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MR DWI对大鼠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及其分期的价值。
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给药后第2周开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数字表抽样方法每周抽取模型组大鼠5~ 6只、对照组大鼠1~ 2只进行DWI检查,至第16周结束,共对72只肝纤维化成模组及30只对照组大鼠进行了DWI检查,测算不同b值 (分别为0、300、600、800和1000 s/mm2) 时DWI的信号强度、ADC值和指数表观扩散系数 (EADC) 值。行DWI后4 h内处死大鼠,行病理检查,成模大鼠按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分组。不同b值的肝脏信噪比 (SNR) 比较,以及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不同分期组间ADC值和EADC值的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秩转换的方差分析及SN K法多重比较,SNR与b值的相关性,以及肝纤维化分期与ADC值、EADC值的相关性采用秩相关分析。
结果(1) 模型组大鼠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增加,DWI信号强度呈增加趋势。 (2) 随着b值的增大,SNR呈下降趋势。b值为600、800 s/mm2时DWI效果较理想,SNR分别为31.2±11.6和24.8±6.8。 (3) 72只肝纤维化组大鼠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1期17只、2期21只、3期19只、4期15只。对照组、肝纤维化1~ 4期大鼠的ADC值分别为 (1.65±0.38) ×10-3、 (1.34±0.32) ×10-3、 (1.04±0.20) ×10-3、 (0.99±0.19) ×10-3和 (0.62±0.21) ×10-3mm2/s,EADC值分别为 (0.31±0.08) ×10-3、 (0.34±0.09) ×10-3、 (0.41±0.08) ×10-3、 (0.46±0.08) ×10-3和 (0.59±0.11) ×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40.97和25.04,P值均<0.01) 。各组ADC值两两比较,除肝纤维化2期与3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EADC值两两比较,除对照组与肝纤维化1期比较,肝纤维化2期与3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均>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肝纤维化分期与ADC值呈负相关 (r=-0.77,P<0.01),与EADC值呈正相关 (r=0.72,P<0.01) 。
结论(1) DWI信号强度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增加而增高。 (2) b取600或800 s/mm2时,为肝脏DWI较理想的b值取值。 (3) ADC值和EADC值能对肝纤维化进行分期,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