异地恢复城墙时,有关部门给一砖一瓦编了号,原封不动地把黄桷树重新“长”在门楼上方。别人对黄桷树如此信任、恭敬,你凭什么说黄桷树能搞垮河堤?
行走在川北的这座小县城,你会深深地体会到黄桷树无处不在的魅力。鸟儿从天空飞过,留下啁啾的同时,也拉下温热的黄桷树籽粒。这些籽粒专捡墙角、地缝、水道安身立命。这些地方,是县城的柔软部位。只要碰巧有一颗籽粒落在这里,它们就会潜滋暗长。嘉陵江畔的水雾浓重,一抓一大把,有的是活命的机会。夜晚,你如果凝神谛听,会听见它们的芽苞拱开石板的声音,根须扎进泥土的声音,叶片伸懒腰的声音。很多的黄桷树苗被行人踩灭了,被弯刀收割了,但更多的树苗又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生长起来。依靠独特的生存智慧,黄桷树在小城了占据了光荣的一席之地。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黄桷树在川北一带很常见,枝干粗大,树皮黑灰,叶片宽厚,结小指头大小青果,鸟儿爱啄食。黄桷树虽然也要掉叶,但不像其他植物那么磨蹭,今天掉一两片,明天落三四片,霜风呜呜地吹过,树梢上还有五六片。黄桷树能“憋”。最冷的季节,它一般不掉叶,整个树冠一派油绿。待来年三四月份了,它才松了一口气,憋了一冬的叶子齐刷刷地掉落。仔细观察才发现,树叶与其说是风吹落的,不如说是枝头躁动的精气“顶”落的。在别的树进入冬休时,黄桷树没闲着,指挥庞大的根系四面“揩油”。春暖花开的时节,水气和养分在体内左冲右突,寻找突破口。在“顶”落树叶的同时,嫩得淌水的紫色新芽迫不及待地上了岗。这样看起来,黄桷树老叶和新芽的轮岗,是在同时发生的。
在洋洋洒洒的春雨中,黄桷树紫色的嫩芽一点一点地张开眉眼,街头突然间泡开了若干壶新茶。芽叶长短不一,颜色各异,有的像毛尖,有的像白毫,有的像碧螺春,有的像竹叶青。芽叶就这样明亮着,翻滚着,在偌大的茶壶里,在春水里仪态万方。早上路过,枝条上才刚刚结成芽苞;下午一看,芽苞已经搓成条索。不同的是,再好的清茶,泡三五个时辰,茶叶要变黄的,黄桷树“泡”开的新茶,十天半月都青葱逼人,让人生欢喜心。
比起街上整齐划一,作淑女状的黄桷树,我更喜欢形单影只,充满野性的黄桷树。
街道的拐角处就有一棵。它曾经与另外两株黄桷树为邻,在老四合院里一起打发静得发慌的时光。突然有一天,在巨大的轰鸣声里,油锯的獠牙咬上了两个邻居。它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两个可怜的伙伴已经被“咔嚓”了。幸运的是,它刚好位于规划的人行道上,侥幸躲过了斧钺之灾。从此,它开始拼命长身体。它似乎一夜之间开了窍,只有身体足够强壮,让林业部门挂个牌,变成“名优古木”了,才算相对安全。人行道紧挨着高楼大厦,它干脆舍弃了这一边,施展了一手横练功夫,专往疏阔的街道上空舒枝展叶。仰头望去,铁似的枝干纵横交错,像黑色的火焰在空中燃烧。
也是在人行道上,从地砖下面冒出一棵黃桷树秧,七年过去,已经长成茶杯粗细了。照理讲,街上人流如过江之鲫,杂沓的脚步早该把这棵树秧给踩灭了。很巧的是,它刚好位于一个酒店的窗外,头顶斜上方挂了一个空调的外机,旁边的地上还有一模一样的一个。黄桷树夹在两个“圆饼”之间,那叫一个舒服:夏天,冷凝水滴滴答答地跌落,一股水洗身子,一股水浇根须,两头滋润;冬天,两股热气左环右抱,把一棵树苗宠得光鲜鲜、绿油油的,都舍不得掉叶了。城管也来干涉过,店主人据理力争:黄桷树在我窗前,是我用空调水养大的,挡谁的路了?再说,自从有了这棵树,我的生意硬他妈没蔫过。你们要砍树,还让人活不?城管只好悻悻地走了。
