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同:马背上的书法家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舒同(1905.11.25~1998.5.27),曾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是我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他一生寄情翰墨,书法作品深为世人喜爱。舒同寿至93岁,书法是其得享高寿的养生“妙方”。
  自幼享有“神童”美誉
  舒同自幼喜爱书法,5岁学书,14岁即有乡誉,被誉为“神童”、“东乡才子”。曾系统地临过古代碑帖,师法颜真卿、柳公权、何绍基等名家,但师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变,并注意取其精华,大胆尝试,逐渐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创立了著名的“舒体”,备受海内外推崇。他的书法,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通畅,别具風格,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别具韵味的舒体字
  所谓舒体,就是从“二王”入手,以颜、柳之楷为本,取各家各体之长,使圆浑之劲,用藏锋之功,寓巧于拙,借古于今,创独特风格,立“七分半”字体。“七分半体”可以说是舒体字的精华,既结体(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上楷、行、草、篆、隶五体各取一分,风格上颜、柳各取一分,何绍基(晚清书法家)取半分,合称“七分半体”。“七分半”字体充分反映了舒体字的深厚基础和面貌特征。应当说,舒体字的形成,不只是艰苦的书艺探索,更重要的是意志和毅力的磨练。
  一生潜心书艺
  1930年9月,舒同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团、师搞宣传工作,在紧张战事之余,潜心书艺。随红1军团长征到陕北时,一路上书写大幅标语,弄得身上全是石灰,衣服上也烧了好多洞。在行军途中,没有纸笔,舒同就捡了树枝在地上划拉;骑在马上,也用手指头在裤腿上划拉。有一次被毛泽东看到了,就笑着说:“舒同,你成了马背书法家啦。”从此,“马背书法家”的美名就传开了。
  舒同的墨海生涯从14岁起,直至93岁病逝近80个年头,在漫长的岁月中,不管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十年浩劫的动乱,不论是在繁忙的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罹难挨斗的牛棚里,他始终没有中断书法研究和临池实践,并以其特有的书风,展现出革命风云、将军气度,深为人们珍爱。
其他文献
这些食物你喜欢吃吧——烤羊肉串、炸鸡翅、麻辣烫、红油火锅、水煮鱼、毛血旺、辣子鸡、烤牛肉、煎鸡蛋、辣椒狗肉汤、五香驴肉、薯片、油炸花生米、炒葵花籽,为什么把它们罗列到一起了呢?因为这些食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吃起来很香、很刺激,很容易满足味觉的需求,甚至让人上瘾,使你离不开它们。但是这些香味富足的食物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容易使人上火!  虽然上火食物并不是毒药,但确实多吃无益。偶尔吃一次、进食
期刊
“宏大叙事”影响下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一方面在编撰体例和内容上依附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另一方面没能接近历史的现场,忽略或遗忘了不少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译介者群体,“学
夏收作物子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专家提醒,小满要提倡“未病先防”。  关键词一 防病  中医中药预防皮肤病  小满节气应着重强调风疹的防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风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病迅速,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肤异常瘙痒等症状,随气候冷热而减轻或加剧。在预防和治疗上应以疏风祛湿、清泻血热为原则,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一些中药或中成药
期刊
好早餐最基本条件是要包含主食、蛋白质食物和蔬菜水果等。在此基础上,如果你还能做到“挑三减四”,多选择一些有助健康的食物,少选择一些不利健康的食物,那就是一份很营养的好早餐了。  如何“挑”好早餐  一“挑”粗粮,如杂粮粥、杂豆粥、小米粥、黑米粥、燕麦片、豆包、全麦馒头、全麦面包、红薯、鲜玉米等,只吃大米白面营养就太差了。  二“挑”高蛋白低脂肪的蛋白质食物,如水煮蛋、茶叶蛋、低脂牛奶、脱脂牛奶、酸
期刊
梅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梅花历来是许多文人咏叹的对象,而且随着朝代的更替,梅花意象也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对于梅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少前人已有察觉
眨眼间又到了“露胳膊露腿晒蛮腰”的季节,你可能会惊呼:“饿了”好几个月,说好的瘦下去呢?以为饿就会瘦?以为只吃水果就会瘦?大错特错,饮食确实决定“胖瘦”,但可能和你想象的吃法有点偏差,“残酷的现实”脱离了你的“美丽的幻想”。  “饥一顿饱一顿”会让身体储存能量  很多人都有体会,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就胖起来了,等衣服系不上扣才猛然发现,我咋就胖了呢?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王旭峰说:《中国肥胖人群相关指数
期刊
本文以敦煌舞为例,论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敦煌再生艺术的价值问题。艺术的再生源自于经典艺术品作为灵感之源启发新的艺术生成,或派生出新的艺术品,产生新的艺术流派,或使这种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