还有一棵黄桷树,位于县缝纫社的二楼墙上。枝条扇贝状撑开,叶片在上面婆娑起舞,像一个静静燃烧、凝结的香团。一般来讲,在楼上墙缝中扎根的黄桷树也不少,但因为土壤、水份缺失的缘故,很少能形成气候。但这株不同,它早就与楼底的一段废烟囱“勾兑”好了,它借用烟囱的通道,顺着墙壁、烟囱、灶台,把根须扎进地里;烟囱也不是省油的灯,它借助黄桷树无孔不入的根须,把摇摇欲坠的砖块重新进行了加固,以至于灶台都垮掉了,它还危而不倒。要不是后来的旧房拆迁改造,缝纫社被拆掉了,黄桷树与烟囱的传奇还会续写。
小城几公里长的两段河堤上,石缝里长出大大小小的黄桷树,数一数,居然有上百棵之多。一道河堤,除了防洪以外,它还等同于城镇与乡间的分界线。人们在滨江路散步,银杏、楠木、天竺桂等树中“名流”彬彬有礼地向行人招呼。这些经过精心修剪的树木每一部树冠、每一个姿态,甚至每一道剪影,都有严格的规定动作。黄桷树不同,它喜欢独来独往,宁愿把根须扎进河堤的石头缝里。虽然条件艰苦一些,待遇也差了一些,但能落个洒脱自在。树分两拨,这就比较有意思了:树中“名流”要把人们往繁华地儿招引,那里霓虹闪烁,人声鼎沸;黄桷树要把人们往河滩地儿拽动,那里江水澄碧,渔歌作响。于是,棱角分明的河堤因为黄桷树的晕染,变得不再严肃古板,不再泾渭分明,成为一道柔和的、有温度的分野。黄桷树呢,也懒得计较什么名份,抓住每一道石头的缝隙,一个劲地往上窜。这样年复一年,河堤上就形成了一道道树瀑,大小根须无孔不入,四面伸展。如果不出意外,一定有一个根须会率先抵达河堤基座,钻进湿润幽暗的河床,感受到河流母亲绵长的呼吸。这样,黄桷树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河之子,平添了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
虽然黄桷树以这样近乎蛮不讲理的方式生长,但它对河堤却没有丝毫的伤害。不但没伤害,由于它抱团生长、同气连枝的特点,相反地,它对河堤有一种加固的作用。曾经看过一个报道,某地老城墙的门楼上方长了一棵生意盎然的黄桷树,后来异地恢复城墙时,有关部门给一砖一瓦编了号,原封不动地把黄桷树重新“长”在门楼上方。别人对黄桷树如此信任、恭敬,你凭什么说黄桷树能搞垮河堤?
行走在川北的这座小县城,你会深深地体会到黄桷树无处不在的魅力。鸟儿从天空飞过,留下啁啾的同时,也拉下温热的黄桷树籽粒。这些籽粒专捡墙角、地缝、水道安身立命。这些地方,是县城的柔软部位。只要碰巧有一颗籽粒落在这里,它们就会潜滋暗长。嘉陵江畔的水雾浓重,一抓一大把,有的是活命的机会。夜晚,你如果凝神谛听,会听见它们的芽苞拱开石板的声音,根须扎进泥土的声音,叶片伸懒腰的声音。很多的黄桷树苗被行人踩灭了,被弯刀收割了,但更多的树苗又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生长起来。依靠独特的生存智慧,黄桷树在小城了占据了光荣的一席之地。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